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157部分

巨浪-第157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反击”号的最终命运是不会改变的。
    当白佑彬下令,让主炮停止开火的时候,“反击”号的上层建筑几乎被炮弹彻底摧毁!
    前后三座主炮炮塔全都被炸开了花,A炮塔甚至在弹药库爆炸之后被掀入了海里。所有副炮炮位也都被摧毁,两具烟囱被炸断,前后桅杆也被穿甲弹打断,舰桥更是千疮百孔,如同马蜂窝一般。
    最大的创伤还在舰体上,至少有十四枚穿甲弹打中了“反击”号的舰体。
    当时,了望员能够看到的破损点就超过了八处。也就是说,“反击”号右舷的舱室几乎全部进水九点二十三分,严重右倾地“反击”号最终翻覆。
    只是,这艘“顽强”地战舰仍然漂浮在海面上,并没有立即沉没。这多多少少让白佑彬等人感到有点惊讶。挨了这么多炮弹,A炮塔的弹药库爆炸,“反击”号竟然还能浮在水面上!
    实际上,此时地“反击”号已经与战沉没有区别了。
    就算第62舰队扬长而去,就算英国与法国的战舰立即赶到,也不可能让“反击”号起死回生。到时候,英国海军的驱逐舰仍然得用鱼雷将“反击”号送到海底,而不可能将其拖回港
    只是,白佑彬有点不甘心。
    或者说,第62舰队的官兵都有点不甘心。
    九点三十五分,“汐波”号贴近“反击”号,向其发射了三条重型鱼雷。
    猛烈的爆炸几乎将“反击”号抬离水面。可是,就在水花落下,硝烟散去之后,“反击”号的肚皮仍然露在海面上,而且丝毫没有快速下沉的迹象!
    无奈之下,“汐波”号只能再次向其发射鱼雷。
    这次,驱逐舰把剩下的七条鱼雷全都打了出去。
    距离不到一千米,目标根本没有动弹,如果再射失鱼雷,“汐波”号上的鱼雷兵就有点对不起领到的津贴了。这次,不管“反击”号多顽强,也不可能继续留在海面上“喘息”。
    九点四十八分,在海面上留下了一个不算太大的旋涡之后,“反击”号最终与空气脱离了接触,沉入了大海。
    到此,战斗仅仅打了一个小时四十三分钟。
    九点五十分,在确认没有“意外”发生之后,白佑彬下达了返航的命令。
    说白了,“反击”号的顽强表现让他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不然有什么力量能够让重达三万多吨,进水量不会少于两万吨,而且翻覆了的战舰浮在海面上?如果上帝真的存在,还有可能把“反击”号重新托出水面吧。
    事实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
    当时,白佑彬没有让驱逐舰去打捞英国海军的落水官兵。这也是他第一次这么做,即便在“扇岛海战”中,他都让人打捞了日本海军的落水官兵。后来,这也成为了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士指责白佑彬的主要把柄之的落水官兵。
    就在第62舰队撤退后大概三个小时,两艘法国战舰赶了过来。说实话,从卡宴港出发,驱逐舰最多用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反击”号沉没的海域,而那两艘法国驱逐舰却用了足足三个小时!
    也正是如此,一百多名英国海军官兵因为救援不及时而身亡。
    按照《国际战争法》,白佑彬不用为这些英国海军官兵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附近还有敌舰活动,他就没有义务派战舰去救援敌人失去战斗力的官兵。
    当时,英国也不会因此而指责法国海军,从而影响英法间的“和睦”关系。
    只是,法国海军的表现也让英国人很失望,或者说,因此让英国海军怀恨在心,这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最重要的是,“反击”号的覆灭让所有国家,特别是中立国都得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历史上,曾经挑衅帝国海军的任何一艘战舰都没有落到好下场。从三百多年前,西班牙海军的旗舰,到荷兰舰队,在到英国海军的旗舰,都被帝国海军给彻底摧毁。现在轮到了“反击”号,其结局也没有什么两样。
    这也让所有敌人认识到,拿帝国海军被俘官兵做要挟,绝不会有任何好的结局。
    也许,这正是第62舰队长途奔袭,最终击沉“反击”号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吧。因为,至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敌对国拿帝国海军的被俘官兵做人质。另外,帝国海军被俘官兵在战俘营获得的待遇远远超过了德国等其他同盟国的被俘官兵!
    正文 第六卷 跨洋远征 第二十八章 血债血尝(加更第一章)
     更新时间:2009…6…1 15:25:44 本章字数:3831
    相对与一百多名英国海军官兵来说,九月十一日,白佑彬做出了一件足以震惊全世界,也足以将他送上国际战犯法庭的大事。当然,直到现在,帝国都不承认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战犯法庭,也就不会承认相关的国际法。
    当天,第62舰队炮击了萨尔瓦多港。
    当炮弹如同雨点般的落下时,萨尔瓦多市长终于明白了白佑彬在十多日前对他说的那句话的含义。
    血债血尝!
    炮击从当天下午四点,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凌晨三点三十分,足足十一个半小时。
    据巴西政府后来提供的数据,在十一个半小时的炮击中,第62舰队一共向萨尔瓦多倾泻了超过二万五千枚炮弹,总弹药投放量超过了三千吨。
    这一数据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巴西军队后来找到的未爆炸的炮弹大概有一百二十枚。按照当时帝国海军炮弹千分之五的故障率计算,打出的炮弹也不会少于二万四千枚。另外,第62舰队参加炮击的战舰数量超过了十艘,按照平均每艘战舰携带各种类型口径的炮弹二千五百枚计算,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另外,参加炮击的基本上都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以上的舰炮,以炮弹平均重一百五十公斤计算,其弹药投放量也差不多三千吨。相对于帝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的炮击行动来说,三千吨的弹药投送量不算多。
    在白佑彬率领第62舰队奔赴南大西洋战场之后,第14舰队在炮击东京的行动中,一次就投送了五千五百吨炮弹。另外,第13舰队在支援陆战第七军的时候,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战斗中,消耗了近八千吨弹药!
    问题是,萨尔瓦多不是东京那样的超大城市。
    当时。萨尔瓦多的人口不过区区十五万,市区面积不到二十平方公里,加上港口陆地。总面积也没有超过三十平方公里。
    在这么狭小地范围内,在十一个半小时之内投下了三千吨炮弹!
    平均每平方公里挨了一百吨炮弹。按照枚每炮弹一百五十公斤计算。平均每平方公里挨了六百六十七枚炮弹。也就是说。炮弹落下地平均间隔距离不到四十五米!
    完全可以用“毁灭性”来形容这场炮击。
    加上当时已经是傍晚。大部分市民都回到了家中。炮击突然而至。根本没有任何征兆。前半个小时内。就至少打来了五分之一地炮弹。最“令人发指”地是。炮击地首要目标不是港口。而是市区!
    至今。都没有知道。白佑彬为什么要把怒火发泄到萨尔瓦多地头上。
    更没有清楚。他为什么要让舰队首先炮击市区。而不是港区。
    只有事实是不能改变地。
    据帝国海军在五十年后解密的一份文件,当时,仅仅“果敢”号、“东海”号与“南海”号就向萨尔瓦多倾泻了近千枚四百毫米口径的高爆弹。
    “果敢”号每门主炮的弹药基数为一百八十枚,两艘战列舰地弹药基数要稍微大一点。
    按照当时的情况。“果敢”号的主炮炮弹至少有一半是高爆弹,即便按照四门主炮计算,“果敢”号也有三百六十枚高爆弹。“东海”号与“南海”号应该只带了四分之一的高爆弹。两艘战列舰也有总计九百枚高爆弹。
    在炮击结束之前,这三艘主力舰的高爆弹都打光了。
    仅次一项,就有一千二百六十高爆弹,按照每枚炮弹八百六十公斤计算,这批炮弹的总重量就达到了一千零八十三点六吨!
    另外,“果敢”号的副炮至少还携带了二百五十吨的高爆弹。
    两艘战列舰副炮高爆弹的数量不会比“果敢”好少。只会更多。
    因此,三艘主力舰副炮的弹药投掷量超过了八百吨。
    即便三艘主力舰上地速射炮没有参与炮击,其投掷的弹药总量也超过了二千一百吨。
    虽然帝国海军没有公布参加战斗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地弹药投掷情况,但是可以按照战舰携带的弹药占排水量的百分比大致推断出,另外八艘战舰至少投掷了一千吨的弹药。
    也就是说,第62舰队的总弹药投掷量超过了三千一百吨。
    这个数据,与巴西政府公布的相差并不大(甚至还多了一点)。
    对于以木制结构房屋为主地萨尔瓦多来说,这场炮击带来的灾难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也许一些对比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在对地炮火支援中。重达六十公斤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弹几乎能够摧毁所有的非永久性防御工事。也就是除了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防御工事。因此,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舰炮能够承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对地支援任务。
    相对与军事防御工事来说。民房显得不堪一击。
    东京的大部分房屋也是木制结构,在第14舰队地炮击中,三百五十毫米口径地高爆弹能够彻底炸毁弹着点五十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对半径一百五十米范围内地所有建筑物构成永久性损伤,并且对建筑物内的人员产生严重伤害;对半径三百米范围内的建筑物产生损伤,弹片仍然能够杀伤建筑物内的人员。
    即便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高爆弹,也能对半径一百米范围内的建筑物构成严重破坏,并且杀伤躲避在建筑物内的人员。
    这是帝国海军陆战队在占领东京之后,对炮击现场做出的实际勘测与调查后的结果。
    萨尔瓦多的房屋不会比东京的房屋坚固多少,第62舰队使用的炮弹也不比第14舰队的差,而且其四百毫米高爆弹地破坏力更强,所以萨尔瓦多在炮击中遭到的破坏与伤亡绝不会比东京差。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据巴西政府的调查,在这场持续了十一个半小时地炮击中,直接死于炮击的市民为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七人,伤残八万九千五百八十八人。因为抢救不及时。间接死于炮击的市民为三千二百六十八人。
    也就是说,这场炮击导致十二万市民伤亡!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第1舰队炮击东京的“战果”。
    主要还是炮击在傍晚时开始。而且来得非常突然。当警报声拉响的时候,炮弹已经落了下来,很多正在家里吃晚饭,或者准备吃晚饭的市民根本来不及躲避。另外,萨尔瓦多并不是前线城市,巴西也不是参战过。这里,已经有二百多年没有受到战火的骚扰了。结果。很多家庭都没有地下室,而且医疗与消防设施严重欠缺。
    最主要地原因还是没有人料到第6舰队会炮击一个中立国的港口城市。
    当时,巴西已经向帝国发了外交信函,表示对萨尔瓦多港接纳交战国的战舰完全不知情,并且愿意按照帝国的要求,严惩当事人。
    实际上,这已经表明了巴西的态度。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愿意按照帝国的要求惩罚其地方官员,足以证明巴西不想卷入战争,或者不想这么快就卷入战争。
    当时帝国还没有来得及给巴西发去外交照会。只是在前几天发表了严重抗议,认为巴西违背了《国际战争法》,并且在外交抗议中使用了一些极为严厉的措词。比如“巴西要对此负全部责任”,“巴西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等等。
    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些外交抗议中的严厉词汇只有外交含义。
    可是,当第62舰队炮击了萨尔瓦多之后,就不仅仅只有外交含义了。
    当时,包括美国在内地所有西方国家都强烈谴责大明帝国的这一极端行径。并且认为第6舰队炮击萨尔瓦多是帝国政府指使的战争行为,是帝国向巴西宣战,或者将巴西卷入战争地军事行动。当然,这些国家的意图很明显,将南美洲最强大的国家拉入协约国的怔营,从而加强协约国的实力。即便是一些素来与帝国修好的拉丁美洲国家也不认可炮击萨尔瓦多地行动。
    毫无疑问,这场炮击将帝国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同时让第6舰队的指挥官成了“世界名人”。只是这个名,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臭名”。
    当时。西方国家的报纸几乎都将白佑彬比喻成了来自地狱的恶魔。
    即便帝国报纸没有正面评价白佑彬。可是大部分评论都认为,第62舰队炮击萨尔瓦多没有任何军事意义。只会给帝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帝国的一些大人物也是大动肝火。
    外交大臣马颖焕在收到消息后,当场就开始骂娘了。能够让一个资深外交官当着下属的面破口大骂,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萧鼎昆在收到消息地时候,立即取消了下午地所有会议。
    陈锦宽收到消息的时候,更是连午饭(炮击结束是,正好是帝国时间下午一点)都没吃完,就召集卫延年等人召开紧急会议。
    显然,这些高层都没有料到,年纪轻轻地白佑彬竟然有这么大的“火”。
    当时,唯一为白佑彬叫好的恐怕只有一群人。
    那就是帝国海军的中低级军官,以及广大的普通海军官兵。当他们听到消息的时候,无不认为白佑彬是条敢作敢为,有情有义,血性方刚的汉子!更一章。
    继续求票!
    正文 第六卷 跨洋远征 第二十九章 火速回国(加更第二章)
     更新时间:2009…6…1 15:25:44 本章字数:3789
    因为白佑彬从来没有给人提到过炮轰萨尔瓦多港的事情,所以没人知道他当时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鲁莽”的决定,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将炮口对准萨尔瓦多的市民,对准那些无辜的人。
    只是,战争中有“无辜的人”吗?
    有因必有果,有作必有报。
    巴西是民主社会,各级政府都是公民选举出来的。第62舰队炮击萨尔瓦多的直接原因是当地政府违反《国际战争法》,收容并没有投降,也没有失去作战能力,甚至正在执行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