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159部分

巨浪-第159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日,陆战第七军在佐世堡枪决了二千五百名已经放下武器的日军官兵,而且下达命令地正是陆少丰!
    万幸地事。陆少丰干得很隐秘,而且九州是军事管制区,这件事情没有引起外界注意。
    可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十八日,陆战第七军攻占了北九州之后,再次枪决了近三千名日军官兵。
    二十一日,在占领了大分之后,陆少丰再次命令陆战队官兵枪决了五千多名日军官兵。
    当时,为了创造理由。陆战队的“行刑队”甚至用刺刀与机枪逼迫那些丢掉武器的日军官兵拿起地上地枪械!
    另外,陆少丰在提交的战斗报告中,一直声称那是些负隅顽抗的日军。
    据事后调查,当时被陆战队枪决的日军官兵基本上都以放下武器,准备投降。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些日军官兵的抵抗非常顽强,给陆战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直接导火索则是在攻打佐世堡地战斗中,一名日军伤员在接受陆战队军医抢救的时候,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结果不但炸死了二名军医,还炸死了一名志愿上前线救治伤员的女护士。而那名女护士是当时那支陆战营里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白衣天使”。结果。全营数百名官兵不问青红皂白,枪杀了被俘的几百名日军官兵,然后又冲进前线医院,将所有日军伤员拖到广场上枪决。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前线作战部队开始在前线枪杀投降,或者准备投降的日军官兵。到最后则演变成了有规模。有组织的集体枪决。
    二十二日,陆少丰被调离指挥岗位。
    显然,这类恶性事件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被外界知道。不管是陆战队,还是海军,乃至帝国内阁政府,肯定不想再闹出一个丑闻来。
    只不过,直到战争结束,包括陆少丰在内的上百名官兵都没有接受军事法庭地审判。甚至没有受到审讯。最后。发生在九州的这些恶性事件都不了了之。直到战后五十年,随着一大批相关资料解密。这些事件才公布于众。只是这个时候,包括陆少丰在内的,参与了,或者指挥了枪决日军官兵地军官都已去世。
    其实,发生在陆战第七军的这些事情绝不是偶然现象。
    当时,就算在纪律相对严明的陆战第五军,仍然有不少官兵在前线作战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的拒绝接收战俘,而且很少让军医去救治受伤的日军官兵,反而会用刺刀或者枪弹结束日军伤员地痛苦。
    归根结底,还是一些日军狂热份子引来的麻烦。
    在战争初期,不管是在西太平洋战场上,还是在苏伊士运河战场上,帝国海军陆战队一直在帮助敌方失去战斗力,而且已经放下了武器的伤员。比如,在攻打苏伊士城的时候,陆战队就久治了上千名英国远征军的官兵,其中很多人在战争结束之后还专程来到帝国,向当年救了他们的陆战队军医道谢。
    最初,在棉兰老岛战场上,日军的狂热份子就让陆战队官兵吃了不少苦头。
    到攻打日本本土的时候,陆战第五军与陆战第七军的骨干,特别是主力部队地基层军官都参加过棉兰老岛地战斗,知道日军有多么疯狂。
    面对不怕死,还妄想在死之前拖几个垫背的敌人,陆战队地前线官兵几乎没有选择。
    与其在帮助敌人的时候阵亡,还不如将敌人送入地狱!
    只是,有组织有规模的处决已经放下武器,甚至已经投降的日军官兵,这绝对不是文明行为,更不是一支强大军队应该采取的行为!
    正文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二章 盘活战局(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9…6…2 10:11:07 本章字数:3666
    似乎注定九月份不会平静渡过一样。
    二十四日,江洪波给海军司令部发回了一份没有内容,只有落款的电报。
    当时,收到电报的通信军官还以为电台出了故障,并且发去了询问电报。卫延年与陈锦宽看到这封内容空白的电报后,两人当即就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其实,所有的内容就在落款上。
    发电报的地址是塞得港!
    也就是说,陆战队已经占领了塞得港!
    这封电报也因此载入史册,成为了战争史上含义明确,内容最少的电报。而且,今后肯定不可能被超越!
    占领塞得港之后,陆战第六军打通了苏伊士运河,第二舰队也正式进入了地中海。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极为关键的胜利。结合第62舰队歼灭英国远征舰队,帝国海军不需再为印度洋航线的安全考虑,同时第二舰队也可以前出直布罗陀要塞,替换至今没有恢复战斗力的大西洋舰队。
    当然,大西洋舰队那几艘遭到重创,只进行了简单修补的主力舰也能返回帝国修理了。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态度有了决定性的转变。
    二十五日。意大利就宣布加入同盟国集团。并且正式向英法西俄四国宣战(当时意大利已经承认了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因此没有向日本宣战)。同一天。意大利陆军在西北方向上向法军发动了进攻。
    其实。意大利陆军没有什么好指望地。
    从装备、训练与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看。意大利陆军地战斗力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各强国中根本排不上号。比起法国、德国陆军差了好几个档次。就连西班牙陆军都比不过。因此。很难指望意大利陆军在西欧战场上有所作为。
    当时。最重要地还是意大利海军。
    除了几艘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地战列舰之外。意大利海军最新式地“维内托”级(“维托里奥•;维内托”级。后同)战列舰地前两艘。即“维内托”号与“利托里奥”号(后更名为“意大利”号)分别在四月二十八日与五月六日建成服役。其中“维内托”号地训练工作已经在八月底结束。“利托里奥”号地训练工作也将在十月中旬结束。
    这两艘战列舰是当时欧洲各国中建成地。排水量最大地战列舰(“俾斯麦”还没有建成)。另外。其火力强于正在建造地“乔治五世”级与“俾斯麦”级。防护也超过了“条约型战列舰”地一般水准。速度更是达到了三十节。当然。其不到五千海里地续航力在欧洲各国地战列舰中也算是一个明显地缺陷吧。
    随着意大利参战,以及第二舰队杀入地中海,英国大西洋舰队已经失去了进入地中海的机会。最终的结果是,英国部署在埃及与利比亚地远征军,法国部署在巴勒斯坦、黎巴嫩、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的远征军都无法获得海军的支持,甚至连物资都无法得到保障,其战败之是迟早的事情。
    另外,打通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帝国的商船可以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或者意大利的威尼斯停靠,然后通过铁路与公路。向德国输送重要战略物资,比如德国急需的重油、橡胶、天然气等等。
    由此可见,陆战第六军与第二舰队打下塞得港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如果说,之前帝国海军面对的是一盘死棋,现在这盘棋就被盘活了,而且局势对帝国海军非常有利。
    以当时地情况。帝国海军可以将七成以上的主力舰留在太平洋战场上,然后在直布罗陀要塞部署三成主力舰,就能与意大利海军联手遏制住英国大西洋舰队,甚至逼迫英国海军从本土舰队抽调兵力加强大西洋舰队的实力。
    另外,即便美国参战,也不得不考虑将更多地主力舰留在北大西洋战场上。
    如果德国的两艘战列舰能够准时服役,两艘战列巡洋舰的维修与改进工作也能准时完成,英国将很难同时招架三支舰队的威胁。到时候,即便美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必须参战。并且在北大西洋上投入几艘主力舰,从而削弱了美国在太平洋舰队的实力。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帝国海军恢复了在北大西洋上地活动能力,英法等国从拉美与西部非洲地区获得的资源将大大减少,英国海军也不得不考虑建造更多的护航战舰,从而无法集中力量建造主力舰。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天平第一次向同盟国倾斜。
    可以说,协约国集团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处境也越发艰难。如果美国仍然迟迟不参战,协约国集团很有可能在两年之内战败。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帝国海军开始谋求在太平洋战场上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二十五日,海军司令部与陆战队司令部就确定了进攻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实际上,相关的作战计划早在五月份,也就是登陆日本本土之前就启动了,只是当时并不是作为主要行动来策划的。
    当时,考虑到美国参战地可能性越来越大,帝国海军必须制订一套备用战略计划。
    在这套备用战略计划中,美国将在日本战败前参战,并且由此导致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进攻转入防御。因此,为了确保“本土最后防线”地安全,帝国海军必须要在美国海军向西推进之前,扩大战略防御圈。
    攻占北马里亚纳群岛,特别是南端的关岛成为了重中之重。
    早在上次世界大战地时候,关岛就是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前进基地,并且是帝国海军前出中太平洋的主要据点。战争结束之后,帝国为了确保“本土最后防线”,只能将关岛所在的北马里亚纳群岛割让给协约国。
    协约国“分赃”的时候,日本为了获得“大国地位”,并且彰显其在西太平洋上的“存在”。美国也乐意甩掉“包袱”,让日本充当遏制大明帝国的马前卒。最终双方妥协,美国获得北马里亚纳群岛的行政管理权,日本则在关岛建立军事基地,并且每年向美国支付一笔基地维护与使用费。
    因此,关岛的安德森军港成为了日本在本土之外最大的军港之一。
    问题是,日本并没有好好利用关岛与安德森海军基地。说白了,日本没有那个实力,而且利用本土港口,以及棉兰老岛的达沃港,日本联合舰队就能在西太平洋上活动。而当时日本又没有向南太平洋与中太平洋扩张的实力,更不可能向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扩张,所以安德森海军基地多半成了个摆设。
    可是,对帝国来说,关岛与安德森海军基地(帝国称其为杨郁森海军基地,因为杨郁森是发现关岛的帝国航海家)绝不仅仅只是摆设。如果能够占领关岛,并且借助安德森海军基地的支持,帝国海军就能前出中太平洋,将防御圈向东推进上千海里。
    正是如此,在确定战略计划的时候,攻打北马里亚纳群岛成为了首号备用方案。
    虽然美国还没有参战,但是日本基本上已经战败,而且帝国海军已经盘活了局面,可以抽调出至少十个陆战师,以及第11舰队执行攻打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任务。在此情况下,赶在美国参战前打下关岛,成为了获得战略优势的关键行动。
    因为计划是现成的,所以相关的作战行动很快就决定了下来。
    二十七日,第11舰队就离开了那霸,正式开赴北马里亚纳群岛,其首要任务是击溃驻扎在安德森海军基地的那支日本舰队,然后炮击关岛的防御设施,为陆战队登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按照当时确定的计划,第一批五个陆战师的兵力最迟于十月十日到达。
    如果一切顺利,十月底之前,就能打下关岛,并且在年底之前占领整个北马里亚纳群岛。这次作战行动非常隐秘,毕竟关岛的管辖权在美国手里。
    当时,整个北马里亚纳群岛上大概有一千五百名美军官兵,主要分布在关岛、提尼安岛与塞班岛。即便北马里亚纳群岛不是美国的领土,却属于美国管辖的海外领地,进攻北马里亚纳群岛,完全可以看作是对美宣战。
    从此也能看出,在美国必然参战的情况下,帝国海军绝不会选择被动,而会主动出击。
    也就在第11舰队奔赴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时候,陆战队在日本战场上获得了另外一个重大胜利。
    二十九日,经过二十四天的精心准备,以及五天的激烈战斗之后,陆战第五军的先头部队攻入了东京市区。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近五十万日军竟然没有做任何顽强的抵抗!
    三十日下午,随着包抄的部队到位,除了已经撤出市区的几万日军之外,其他日军不但被彻底包围,而且还在当天晚上投降。
    可是,谁也没有预料到,一件震惊全世界的惨案就要爆发了。
    正文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三章 血与烈火(第三更)
     更新时间:2009…6…2 11:31:36 本章字数:3737
    十月一日上午,在接受日军东京守备部队司令梅津美治郎上将投降的时候,余辉宏中将被一名拒不投降的日军狙击手射中。
    局势从这个时候彻底失去了控制。
    虽然余辉宏不像陆少丰那么“**澎湃”,更很好到前线指挥战斗,但是与任何一名陆战队将领一样,他非常关心自己的手下,即便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都会去看望负伤的将士,并且解决陆战队官兵的后顾之忧。
    一些基层官兵还给余辉宏取了个绰号:“老爹”。
    由此可见,余辉宏在陆战第五军的地位,以及官兵有多么爱戴他,敬仰他。
    当时,进入东京市区的陆战第五军的部队几乎都是余辉宏亲手带出来的,算得上是余辉宏的嫡系部队。
    得知余辉宏早到日本狙击手的伏击后,十多万陆战队官兵几乎彻底失控。
    更重要的是,当时第五军司令部没有及时公布余辉宏的伤势,甚至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也没有约束进入东京的部队。
    大屠杀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首先上阵的是陆战第21师,该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管已经交出武器,并且接受管制的日军战俘。
    仅仅一天时间,陆战第21师就处决了三万七千名已经收容的战俘。随即,进入东京市区的陆战第27师,陆战第6师,陆战第14师的师长陆续下达了戒严令,要求日军官兵统一到指定地点集中,并且要求市区内所有成年男性市民接受军事管制,并且到陆战队登记造册。
    毫无疑问。只要身着军服地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