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18部分

巨浪-第18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快去吧!”白老点了点头,接着又叫住了陈锦宽,“等下,你带小彬一起离开。”
  “这……”
  “小彬也快毕业了,作为海军军官,他理应为帝国效力。至于今后怎么安排他,你不用考虑,就当他是一名普通军官吧。”
  陈锦宽朝站在一旁的白佑彬看了过去。
  能将白佑彬当作普通军官看待吗?
    正文 第六章 帝国首辅
     更新时间:2009…5…9 21:31:54 本章字数:3942
  北京,帝国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
  自从太宗皇帝定都于此之后,数百年来,北京一直是帝国京城。到现在,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都拥有上千万人口,完善的基础设施,数十座皇家园林,上百家大型工厂,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
  一百多年前,曾经有人说过,北京不但是帝国的首都,还是世界的中心。
  即便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北京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城市中央,原帝国皇室西苑,现帝国首辅府又是首都中的首都。
  落日余辉中,车首飘扬着帝国海军司令旗的轿车缓缓驶进了中南海,停在了首辅书房外的车道上。
  下车后,白佑彬不由得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了周围的环境。
  花园,穿行其间的人工河,清澈的河水,两岸翠绿的树林,修剪整齐的草坪,以及夹杂其间的花卉。简单、朴实、即无半点欠缺,又无半点多余。
  相对而言,首辅府并不奢华,甚至比不上很多大富人家的别院,在官宦如云的京城,更略显寒酸。只是,井然有序的园林所透露出的威严、庄重、乃至霸气都是其他任何园林,乃至皇家园林都无法比拟的。
  相传,当年太宗皇帝迁都的时候,就有人说,在此兴建园林,将奠定帝国万年基业。
  只是,太宗一朝,帝国不但连年讨伐北面的蒙古余部,还数次遣船队远航,导致国库空虚,难以大兴土木。
  直到宪宗皇帝时期,兴建西苑的事项才提上日程安排。
  后经历代帝王修缮改建,到神宗皇帝时,西苑已有现在的规模。神宗皇帝成年之前,一直在此生活。
  孙承宗之后,西苑划归帝国内阁,改名中南海,成为了帝国内阁首辅府。
  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了帝国内阁行政中心。一般情况下,帝国内阁首辅不但在此生活,还在此处理日常政务。
  “见到首辅后,尽量低调一点,明白吗?”
  听到陈锦宽的提醒,白佑彬连忙点了点头。
  实际上,若不是陈锦宽要他一起来,他还真不想来。说白了,现任内阁首辅萧鼎昆在帝国海军中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大战结束后,当时的内阁首辅引咎辞职,由内务大臣郭尚铭组建看守内阁。
  随后,在提前进行的大选中,在野的“民业党”获胜,占据了议政院多数席位。党魁顾宗亲出任内阁首辅,并且重新组建内阁政府。
  到六十一年,也就是顾宗亲第二界任期的最后一年,经济危机爆发。
  因为顾宗亲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帝国经济迅速滑入谷底,原本很有希望获得大选胜利的“民业党”也失去支持。在当年年底举行的大选中,在野九年的“共盟党”以微弱多数赢得了大选胜利,萧鼎昆出任帝国内阁首辅。
  上台后,萧鼎昆一改“共盟党”的鹰派作风,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全力提振经济。
  五年间,帝国经济基本上走出谷底,开始复苏。“共盟党”也因此赢得了六十六年的大选,萧鼎昆再次出任帝国内阁首辅。
  到现在,萧鼎昆第二界任期已经过去了两年。
  在帝国百姓的心目中,萧鼎昆的形象非常高大,因为正是他率领帝国走出了困境,使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找到了工作,使成千上万个家庭摆脱了窘境,使无数的老人得已安享晚年,使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使妇女能够在家相夫教子。
  可是,在帝国军人的心目中,萧鼎昆却不太受欢迎。
  原因也很简单:在萧鼎昆执政期间,帝国陆海两军军费连年削减,军队实力直线下降。不说别的,七年间,帝国海军没有建造一艘主力舰,平均每年建造的巡洋舰不到十艘,驱逐舰不到二十艘!
  这甚至不到注重经济发展的“民业党”执政期间的一半!
  在萧鼎昆执政初期,还有人认为,作为一向主张“以军立国”的“共盟党”党魁,萧鼎昆绝不会拿帝国的军事力量开玩笑。即便后来萧鼎昆多次削减军费开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为了振兴经济的权宜之计,随着帝国经济复苏,首辅肯定会重新整顿军备,加强军事建设。
  可是,在萧鼎昆第二次当选首辅之后,立即宣布裁军五十万,接着就爆发了“退役军人骚乱”。这两件事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当时连“共盟党”的议员都认为,萧鼎昆代表的不是“共盟党”,而是“民业党”。
  对于所有怀疑,萧鼎昆只回应了一句话。
  他代表的不是任何党派,而是帝国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
  当然,萧鼎昆也绝不是软弱好欺的。当他用刺刀、机枪将聚集在议政院广场外的退役军人赶走的时候,有远见的政客都认识到。在骨子里,萧鼎昆是个彻头彻尾的鹰派。只是,为了率领帝国渡过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萧鼎昆不得不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
  正是如此,萧鼎昆后来提出的多项改革法案在议政院顺利通过。
  只是,绝大部分军人都缺乏政治眼光。
  削减军费、裁减官兵、镇压退伍军人,都让萧鼎昆在军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形象大打折扣。
  通过挂着历任帝国内阁首辅画像的走廊,来到首辅书房之后,白佑彬立即发现,书房里的陈设与外面的花园一样,简朴又不失威严。绝大部分帝国臣民都不知道,或者不会相信,帝国最有实权的人物就是在这间面积不到二十平米的房间内处理那些决定帝国命运,影响每个帝国臣民的重要政务,并且会见来自各个部门,甚至五湖四海的重要客人。
  “首辅!”陈锦宽很有礼貌。如果在几百年前,他还得在后面加上“大人”两个字。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取消了这一“陋习”,随后不管是首辅,还是大臣,乃至普通官员,都只称其名,或者官职,不用加上“大人”这样的尊称。
  “来了?坐吧,喝点什么?”
  让白佑彬有点想不到的是,萧鼎昆也很客气,而且客气得有点过头了。
  “这位是……”
  “白佑彬,白老的孙子。”陈锦宽赶紧介绍了一下。
  “你就是小佑彬?”萧鼎昆突然笑了起来,“没想到,长这么大了。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好像才三岁吧,当时还流着鼻涕呢!”
  “首辅……”白佑彬完全无语了。
  他根本不记得在三岁的时候见过萧鼎昆。
  “坐吧,坐吧。你们才从永兴岛回来吧?”说着,萧鼎昆就去泡上了两杯茶,“陈司令,我这里可比不得海军,没有你们的‘黄金咖啡’。不过这明前龙井可是我拿来招待贵客的,一直舍不得喝呢。对了,白老的情况怎么样?”
  陈锦宽接过了茶杯,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白老让我带他问候首辅,只是……”
  见到白佑彬黯淡的神色,萧鼎昆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让陈锦宽说下去。
  “首辅,这次我们前来,也是白老的意思。”陈锦宽很快转移了话题,拿出了一份墨迹还没有干透的文件。“这是我按照白老的意思弄出来的。另外,陈嗣海应该把谈判的事情告诉首辅了吧?”
  萧鼎昆微微点了点头,接过了文件。
  首辅浏览文件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一目十行。显然,这也是练出来的。毕竟首辅日理万机,如果阅读速度不快的话,恐怕早就累死了。最重要的是,首辅不但看得快,还能准确的抓住重点。
  “三年?”萧鼎昆抬起了头来,神色变得异常严峻了。
  陈锦宽放下了手上的茶杯,说道:“最多四年,最短三年。另外,我已吩咐卫延年组织人员进行推演,很快就会得出结论。”
  “多快?”萧鼎昆去书桌上拿来了烟盒。
  “明天,不,后天一早。”陈锦宽也掏出了香烟。
  沉思了一阵,萧鼎昆说道:“那好,结论出来之后,你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另外,在此期间,我需要掌握海军的准确情况,知道该怎么办吗?”
  “我立即处理,到时候一起送过来。”
  “好吧,我们先去吃饭,等下再聊。”
  在首辅府吃的第一顿晚饭并没有让白佑彬感到舒服。
  说白了,太简单了!除了一个有几条肉丝的荤菜之外,全是素菜,连汤里都没有几颗油星子。虽然萧鼎昆与陈锦宽这样的“老年人”应该以素食为主,但是白佑彬可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而且海军军校的伙食开得并不差。
  一顿饭下来,白佑彬连肚皮都没有填饱!
  饭后,三人又回到书房继续聊了起来。
  从始至终,白佑彬都是听众,没有发一句言,他也没有发言的资格。
  同时,白佑彬也了解到,早在三年前,也就是萧鼎昆第一界任期的最后一年,帝国就开始着手战争准备了。
  难怪萧鼎昆能够顺利连任!
  说白了,即便获得大选,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任何人都别想在首辅的位置上坐多久。虽然帝国历史上没有出现几次军人政变,但是军队本身就是帝国最大的政治利益集团,如果算上退伍军人,以及军人家属的话,军队至少掌握着数千万张选票。
  也就是说,军人集团对帝国政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更让白佑彬感到惊讶的是,帝国的军备计划绝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而是在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准备!
  也许,从签署《巴黎停战协议》的那一刻开始,帝国就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正文 第七章 扩军计划
     更新时间:2009…5…9 21:31:54 本章字数:4099
  威海,帝国海军总参谋部。
  作为帝国海军第一支主力舰队——北洋舰队的诞生地,数百年来,威海一直是帝国海军司令部所在地。直到两年前,帝国海军决定将司令部迁往舟山,以加强对南洋的控制,同时强化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存在,威海才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因为舟山那边的基础建设还没有完成,所以海军总参谋部暂时留在威海,要等到明年,专门为海军总参谋部修的办公大楼建成之后,才会迁过去。
  “元帅。”
  刚踏上台阶,陈锦宽就被白佑彬叫住了。
  “元帅,我想回三亚。”白佑彬在陈锦宽旁边停了下来,“实习就快结束了,如果不能及时赶回去……”
  “你担心毕业的问题?”陈锦宽微微一笑,“据王国栋中将说,你二十一门主修课中有十八门是全年纪第一,另外三门也在前三甲之内。另外,你前三次实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你的毕业成绩将是本期学员中的第一名。难道,你担心王校长会扣下你的毕业证与少尉肩章?”
  白佑彬尴尬的笑了笑,他还真没想到,堂堂海军元帅竟然对他了解得这么清楚。
  “放心吧,就算王国栋铁面无私,他也不会不讲情理,更不会不给我面子的。”陈锦宽拍了拍白佑彬的肩膀。“如果你真的想回去,我明天就派人送你回三亚。我想,你不会介意多陪我这个老头子一天吧?”
  “元帅,那我明天一早就走。”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白佑彬也不好拒绝。
  陈锦宽点了点头。“没问题,我等下就帮你安排好,明天天亮前让你登上南下的船只,现在没问题了吧?”
  “元帅,我们现在去哪?”
  “去找卫延年,看看他们的推演进展得如何了。”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总参谋部的军情推演室。
  “兵棋推演”在帝国海军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最初只是用来推演战斗与战役,通过数百年的发展,兵棋推演不但可以用来帮助指挥官预判战役与战争的进程,还推广到了各个方面。比如,在任何一场战争爆发之前,海军都会进行反复推演,以确定最好的战争结果,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结果,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安排与努力。
  巨大的“图床”四周,数十名参谋军官正按照各个部门利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计算出的结果,将代表着各舰队,乃至各艘战舰的模型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或者将确认被摧毁的战舰,或者被击溃的舰队移出“战场”。
  因为这是战争级别的推演,所以规模极为庞大,理论计算也极为复杂。
  当然,要想完成一场“战争级”的兵棋推演,几十个参谋是远远不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了对战争进程做出准确的判断,帝国海军动用了数百名参谋,与其他十多个部门合作,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初步完成了推演。
  通过这次推演,帝国海军准确判断出北大西洋上的战况,以及美国参战的时间。
  问题是,当时没人想到日本会突然参战,以及美国大西洋舰队会那么快赶到欧洲战区。
  结果,帝国海军蒙受了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
  对“兵棋推演”,白佑彬并不陌生。在学院的二十一门必修课中,就有“推演学”,另外还有三门课程与兵棋推演有关。只是,白佑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兵棋推演,并且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了兵棋推演的复杂性。
  隔壁的办公室内,一名中年将军正在与几名高级参谋商讨推演得出的阶段性结果。
  他就是帝国海军总参谋长,海军上将卫延年。同时,他也是陈锦宽的老部下了。当年陈锦宽担任战列舰舰长的时候,卫延年就是战舰上的大副。随后的三十多年里,卫延年一直追随陈锦宽,并且成为了陈锦宽的左膀右臂。
  “你们先出去吧,有新的结果了,再送过来。”
  向陈锦宽敬礼之后,几名高级参谋立即起身告辞。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准备等下去接你们呢。”单独相处的时候,卫延年很是随便。泡好两杯咖啡后,他看了白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