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217部分

巨浪-第217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在此情况下。第一舰队没有任何理由按照原路线返回帝国海军基地。
    综合这些因素,斯普鲁恩斯认为,即便第一舰队有几艘战舰受了创伤,问题也不是很严重,其大部分战舰都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在此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如果贸然与第一舰队决战。后果将难以设想。
    斯普鲁恩斯的这一猜测与尼米兹的判断不谋而合。
    当时。尼米兹并没有命令第51特混舰队去克利珀顿岛与第一舰队决战。而是要求第51特混舰队在发现了第一舰队之后。设法判断第一舰队地具体情况。然后将其引入伏击圈。最后与第53舰队联手歼灭第一舰队。如果不是尼米兹地命令。哈尔西很有可能在克利珀顿岛附近就与第一舰队干上了。
    几天下来。哈尔西越来越急躁。斯普鲁恩斯却越来越冷静。
    按照哈尔西地判断。跟在屁股后面地那艘巡洋舰肯定是第一舰队派来监视第51特混舰队地。而第一舰队在遭受重创之后。发现第51特混舰队挡住了其北上地航线。必然会转向南下。从合恩角进入南大西洋。第51特混舰队也将因此而失去歼灭第一舰队地最佳机会。当时。哈尔西甚至公开抱怨尼米兹束缚住了他地手脚。
    斯普鲁恩斯地观点则完全相反。跟在第51特混舰队后面地那艘巡洋舰是“侦察舰”。
    虽然任何雷达都不可能辨别出两艘同级巡洋舰地具体身份。但是在第一舰队更换侦察舰地时候总会出现几个小时地时间间隔。由此斯普鲁恩斯断定。第一舰队不但没有转向南下。还一直跟在第51特混舰队地屁股后面。
    五日下午。随着第一舰队迫近。斯普鲁恩斯地观点得到了证实。
    哈尔西的“牛脾气”也暂时得到了克制,至少他期望发生的决战并没有离去,随着第一舰队逼近,双方的决斗将无可避免。
    只是,没隔多久,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又发生了分歧。哈尔西坚信第51特混舰队能够在炮战中战胜第一舰队。即便此时他已经承认第一舰队没有遭到重创,可是他却认为,第一舰队肯定有三到五艘战列舰损失了战斗力。如果第一舰队有五艘战列舰损失了战斗力。即便其八艘战列舰都能作战,战斗力也不会在第51特混舰队之上。另外,第一舰队长途奔袭,还与欧洲联合舰队恶战一场,不但官兵异常疲惫,战舰的性能也有所降低,战斗力自然比不上第51特混舰队。在此情况下,即便是正面决战,第51特混舰队都有足够的胜算。
    斯普鲁恩斯则仍然坚持他的观点。认为第一舰队仍然拥有强大地战斗力。
    不说别的。如果第一舰队实力不够雄厚,在明知道第51特混舰队有五艘快速战列舰。而且很有可能猜测出第53舰队就在附近的情况下,其舰队指挥官还敢追击第51特混舰队,并且主动寻求与第51特混舰队决战吗?
    另外,第一舰队的追击速度高达二十八节,这几乎是“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最快航速了。如果第一舰队的战列舰遭到了重创,能够以这么高的速度追击第51特混舰队吗?更重要的是,第一舰队的最快速度很有可能不止二十八节,不然其舰队指挥官不会在只有一节地速度优势下追击第51特混舰队。
    综合这些情况,斯普鲁恩斯断定,第一舰队里的八艘快速战列舰都有充足的战斗力!
    如此一来,第51特混舰队就不能在第53舰队到达之前与第一舰决战,而应该按照尼米兹的部署,将第一舰队引到第53舰队的炮口下去。
    情况在十一点二十分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收到西奥博尔德的电报时,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都非常震惊。
    第53舰队遭到了数艘主力舰的攻击,“科罗拉多”号遭到集火射击,多处装甲被敌方主力舰打穿,情况危在旦夕!
    这次,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达成了一点共识,那就是第一舰队的指挥官知道前面有埋伏。可是。除了这点共识之外,两人地观点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主要地问题还是西奥博尔德地电报含糊不清,其中既没有提到敌方主力舰地数量,又没有提到交战距离,更没有提到第5舰队的损失情况。
    因此,哈尔西认为。在侦察舰发现了第53舰队之后,第一舰队立即派遣了三到四艘快速战列舰去对付第53舰队,然后利用其大型巡洋舰扮演战列舰,继续伴随另外几艘战列舰追击第51特混舰队,企图用这种办法将第5特混舰队赶出战场,为歼灭第5舰队创造机会。只要第53舰队完蛋,第一舰队的大型巡洋舰会立即冲上来拖住第51特混舰队,到时候只要第51特混舰队减速,第一舰队的另外四到五艘快速战列舰就能追上来。而之前对付第53舰队的快速战列舰也能在二到三个小时之内赶到战场。如此一来,第5特混舰队将最终面对敌人地八艘快速战列舰加三艘大型巡洋舰!
    可以说,哈尔西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只是重点不够明确。
    或者说,哈尔西不太了解第一舰队指挥官,不知道白佑彬始终将第51特混舰队的五艘快速战列舰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在干掉第51特混舰队之前对付第53舰队。
    按照这一观点,哈尔西认为,应该立即转向,趁第一舰队分兵对付第53舰队的机会,干掉第一舰队!
    斯普鲁恩斯的观点则正好与哈尔西相反。
    按照斯普鲁恩斯的分析,对付第53舰队的很有可能是三艘大型巡洋舰。而不是第一舰队地快速战列舰。第一舰队指挥官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第51特混舰队地指挥官相信,第一舰队派遣战列舰去对付第5舰队,实力大大削弱,正好是第51特混舰队主动寻求决战的机会。如此一来,只要第51特混舰队转向杀上去,将要面对的是第一舰队的八艘快速战列舰!
    斯普鲁恩斯的判断也有依据,那就是几天追击下来,第一舰队的指挥官肯定知道前面有埋伏。并且安排了侦察舰,从而提前发现了埋伏在战场南面的第53舰队。而第一舰队指挥官的主要目的还是干掉第51特混舰队,不然早就转向摆脱第51特混舰队,去对付第53舰队了。
    经过交涉后,哈尔西暂时同意采纳斯普鲁恩斯地建议,试探第一舰队的实力。
    结果就出现了第51特混舰队两次小角度转向的事情。当时,斯普鲁恩斯的目的是故意露出破绽,给敌人追上的机会。如果敌人加速追上来,且速度超过了三十节。就证明哈尔西的推测正确。相反。则证明斯普鲁恩斯的推测正确。
    结果很明显,南北两支舰队的速度都没有超过三十节。甚至都没有达到二十九节。
    情况在十一点四十分再次出现了转变。
    苦苦坚持了半个小时之后,在“科罗拉多”号快要被打残地情况下,西奥博尔德被迫做出了撤退的决定。
    十分钟后,尼米兹发来电报,要求第51特混舰队尽快摆脱第一舰队,结束作战行动。
    按理说,斯普鲁恩斯的推测已经得到了真是,可是在敌人穷追不舍的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能够轻易的离开战场吗?
    也就在这个时候,哈尔西在没有与斯普鲁恩斯商量的情况下,做出了让舰队转到三百三十度航向上的决定。
    一个注定要让第51特混舰队与第一舰队决战的决定!
    正文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四十七章 一波三折(第三更)
     更新时间:2009…6…23 11:34:07 本章字数:3971
    白佑彬并不知道美军第51特混舰队两位指挥官的严重分歧。
    当时,白佑彬只知道哈尔西是美国海军中比较有名的将领,而其出名的方式与祖寿清、坎宁安比较类似,那就是脾气特别大,很难跟人相处。对斯普鲁恩斯的情况,白佑彬却完全不了解。在收到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前,他甚至不知道顶替金凯德出任第52舰队司令官的少将叫什么名字!
    如果白佑彬知道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之间的矛盾,他肯定会让第11…2主力编队,甚至直接率领第11…1主力编队去歼灭第53舰队,借此与第51特混舰队决战,最后集中兵力干掉第51特混舰队。
    战场上没有如果,没有哪个指挥官能够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
    别说白佑彬,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照样没能准确判断出第一舰队的真实意图。
    零点过十分,与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缩短到大概二十五公里的时候,第11…2主力编队也转到了三百三十度航向上。随即,编队里的四艘“皇帝”级战列舰拉开了第一舰队与第51特混舰队决战的序幕。
    此时,美军第53舰队已经向南航行了大概十海里。
    按照后来获得的情报,战斗开始的时候,第51特混舰队五艘快速战列舰的排列顺序为:“南达科他”号、“马萨诸塞”号、“印第安纳”号、“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因为进入时第11…1主力编队与第51特混舰队的航线垂直距离为二十三公里,第11…2主力编队的“太宗”号与“华盛顿”号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四公里,后面的“太祖”号、“仁宗”号与“宣宗”号与“华盛顿”号的距离更远,所以战斗开始的时候,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全部瞄准了“华盛顿”号。
    零点十七分,“华盛顿”号与“北卡罗来纳”号向“太宗”号开火。
    毫无疑问,在如此高的航速,如此远的交战距离上,双方的炮击都不会有什么收获。即便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地官兵身经百战,除了在“萨兰加尼海战”中对付速度较慢。且毫无察觉的日本联合舰队时曾经创造过以二十四节的速度航行时,在二万四千米外打中敌舰的纪录之外,也从来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过战果。
    此时,第11…1主力编队正在加速追赶第51特混舰队。
    收到第11…2主力编队与敌人展开炮战地消息后。白佑彬没有多说什么。可心里却非常疑惑。
    之前。他判断美军向利用大角度转弯甩开第11…1主力编队。首先与第11…2主力编队决战。争取尽快打垮第11…2主力编队。然后再通过转向。或者减速等方法与第11…1主力编队决战。如果美军战列舰能够超常发挥。甚至能够在击败第11…2主力编队之后抢占到有利位置。最终通过重创第11…1主力编队地方式获得胜利。
    可是。眼前地情况明显不是这么回事!
    第11…2主力编队转向。并且向美军开火之后。第51特混舰队不但没有继续向右转向。以缩短交战距离。还没有减速!
    难道哈尔西不了解炮战?
    显然不可能。在成为将军之前。哈尔西从军校毕业之后就在“堪萨斯”号战列舰上服役。虽然随后到驱逐舰上担任主要军官。并且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但是在其晋升为将军之前。一直在“怀俄明”号战列舰上担任副舰长。也就是说。哈尔西有着丰富地服役经验。对战列舰地战术应该非常了解。
    那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在如此高的航速,如此远的距离上,炮战等于浪费炮弹?
    更重要的是,哈尔西绝不是那种遭遇强敌会选择主动退缩的将领。
    如同祖寿清一样,哈尔西是那种“遇强愈强”的将领,在面对强敌时,他肯定会主动寻求决战地机会,而不会逃避。
    如此一来,第51特混舰队应该继续向右转向。让第11…1主力编队需要绕过更长的航线才能到达第51特混舰队的左侧。在缩短与第11…2主力编队地交战距离的同时,第51特混舰队还应该主动减速,让处于编队前方的三艘快速战列舰能够投入战斗。如此一来,在五打四的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至少能够将五艘快速战列舰上四十五门十六英寸主炮的威力发挥出来,让第11…2主力编队里的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尝到苦头。
    似乎不相信蓝凌波的报告,白佑彬让金必辉再次询问了雷达操作军官。
    雷达探测到的结果与第11…主力编队的报告一样,美军第5特混舰队不但没有转向,也没有减速。仍然以二十七节地速度。向着三百三十度方向前进。
    白佑彬也不再犹豫,立即让于右任重新设置航线。争取尽快绕到美军第51特混舰队的左侧,也就是西面,与第11…2主力编队夹击第51特混舰队。
    当时,白佑彬没有让第11…主力编队冲到第11…2主力编队与第51特混舰队之间。
    一是第11…2主力编队与第5特混舰队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十五公里以内,如果第11…1主力编队插进去,要么与第11…2主力编队太近,遮挡住了第11…2主力编队内四艘战列舰的射界,要么距离第51特混舰队太近,导致敌人的炮火转移到第11…1主力编队内的四艘战列舰上,从而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白佑彬必须防止敌舰队逃出战场。
    在美军第53舰队被第11…3主力编队“吓跑”的时候,白佑彬就意识到,美军在伏击计划彻底失败之后,很有可能选择主动撤退,而不是与第一舰队决战。
    经过数日的追逐,美军指挥官稍微有点头脑都应该知道,第一舰队没有遭到重创。
    在第53舰队无法参加战斗地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肯定不是第一舰队的对手。在此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选择撤退。
    即便哈尔西不想撤退,尼米兹都会命令哈尔西撤退。
    当然,白佑彬仍然无法肯定这一猜测,毕竟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第51特混舰队正在撤出战场。
    如此一来,白佑彬必须尽量确保合围第51特混舰队。阻止其逃跑。
    零点三十五分,第11…2主力编队基本上追上了第51特混舰队。
    交战顺序立即发生变化,按照“从后排位”的方法,“太宗”号瞄准了二号目标舰,最后面地“宣宗”号则瞄准了五号目标舰。同时,美军第51特混舰队内的五艘战列舰也都投入了战斗。
    可以说,当时处境最艰难的肯定是“太宗”号,因为它要面对一号目标舰与二号目标舰的反击。
    零点三十七分,在打出了第二轮齐射之后。第11…2主力编队进入战术机动阶段。
    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在尽量保持队列的情况下,开始做小范围转向与调速,以增大敌人地瞄准难度。同时尽量避免被敌人击中。
    三分钟后,第51特混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