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291部分

巨浪-第291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英国能够坚持下来,几乎全靠美国的战略援助。按照英国政府的估计。如果每年从美国获得的战略援助少于三千万吨,英国则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只要四艘快速战列舰出现在北大西洋航线上,致使美英航线被阻断半年,英国就将因为缺乏战略物质而失去威胁,甚至有可能战败。
    在率领机动舰队离开扑茨茅斯之前,坎宁安专门找到了庞德,说了他的担忧。
    在英国高层中,最信任坎宁安地就是庞德。结果。在坎宁安的要求下,庞德给予了其相当大的战术自主权,让他在必要地时候可以不接受大西洋舰队的指挥,按照实际情况完成作战行动。
    这就相当于解除了坎宁安身上的枷锁。
    作为一名自主性极强的海军将领,在得到了庞德的授权之后,坎宁安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按照萨摩维尔制订的计划行动。
    这里面,不得不提到坎宁安与萨摩维尔的个人关系。
    在Y舰队之前,坎宁安是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萨摩维尔是大西洋舰队的参谋长。也就是他地副手。可以说,如果坎宁安不被调走,萨摩维尔现在都只是大西洋舰队的参谋长。长期共事,让坎宁安很清楚萨摩维尔的为人,以及指挥上的特点。即便英国海军中的大部分军官都认为萨摩维尔除了脾气大一点之外,其他方面都比较优秀,可坎宁安却知道,萨摩维尔是那种擅长打顺手仗的将领,而不是善于在逆境中获胜的将领。
    舰队离开扑茨茅斯之后。坎宁安就没有与萨摩维尔联系。
    他知道。萨摩维尔肯定会杀向第41舰队。按照计划,在大西洋舰队对付第41舰队的时候。机动舰队必须缠住第43舰队,然后与大西洋舰队联手干掉第43舰队,或者迫使第43舰队返回直布罗陀港。
    只是,坎宁安更相信,第4舰队不会离开战场。
    因此,在到达加的斯湾之前,坎宁安就决定埋伏在大西洋舰队附近,等待第43舰队送上门来,而不是主动去寻找第43舰队。
    由此可见,坎宁安确实很了解白佑彬,比萨摩维尔理智得多。
    继续求票求支持。
    正文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十四章 野心膨胀(第一更)
     更新时间:2009…7…25 9:40:19 本章字数:3684
    作为欧洲最强海军,世界上唯一在历史上可以与帝国海军媲美的英国海军,数百年来,一直都不缺乏优秀的人才。当年,纳尔逊晋升为海军上校时,年仅二十一岁;在取得其平生最有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胜利的时候,也仅仅只有四十七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也是名将倍出。
    其中,萨摩维尔就是饱受争议的一个。
    很多人认为,萨摩维尔很有才干,只是长期屈居坎宁安之下,没有得到太多的机会。在其出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之后,虽然没有能够真正的击败过帝国海军第四舰队,但是却出色的完成了战略任务,将第四舰队堵在了地中海里面,确保了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同时也让英国海军能够集中更多的兵力压制住德国海军。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萨摩维尔只是徒有其名,其才干远不如坎宁安与蒂里特,甚至比不上指挥本土舰队的霍顿爵士。在这些人的眼中,萨摩维尔最缺少的就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胜利,而且其过于“奔放”的指挥方式,以及在战场上过于膨胀的野心也是萨摩维尔最大的缺点。换句话说,萨摩维尔缺少对英国海军将领来说非常重要的特质:稳重。
    在这次的作战行动中,萨摩维尔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野心”。
    四月初,在得知白佑彬出任第四舰队司令官的消息之后,萨摩维尔也认为帝国海军会在近期采取大规模的战略行动,打破英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协助德国海军完整战略调整,最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绝对安全。
    虽然萨摩维尔没有推测帝国海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但是按照他的判断,帝国海军肯定会寻找机会与大西洋舰队决战,让第四舰队获得自由进出大西洋的权利。因此,舰队决战肯定是重头戏。
    从这一点出发。就基本上否定了第43舰队执行破交任务的可能性。
    可是,到了四月中旬,仅仅十多天之后,萨摩维尔就改变了他的观点,认为第43舰队会在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任务,并且用海上生命线关系到了英国存亡地理论来佐证他的观点。争取引起高层的重视。
    这不能说萨摩维尔的观点有错误,只能说明萨摩维尔并没有客观的分析问题。
    其前后态度地改变。就足以说明萨摩维尔希望获得一次能够证明其实力地重大胜利。并且以此奠定他在英国海军中地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地。萨摩维尔甚至可以牺牲其他人。乃至英国海军地利益。
    不说别地。在他提出地作战计划中。让机动舰队去拦截第43舰队。就是在让坎宁安做他地垫脚石。
    仅仅只有二艘“前卫”级战列舰地机动舰队是第43舰队地对手吗?
    即便按照英国海军地观点。“前卫”级非常先进。比敌人地“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更加强大。可是相差一倍地兵力。让机动舰队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战胜第43舰队。甚至有可能被第43舰队全歼。
    可以说。不管第43舰队会不会去北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任务。都应该先让大西洋舰队与机动舰队联合行动。干掉承担掩护任务地第41舰队。如果第43舰队不来救援。凭借机动舰队地速度。足以合围第41舰队。达到全歼第41舰队地目地。如果第43舰队赶来救援。则可以集中兵力打残第41舰队。迫使第41舰队撤离战场。然后再对付第43舰队。
    反正。无论如何。只有大西洋舰队与机动舰队一起行动。英国海军才有足够地胜算。
    可是,这么一来,萨摩维尔就不是这场海战的唯一功臣,如果机动舰队表现出色,坎宁安甚至会取代萨摩维尔。再次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萨摩维尔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与机动舰队联合行动。
    按照事后的说法,萨摩维尔这么做,除了想独占功劳之外,还想摆脱坎宁安地影响。
    当然,这不能否认萨摩维尔在指挥舰队作战方面的能力,即便这充其量只是战术指挥上的能力。
    在与第41舰队交手之后,大西洋舰队就一直占据着优势。
    问题是。过于老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与“复仇”级战列舰并没有立即将优势转化为真正的胜果。
    战斗从凌晨一点过开始。打到二点之前,在近一个小时的战斗中。大西洋舰队挨的炮弹比打中对手的炮弹还要多,如果不是交战距离过远,且对手的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地威力不是太强,恐怕局势将变得对大西洋舰队极为不利。
    第一次战术转向之后,局面才有所改观。
    随着“祁连山”号战列舰遭到重创,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动力,难以跟上第41舰队的步伐之后,大西洋舰队获得了兵力上的优势。
    只是,萨摩维尔的对手也不简单。
    通过加速转向,第41舰队迅速让大西洋舰队失去了兵力上的优势。未经现代化改进的“拉米利斯”号跟不上“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步伐,被迫脱离编队,去对付同样掉队的“祁连山”号战列舰。
    接下来,战斗仍然处于胶着状态。
    第41舰队在二艘强大地“长江”级战列舰地引领下,并没有露出败象,而大西洋舰队的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地表现却有点差强人意。
    这也不能怪五艘已经有三十年舰龄的战列舰。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是英国海军在“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之前最引以为傲,也是战斗力最强大的战列舰。即便于上次世界大战之后建造的二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相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不但毫不逊色,反而在可维护性,以及综合战斗力方面比“纳尔逊”级更为出色。
    战争爆发前,英国海军对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进行了一次现代化改进。
    改进的重点除了增强水下与水平装甲之外,还更换了动力设备,使其在排水量增加了数千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达到二十四节的最快速度。另外,其火力配制也发生了变化,用五点五英寸舰炮更换了之前的四点五英寸副炮。
    只是,这次现代化改进并不彻底。相对于在战争期间服役的快速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不但没有任何速度优势,在防护方面也严重不足,其十五英寸舰炮的威力也显得有点弱。
    战争爆发后,英国海军曾经数次为这五艘战列舰安排改进工作,可最终都放弃了。比如,帝国大西洋舰队在马赛港外吃了败仗的时候,英国海军急于杀入地中海,迫使意大利倒向协约国,结果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一直在前线作战。后来,帝国海军用水雷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英国海军正准备撤回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时候,帝国海军第二舰队打下了苏伊士运河,杀入了地中海,结果英国海军不得不让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继续留在大西洋舰队,担负其阻挡帝国海军杀入大西洋的重要任务。
    几年下来,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仍然保持着战前的样子。
    这说明,英国海军缺乏足够多的战列舰来维持二支规模庞大的主力舰队。同时,这也能说明,英国海军已经竭尽全力,很难在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了。
    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错过的不仅仅是现代化改进的机会,还有正常维护。
    在钟长生的拖延战术下,驻扎在拉科鲁尼亚港的大西洋舰队往往是闻风而动,结果悻悻而归。这种毫无收获的频繁行动不但消磨了舰队官兵的士气与斗志,还同时使战舰得不到足够的维护保养,最终导致战舰的战斗力下降。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中,“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暴露出来的问题,几乎都与缺乏足够的维护有直接关系。
    如果换一个稳重点的舰队司令官,此时肯定会考虑到舰队的状态。
    萨摩维尔却不想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结果在第41舰队转向南下的时候,他也加速跟了上去。直到第41舰队将航速降低到十四节,摆出了与大西洋舰队决战的架势时,萨摩维尔才猛然醒悟了过来。
    作为一名优秀的战术指挥官,萨摩维尔立即嗅到了危险散发出的气息。
    只是,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十五分了。
    第43舰队在凌晨一点十五分转向,并且在一点半加速。当时与大西洋舰队的距离为七十五海里。按照第43舰队的速度,二个小时之后,第43舰队战舰上的雷达就能探测到大西洋舰队,最迟在三个小时之内就能包抄到大西洋舰队的西面。
    也就是说,此时第43舰队已经到达了战场,正在全速扑向大西洋舰队。
    以大西洋舰队的速度,萨摩维尔很难避免与第43舰队交火。另外,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英国战舰上的雷达很难及时发现第43舰队。
    毫无疑问,萨摩维尔醒悟得太晚了!
    正文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十五章 谨慎为先(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9…7…25 10:21:58 本章字数:3853
    为了避免过早暴露行踪,白佑彬既没有与钟长生通信,也没有下令打开雷达。
    当时,第43舰队完全依靠第41舰队每隔十五分钟发出的一次战斗报告来确定第41舰队的位置,也就是确定英国大西洋舰队的位置。
    凌晨三点不到,“武宗”号战列舰上的电子信号接收机就截获了雷达发出的电磁波。
    按照电子军官的分析,这是英国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虽然只能大致判断出信号源的方向,而无法准确判断距离,但是这也足够让白佑彬做出战术决策了。
    三点过,收到了第41舰队发来的战报后,白佑彬就下令实施电子干扰。
    大西洋舰队还在与第41舰队交火,没有加速转向,足以说明第41舰队的雷达没有探测到出现在其西北方向上的第43舰队。另外,根据第41舰队的战报,还能大致判断出大西洋舰队与第4舰队的距离大概只有三十五海里。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第43舰队将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大西洋舰队一个措手不及。
    随即,白佑彬下令让舰队加速到二十七节,并且让各艘战舰上的官兵做好交战准备。
    “按照现在的速度与航向,大概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的火控雷达就能锁定英国战列舰。”于右任在海图上标明了第43舰队的航线,“现在就看第41舰队能不能再坚持一个半小时了。”
    白佑彬长出了口气,用右手托起了下巴。
    大西洋舰队与第41舰队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从第41舰队发来地战报看。“长江”号与“黄河”号占据着优势。可是紧随其后地另外三艘战列舰则处于下风。其中“大别山”号与“阿尔泰山”号已经挨了十多枚十五英寸穿甲弹。如果不是舰队地速度仅仅只有十四节。恐怕这两艘遭到重创地战列舰已经掉队了。“喜马拉雅山”号地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打下去。一个半小时之后。恐怕第41舰队就只有二艘战列舰还能继续作战。
    “要不要联系钟长生。让他再次放慢速度?”
    朝突然开口地毕长胜看了一眼之后。白佑彬皱起了眉头。
    第41舰队再次减速之后。如果萨摩维尔想干掉第41舰队。就会跟着减速。这样一来。第43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地相对速度就将加大。从而缩短第43舰队投入战斗地时间。尽快为第41舰队提供支援。
    问题是。第41舰队主动减速之后。萨摩维尔会不会主动撤出战斗?
    按照局势分析,要想让萨摩维尔相信第41舰队的任务是掩护第43舰队突入大西洋,那么第41舰队再次主动减速之后,必须向东转向,摆出返回直布罗陀港的态势。这样一来,大西洋舰队就将向东追击。从而扩大与第43舰队的相对速度。
    相反,如果第41舰队不转向,萨摩维尔只要不是太笨。就能察觉到危险。
    到时候,大西洋舰队还会继续追击第41舰队吗?
    如果此时大西洋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