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405部分

巨浪-第405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来看,美军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圣诞岛。
    至少在加强了巴拿马的防御之前,美军应该死守圣诞岛。
    问题是,当时帝国海军与帝国海军陆战队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前出到巴拿马湾,封锁了巴拿马运河之后,美军的防御重点就已经转移到了中美洲地区。在无法派遣舰队进入太平洋的情况下,圣诞岛的战略意义降低了很多。
    或者说,帝国海军可以选择从印度洋进入大西洋,而不是从太平洋进入大西洋,攻占巴拿马的根本目的是阻止美军舰队进入太平洋。出动二支作战舰队封锁巴拿马运河也照样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如此一来,圣诞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结果。当陆战第五军地先头部队登上圣诞岛地时候。几乎没有遭到像样地抵抗。
    仅仅用了五天地时间。陆战第五军在只用了一个陆战师地情况下就攻占了圣诞岛。并且俘获了岛上地一千多名美军官兵。
    在审问了战俘之后。余辉宏才得知。从十月初开始。驻扎在圣诞岛地三万多名美军官兵就开始撤离。等到陆战第五军登陆地时候。岛上只剩下了最后一批等待撤离地美军部队。当然。因为受到了封锁。船队没有赶来接走这支部队。
    兵不刃血地占领了圣诞岛。给了帝国海军一个喘息地机会。
    当时。除了那些在太平洋战场上浴血奋战了五年。参加了瓦胡岛血战。送别了无数战友地陆战队官兵之外。最为高兴地就是卫延年了。因为就在陆战第五军打下圣诞岛地前几天。他收到了白佑彬发回来地二份报告。
    按照白佑彬地要求。帝国海军必须立即向北大西洋战区提供更多地物资与作战力量。
    准确的说,白佑彬明确提出,应该增派一支舰队来替换整在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的破交舰队,而最佳的选择就是拥有六艘老式战列舰,并且还可以增加四艘老式战列舰(之前一直在印度洋上执行护航任务)的第13舰队。另外,为了全面封锁英国,还需要向北大西洋战区增派二到四支破交舰队。
    毫无疑问,白佑彬的胃口确实很大。
    如果派来了第13舰队,又增派了四支破交舰队,那么白佑彬就可以出动八支破交舰队去封锁整个大不列颠岛。
    增派兵力之是其一,最麻烦的还是提供更多的物资。
    为了维持第四舰队,以及八支破交舰队,帝国海军每个月至少需要向北大西洋战区运送五十万吨作战物资,仅油料就需要三十五万吨。另外,如果按照白佑彬的提议,全面炮击英国的沿海工业区与城镇,则需要每月向北大西洋战区提供五十万吨的弹药。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就得准备十二支规模在五十艘以上的船队,并且保证这些船队在航行途中不受到威胁,从而需要调集至少一百八十艘护航战舰,而这些船队与护航战舰每个月消耗的物资不会少于五十万吨。也就是说,帝国海军每月要抽调一百五十万吨的物资,才能确保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
    当然,具体数量不会有这么多。
    比如,战舰所需要的燃油都可以直接从土耳其调运,不需要从帝国本土调运。这样一来,从帝国本土运出的物资就可以减少至少六成。另外,淡水与食物都可以设法就近采购,比如从意大利购买,或者在土耳其订购。
    可是不管怎么
    在短期内向北大西洋调运大批物资,将是一件很麻烦'T
    设想一下,如果陆战第五军在圣诞岛陷入了苦战,不但无法抽调第13舰队,也不可能抽调太平洋上的破交舰队,物资也得首先供应给陆战第五军,从而难以为第四舰队,以及北大西洋战区的陆战第八军提供足够的保障。
    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存在了。
    在陆战队占领了圣诞岛的第二天,卫延年就对部署做出了新的调整。
    第13舰队直接绕道马弘伦海峡进入大西洋,另外四艘老式战列舰则直接从狮城出发,赶赴帕尔马港,然后一同替换下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的二支破交舰队。秦孝东与莫怀成率领的二支破交舰队将随同第13舰队进入大西洋,然后接受北大西洋战区的指挥,参加封锁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物资调运方面,原先为陆战第五军准备的物资,以及船队全都抽调了出来。
    考虑到要在翻年之后进攻巴拿马,所以卫延年没有抽调火力支援舰队与登陆舰队,并且将原本为陆战第七军服务的运输船队分配给了陆战第五军。
    显然,到这一步,帝国海军已经完全放弃了攻打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
    陆少丰也在十二月下旬回到了舟山,开始着手制订进攻西班牙的作战计划。按照海军与陆战队的安排,陆少丰将在翻年之后出任陆战第八军的司令官。
    为了防止驻扎在澳洲大陆与新西兰的美军死灰复燃,卫延年留下了六支破交舰队。
    这六支破交舰队中,有四支在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活动,严密监视着每一个重要港口,并且封锁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航线。一支留在了塔斯曼海,负责监视前往澳洲大陆的航线。
    最后一支则留在了新西兰东北海域,负责监视前往新西兰的航线。
    在没有主力舰,甚至没有大型巡洋舰的情况下,美军根本无法对付这六支破交舰队。
    十二月二十八日,第一支装载着大口径炮弹的,专门运送弹药的船队就到达了直布罗陀,为第四舰队与破交舰队送来了近四十五万吨重型炮弹,其中用于对地攻击的远程弹药就有近四十万吨。
    显然,这些弹药都不是新生产出来的。
    之前,帝国海军一直在规划攻打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从而加速了大口径炮弹,特别是大口径远程炮弹的生产速度。到七十五年43年)年底的时候,帝国海军生产的大口径远程炮弹的总量达到了五百五十万吨,在战场上消耗掉了大概一百八十万吨,另外的全都储存在狮城,达沃,腊包尔等海军基地。
    现在,进攻澳洲的行动被取消了,这些弹药肯定得设法用掉。
    可以说,帝国海军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在战争结束之前把这些弹药全都用掉。按照上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战争结束之后,帝国海军的军费肯定会被砍掉至少三分之二,而储备弹药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在战后销毁弹药更需要耗费不少的军费,相对而言,在战争期间把弹药用掉,反而是最经济,最划算的。
    当然,现在战争没有结束,所以生产弹药的工厂并没有停工,甚至没有降低生产速度。
    用掉这些弹药也不是麻烦事,不管是炮击英国本土,还是今后的对美作战,都需要大量的弹药。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将这么多的弹药运送到前线去?
    为此,帝国海军还专门改装了一批散装货轮,使其成为了弹药运输船。
    不管怎么说,白佑彬不用再为弹药的事情发愁了。只要有充足的运输船只,舰队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后方的弹药。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由十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后勤保障舰队到达了直布罗陀。
    六天之后,七十七年45年)的第一天,第四舰队率先离开了直布罗陀港。
    伴随第四舰队一同出港的只有一支破交舰队,以及到达不久的后勤保障舰队。按照计划,从太平洋赶来的二支破交舰队,以及之前在比斯开湾活动的那支破交舰队都将在北大西洋上与第四舰队会合,并且从后勤保障舰船那获得补给物资。等到44舰队(即第13舰队)进入地中=之后,之前在地中海活动的二支破交舰队也将加入到第四舰队的作战队列之中,从而使第四舰队的兵力扩充到九十艘以上。
    虽然杨定方仍然是第四舰队司令官,但是破交舰队隶属于战区司令部,所以白佑彬还是跟随“黄岩岛”号巡洋舰一同出发了。结果,原本应该属于第四舰队的旗舰成为了战区司令官的旗舰。还好,杨定方对白佑彬“霸占”旗舰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十二章 毁灭序幕(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9…9…18 10:14:58 本章字数:3725
    队刚刚进入北大西洋,白佑彬就收到了谢昶伦从要塞报。
    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大胆”号战列舰已经离开了扑茨茅斯港,进入了英吉利海峡。据姜瑞麟的分析,“大胆”号南下前往比斯开湾,迎战第四舰队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十,这艘战舰很有可能通过海峡,进入北海,避开第四舰队。
    白佑彬并没有因此而轻敌。
    在进入开阔海域之后,他就给杨定方发去了电报,让杨定方尽快安排好侦察工作,避免与敌突然遭遇。
    其实,这道命令多少都有点多余。
    在舰队出港之前,杨定方就已经确定好了侦察工作,并且各每个执行侦察任务的舰长都打了招呼,绝不能再次犯错误了。另外,白佑彬所在的“黄岩岛”号巡洋舰得到了四艘最新服役的“湖”级通用巡洋舰,以及四艘驱逐舰的掩护,其编队也在43舰队的后面,根本不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一月二日上午,第四舰队已经到达了里斯本西南海域,正在向会合地点前进。
    中午的时候,谢昶伦又发来了一封新的情报。
    英国海军四艘遭到重创的战列舰都在没有完全修复的情况下离开了港口,去向不明。按照姜瑞麟的分析,英国海军已经意识到本土将受到威胁,而这四艘战舰所在的港口受到的威胁最大,因此英国海军很有可能把这四艘战列舰转移到美国去,在美国的造船厂进行维修。而按照姜瑞麟的建议,如果有机会,第四舰队要设法将其拦截下来。
    “不大可能!”于右任摇了摇头,在海图上画出了二条航线,“只要英国舰队的速度超过了十二节,且走靠近冰岛的航线,我们就不无法在其到达美国本土之前将其拦截下来。而我们的破交舰队都集中在北大西洋南部海域,根本无法搜寻英国舰队。另外,如果追击英国舰队,大部分辅助战舰都需要进行二次燃油补给,而我们的快速综合补给舰携带的燃油只够进行一次燃油补给。即便不用辅助战舰,我们也得考虑北大西洋上的天气情况。如果得不到确切的情报,拦截行动的成功机会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因为迫切需要一个精通航海的参谋,所以白佑彬把于右任从第四舰队要了过来。
    现在。杨定方手下有好几个能力不错地航海参谋。于右任并不是不可否缺地。当然。在白佑彬跟随舰队一同行动地时候。他才是舰队地最高指挥官。杨定方自动“降级”为作战舰队指挥官。
    “那我们继续照原计划行动。”白佑彬也没有多想。“联系谢昶伦。让他尽快搞清楚英国海军地情况。另外。我们需要地情报要尽快发过来。”
    可以说。没有能够拦截那四艘英国战列舰。算得上是一笔重大地损失。
    这四艘战列舰在到达美国之后。都立即被美国海军接管。随即美国就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甚至还在维修中对其进行了改进。除了“勇猛”号因为换装十六英寸舰炮。需要对舰体动大手术。所以维修工期延长到了七个月之外。另外三艘战列舰地维修工作都在四个月之内就完成了。
    最终。这四艘战列舰都在编入了美国海军地战斗序列。
    白佑彬也觉得有点遗憾。毕竟放掉了四艘还浮在海面上地战列舰。对任何一个舰队司令官来说。都算得上是重大损失了。
    一月五日,谢昶伦发来了第三份情报。
    这份情报中明确提到了四艘正在建造的“狮”级战列舰的施工情况,因为资源有限,且造船厂抽调工人参与了战舰的维修工作,所以这四艘战列舰都没有能够按时下水,全都停留在船台上,是绝佳的打击目标。
    次日,秦孝东率领的破交舰队与第四舰队在亚速尔群岛东面会合。
    秦孝东带来的不仅仅是十艘大型巡洋舰(其中四艘装备了三百毫米舰炮),还带来了由海军情报局提供的维克斯泰恩河造船厂、卡梅莱尔德造船厂、布朗造船厂以及费尔菲尔德造船厂的平面图。
    在四张造船厂的厂区平面图上明确标注了建造四艘战列舰的船台的坐标。
    毫无疑问,这才是白佑彬最需要的情报。
    按照他的计划,第四舰队将首先炮击这四家造船厂所在的港口,摧毁正在建造的四艘战列舰,然后再轮番打击英国本土的主要港口。在此期间,伴随舰队行动的四支破交舰队将完成对英国本土的封锁任务。等到另外二支破交舰队到达之后,将与第四舰队一同炮击英国沿海地区的工业
    镇。
    当天晚上,莫怀成率领的十艘大型巡洋舰也赶了过来。
    在为二支破交舰队补充了燃油之后,由一支作战舰队,四支破交舰队组成的庞大舰队群离开了锚泊海域,杀向英国本土。
    到一月八日,四支破交舰队先后与第四舰队分离,各自去执行作战任务。
    当天晚上,白佑彬所在的“司令编队”也脱离了第四舰队,与后勤保障舰队编在了一起。按照杨定方的要求,白佑彬不能参加前线作战任务,只需要在后方遥控指挥,其他的事情都应该由舰队司令官,而不是战区司令官负责。
    对此,白佑彬也没有理由反对。
    当然,作为战区司令官,白佑彬还必须随时关注其他方向上的战斗。
    一月九日凌晨,刚刚到达战场的44舰队替换下了二支破交舰队,开始炮击菲格拉斯附近的美军阵地。当时,帝国海军已经生产出了三百五十毫米远程炮弹,只是其威力只与三百毫米远程炮弹相当,远不如四百毫米远程炮弹。
    在研制三百五十毫米远程炮弹的时候,帝国的工程师想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在三百毫米远程炮弹外增加二道“弹环”,然后对三百五十毫米舰炮的弹膛做一些修改,从而使其能够用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发射。如此一来,不但研制工作极为顺利,而且生产成本也降了下来。当然,在对弹膛做了修改之后,老式战列舰上的三百五十毫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