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434部分

巨浪-第434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此时呆在美军|力舰队西北方向上。且正在向东航行的确实是八艘大型巡洋舰。那么第四舰队确实最有可能出现在战场的南面。与大型巡洋舰编队围歼美军主力编队。到时候。不管美军主力编队向哪个方向上突围结局都会好到哪里去。
    随后。米切尔让舰队将速度保持在二十四节左右。这一决策表明。米切尔还没有做出是否与西北方向上的那支“大型巡洋舰编队”决战的决定。或者说。米切尔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棘手局面。
    其实。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对战列舰来说。大型巡洋舰既是非常容易屠宰的对手。又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如果按照常规战术战大型巡舰绝对不是战列舰的对手。在以往的实战中。曾经出现过一艘战列舰干掉四艘大型巡洋舰的战例。可是。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的到了战列舰支持的情况下。大型巡洋舰很少与敌人的战列舰进行面对面的决战一般情况下。大型巡洋舰就是用来对付敌人的辅助战舰的。另外。以大型巡洋舰的_;。可以轻易的避开任何一种快速战列舰。如果有几艘大型巡洋舰一行动还以轻而易举的跟踪与监视任何一支由战列舰为核心的作战舰队。
    也就是说。如果打不掉西北方向上的那八艘“大型巡洋舰”。反而被对手紧咬不放。美军|力编队根本无法离开战场。迟早都会被第四舰队追上。并且干掉。
    如此一来。米切尔自然不敢轻易做出与对手决战的决定。
    最后。米切尔做出了唯一正确的决策那就是让之前追击“格奈森瑙”号的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直接南下。尽快与主力编队会合。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从当时情况来看。米切尔已经决定牺牲辅助战舰了。
    在他看来。只要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及时赶回来。就算打不过对手的“大型巡洋舰队”也能缠住对手。为主力编队争取到离开战的时间。到时候。只要主力编跑远了。就算大型巡洋舰的速度比快速战列舰快的多也很难在茫大海上找到美军主力编队。更难以为第四舰队提供帮助。
    毫无疑问。直到此时。米切尔都没有能够对战局有明确的了解。他不不知道第四舰队没有在南面。而是在北面。也没有意识到与之遭遇的不是大型巡洋舰编。而是一支仅有一艘勉强算的上是大型巡洋舰的舰四艘通用巡洋舰以及七艘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后勤保障舰船的编队!
    战场上。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可以说随着时一分一秒的过去。第四舰队逐步逼近。局势对美军主力编队将越来越不利。
    在当时的情况下。切尔最应该的就是果断决策。
    换句话说。如果换成斯普鲁恩斯来指挥美军舰队。他肯定会迅速做出决策。不管是主动挑对手。还是向南撤退。做出决策。都要比什么都不做好的多。
    只是。米切尔不是普鲁恩斯。
    一直拖到十一点半。米切尔才让舰队将航向向北偏了大概二十度。
    也就是说。到此时。米切尔才下定决心。准备与北面的“大型巡洋舰编队”决战。或者说。准备向北突|。
    显然。这个决策晚了至少半个小时!
    对激烈的海战来说。个小时足以改变任何一支舰队的命运了。
    很快。白佑彬也下了相同的命令:保持二十四节的航速。航向向北偏转二十度。
    可以说。美军主动转向。正是白佑
    |的结果。虽然等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对白佑彬来说就算不了什么。
    转向之后。双方航1;间的距离缩短到了三十海左右。
    到十一点五十分的候。“蒙大拿”号战列舰上的雷达再次探测到了旗舰编队里的八艘大舰船。只是在强烈的电子干扰之下。美军的雷达只能勉强探测到八艘舰船。而不可能辨别出其真实身份。
    十一点五十五分。米切尔再次调整了舰队的航向与航速。
    在转向到了四十五;之后。美军舰队加速到了三十节。
    可以说。米切尔在时表现的非常急躁。似乎急于想跟对手交战。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真是八艘大型洋舰。就肯定不会与美军主力编队决而会拖延间。等待第四队到达。如此一来。米切尔只能让舰加速。争取尽快进入交战距离。
    当然。白佑彬不会米切尔这个机会。
    十二点正。旗舰编也转向到了四十五度。
    当然。在航速无法提高的情况下白佑彬只能让晋元加强电子干扰的强度。
    大概十五分钟之后。方的距离短到了二十七海里。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距离了。按照帝国海军第五代火控雷达的性能分析。如果距离缩短到二十五海里之内。美军的搜索雷达就有可能辨别出旗舰编队内八艘舰船的具体型号。如果距离缩短到二十海里之内。美军战舰上的火控雷达甚至有可能锁定旗舰编队内的八艘舰船。
    只是。白佑彬并没有半点担心的子。
    第四舰队已经到达旗舰编队北面大概二十五海里处。并且在十一点五十分的时候实施了电干扰以免早被美军主力编队发现。
    按照现在的航向与航速。第四舰队将在十二点半左右与旗舰编队会合。
    此时。杨定方已经在“黄岩岛”号巡洋舰上下达了战斗命令。同时“黄岩岛”号巡洋舰。以及为其护航四艘驱逐舰降低了航行速度。脱离了主力编队。按照新的指挥体系。定方也只能在旗舰上指挥战斗。而不能伴随主力编队活动。
    到此时杨定方完全明白了白佑彬的意图。
    在旗舰编队的“带”下。美军主力编队正在靠近第四舰队。
    如果不出意外。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将首先与旗舰编队会合。然后旗舰编队向北撤退。与第四舰队的旗舰编队远离战场。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则将顶替旗舰编队。主动靠近军主力编队与之决战。
    很巧妙。也是很大;的安排。
    大概也只有白佑彬能想到这样战术。而且也只有第41舰队与第4舰队的官兵才能够完成这样的战术。
    只是。在达到最后的目的之前白佑彬还必须做一件事情。
    十二点二十分。舰编队向西转。回到了九十度的航向上。
    此时。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就在其北面大概七海里处。且正在以三十节的速度靠过来。大概十分钟之后。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就能到达期间编队的前方。在交错而过的同时。主力编队转向到九十度而旗舰编队则转移到主力编队的北面去。
    这次旗舰编队机动引起了米切尔的注意。
    在他看来。对方竟然主动靠上来肯定是第四舰即将到达战场。显然。这个判断没有错。是方向却出现了错误。
    当时。米切尔还亲自询问了南下搜索的驱逐舰舰长。
    显然。他不会的到任何有价值的答复。南面并没出现第四舰队。乃至任何战舰的踪影。
    那么第四舰队到底哪?
    仅仅五分钟后。也就是十二点二十五分的时候。一封电报送到了米切尔的手上。
    这次。米切尔吓的更惨。
    因为这是一封从北赶来的巡洋舰上发出的电报。而那艘巡洋舰在战场的北面发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并且认为是第四舰队!
    几乎同时。白佑彬与杨定方也收到了同样的电报。
    美军巡洋舰编队出现在了第四舰队的东北方向上。且肯定发现了第四舰队!
    没有任何迟疑。白彬立即命令旗舰编队向东北转向。同时让伴随行动的四艘巡洋舰冲到前面去。准备对付美军的巡洋舰编队。杨定方也在此时下令第四舰队转向到一百三十五度。以更快的速度逼近南面的美军主力编队。随后。杨定方还让刚组编起来的第4…2洋舰队与4…5逐舰编队全速南下。在主力编队到达之前对美军主力编队发动鱼雷攻击。阻止美军主力编队逃离战场。
    到此。米切尔再也避不开第四舰队了!
    正文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五十六章 蚂蚁噬象
     更新时间:2009…10…4 9:18:54 本章字数:3801
    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舰队指挥官,在短暂的震惊之后,T恢复了理智
    他首先想到的还是逃跑,而不是与第四舰队决战
    当然,美军主力编队要想离开战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十二点三十分,美军主力舰队转向到了九十度,并且开始加速
    当时,米切尔仍然没有想到,之前遭遇的是一支没有作战能力的后勤保障舰队,所以在选择转向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南下,而是打算先控制住距离,迫使对手出动大型巡洋舰来对付美军的主力编队,然后趁此机会干掉对手的大型巡洋舰另外,美军舰队的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已经赶了回来,所以在主力编队对付敌人的大型巡洋舰编队时,可以用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去缠住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
    这个想法没有错,可米切尔忽略了第四舰队的辅助战舰
    十二点四十分,4…2巡洋舰编队与第4…5逐舰编队就从主力编队后方冲了出来,以三十三节以上的速度冲向了美军主力编队
    这下,米切尔束手无策了
    之前派出去的六艘驱逐舰还没有返回,就算赶了回来,也不可能是对手六艘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的对手
    结果,在面对第四舰队的鱼雷攻击时,美军只能用战列舰来应付!
    毫无疑问,只有在极端情况下,舰队指挥官才会让战列舰去对付敌人的驱逐舰
    并不说战列舰就没有能力对付驱逐舰了拿“蒙大拿”级战列舰来说虽然其十二门主炮因为射速太慢且不太灵活所以在对付机动灵活地驱逐舰时显得有心无力但是该级战列舰上配备了十八门六英寸副炮十四门五英寸速射炮即便在一侧方向上只有九门副炮与八门速射炮其近程火力也不比一艘轻巡洋舰差另外战列舰地稳定性更好特别是在高速航行时其副炮与速射炮地准确性肯定比轻巡洋舰上地火炮高得多
    问题是在实战中战列舰确实很难对付驱逐舰
    首先驱逐舰在舰队中地主要任务就是用鱼雷攻击敌人地战列舰因此在战斗地时候驱逐舰在遭到了敌巡洋舰地拦截后往往不会与敌巡洋舰纠缠而会迅速避开敌巡洋舰向敌主力舰发射鱼雷
    在此情况下巡洋舰几乎占据了所有优势而且其机动灵活性比战列舰高得多对付驱逐舰地效率也就高得多
    其次驱逐舰上地火炮也不是摆设虽然战列舰地装甲很厚特别是在重点防护区域内除了战列舰本身地主炮之外其他火炮都很难对其构成威胁但是在采用了“重点防护”设计之后战列舰只有重点区域内有足够地防护而大部分上层建筑以及次要部位副炮与速射炮炮塔一般都只配备了用来抵挡弹片地装甲而不具备抵挡小口径穿甲弹直接轰击地能力因此驱逐舰上地火炮对战列舰地副炮与速射炮地威胁并不小
    最后在巡洋舰地掩护下驱逐舰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地战术
    实战中,发动突击的驱逐舰,以及提供炮火掩护的巡洋舰都会首先集中炮火打击战列舰上的副炮与速射炮,争取瓦解战列舰的近距离炮战能力而战列舰的机动性能明显不如巡洋舰与驱逐舰,在面对密集的弹雨时,很难确保副炮与速射炮不被摧毁
    关键就在这里
    如果战列舰的副炮与速射炮被摧毁了,就失去了抵抗驱逐舰的最有效手段
    相反,如果有巡洋舰为战列舰提供近距离掩护,敌人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就得首先对付掩护战列舰的巡洋舰,从而使战列舰的近程火力得到发挥的空间
    由此可见,有没有巡洋舰,对一支舰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而此时,美军主力编队根本没有得到巡洋舰的掩护
    战斗开始的时候,美军战列舰上的官兵就立即意识到,与他们交战的帝国海军的素质确实比之前被他们干掉的德意舰队官兵的素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六艘“湖”级驱逐舰全都在距离美军主力编队大概一万七千米的时候转向
    每艘“湖”级巡洋舰有十二门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并且在一侧方向上有八门一百三十毫米速射炮一万七千米的距离,足以让一百七十五毫米穿甲弹摧毁“蒙大拿”级战列舰上没有得到装甲保护的上层建筑,以及只配备了防破片装甲的副炮与速射炮炮塔另外,这个距离也刚好是一百三十毫米舰炮的最大有效射程虽然一百三十毫米炮弹很难直接摧毁副炮与速射炮炮塔,但是其密集的弹雨足以杀伤任何暴露在外面的美军官兵,并且打坏美军战舰上那些脆弱的电子设备
    更重要
    在一万七千米的距离上,“湖”级巡洋舰可以通过高T'及大范围的战术机动干扰美军战列舰主炮,使美军战列舰上的主炮很难击中巡洋舰如果距离再靠近一点,比如缩短到一万五千米之内,“湖”级巡洋舰就很有可能成为美军战列舰主炮的屠宰对象了
    显然,六艘巡洋舰舰长的实战经验太丰富了
    八艘发动鱼雷攻击的驱逐舰没有直接冲向美军主力编队,而是沿着六十度切角的航向,向美军主力编队逼近
    如果直接冲向美军战列舰,虽然能够减少驱逐舰的被弹面积,但是在进入了战列舰副炮与速射炮的直射距离之后,驱逐舰很容易成为理想的炮击对象而沿着一定角度逼近,就能够充分发挥驱逐舰机动灵活的特点
    当然,最理想的进入航向是与敌战列舰的航向相对
    也就是说,从敌战列舰的正面冲过去这样一来,敌战列舰的副炮与速射炮的火力很难发挥出来,而驱逐舰在发射鱼雷之前也不需要做大角度转向
    只是,出现理想情况的机会太少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八艘驱逐舰肯定想一口气冲到美军主力编队的前方,然后转向到二百七十度,以距离美军主力编队航线五千米左右的航线进入,发射鱼雷,然后再迅速调转航向,用火炮压制美军战列舰上的副炮与速射炮,干扰美军的转向机动,从而使美军主力编队难以及时规避鱼雷
    由此可见,这八艘驱逐舰舰长的能力也非常强
    也许,米切尔最应该庆幸的是,他的手下有八名在太平洋战场上经历过磨练,大难不死的舰长
    战斗打响之后,八艘战列舰的舰长都做下达了最正确的战术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