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445部分

巨浪-第445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十四日,白佑彬收到了蓝凌波发来的新消息。
    紧接着,在当天下午,他就收到了卫延年从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消息,让他尽快搭乘“胜利”号旗舰赶望前线,负责协助陆少丰攻打太子港,并且为建立战区前线司令部做好准备工作。
    十五日上午,一场新的登陆战役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打响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一章 血战海地
     更新时间:2009…10…12 12:27:07 本章字数:3939
    陆少丰的性格,他肯定不会在太子港这边浪费太多的
    谁都知道,攻打太子港是为了向美国本土进军,而在此后,肯定还要在古巴,或者巴哈马群岛的某处地点夺取前进基地,然后建立起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囤积大量作战物资,调集大量作战兵力,最后才是登陆美国本土。如此一来,即便太子港是加勒比海地区的战略要点,也不是今后战略进攻中的要点,也就能花太多的时间。
    在抽调了陆战第十军的部分作战物资与兵力之后,陆少丰于十五日发动了登陆行动。
    战斗打得很激烈,美军在滩头阵地上的抵抗相当顽强,可是二支作战舰队,以及进入了戈纳伊夫湾的火力支援舰队的炮火异常凶猛。花了足足一个上午,陆少丰才将第一批登陆部队送上岸,并且攻占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
    此时,白佑彬搭乘的“胜利”号旗舰才刚刚进入北大西洋。
    可以说,陆少丰的运气确实不怎么样。
    作为帝国海军陆战队在战争期间的二大名将之一,陆少丰每每遇到的都是硬苦头,而余辉宏除了在日本本土与瓦胡岛打了二场硬仗之外,基本上遇到的都是失去了抵抗意志的敌军。
    陆战第五军能够轻易的打下巴拿马,不表示陆战第八军能够同样轻松的攻占太子港。
    当时,美国已经收缩了战略防线,基本上放弃了巴拿马地区。因为受到地理环境,以及基础条件的限制,即便帝国海军陆战队占领了巴拿马,也不可能从没有一条公路的中美洲丛林中北上,更不可能沿着中美洲地峡将战线推进到美国本土。相反,帝国海军陆战队则很有可能从加勒比海地区北上,将战线推进到巴哈马群岛,威胁到美国本土。因此,美国早已将战略防线的重点转移到了大安得列斯群岛。
    伊斯帕尼奥拉岛正是大安得列斯群岛中,面积仅次于古巴的第二大岛屿。
    太子港是伊斯帕尼奥拉岛上最好地天然深水良港。同时也是大安得列斯群岛上最好地深水良港之一。
    在美军地战略防线上。太子港处于最前沿。而且是最重要地防御支承点。
    在陆战第八军地官兵踏上太子港西面地沙滩时。部署在这里地美军兵力达到了五万六千人。且作战人员超过了四万八千人。
    当时。陆少丰手里能够用于作战地只有三个陆战师。总兵力不到六万!
    如果不是有第队与第611舰队。以及早已到达地火力支援舰队。恐怕陆战第八军地官兵上岸之后就会被美军歼灭。
    另外。陆少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老对手。
    那就是当年在瓜岛与他争斗了十八个月的美国陆战队少将范德格里夫特。
    毫无疑问,陆少丰这次遇到的又是一块硬骨头。
    争夺滩头阵地的战斗打了三天二夜,直到十七日傍晚的时候,美军才逐步放弃了反击,退到了第二道防线上去。到此时,登陆的帝国陆战队官兵已有一千七百余人阵亡,伤员数量超过了三千人。另外,阵地上还留下了近三千具美军官兵地尸体,而那些被舰队炮火炸成了碎片的美军官兵多得难以计数。
    似乎预料到后面的战斗不会太轻松,陆少丰在这个时候改变了战术。
    陆战队没有急着向内陆推进,而是在滩头阵地外围建立了防线,并且开始修建临时码头。
    当时,陆少丰的企图很简单,即利用美军的反扑来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
    至少,陆战队官兵不用担心火力支援的问题,二支作战舰队,加上火力支援舰队,有上百艘战舰在为陆战队“撑腰”。
    问题是,美军并没有急于发动反击。
    美军地防御重点是太子港,只要太子港不丢,那些上了岸的陆战队就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毕竟临时建立的码头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码头。帝国海军要想将这里变成继续进军的前进基地,就必须攻占太子港。
    结果,在陆少丰调整战术的时候,美军也在继续巩固太子港的防御。
    到此时,后面的战斗就不难想像了。
    二十一日,在替换下了最初上岸地那个陆战师之后,陆少丰亲自指挥陆战队向太子港方向挺进。
    战斗打得异常的惨烈,也异常的激烈。
    几乎每前进一米,陆战队的官兵就会停下来,呼叫舰队的炮火支援。
    从二十一日上午六点三十分,即陆战队开始推进的时候算起,到二十三日下午四点三十分,足足五十八个小时,陆战队在付出了五百七十四名官兵阵亡的代价之后,仅仅推进了三公里,平均每小时推进地距离不到六十米!而在此期间,三支舰队一共向美军投掷了二十多万枚炮弹,几乎将陆战队推进线路上的美军
    底轰炸了一番。
    二十三日傍晚,陆少丰让陆战队暂时停了下来。
    当天晚上,之前一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南部海域活动的第队与第611舰队全部进入了戈纳伊夫湾,并且在戈纳夫岛东南下锚。
    二十四日上午,陆战队继续前进。
    这次,舰队的炮火支援来得更迅速,也更加猛烈。停靠在距离太子港不到二万米处的二支舰队地八艘战列舰,二十多艘巡洋舰承担起了主要的炮火支援任务,而之前担任直接炮火支援任务地火力支援舰队则退到了海湾外,准备从即将到达的后勤保障舰队那进行弹药补给。
    这天下午,“胜利”号旗舰,以及伴随而来地后勤保障舰船到达了戈纳伊夫湾西面海域。
    了解到前线的激烈战斗之后,白佑彬亲自去了“进去”号旗舰(“胜利”号地姊妹舰,原本计划编入第二舰队,后来被派给了陆战第八军,成为了陆战第八军的临时司令部),结果陆少丰没有在旗舰上,而是上岸指挥前线作战部队去了。
    二十五日上午,在一个陆战队临时安排的警卫排的陪伴下,白佑彬登上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并且在下午的时候见到了正在前线指挥部里大发雷霆的陆少丰。
    这次会面并不是很愉快,毕竟此时白佑彬已经是陆少丰的直接上级了。
    按照陆少丰的意思,陆战第八军将争取在七月底的时候打下太子港。显然,这个想法很不现实,美军的抵抗依然非常顽强,就算陆战队不顾伤亡与损失,也很难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内攻占太子港。按照白佑彬的想法,陆战队能够在七月底将战线推进到太子港港区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与陆少丰大吵了一架之后,白佑彬回到了他的旗舰上。
    其实,陆少丰的心情白佑彬完全能够理解,此时陆战第五军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科隆港附近,正在向科隆港挺进,而陆战第八军却在太子港外的美军防线上栽了大跟头。以陆少丰那从不服输的性格,他肯定不想输给余辉宏。
    问题是,有必要拿陆战队将士的性命来斗气吗?
    更让白佑彬觉得气愤的是,陆少丰将陆战队作战不利的原因归结到了舰队支援上。即便陆少丰没有明说,白佑彬也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这层含义。显然,这个指责简直是子虚乌有,为了支援陆战第八军,白佑彬抽调了几乎所有舰队,并且调集了战区内能够找到的所有后勤保障舰船。
    此时上午,白佑彬收到了陆少丰发来的电报。
    以陆少丰的性格,他肯定不会向白佑彬承认错误,可他也认识到,急于拿下太子港,只会让更多的陆战队将士倒在沙场上。因此,陆少丰调整了战术,让进攻的陆战队转为防御,同时要求舰队对太子港的美军防御阵地,以及后方保障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火力打击与火力封锁,削弱美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到此,白佑彬才稍微松了口气。
    吃过早饭之后,他就与郑恩博通了电话,要求郑恩博尽快按照新的战术指挥舰队作战,同时让刚刚完成了补给工作的火力支援舰队进入了锚泊地,开始全面炮击太子港内的美军防御阵地。
    这场炮击,持续了五天五夜。
    当时,第队一共有三十二艘战舰,第611舰队有三十艘战舰,火力支援队有三十八艘战舰。在这五天之内,第队的战舰打光了三个基数的弹药,第611舰队更是消耗掉了三个半基数的弹药,而火力支援舰队则在中途进行了第二次弹药补给。按照不完全统计,三支舰队一共向太子港投掷了总吨位达到了四万六千八百吨的炮弹,其中仅三百毫米及其以上口径的重型炮弹就达到了一万七千余枚!
    八月二日,陆战队再次开始推进。
    虽然美军仍然在进行殊死抵抗,但是其防线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很多防线上的美军官兵连续五天都没有休息过,还能有多少精力呢?
    次日上午,陆战队将战线推进到了太子港外围。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惨烈战斗之后,傍晚时候,一支陆战队的先头部队进入了港口。
    虽然美军凭借着港区内的复杂地形又坚持了几天,但是在外围防线完全失守的情况下,美军根本不可能守住港区。
    到八月七日的时候,陆战队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太子港的港区。
    当天下午,一支由三艘工程船与五艘运载着基建物资与设备的运输船组成的船队进入了太子港,同时到达的还有一支陆战队的专业工程部队。
    到此,陆战第八军才算基本上占领了太子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章 舰队改制
     更新时间:2009…10…12 12:27:08 本章字数:3839
    战队占领太子港的那天,陈锦宽启程离开了德黑兰。
    五日后,也就是八月十二日,陈锦宽到达了狮城,并且接到了卫延年发来的密电。八月十六日,陈锦宽回到了舟山,并且立即找到了卫延年。
    “元帅,一路上还好吧?”
    “老了,坐几天船就腰酸背痛,要是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陈锦宽呵呵一笑,让卫延年坐了下来,“你发来的电报我已经收到了,德国与意大利那边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你不用为此操心。”
    卫延年点了点头,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
    “其实,我们都是心照不宣。”陈锦宽收住了笑容,说道,“按照首辅的话来说,这是给德意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老大。不然的话,他们恐怕迟早都得上房掀瓦,搞得天下不宁。当然,你们做得很不错,没有给德意留下任何把柄。对了,白佑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听说,他一直在抱怨呢。”
    “抱怨?”卫延年微微着了下眉头。
    “你让他当了‘后勤大总管’,他能不抱怨吗?”
    稍微迟疑了一下,卫延年就笑着摇了摇头。
    “其实,他就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你这么安排也没有问题。”陈锦宽也笑了起来。“好了,这些事都没有什么好操心的,在我看来,白佑彬也这一是发发牢骚,他不是那种不知好坏的人。你在电报中提到了海军舰队改制的问题,具体说说,到底怎么改?”
    卫延年立即拿出了带来地一份文件。“这是我才弄好地。主要就是针对下一阶段战略作战行动。对海军现有地作战舰队。以及破交舰队地编制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地战术。以及新地战略需要。”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翻开了文件。
    虽然这只是一份海军内部地文件。但是卫延年仍然写得很工整。且明细清楚。条理分明。
    按照卫延年地意思。今后海军将逐渐转移到近海活动。
    如此一来。作战舰队首先要面对地不是美军地作战舰队。而是集中在近海活动地小型舰艇集群。按照雷霄霆提供地情报。从七十五年(年)起。美国就扩大了小型舰艇地建造规模。并且通过批量采购地方式加快了小型舰艇地建造速度。比如。排水量仅有五百吨。配备了一座鱼雷发射器。二门五英寸舰炮。仅能在近海活动地小型驱逐舰地建造周期仅为一个月。仅在七十六年(年)一年就建造了八百多艘。另外。七十六年(年)建造地鱼雷快艇更是多达一千五百余艘。
    这些集中在近海活动地小型舰艇以集群地方式行动时。对任何一支舰队都能够构成致命地威胁。
    如此一来,作战舰队在近海海域地编制与战术都得调整。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付小型舰艇的理想战舰是火力凶猛,且机动灵活的驱逐舰与巡洋舰,战列舰反而难以发挥其战斗力。因此,在新的编制中,巡洋舰与驱逐舰的规模都将得到扩大,并且编入了大型巡洋舰,以增强远程遮断火力的强度。
    除了对付小型舰艇集群之外,作战舰队肯定要担负起炮击美国港口与沿海城镇地任务。
    虽然这个任务也可以交给火力支援舰队,但是在敌小型舰艇集群的威胁下,机动性不强,防御能力更糟糕的火力支援战舰的生存问题将非常突出。因此,适合承担这个任务的仍然是作战舰队。
    如此一来,就需要在作战舰队里编入更多地大型战舰,特别是战列舰。
    最后,随着协约国集团瓦解,美国成为了最后的敌人,海上封锁与破交作战地意义已经不太明显。因此,破交舰队的作战强度将急剧下降,最多只需要动用部分大型巡洋舰(主要是配备了二百四十毫米舰炮地大型巡洋舰)就足以完成对美国沿海地区的封锁。在此情况下,完全可以抽调部分大型巡洋舰(配备了三百毫米舰炮地大型巡洋舰)编入作战舰队,以提高作战舰队的远程打击火力。
    按照这三点,卫延年提出了新的编制体系。
    由八艘战列舰,十艘大型巡洋舰,十二艘通用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