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452部分

巨浪-第452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白佑彬并不是没有做准备。前几天的那份战报与航海日志他都没有写,而是暂时空着。按照规定,每天的战报与航海日志都要由他与参谋长同时签名,而现在参谋长不在旗舰上,就由航海参谋肖定邦顶替。
    也是说,如果白佑彬想“造假”,就得与肖定邦“窜通”。
    当然,肖定邦与秦孝东地关系非常好,早就想帮秦孝东一把了。几天前,他在发现白佑彬没有在航海日志上签字之后,就知道白佑彬想帮秦孝东。因此,在舰队结束了这轮作战行动之后,他就主动联系上了杨定方与付勋杰两人,然后联络了庞晋元、张海波这二个同样与秦孝东关系友好的参谋,一起替秦孝东向白佑彬求情。
    此时,舰队里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大型战舰地主炮身管都要在大型维修船的帮助下才能更换,而大型战舰上地副炮,以及巡洋舰与驱逐舰上的主炮都可以在快速战斗支援舰地帮助下进行更换,所有战舰上的速射炮身管都可以自行更换。
    可以说,更换大型战舰主炮身管是作业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
    首先得让大型维修船的压载舱注水,使船体沉入大海,然后让战舰驶入维修船的船坞内。因为“海军元帅”级战列舰过于庞大,无法完全驶入船坞,所以只能在维修船处于半沉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作业。更换炮管时,首先要拆下废弃的身管,然后用大型吊车将新的炮管吊装到炮塔上去,最后进行组装作业。整个维修过程都得在海况低于二级的情况下进行,不然就很难保证战舰与维修船的稳定性,从而难以保证身管的组装精度。
    如此一来,任何一艘大型战舰都需要进行两次作业才能更换前后所有炮管。
    当时,帝国海军有至少六艘排水量在八万吨以上,可以一次容纳一艘战列舰的大型维修船。只是因为受到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的限制,这些维修船必须绕道好望角才能进入大西洋。而现在正是南大西洋上的风暴季节,适航能力本来就不太好的大型维修船很难承受住南大西洋上的肆虐的风暴。所以现在派到北大西洋上来的全是在三年前建造的维修船。
    相对而言,补给作业就简单得多了。
    因为舰队并没有航行多远,所以主要补充的就是弹药,只有部分驱逐舰需要补充燃油。
    也正是如此,在安排后勤保障舰队的第二次轮换工作时,白佑彬特意给谢伦,以及在直布罗陀主持后勤工作的于右任发去了电报,要求尽量多派快速战斗支援舰,可以将快速综合补给舰的数量减少一半。
    一直忙到傍晚,四艘战列舰的维修工作才全部完成。
    虽然针对大型巡洋舰的维修工作要方便得多,但是要为四十艘大型巡洋舰更换炮管,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为了不浪费舰队的战斗力,当天晚上,白佑彬就让杨定方率领四艘战列舰,以及三支巡洋舰战队与二支驱逐舰战队北上,提前进入特拉华湾。
    按照白佑彬确定的计划,下一个炮击对象就是位于特拉华河下游的费城。
    特拉华湾就在切萨皮克湾的北面,是由特拉华河冲积而成的海湾,总体呈南宽北窄。另外,特拉华河入海口处的航道比较狭窄,而费城距离特拉华河入海口有五十多公里,所以只有大型战舰的主炮才能派上用场。
    仅仅只派出四艘战列舰,肯定难以彻底摧毁费城。
    白佑彬也没有这个打算。现在切萨皮克湾附近的重要城镇都已变成了废墟,美军也该做出反应了。而这附近,除了诺福克之外,驻扎美军舰船最多的地方就是纽约。因此只要驻扎在纽约的小型舰艇南下,就会首先与杨定方的舰队遭遇。
    当时,白佑彬只是想为后方的后勤维修工作争取到一点时间。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十九日凌晨,杨定方率领的舰队就在特拉华湾东部海域与杀来的美军小型舰艇遭遇了。
    战斗打得很激烈,却没有太大的悬念。
    面对四艘战列舰,十八艘巡洋舰与十六艘驱逐舰,美军小型舰艇几乎没有机会继续南下。当然,为了保险,白佑彬还是让一支刚刚完成了维修作业的巡洋舰战队与一支驱逐舰战队全速北上,建立第二道防线。
    天亮的时候,杨定方发来了捷报。
    美军的夜间突击被彻底打败了,有上百艘小型舰艇被击沉。
    此时,白佑彬才刚刚睡下,庞晋元就没有拿着电报去打扰他的清梦。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二章 增援到位
     更新时间:2009…10…17 10:39:29 本章字数:3856
    白佑彬在中午回到司令舰桥的时候,庞晋元与肖定邦汇报了新的情况。
    杨定方率领的舰队没有急着进入特拉华湾,而是继续呆在了海湾以东的海面上。当时,杨定方主要是考虑到来自北面的威胁,所以在得到了增强之后,立即调整了侦察警戒部署,扩大了侦察警戒范围。
    张海波也在上午的时候调整了侦察警戒部署,让二支巡洋舰战队全去执行侦察任务了。
    大型巡洋舰的维修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之中,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在二天之后才能为所有大型巡洋舰更换炮管。当然,按照杨定方的要求,今天下午,就有二十艘已经更换了炮管的大型巡洋舰可以北上与主力编队会合。到时候,杨定方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提前杀入特拉华湾。
    在白佑彬看完了杨定方发回的捷报时,庞晋元送来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这是从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而且正是白佑彬正在等待的好消息。
    第二批次的八艘“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已经在十月十五日的时候全部建成服役。晚了大概半个月的主要原因是,在九月底建成服役的四艘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直接影响到了战舰性能的问题,随后被迫返厂进行修理。后来在另外四艘战列舰上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确定是设计上的毛病,必须在造船厂进行改进。结果,这八艘战列舰都没有能够按时服役!
    万幸的是,经过改进之后,这八艘战列舰都顺利服役了。
    十八日上午,这八战列舰就在几艘巡洋舰的陪伴下离开了高雄港,预计将在下月月初到达太子港。
    电报中,卫延年已经提到,在这八艘战列舰到达之后,第队的八艘战列舰必须返回扑茨茅斯港。海军会安排一批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去扑茨茅斯港,对这四艘战列舰上同样存在的瑕疵进行改进。
    显然。这是一条非常好地消息。
    到下个月上旬地时候。第四舰队就将拥有八艘战列舰!
    之前地战斗已经证明。在对岸炮击中。战列舰地作战效率确实比大型巡洋舰高得多。特别是在对付那些有严密地岸防设施保护地目标时。拥有理想防护地战列舰能够无所畏惧地投入战斗。而大型巡洋舰在战场上总有点畏首畏尾。
    更重要地是。陈锦宽没有食言。确实把新服役地战舰全都派给了第四舰队。
    当天晚上。杨定方将二十四艘通用巡洋舰与二十四艘驱逐舰留在外海对付可能出现地美军小型舰艇之后。率领四艘战列舰与二十艘大型巡洋舰杀入了特拉华湾。
    美军在特拉华湾两岸地岸防力量并不强大。
    主要是特拉华湾附近没有大型的港口,也没有重要的造船厂,甚至连工业重镇都不是很多。只有位于特拉华河下游的费城算得上是美国的重要城市,而且也只是历史名城,因为美国地《独立宣言》就是在费城起草与签署的。
    二十日凌晨,针对费城地炮击开始。
    几乎同时,特拉华湾以东的海战也打响了。
    大概在凌晨二点左右,白佑彬将第五支巡洋舰战队也派了上去,他只给自己留下了一支巡洋舰战队与一支驱逐舰战队。
    当时,白佑彬需要担心的不是留在切萨皮克湾附近的后勤保障舰队,而是已经进入了特拉华湾的作战舰队。
    如果美军小型舰艇突破了巡洋舰与驱逐舰组成的防线,冲进了特拉华湾,就很有可能将二十四艘难以在狭窄海湾内转向调头地战舰堵在海湾内,让那些战列舰与大型巡洋舰根本无法规避小型舰艇发射的鱼雷,后果将难以设想。
    天亮前,白佑彬将最后一支巡洋舰战队与驱逐舰战队也派了上去。
    海面上地战斗大概在上午八点左右结束,最终第四舰队以损失一艘巡洋舰与二艘驱逐舰的代价,消灭了上百艘美军小型舰艇,并且打退了美军地疯狂突击,没有让一艘美军小型舰艇进入特拉华湾。
    针对费城的炮击却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中午。
    二十四艘大型战舰一共向费城投掷了六万八千二百余枚炮弹,总弹药投掷量达到了四万六千余吨。
    与前面遭到炮击地华盛顿,以及巴尔迪摩一样,炮击过后,费城几乎成了“垃圾场”。
    战争的残酷性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总共有四万七千余名费城居民死于这场炮火,另外还有十一万多平民伤残,无家可归者超过了三十四万人。如果不是费城居民早在几天前开始向郊区转移,恐怕伤亡数字将增加一倍!
    二十一日夜间
    遭到了第二次炮击。
    当时,第三支后勤保障舰队即将到达,因为之前将太多的时间花在了战舰的维修与维护上,所以第二支后勤保障舰队里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上的弹药都没有用完。为此,白佑彬决定尽快打光这批弹药,避免让快速战斗支援舰带着炮弹返航。
    当然,针对费城的第二轮炮击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
    打到后面,杨定方甚至将手里的战舰分成了几批,分别对附近的中小城镇进行了炮击,扩大了打击范围。
    二十二日上午,就在白佑彬准备去休息的时候,他收到了由谢昶伦发来的一封电报。
    陆战队已经答应将原先留在太子港,将用来支援陆战队作战的六艘“英雄”级、四艘“上将”级、以及“黄河”号、“太宗”号战列舰借调给第四舰队,参加正在北面进行的对地炮击作战行动。最重要的是,这十二艘战舰已经在二十日的时候离开了太子港,预计将在二十五日与第四舰队会合。另外,在原本隶属于太平洋战区的火力支援舰队到达之后,还可以抽调六艘“英雄”级与四艘“上将”级火力支援舰参加炮击行动。
    显然,这正是白佑彬此时需要的“重火力”。
    为了等待这批战舰,白佑彬推迟了北上的计划。
    可以说,在对地炮击中,火力支援舰的作战效率肯定比任何一种战舰都要高得多。当然,派遣火力支援舰上前线,必须取得一个先决条件,即“制海权”。
    二十二日夜间,杨定方就率领第四舰队率先出发了。
    他们的任务不是去炮击美国的城市,而是去对付聚集在纽约附近的美军小型舰艇。只要能够夺取制海权,那么火力支援就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巨大威力。
    不说别的,火力支援舰的弹药携带量就是普通战舰的数倍!
    另外,火力支援舰到达之后,就不用让维修船带着已经超过寿命的炮管返回后方,而是可以直接将战舰上使用过的炮管换到火力支援舰上去,从而让这些还能使用,只是达不到海军战术标准的设备继续发挥余热。
    更重要的是,火力支援舰拥有比其他战舰更为完备的自我维持与维护能力。
    按照海军的评估,一艘“上将”级火力支援舰在对地作战中的效率大概相当于四艘“海军上将”级大型巡洋舰。而一艘“英雄”级火力支援舰的作战效率大概相当于二点五艘“海军上将”级大型巡洋舰。也就是说,这次派来的十艘火力支援舰就相当于三十多艘大型巡洋舰!
    再算上“黄河”号与“太宗”号这二艘老当益壮的战列舰,其实力更是可观。
    二十五日,增援力量准时到达。
    在为十艘续航力不太强,由连续以最快速度航行了五天的火力支援舰补充了燃油之后,白佑彬立即率领这批战舰追上了前面的第四舰队。
    此时,杨定方也已经在北面与美军小型舰艇集群打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海战。
    与以往的战斗一样,在第四舰队的铜墙铁壁面前,那些仅仅只有速度,并且只能用鱼雷威胁到对手的小型舰艇全都撞得粉身碎骨。三场海战打下来,驻扎在纽约的四百多艘小型舰艇几乎全军覆没。另外,还有一批从波士顿赶来的美军小型舰艇集群也被第四舰队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消灭得干干净净。
    只是,白佑彬没有急着进攻纽约。
    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不但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工业中心,也是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商业中心,更是美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显然,纽约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很高,如果能够最大限度的摧毁纽约,就能最大限度的打击美国人的军心士气。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巧妙的安排战术。
    显然,仅仅依靠突然袭击是难以实现最终目标的,毕竟纽约是当时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是希望世界中与伦敦、巴黎、柏林齐名的大型国际都市,仅人口就超过了五百万,市区面积更是巴尔迪摩的五倍,费城的七倍,华盛顿的十多倍。即便白佑彬手里有上百艘战舰,也很难通过一次突然袭击来彻底摧毁纽约。
    当然,纽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其最主要的城区在一座被河流与海峡分割出来的岛屿上,如果能够彻底断绝这座岛屿通往外界的渠道,就能彻底的封锁这座岛屿,然后再用炮火彻底的摧毁这座岛屿上的所有人工建筑物。
    这就是曼哈顿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三章 不留后路
     更新时间:2009…10…18 9:43:07 本章字数:3905
    利”号旗舰作战会议中心内,除了几个老面孔外,新面孔。
    身穿陆战队军服,肩上别着少将军衔的丘绍义是火力支援舰队的指挥官,同时也是陆少丰的老部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