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468部分

巨浪-第468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情报让萧鼎昆做出了如此强硬的反应?
    显然,当时情报局提供给萧鼎昆的情报肯定与马歇尔有关。战后,马歇尔并没有遭到审判,甚至没有被定为战犯。由此可见,当时情报局肯定摸清了马歇尔的底细,并且推断出马歇尔并不是普通人所想像的那种强硬派军人。
    也是说,马歇尔会做出投降的选择。
    如此一来,只要帝国继续施加压力,马歇尔就不可能坚持多久。
    可以说,萧鼎昆这一步棋确实惊险。如果适得其反,就会将美国逼到绝路上,迫使美国奋战到相反,如果起到了效果,那么在帝国的重压之下,美国必服,而且是以对帝国最有利的方式屈服。
    当然,当时真正看面的人并不多。
    不说别的,就连德国与意大利的首脑都认为,帝国如此强硬的态度不可能让美国投降,只会让美国死扛。如此一来,在美国战败之前,德国与意大利都可以出兵美国,从而将势力范围扩大到美洲大陆。
    也在全世界的人都焦急的等待着美国的回应时,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十六章 爱狠情仇
     更新时间:2009…10…29 11:35:22 本章字数:3767
    月十日,墨西哥总统通过全球公共广播频道,正式盟国,向美国宣战。
    这一消息刚刚发布,立即就成了各国媒体的头条新闻。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墨西哥向美国宣战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在当时看来,这确实是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
    通过前的介绍,已经知道,墨西哥最初是帝国的殖民地。
    在鼎盛时期,帝制了美洲大陆(南美洲与北美洲)近一半的地区,建立了包括现在美国西部地区在内的,覆盖了整个中美洲地区,南到合恩角的广大殖民地。后来,随着美国独立,以及影响到了南北美洲地区的独立风潮,帝国也正好进入了战略收缩期,从而逐步放弃了美洲地区的》民地,到大战爆发之前,帝国仅以与美国共管的形式,在巴拿马运河区拥有一块殖民地。
    传统上,墨西哥亲近帝国,而不是美国。
    只是,通过二次美墨战争,西哥从美洲头号大国的位置上跌落了下来,并且迅速的沦落为美国的保护国,从此墨西哥就走上了亲美的道路。
    在第二次世大战之前,很多帝国百姓都认为墨西哥的背叛是不可原谅的。
    战后,一批历史学者从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墨西哥在独立之后各个阶段的根本国策,从而在根本上承认了帝国在美洲大陆政策上犯下的严重错误,并且原谅了墨西哥,认为墨西哥在当时倒向美国,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当墨西哥不是美国对手的时候,怎么可能与美国对抗呢?
    二次美墨争。就让墨西哥损失了近三分之一地国土。从美洲头号大国沦落为三流国家。并且不得不靠美国地扶持才能生存。在此情况下。就算墨西哥地绝大部分国民都与帝国有着血缘关系。从现实利益出发。墨西哥也不得不走亲美路线。
    要知道。在美国独霸美洲陆之前。墨西哥一直是最坚定地反美国家。
    二次美墨战争就足以说明问题。当时。美国还仅仅是一个诞生了不到一百年地小国。结果。美国利用帝国与欧洲强国爆发全面战争地机会。通过法国。改善了与英国地关系。并且为欧洲列强提供了大量战争援。从而获得了欧洲列强对美国作为美洲地区霸主地默认态度。也同时换来了欧洲列强地全面支持。在此情况下。美国才贸然发动了美墨战争。并且通过二次大规模地战争。肢解了墨西哥。将原本属于墨西哥地大片国土划到了自己地名下。为现在地美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相反。在这二次战争中。墨西哥都没有得到帝国地援助。
    战后。墨西哥地国际战略就开始转向。
    当时。墨西哥国内地一批有志之士就意识到。以往那种依靠帝国地战略肯定不能给墨西哥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使墨西哥成为帝国手中地棋子。成为用来牵制美国地砝码。在此情况下。能够得到保障地只是帝国利益。墨西哥地利益根本就得不到保证。
    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任何人认为应该站在国地对立面上去。
    可以说,这些墨西哥人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二次美墨战争,让美国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美洲大陆上,无力协助欧洲列强挑战帝国。最终,帝国打赢了明欧战争,并且由此巩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相反,如果当时美国也投靠欧洲列强,加入了明欧战争,恐怕结果就很难预料了,至少帝国不会赢得那么轻松。
    只是,这批墨西哥人的观点很快就被美国利用了。
    在随后地数十年间,墨西哥的政坛一直动荡不安,平均每一年半就要换一界政府,而且几乎每一界政府都是通过军事政变,或者是其他非正当方式上台地。在此期间出现的二界民选政府都很快被推翻,连民选总统都不得不流亡海外。
    毋庸置疑,这正是美国在幕后导演地政治闹剧。
    美国这么做的目地,就是要彻消除帝国对墨西哥的影响,将墨西哥变成美国的附属国,从而从根本上确保美国本土的安全。
    与美国本土接壤的就只有二个国家,北面的加拿大,南面的墨西哥。加拿大是英国的海外属地,且主要居民都是白人,随着美国加入了西方列强的行列,且逐渐成为了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加拿大不但不再是以往的反美阵地,反而成为了美国的大后方。因此,只要控制住了南面的墨西哥,美国就可以确保本土无恙,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受到来自地面上的威胁,可以全力加强海军建设。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候,墨西哥的政治走向已经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当时,除了没有直接加入协约国集团,向前线派兵之外,墨西哥几乎尽到了一个协约国成员国所需要尽到的所有义务,比如向协约国成员国出售战略物资(主要是矿产与农产品),帮助协约国集团生产军事物资,甚至向协约国集团派遣了劳工。
    为了牢固的控制墨西哥,美国在一战后走错了一步棋,即没有给墨西哥任何好处。
    同时,帝国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反省以往的国际战略,并且利用了美墨之间的矛盾。在停战谈判开始的时候,帝国就提出将北马里亚纳群岛转交给墨西哥,而不是直接转交给美国。显然,这个提议不可能被美国采纳。
    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墨西哥国内的反美绪再次露头。
    当时,利北马亚纳群岛的管辖权问题,帝国在宣传上做了很大的文章,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帝国准备将这座主要由帝国殖民者后裔控制的群岛转交给同样是帝国殖民者后裔的墨西哥,结果因为美国坚决反对,所以才没有能够成为事实。
    当然,一点点的反美情绪本没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只是,这却为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西哥总统数度准备参战,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墨西哥没有能够在一战之后瓜分到战利品,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因为墨西哥没有加入协约国集团,没有直接派兵参战。
    因为内的严重反美情绪,所以墨西哥总统一直没有能够做出参战的决定。
    等到美国墨西哥参战的时候,美国已经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即便墨西哥那位王聪总督后裔的总统很想参战,也绝不会加入协约国集团,而是要想方设法的加入同盟国集团,因为加入必定战败的一方,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巨大的坏处。
    只是,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西哥总统并不是墨西哥的真正统治者。
    后来,随着阿根廷等美洲国家以同盟国成员国的身份参战,墨西哥国内的反美呼声再次高涨。在七十六年(年)间,墨西哥各地就爆发了上千起针对美国的暴力事件,导致数百名美国人遇害。
    为了稳定墨西哥,美国不但在美墨边境地区集结了数十万大军,还将驻墨美军从一万五千人增加到了三万五千人,并且开始在墨西哥北部地区,也就是美国人集中的地区进行武装巡逻,以确保在墨美国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只是,美国的高压政策并没有起到正面作用。
    到七十八年(年)上半年的时候,墨西哥国内的局势已经非常危急了。
    当时,墨西哥南部地区出现了数十**武装力量,其中规模最大的“墨西哥解放阵线”拥有上万名游击队员,且纪律严明,作风硬朗,作战素质甚至在墨西哥正规军之上。另外,在墨西哥中部地区,也就是墨西哥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还接连爆发了数百起针对政府官员,以及美国机构的暴力袭击事件。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墨西哥总统还不采取措施,其政权肯定会土崩瓦解。
    到了这一步,墨西哥总统要想留在总统的宝座上,就必须果断的,且坚决的采取措施,要么镇压国内的反动武装力量,要么就向美国开战,与**装力量同仇敌忾,建立相互信任与相互支持的政治互信。
    也在这个时候,帝国公开表态,欢迎一切反美力量加入同盟国集团。
    毫无疑问,这就是对墨西哥总统的最后通牒。如果墨西哥还不向美宣战,帝国就将承认墨西哥的**力量,而不是承认现在的墨西哥政权。那么,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墨西哥政坛上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几乎同时,帝国陆军在墨西哥进行了积极活动。
    在帝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墨西哥总统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随着墨西哥宣战,美国构筑的本土防线彻底土崩瓦解。
    五月十一日,墨西哥政府与六支主要的**武装力量达成了停火协议,在总统保证将于战后举行全民大选,组建一个符合所有墨西哥人民利益的联合政府之后,**武装力量接受政府的改编,成为了正规军事力量。
    同日,帝国陆军第一支赴墨军团到达墨西哥西北部的瓜伊马斯港。
    到此,已经沉默了一年多的帝国陆军终于再次冲到了战争的前沿地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十七章 关键砝码
     更新时间:2009…10…30 21:27:34 本章字数:3873
    多人都认为,墨西哥倒戈,是压死美国这头骆驼的最草。  首发
    在接下来的五天之内,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十多个小国,以及南美洲地区的乌拉圭、巴拉圭等国都先后宣布加入同盟国集团,并且向美国宣战。当时,除了巴西仍然保持中立之外,整个西半球就只剩下协约国集团成功员国的殖民地与海外领地,或者海外属地还没有加入战争了。
    到此时,世界上没有参加战争的国家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当时,同盟国集团已经拥有三十二个成员国(当时全世界总共就只有不到五十个国家,除掉协约国集团已经战败的成员国之外,只有大概四十来个独立国家),而协约国集团就只剩下了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后二者名义上分别是英国与美国的海外属地,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主权国性质)。
    加拿大然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本算不上大国。
    澳亚隔着山万水,且在严密的战略封锁下,连自保都成问题。
    也是说,真正还在坚持斗的就只有美国。
    以往,美国还一点点幻想,认为只要守住了本土,将战争拖下去,不管帝国有多么强大,只要帝国不愿意承受攻打美国本土所带来的惨重损失,就不会进攻美国本土。而随着战争拖下去,帝国迟早有一天会承受不住战争的重压,最终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从而使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得到保护。
    现在,问题却不这么简了。
    随着: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同盟国集团,随着战争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小,并且逐渐集中到了美国周边地区,帝国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之前就调整国家战略,并且调整国际秩序,建立一套新的国际体制,从而结束大规的军事行动,解决国内地主要矛盾。这样一来,即便战争拖下去,也不会对帝国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只能使美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从而使美国爆发内乱,沦落为三流国家,甚至被肢解成多个国家。
    这一点。从时地帝国战略调整上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在墨西哥向美国宣战之。萧鼎昆没有让陆军以墨西哥为基地进军美国本土。而是要陆军尽快稳住墨西哥地国内局势。化解墨西哥政府与**力量直接地矛盾。甚至帮助墨西哥进行全民大选。建立新地民主政府。
    海军方面。萧鼎昆地态度也很明确。不再继续向美国内地推进。
    也是说。萧鼎昆已经全面放弃了攻占整个美国地战略计划。准备通过其他方式来迫使美国投降。从而结束战争。
    当时。萧鼎昆地主要精力已经转移到了战后地国际秩序。以及国内矛盾上。
    照此情形。即便美国拖上几年不投降。在其海军已经被彻底消灭地情况下。也不可能对帝国构成多大地威胁。最终只能使引爆美国地国内矛盾。如果看得再长远一点。就能看出。萧鼎昆正是希望利用美国地国内矛盾来击败美国。
    按照当报部门提供的相关消息,美国肯定坚持不到七十九年(年)的夏天。
    也就是说,在美国国内下一次粮食大丰收之前,美国国内地粮食危机得不到根本解决。仅此一点,就足以彻底击败美国了。
    由此可见,到此时,美国已无退路,投降是其最好的选,也是其唯一地选择。
    当然,局势的变化确实很出任意料。
    五月十七日,驻新西兰的美军最高指挥官福斯特上将通过全球公共广播频道宣布,由他统辖的美**队正式向帝国投降。
    同日,帝国就做出了回应,一方面欢迎福斯特上将的投降决定,另外一方面紧急向新西兰派遣了三个陆战师的兵力,以接管美军地防区,收容投降后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