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源 >

第51部分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源-第51部分

小说: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撇脚右弓步分手:右脚尖外撇,继续向右转体,右腿屈膝,左腿自然蹬直,成右侧弓步;同时,右手随着转体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肘部略垂,两手掌心向前。眼看右手。

    (3)收脚合抱: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左腿,右脚尖随之内扣,待重心完全移于左脚后,右脚轻轻提起,向左收成开立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向前;身体慢慢直立;两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在胸前,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掌心向后成十字手。眼看前方。

    24.收  势

    (1)翻掌前撑分手:两手翻掌前撑开,掌心向外下,肘部松垂。眼看前方。

    (2)落手还原:两手慢慢落于两胯外侧;身体自然站直。

    眼看前方。

    (四)易 筋 经

    易筋经,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套健身体育。从字义上讲,易是改变,更换;筋是筋骨;经是书籍、经典,这里

 430

    21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引伸为方法。

    古人认为:筋是人身经络的组成部分,在骨节之外,肌肉之内,是联结四肢百骸,通行血脉的重要物质。它附于骨,故称筋骨。易筋经就是通过锻炼,使筋骨得到运动,从而达到健身目的的方法。

    易筋经的特点:动作与呼吸密切配合,以静止性用力的方式进行锻炼,松静自然,刚柔相济。

    传说这些方法是印度高僧达摩和尚于南北朝时传给少林寺和尚的,以后又由少林寺传入民间。

    易筋经历代相传,形成很多流派,其动作、名称也有很大的差异。现仅介绍一种,供易筋经爱好者揣摸、研究。

    1.拱手当胸

    (1)臂前平举两臂徐徐向前平举,掌心相对,与肩同宽。

    两臂平直,有向前伸展意。

    (2)拱手环抱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松坠,两手徐徐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掌慢慢合拢,指尖朝上,掌根与膻中穴相对。

    2.两臂横担

    (1)按掌行气两掌心翻转朝下,十指相对,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同时意气随之下沉丹田。

 43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14

    (2)两臂横担两掌同时向左右分开,再徐徐上抬台侧平举,掌心朝上,两臂平直有向左右伸展意,两手微高于肩,两眼平视极远。

    3.掌托天门

    (1)举臂展目两臂上举直伸,掌心相对,两臂有如打呵欠时的上展意,仰面观天,遥视天之极处。

    (2)掌托天门翻转掌心朝上,十指相对,舌轻抵上腭。仰面观天,遥视天之极处。

    (3)俯掌贯气两掌心翻转朝下,肘微屈,头正眼平视前方,舌尖自上腭自然放下。

    (4)按掌洗髓两掌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意念亦随之向下直达涌泉,将全身之浊气排除尽净。

    4.摘星换斗

    (1)只手擎天右手臂外劳宫穴贴着命门穴,左手经身体左侧缓缓向上举起,掌心朝上,五指朝右方,松肩直臂,舌尖轻抵上腭,仰面上观手背。

    (2)俯掌贯气

 432

    41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左掌翻转朝下,肘微屈,头正,舌尖从上腭自然放下,眼平视前方。

    (3)按掌洗髓左掌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意念与上势“按掌洗髓”同。

    继续重复上述动作,唯左右相反。

    5.倒拽九牛尾

    (1)弓步观拳左脚向左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握拳上举,拳稍过头顶,拳心向内。屈肘,前臂与上臂所成角度略大于直角。两眼观左拳。右手握拳直肘向后伸展,拳心向后。前后两拳成绞绳状。上体前俯后仰三次后复原。

    (2)清虚洗髓两拳放松成半握拳状,舌尖自上腭放下。肩腰放松。左手劳宫穴发气,闭目,气自天目穴透入,依次贯穿脑髓、脊髓、两腿,直达两脚涌泉穴。

    转身一百八十度后动作(3)

    、(4)与(1)

    、(2)相同,唯左右相反。

    (5)浃骨洗髓左脚收回与右脚相并。两臂亦同时收回,下垂于身体两侧。两手再从身侧高举过头,继之依俯掌贯气,按掌洗髓(参阅“掌托天门”中动作(3)

    、(4))。

 43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14

    6.出爪亮翅

    (1)握拳护腰上身前俯,两臂在身前松垂。两手握拳,由身前缓缓提起,置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配合吸气。身直胸展,舌尖轻抵上腭。

    (2)双掌前推两拳变掌,缓缓向前推出,至终点时掌心朝前,坐腕展指,高与肩平,两眼平视指端,延展及远。

    (3)吸气回收松腕、虚掌,十指微屈,屈肘、两手缓缓向胸肋回收,势若海水还潮。两眼轻闭,舌尖轻抵上腭,配以缓缓吸气。

    重复动作(2)

    、(3)推收七次,最后一次时两掌下按恢复原状。

    7.拨马刀势

    (1)拧身背观右臂屈肘后背,掌心朝外,置于背部两肩胛间。左手上举过头,屈肘贴枕部抱头,手指压拉右耳,左腋张开。同时头颈腰脊拧转向右后方,眼看右足跟。舌尖轻抵上腭。稍停片刻。

    (2)侧头上观拧身复正,侧头上观,眼神延展极远。

    舌尖轻抵上腭,稍停片刻。身直气静。

 434

    61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3)按掌洗髓头颈转正,左掌经顶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意气与3.之按掌洗髓同。

    动作(4)

    、(5)

    、(6)

    、与(1)

    、(2)

    、(3)同,唯左右相反。

    8.三盘落地

    (1)下按洗髓两手自身体两侧缓缓向上高举过头,掌心相对,同时仰面观天,眼神延展极远。舌尖轻抵上腭。正头,俯掌,自身前下按洗髓,两掌按至小腹。

    (2)马步蹲按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分向身侧胯旁,指尖朝向左右侧方,虎口撑圆。眼看前方,延展极远。

    (3)掌托千斤两腿伸直,翻掌托起,如托千斤。同时吸气,舌抵上腭。

    眼向前平视。

    (4)蹲起按提俯掌屈膝下按,配以呼气。如此反复蹲起三次。

    (5)下按洗髓最后一次成马步蹲按时,直膝站起。两手自身体两侧缓缓向上高举过头,掌心相对,同时仰面观天,眼神延展极远。

    舌尖轻抵上腭,正头,俯掌,身前下按洗髓,两掌按至小腹。

 43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14

    9.青龙探爪

    (1)握拳护腰上身前俯,两手握拳,缓缓自身前提起,置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配合吸气,舌尖轻抵上腭。

    (2)屈身探掌两拳以拳面抵于章门穴,左拳变掌上举过头,腰身缓缓屈向右侧,使右腰充分收缩,左腰极度伸展。继而拧腰,上体转向右方,同时左掌向右探伸。掌心朝下,舌尖轻抵上腭,自然呼吸。眼看左掌。

    (3)围收过膝屈膝下蹲,左手翻转掌心朝上,手背离地面少许,沿地面自右方,经前方划弧至左脚外侧,右拳变掌落下,同时身体亦随之转正,两掌握拳直立,两拳同时提置章门穴。

    动作(4)

    、(5)与动作(2)

    、(3)相同,唯左右相反。

    (6)浃骨洗髓与5.倒拽九牛尾动作(5)相同。

    10.饿虎扑食

    (1)虎踞蓄势上身微俯,两手握拳,缓缓自身前提起,经腰间时拳心朝上。身直胸展。不停,两拳顺着胸部向上伸至口平,拳心转向里,同时屈膝、屈胯、微蹲蓄势。配以深长吸气。

    (2)弓步前扑

 436

    81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左脚踏前一步,顺势成左弓步,同时臂内旋变掌向前下扑伸,掌高与胸齐,眼视两手。在扑伸的同时发“哈”声吐气。少停,身体前倾,腰部平直,将胸中余气呼尽,顺势两手分按至左脚两侧。头向上略抬。两眼平视极远。两脚不动,起身后坐,同时两手举拳,沿左腿上提置于腰间,呈仰拳。

    其他动作与动作(1)

    、(2)相同。如此共扑伸三次。左脚收回。

    动作(3)

    、(4)与(1)

    、(2)相同,唯左右相反。

    (5)浃骨洗髓与第5势倒拽九牛尾中动作(5)浃骨洗髓同。

    11.打躬击鼓

    (1)手抱后脑两臂展直,自自侧高举过头,仰面观天。头颈正直,屈肘两手抱后脑,掌心掩耳,两肘张开与肩平行。

    (2)躬身击鼓上身前俯成打躬状,头部低垂,大约至两膝前方。两膝勿屈。微微呼吸,掌心掩耳。两手以指交替轻弹后脑各三十六次。

    (3)两边嫣笑缓缓伸腰站直。先向左拧腰侧转,再后右拧腰侧转,往返三次,两脚勿移,腰直且松。

    膝直不僵。

    舌尖自然放下,面带微笑。

    (4)提跟上托身体拧转回复正中后,两手自脑后向上托起,足跟上提,躯体充分舒展,同时吸气。

 437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914

    (5)俯掌贯气同第3掌托天门中动作(3)。

    (6)转掌洗髓同第3掌托天门中动作(4)。

    12.掉 尾 势

    (1)提踵合掌两手分别自身侧高举过头。两掌相合,提顶、伸腰、展臂,提起脚跟极力高举。

    (2)俯仰掉尾脚跟落地,两脚踏实,同时两掌落至胸前呈合掌。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朝外,两臂也随之前伸、展直。

    弯腰前俯,两手下按至地。

    膝不可屈。

    下按至终点时,昂头、舌抵上腭。

    两手保持交叉状态,直腰,两臂成前平举,不停向后弯腰,继续上举过头,掌心朝上,仰面观天。如此俯仰躬身重复举按三至五次。

    (3)左右俯仰在俯身状态时,转腰向左方,两脚不移,仅左腿变虚,右腿变实,右膝微屈。同时两手保持交叉状态,沿地面划弧移至左脚外侧。

    两臂保持伸展,自左方高举过头,掌心朝上,仰而上观。

    拧腰一百八十度转向右方,徐徐弯腰向右方俯身,下按至右脚外侧。连续左右俯仰三至五次。

    (4)并步顿足最后一次下按右脚外侧时,伸舒腰身,两臂随之高举过头。按腰转身正前方,两掌相合,徐徐降至胸前。两掌缓缓

 438

    02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分开,十指相对,下按至裆平后,两手分开自然下垂于两胯旁,两脚相并,两脚跟起落顿地三至二十一次。

    (5)白鸭抖水左脚向左移半步,距离与肩同宽。

    两臂自左右侧微抬起,肩、腕、肘放松。全身抖动,若白鸭抖水状。

    (五)古代保健按摩法

    1.神仙起居法

    后周书法家杨凝式写的保健按摩口诀,方法毕备,简单适用。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腹下踞,踞时彻膀腰,背拳摩肾部,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烦,昼夜无穷数,岁久积成功,渐入健康路。

    2.老子按摩法

    此功法是古代流传民间的一种自我按摩方法。它的按摩特点不是按摩揉搓体表的某个部位,而是通过肢体的各种动作,使身体的各部肌肉得到伸展和收缩,从而使内部的脏器受到按摩。

 43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24

    本法祛病强身,增强脏腑功能的作用显著,所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也被历代医家重视。唐代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就有详细记载。

    其按摩方法如下:两手按于两肋,向左右侧弯伸各十四次。

    两手捻两肋,向左右扭肩十四次。

    两手抱头,向左右扭腰十四次。

    向左右偏头十四次。

    一手抱头,一手托膝,弯曲三次。

    两手托住下颏,将头向上托举三次。

    一手托住下颏,一手托住膝窝,托头上举,托膝上抬三次。左右侧相同。

    两手攀头,全身向下顿足三次。

    两手相握,在头上过,左右各三次。

    两手交叉,托于心下,然后翻掌,掌心向外推出,再收回到原来的位置和姿势,反复三次。

    两手交叉,掌心向内,按在心的部位,反复三次。

    曲腕、击肋(轻轻击打)

    ,挽肘,左右各三次。

    左手向后挽住右肘,向前、后拨伸三次;再用右手挽住左肘,向前、后拨伸三次。

    伸开五指,左手挽项三次,再右手挽项三次。

    反手扣住膝盖,另一只手挽住肘部,左右各三次。

    手摸肩部,从上而下揉按三次。

    两手握拳,向前击出三次。

    一手拍另一手的手背三次,掌心相对拍三次,手心向下

 440

    224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空拍三次。

    两手交叉,反复搅动七次。

    揉按手指三次。

    两手反、正摇动各三次。

    两手五指反向交叉,扭动肘部数次,亦可扭动时呼吸十息。

    两手向上伸动三次。下顿三次。

    两手交叉,举过头顶,左右抻肋十次。

    两手握拳,反揹背后,用拳脊与脊背摩擦三次。

    两手反握于背后,顺脊柱上下移动三次。

    覆手,掌心向下,握住腕部,内、外抖动三次。

    覆掌向前耸三次。

    覆掌,掌心向下,两手手指交叉,横行移动三次。

    覆掌,左右、上下伸展三次。

    伸左脚,右手握住足尖,左手按住脚背,将脚直上直下活动三次。右脚亦如此三次。前后抻脚三次,左右抻脚三次,前后伸脚三次,直脚三次。

    扭胁助三次。

    内外振脚三次。

    扭肩三次,推天(一手向上推)

    、托地(一手手心向下按)

    ,左右各三次。

    左右排山(向左、右推掌)

    、拔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