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房二 >

第488部分

大唐房二-第488部分

小说: 大唐房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他和李安阳说话的这边,正好是武将们所在的半边大殿。而武将们那个不是耳聪目明之辈。
    所以,小林子的话刚说完,听力一向拔尖的程咬金就大嗓门的叫了起来,“兀那公公,你刚才说什么?谁反了?”
    程咬金一嗓子。刚才还在商议政事,显得有些嘈杂的大殿内,就先突然关机一样,所有的声音全都嘎然而止,只剩下程咬金话语的余音,在大殿内飘荡。
    所有人。全都看了眼程咬金,又顺着程咬金所视的方向,看向了头上已经冒出冷汗,有些不知所措的小林子。
    慌乱之下,小林子求救的看向了自己师傅李安阳。
    李安阳心中哀叹,瞪了眼没稳住的小林子,心下也明白,小林子毕竟不像自己经历过玄武门之事,所以有些稳不住神。
    李安阳牵强的扯了扯嘴角,朝望过来的朝廷众位官员拱了拱手,撩着袍摆,快而稳的大步朝李世民走去。
    李世民眼神闪着不悦,转眼扫了下靠着墙壁支撑的,有些站不住的小林子,又看了下因了程咬金的话而寂静下来的朝堂,还有众人各异的神色,面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的静等着李安阳快步而来,等着他解释清楚刚才到底小林子传来了什么样的消息。
    造反?早年的息王余孽,这些年已经清扫的差不多了,心思不轨的世家,经过这些年的教化,各世家不甘的心被消磨了不少,京城更是有不少的世家嫡系旁系优秀子弟,造反的话,世家也不可能一下舍弃这么多的后进子弟。
    李世民实在想不到,在这日渐繁华的大唐国界内,还有谁如此不开眼的,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想要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百姓们的日子,经过李唐二十多年的辛苦努力,好不容易重新平稳起色,百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复兴之中。
    这个时候造反?那人是真的没脑子吗?
    不说自己是不是明君,最起码自己主政之后,并没有亏待过治下的百姓。人心,李世民自认这现年自己不说得了十成十,但十之六七,应该还是有的。
    这个时候造反反对自己,得不到民心的支持,扯旗造反的人还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所有的情绪全都沉淀在了眼底深处,让人看不到。李世民的心里,早已是怒火冲天,恨不得披甲上阵,好好的收拾收拾敢造他反的人。
    过年的时候还说诸邦进贡,百姓安居,大唐一派升平安乐,自己的足以笑对各朝帝王。
    现在可好,虽说这个时候没脑子的人造反就像是供人娱乐的伶人,却也算是实打实的朝他脸上打了一巴掌。
    这怒气,这么多年意气风发如他,又如何能够忍耐的下?!
    跟在李世民身边较久的老人,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侯君集等,看到李世民看似波澜不惊的样子,心下敏感的觉察到,李世民已经处在了另一种极怒的边缘,接下来,身为帝王的李世民口里发出的政令,怕是容不得任何人相劝和更改了。
    至于喊了一嗓子的程咬金,瞄了眼李世民,不知道是没觉察到李世民的怒气,还是根本没将李世民的怒气放在心上,眼里闪着蠢蠢欲动的兴奋光芒,直盯着李安阳,恨不得催促他一步就迈到李世民身边,将事情给大伙儿说清楚。
    眼角的余光扫到程咬金的样子,秦琼下意思的瞄了眼上头端坐的李世民,见李世民的目光扫向了文官的队列,赶紧用脚后跟踢了一下立在自己身后的程咬金,示意他注意一下,好歹收敛一点儿,别在这个节骨眼上触犯皇上的霉头。
    程咬金收回目光,向好心侧身瞪视他的秦琼咧咧大嘴,不甘愿的半垂下了脑袋,但身上渐渐昂扬出来的战意,却是不减反增,愈来愈浓,让秦琼很是无奈。
    再次用眼神警告了一下程咬金,秦琼这才不着痕迹的重新站好身形。
    不管是什么人挑事儿,大唐境内怕是又少不了一场战火了。想着,立在文官前头的太子李承乾,看了看李世民的神情,扫向了武将队列。
    今天是大朝会,百官朝列。
    可惜,因为前六幅画像手稿得到了李世民和阎立本的认同,房遗爱今天便借口画像手稿还没差两幅没弄好,过不几天就要上交定稿,今儿个便获了李世民的特许,没有来参加朝会。
    若是他在的话,以他平日里的耳尖,还有他上朝所站的位置,想来应该能够听清小林子和李安阳的对话,这会儿多少能给自己一些提示,不会让自己凭空的胡乱猜测,到底是什么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儿挑事儿,还连累才安定没多少年的百姓。
    不管太子与朝臣们心下如何猜想,李安阳和李世民之间短短的距离,终是在几个呼吸之间,被跨越了过去。
    李安阳脸上的神色虽然镇静,可面对李世民的望过来的眼神,眼里早就出现了慌乱和震惊。
    尼玛,齐王李佑造反?!那个被皇上评价为有勇无谋,不堪大用,只能偏安一隅的齐王殿下,竟然胆子大的造反了!
    李安阳心里来回翻腾,怎么想怎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真心不知道齐王李佑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他不是一向最害怕皇上吗?更可况他的母妃阴妃娘娘可还在皇上的后宫里呢。
    呃,错了,齐王既然有胆子造他父皇李世民的反,又岂会在意自己的母亲如何?
    李安阳心下叹息的摇摇头,真心不明白齐王李佑的脑子是怎么长得,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选在这么一个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更也没有人和的情况下,扯旗造反。
    齐州并不是那种易守难攻的城池,而齐地的百信也因为齐王的肆意狩猎,被弄的对齐王多有怨言。
    李安阳想不明白,齐王为何放着自己好好的太平王爷不干,非得冒着一定掉脑袋的风险,扯旗造反呢?
    李安阳想不明白,明智的决定将这样的问题,还是留给皇上和满朝的文武大臣们去思量吧。
    “回皇上,殿外来了齐州八百里加急的急报,说是,”李安阳来到李世民身边,也不敢抬眼看李世民的神情,垂首,恭敬小心的说道。
    中间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似在给自己多些力量和底气,好能将话顺利的说完,“说是,齐王殿下反了!”
    “什么?”惊呼出声的人是李承乾。
    “李总管,你再说一遍,你说谁,谁反了?”李承乾顾不上查看李世民的神色,不确信的朝李安阳问道。
    他虽然知道李佑在他母妃的挑唆下,在京城养大了心思。可是,和李安阳一样,他同样不认为自小惧怕李世民的李佑,又足够的胆子来造李世民的反……)
    p
第五一五章 领兵
 正文 第五一五章 领兵    
    不要说李承乾不信,就算是满朝的文武百官们,心中也是存了疑惑和不信,齐王造反?
    李世民也逼视着李安阳,想要确认一下,他刚才说的是不是真得。
    多年相处,李世民虽然明白李安阳断不会拿这种事情乱说,可心里就像李承乾一样,怎么都觉得李佑造反的事儿,太过有些天方夜谭。
    没有斥责李承乾的越俎代庖,李世民的视线冷冷的注视着李安阳,身上多年的积威全都无形中压向了李安阳。
    李世民想问的话,李承乾都已经替他问了出来,是以眼下并没有半点儿开口的意思。
    李安阳双手撰紧了手里的拂尘,生平头一次,觉得皇上和满朝文武的视线是如此的让人难以承受,这样的视线,活脱脱的是一种煎熬。
    “回皇上,齐州刺史派人传来八百里急件,说是齐王于五日前造反,拿下了齐州,佣兵自立。传信之人就在殿外候着,皇上是否召见?”李安阳尽可能语气平稳的回答了李承乾,同时也是大殿上下所有的想要确认的问题。
    听了李安阳在此次确认的话,李世民合上了双眼,脑袋由朝向侧方李安阳的所在,移到了正对殿门的时候,双眼重新张开,双眼只有帝王的威严,再也看不到任何其他。
    “传!”没有温度,没有波澜的声音,从李世民轻启的双唇中吐了出来。
    “传,齐州来人觐见!”李安阳转身朝着殿外,高声唱喝。
    彼时,已经回过神来,悄声走出大殿的小林子,听到里头李安阳的唱喝,赶紧拉过想要抬步闷头闷脑的朝大殿去的传令兵,小心的叮嘱了两句,这才放人进去。
    初见龙颜。不知是激动,还是畏惧龙威,亦或者是害怕,再不然就是心中因齐地之事不安。传令之人进入大殿之后,就跪伏在地,不待李世民问话,直接蹦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齐州刺史邱宇同的奏信何在?”传令之人带着地方口音的发颤话语,说的大家全都云里雾里,更加的没法弄明白事情的原位。看了眼上头李世民慢慢锁起的眉头。长孙无忌也忍耐到了极限,干错出声打断传信之人的话,果断的问道。
    “呃?有。”传信之人抬头战战兢兢的看向长孙无忌,慌忙应道,双手忙乱的解下身上系着的扁扁的包袱,取出里头的紧紧包裹的一封奏折,恭敬的双手奉于头顶。
    见传信之人果然奉出了急奏,长孙无忌退回了自己本来的位置。看了下李安阳,重新微垂眼睑,不再吱声。
    李安阳一手执着拂尘。一手撩着袍摆,脚步极快的来到传信之人身边,随后双手接过了来人奉上的奏章,半息时间都没耽搁,就稳而快的将奏折奉到了李世民面前。
    打开奏章,单从那布局显得有些凌乱的字迹来看,就知道写奏章的人当时心情一定既焦急又忐忑,甚至,李世民还能闻到奏章的笔墨间夹杂的丝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味。
    若说在李世民看那封急奏之前,朝堂上下的人还能感觉到李世民身上隐隐发怒的迹象。那么,在李世民逐渐看完这封奏章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感觉到他身上的任何情绪。
    包括在李世民身边跟了许久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侯君集在内,没有人能够感觉到李世民身上一丝丝的情绪,仿佛,上头端坐的帝王。只剩下了身为帝王高高在上的威严,没了一丝属于人的情绪波动。
    这样的感觉,让长孙无忌等人,全都有种惊悚难安的心惊!
    这样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了清晰波动的纯粹帝王,让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时间拿捏不准该如何判断事情的风向,猜测不到,下一刻高高在上的帝王会发出什么样的君令。
    从头看到尾,李世民合上带着血腥味的奏章,同时闭上了眼睛,再次张开双眼的时候,目光宛如收敛了锋芒的利刃,带着凌厉之意,扫视着下方的众位臣子。
    “读给众位爱卿听听。”没有波动的声音,从李世民一张一合的双唇中发出。
    李世民并未收回看向自己臣子的目光,将手里的奏章递向了李安阳的方向。
    “是!”李安阳恭敬的接过李世民手里的折子,打开来,大体扫了一遍,就一字一句的念了起来。
    邱宇同的奏折只是中肯的讲述了八天前齐王狩猎,被权万纪当众顶撞斥责,权万纪被齐王杖责二十,权万纪当时口口声声说要上书皇上,要和齐王一起到皇上面前理论。
    于是,五天前,齐王就带着二十骑兵将权万纪全家给杀了,并且将权万纪给分尸,随后齐王带着自己能调动的兵力,将齐州给占了。
    齐州刺史见情况不好,拼死带着一部分人从齐州城逃了出来。在给皇上上折子的时候,已经向周边州府求救,与齐王在齐州城外形成了对峙局面。
    拼死冲逃出齐州城?配合着他折子上的淡淡血腥味,倒还真显得像是那么回事儿。至于真实情况如何,李世民现在没心情去追究邱宇同的责任。
    听完了李安阳念得折子,李承乾眉头皱了起来,心道,还真让房遗爱给猜中了,以李佑的不喜被人违逆的性子,碰上权万纪这种没眼色的硬石头脾气,果然真的出事了。
    “哪位爱卿愿领一万兵马,替朕去齐州将齐王带来?”在李安阳念完之后,李世民只给满朝文武留下了一些思考的时间,并没有留给大伙儿发言的时间,直接张口说出自己的打算。
    就算是李世民留给大伙儿发言的时间,估计也没几个人敢发言,或者说适合发言。
    儿子反老子,老子如何收拾儿子,那是人家父子之间的家事,外人不好插口。不论说轻还是说重,都有可能惹恼上头的那位,中间的度,极度的不好拿捏。
    李世民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干脆体谅的不让大家议论了。
    玄武门之事,他因为有不得已的理由,这次才血染宫门,逼得父皇不得不立自己为太子。
    可李世民想不出,李佑反自己,到底有什么不得已的地方,难道仅仅就是因为一个跟他顶着干的权万纪?
    听了李世民的问话,心下兴奋不已的程咬金,无声一笑,就要迈步出列,向李世民请命。
    收拾齐王这种小事儿,程咬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
    程咬金觉得自己的反应已经够快了,不成想,有人比他的反应还快。
    程咬金的脚刚刚抬起来,还没来得及迈出去,就听身后不远处响起了别人的声音。
    “启禀皇上,臣愿带兵前往齐州请齐王殿下回京。”
    程咬金的笑容僵在脸上,侧首一看,就看到了大殿中呈九十度鞠躬的侯君集,程咬金恶狠狠的瞪了抢了自己风头的侯君集,磨了下牙,权当自己两牙之间碾磨的是侯君集了。
    抬起的脚,程咬金并没有放下,而是迈了出去,同样好李世民拱手行礼道,“回皇上,臣也愿齐州一行,请齐王殿下回京。”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来回看着大殿中拱手举弓的程咬金和侯君集两人。
    李佑喜欢打猎,程咬金闲暇时也常常外出假借练兵出去狩猎,李佑在京城那几年,因为狩猎的事儿可是和程咬金闹过一两次的小矛盾的,李世民心下可以肯定,程咬金请旨去齐州,绝对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儿子再给自己怎么惹麻烦,要收拾也得是自己亲自问清楚了再收拾,外人,哼,还是靠边站的好。
    况且,前几年对于侯君集已经冷落的够狠了,他既然能够压下性子,一如既往的为君分忧,李世民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