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猎明 >

第24部分

猎明-第24部分

小说: 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若真要纯洁队伍,这种人应该第一时间清理掉。
  不过,人家现在是高官,军队最讲究服从,高原也很无奈。可总觉得牛金星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精光,看得久了心头有些发毛。
  同他自然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话。说起来这个时期的高原还算质朴,对于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是避之惟恐不及,也缺少一定的交际能力。
  无兵无马,只能闷头练兵,好歹手中还有八百骑。若练好了,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兵不在多,而在精。至于这八百人,虽然都是精锐,但以高原的目光看起来却都不合格,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骑兵。
  兵者,首重服从。
  这八百人若站在地上,让他们令行禁止没任何问题。但一上了马却是另外一种光景,马可听不懂高原的命令。
  有了军饷,加上高原宣布,将来若有缴获,官兵平均分配,手下骑士的积极性很高。
  为了让手下将士熟悉马性,所有的人都吃住在马上。刚开始,大家还觉得新鲜,不就是骑在马背上而已。可时间一久,就有些受不了,特别是瞌睡时,不断有人从马上掉下来。
  好在马儿通人性,相处的时间久了,同主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人马配合得很好。后来,甚至有骑兵说,这马儿简直就神了,只要主人心念一动,还没下指令,马就自动做出主人想要的动作,简直就像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听到这里,高原很是高兴,人马配合的问题解决好了,接下来该培养战士们的组织纪律性。而最好练方法就是----队列训练。-----不但是人,连马也要参加。
    第二卷 烈风 第三章 训练
     更新时间:2008…11…2 19:58:12 本章字数:3816
  第三章训练
  实际上,大多数骑手都是仓促从各军选拔出来的精兵,战斗力和身体都是非常好的。最主要的是,这些家伙心理素质极棒,这一点从上次通许血战中就可以看出。当时骑兵的伤亡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队伍也刚从包围圈中跳出,可以说军无战心。本来,刚从生死线上逃脱,任何人都会大大地松一口大气。而后,闯王却命令他们调头杀回去。如果换成这个时代任何一只队伍,只怕早就崩溃了。
  这里虽然有闯王的威信以及对高原高超战术的信任的因素,但也可以充分说明,这是一群无视自己生死的铁军。
  高原在接手这次队伍的时候也学后世的军官找这些士兵谈过几次话,不知怎么的说到这上面,那些士兵回答说,当时也没想过其他,反正上头有命令下来,执行就是。这些年,杀人和被人杀都已经麻木了。
  说完话,这些士兵都大笑起来,并得意地对高原说,这个骑兵队的每一个人手上起码都沾了十个人的鲜血。这么多年过去,生死都看得淡了。
  无论如何,这八百人都是合格的士兵,至少在精神上如此。
  但高原还是看出不好的苗头,这群士兵仅仅是因为杀戮太多而变得麻木,其实并没有什么主动进攻的欲望和胜利的决心。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种对自己的信任和对胜利的渴望。
  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来作为保障。
  那天晚上的血战还是暴露出许多不足。首先,军队的纪律性就不行,特别是在组织拐子马冲阵时,还是有人畏缩了,队伍也有些混乱。还好,所有的人都被绳子串在一起,想逃也没办法脱离队伍,高原组织的攻击阵形分成三个梯次,一次强于一次,不断叠加。其次,明军也没想到闯军会杀个回马枪,一时没有组织好防御。诸多因素累计在一起,总算将敌人击溃。
  现在回想起来,高原还是出了一身冷汗,若当时任何一个因素出一点问题,等待闯军的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实际上,当初的闯军已经脱离险境,伤亡巨大,士气不振,正该脱离战场回老营休整。而自己仅仅为了建立个人功勋,就拿这么多条人命去冒险。出发点首先就有问题。
  还好终于取得胜利,一好百好。
  这事也给了高原一个教训:第一,个人英雄主意要不得,个人利益永远要服从集体利益;二,在没有彻底训练好队伍之前,不能同敌决战。
  首先,骑兵的编制需要改变。以前,闯王的军制比较混乱,沿用明军的编制,但很多地方却有些不同,今天加一点,明天改一点,加入了不少起义军自己的东西。这一套军制复杂混乱,指挥起来也有些让人头疼。封建时代的军队传达军令主要靠旗语、金鼓。对这一套指挥系统高原还有些摸不清楚头脑。他在军中也没什么朋友,去问别人也只有遭白眼的份。
  后来还是请教了荀宗文来弄明白,荀宗文虽然是个文人,但脑瓜子很灵,什么东西一看就明白,加上在地方上又颇有地位,对明朝军政上那一套门清。感念高原的救命之恩,荀先生也知无不言。
  弄明白了这一套战场通讯系统之后,高原才算对冷兵器战争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
  但这一套通讯系统是大兵团作战时才使用的,用到这个八百人的小队伍上却不太使用。说起来也是,这八百人骑马堆在一起也不过占地三十亩的样子,只要嗓门够大,上令下达应该没问题。
  关键是要让他们形成战斗力。
  作为一个从后代穿越而来的军人,高原深刻的明白一点,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个人的勇武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取得一场战役胜利的关键是纪律,而纪律这东西实施的关键是下级军官。
  回来之后,高原对骑兵队伍的军制做了点改变,对外,以前那套军制还存在,但实施时却弄得非常简单。每十人为一组,设一个十夫长,十小队上设一个百夫长,再上面就是千夫长。哪个士兵出了问题,直接追究十夫长的责任,小队出问题,追究百夫长的责任,如此类推。
  为了让下级军官更好地掌握部队,高原还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将所有的马按颜色区分,尽量做到每一个百人队的马匹颜色统一。这法子也简单,就算在混乱的战场上,士兵也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部队,军官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下属。
  高原手里现在也算有点钱,可以给大家发军饷。而且,将来的战斗中还会有缴获,对金钱他没什么概念,手中有钱恨不得全花出去。发了军饷之后,还剩一点,干脆拿这笔钱练兵,到时候做为奖励发下去。训练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光靠军队配发的那点高粱、小米是提供不了足够热量的。高原也不小气,直接找主管后勤的军需官要肉。那军需官却是一副不理不睬模样,弄得高原很是恼火。回营之后高原很是生气,同众军官说起这事,黄镇一笑,说,蛮子叔这事很简单,只要给他一点好处就成。要不这样,你分点珠宝给我,我自去帮你将这件事办好。
  高原无奈道,你去吧,便递给黄镇递上一包珠宝玉器。这些东西反正也变不成现金,不如当人情送出去。
  军需官在这事上还算大方,收了黄镇的好处,大笔一挥,卖给高原一千头山羊。反正这些肉食也要发下去,给谁都是给。闯王很重视这批骑兵,给他们好的待遇也算正常。
  高原心中非常不爽,好好一件事要靠贿赂才能办好,这还是义军吗,那个军需官怎么看都像是封建王朝的官吏。
  有了肉,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问题一解决,就开始实际的战术训练。
  直接训练劈砍和马术显然不现实,对习惯了散兵游勇式的战斗模式的起义军战士,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服从性。
  而培养服从性的最好办法是队列训练。
  队列训练虽然看起来简单,可目的性极强:就是反复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直到士兵形成条件反射。一旦军官的命令下达,不用经过大脑,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去完成这个命令。
  不但人,连马也如此。
  因此,一开始,高原就让所有的骑兵骑着马整天在外面排队,让马在骑手的控制下慢慢前进,大有奥运会马术比赛中盛装舞步的味道。
  上马就是一阵狂奔很简单,可眼前这只队伍跑上几十里没问题,时间一长,只怕队伍就要散了。还是先慢后快吧,骑手和马匹也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如此排队、转圈、折返折腾了十天,队伍总算有些模样。
  然后是劈砍练习,总共只有三个动作:前四十五度直劈,借助马力平削,回身十五度斜砍。
  这几个动作也要配合着队列反复练习。
  刀光闪亮,很是悦目。
  一开初,所有的人都不理解,觉得这事太乏味,没意思。甚至有人说,这东西不实用,简直就是杂耍。在他们看来,骑兵就是骑马冲上去对着敌人一阵乱砍,如此而已。
  实不实用他们自然也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军人只需要回答“是”,而不是问“为什么”。高原也不手软,做不好的人直接饿饭,虽然他规定军官不许打骂士兵,但基本的惩罚还是需要的。士兵做不好,十夫长连坐。十人队做不好,百夫长连坐。
  看到别人都嘴角流油地吃羊肉,喝羊汤,自己却饿得头昏眼花,士兵们也就听话了。物质永远高于意识,一点点物质鼓励比说一千遍空话大话都管用。
  至今高原都还记得新兵连时的辛苦。同那时比起来,目前的训练根本就不算什么。
  在这一段时间中,闯军继续扫清朱仙镇外围的军事行动。鉴于上一次后军的拙劣表现,李自成索性出动中军主力,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击,一口气将老营附近的几个点扫荡一空。连坚固的李子寨也被他们烧成废墟。
  完成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之后,李自成这才想起高原这支骑兵部队,顺道过来看了两眼,见高原弄的这一套很是费解,问高原这是在做什么。
  高原忙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同闯王说了,道:“以我看,这支部队很不合格,没一定的训练可上不了战场。”并提出队伍还需要补充马匹和士卒。
  李自成哈哈一笑,说,马没有了,以后有缴获就给你。至于要人,很简单,到时侯你自己去挑。
  “不过,马上就要开战了,你的兵还是快点给我练出来才成。依我看,这支骑兵就很精锐。”闯王受时代局限,还没见识过优秀骑兵队伍的威力。依他看,左良玉的骑兵已经算是精锐了,世界上最强的骑兵也不过建州后金。反正又不需要同建州人打仗,能够对付左良玉就够了。至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哥萨克骑兵、波兰翼骑兵、马木流克骑兵,那是李自成所不能想象的。
  但高原却有一个很强烈的渴望,希望这支军队将来能够同建州后金骑兵一较高下。实际上,如果历史的大方向不变,两支队伍迟早是要碰面的。这就是宿命。
  明朝反动统治固然是一个凶恶的敌人,但我们的旗帜上应该写下这么一句,“最危险的敌人来自北方。”
  早做准备永远也不回陷于被动,不谋长久者,不足谋一时。
  要组建一支天下无敌的骑兵,没有三年搞不成。
  现在的形势很紧迫,也没有时间让高原慢慢练兵。
  那么,该进入实战阶段的训练了。
    第二卷 烈风 第四章 大跃进式的训练
     更新时间:2008…11…2 19:58:12 本章字数:5114
  第四章大跃进式的训练
  荀宗文最近心情非常不错。
  首先,因为后军前一段时间攻打李子寨时的糟糕表现,部队总算不用出去拔点,加上纪律松弛,成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猪一样快乐。
  他自认为不是打仗带兵的料,这种找死的活还是让这些反贼去做吧。
  说起来也是倒霉,他以前在洛阳呆得好好的,虽然是个没落的大家子弟,好歹也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受人尊重。可事情坏就坏在好色贪杯上,闯军来的那天,他刚好在青楼喝了个烂醉如泥。闯军抓住他的时候,他还躺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口水。然后,闯军朝他头上浇水,不轻不重地用脚踢他。
  睁开满是眼屎的醉眼,荀宗文非常不高兴,“我是荀秀才,尔等不可无礼。”
  回答他的是一阵哄笑。
  “找的就是你这种秀才,这里还缺一个知县征集大军粮草,你来做吧。我是李自成。”
  清醒荀宗文才知道上了贼船,可刀架在脖子上,由不得他不做。后来,朝廷大军来了,他这个小秀才也成了反贼,逼不得已随大军退到这个鬼地方。
  “倒霉,真是倒霉,彼其娘之!”荀先生难得地骂了一句,“早知道那天就随宗族里的人躲到山上去的。这下可好,背负反贼恶名,就算死了也进不了宗祠。”
  烦恼的日子如此长久,快乐的日子还是有那么几天的。首先,他升官了,做了一个都尉,手头算是有了些实权。在起义军中,像他这样有身份有文化的人总是受人尊重的,升官也来得快一些。其次,他老婆要生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老婆的第一胎,菩萨保佑,一定要生个男孩。
  闯军将士大多是被裹胁的百姓,拖家带口,整个家族被一锅端也是常事。荀宗文被闯军提拔为地方官,成为当地有名的反贼,随起义军转进的时候,怕家人受连累,索性带着老婆一起跟部队走了。
  起义军家眷现在大多留在开封后方。荀宗文来得匆忙,等大军进驻朱仙镇,已来不及送走,只得留在军营中。同时留下的还有两千多妇女,统一安置在后军大营。后军嘛,干的就是后勤、运输、劳役的活儿。
  荀夫人本是一普通农妇,相貌平平,住在军中却也不让人担心。闯军虽然军纪不好,但对自己军中的家眷还算照顾。
  这一日,高原抱着一包东西跑过来,笑嘻嘻地说:“荀先生,有点事想请你帮忙。”
  荀宗文摸了摸胡须,“高将军,你现在是高级将领,说这样的话岂不折杀了我,说吧,大家都是朋友,有事你吩咐就是。”
  高原将东西往荀宗文手里一塞,“两件事情,第一,借一百步兵给我。其次,借一百斤火药给我。”
  荀宗问吓了一跳,“没有闯王命令,士兵和军械可不能乱动,否则要被杀头的。”
  “去你的,你我关系还用说。闯王那里我自去说,你只答应干还是不干。若答应,这东西就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