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马踏天下 >

第212部分

马踏天下-第212部分

小说: 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我们在经济上处于劣势,这个很好理解,一眼便能看明白,但我们的士兵可是百战精兵,比起中原腹地那些从训练场上走下来的士兵,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难道我们士兵战斗力不是优势么?”李清反问道。
    过山风道:“大帅,我们的士兵的确是百战精兵,但与中原豪门作战跟与蛮族作战外全是两个概念,我们一旦踏足中原,不可避免地将攻城拔寨,与蛮族相比,攻城守城是我们的优势,但与内地相比,这个可就是劣势了,与内地士兵而言,我们恐怕更喜欢与他们野战。我想中原的豪门世家们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打进中原,很有可能陷进一场消耗战,我们定州现在能组织起多少军队?我们现有十万精兵,这一点兵力完全是不够的,而且用这些士兵去打一场消耗战,说实话,大帅,我会很舍不得。”
    李清微微点头,他只所以一直很看重过山风,不断地提拔他,就是因为过山风不论在什么时候,头脑都很清醒,这一点,王启年,姜奎等远远不如,过山风是帅才,而王启年等人却只能算是将才,在这一点上,也只有吕大临能与过山风相比,但吕大临一则是年龄大了,不如过山风有前途,二则过山风是自己简拔,用起来自己会更放心。而吕大临则是原定州系的旗手,不论有心还是无意,总之吕大临在定州军中自成一系,打蛮族自己不得不重用他,但当进军中原时,李清不想再过度依靠吕大临了,现在看来,过山风会是更好的一个选择。
    李清站了起来,“你说得很好,下去之后多找一些有关中原世家豪门,名门将领,风土人情,山水地理的书多看看吧!嗯,也可以找清风,让她的统计调查司多给你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情报。”
    “是,大帅!”过山风兴奋地站了起来,李清的这个暗示太明显了,他怎会听不出来?大帅的意思是今后进攻中原的时候,自己当会独挡一面了。
    “虎子,替我送过将军!”李清吩咐道。
    过山风慌忙推辞道:“不敢劳唐将军大驾。”
    李清大笑,“他看你对眼,便让他送送你,你哥儿俩倒可以好好叙叙。”
    看着过山风与唐虎把臂而出,李清不禁若有所思,过山风勇力不输于王启年,更难得地是头脑也极聪明,自己能意外地得到他倒也是幸运,这几年的着力培养也收到了极大的成效,现在的过山风几乎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影子,李清相信,只要自己进兵中原,过山风必将名震天下,虽然过山风对自己极其中心,但也需要对过山风加强控制,这是一头猛虎,驾驭得当当是自己的得力臂助,但防患于未然也是必须的,这也是对过山风的一种保护,想想当年的赵匡胤,陈桥兵变前又何曾想过要造反自己当皇帝?
    回到桌边,拿起刚刚写完的草稿,又修改了几遍,牛烛已烧去了一半,刚刚放下笔来,外间一些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亲兵出现在门口,恭声禀报道:“大帅,尚参军与路大人两人到了!”
    李清大喜,急忙站了起来,向外走去,边走边道:“快请,快请!”这两人到了,自己总算可以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平蛮三策
    尚海bō,路一鸣两人风尘仆仆,一见李清,两人同时抱拳。一揖到地,“恭喜大帅,贺喜大帅,三年平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
    李清大笑着快步上前,将两人扶起,“两位远来辛苦,快进房休息,虎子,摆酒,上菜,我与两位大人洗尘接风!”
    菜肴颇具草原风格,大碗酒,大碗肉,堆满了案几,两人也是饿了,谢过李清,便各据一案开吃,尚海bō久在军中,吃相颇具军人风范,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只吃得汁水淋漓,而路一鸣则不脱书生本sè,虽然饿,但吃相仍极斯文,慢条斯理地吃肉,喝酒,从两人的吃相,便可看出两人的xìng格完全不同。
    李清笑眯眯地看着手下再位重臣,这两人一到,对于蛮族的一系列改草便要拉开序幕了。
    稍倾,两人酒足饭饱,尚海bō更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大笑道:“吃惯了定州的饭食,偶而吃一顿草原菜肴,倒也别有一翻风味。”
    李清笑道:“两位远来辛苦,今日不妨休息,明日我们再议事如何?”
    尚海bō连连摇头”“百废待兴,我辈子岂敢怠慢,比起大帅,我们只不过赶了一段路而已,岂敢谈辛苦,再者我们定州出产的马车也舒服的很,现在酒足饭饱,正是议事的好时候,大帅不必顾虑,我与老路的身子骨好得很。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此大喜之事,便是让我睡,我也是睡不着的。”
    路一鸣连连点头,“正是,正是,大帅,定州事务繁杂,特别是我军占领奇霞关后”那吴则成不依不饶,实是令人头痛,解决了蛮族之事,我们也要尽快地返回定州才是。”
    “既然如此,那就要辛苦两位大人了!”李清也不矫情,眼下的确是争分夺秒的时刻,“两位此来,可做了一些准备?”
    路一鸣拱手道:“蛮族新定,重定秩序,收拢人心”加强管理,都是重中之重,下官此来,别的没有带,却是带了一批文官前来协助大人。”
    李清喜道:“合该如此,我已计划好了一些法规,正差人手,路大人此举,可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不过定州本身官员便不足,带了一批人过来,会不会影响定州的运转?”
    路一鸣笑道:“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为了让定州的后院尽早起到他应该起的作用,稍许困难,倒也是能克服的。”
    尚海bō接着道:“大帅想必已有腹案。”
    李清点头,“不错,这些日子,我筹谋了一批针对蛮族的法案,正要请两位一起来斟酌。
    “请大帅明示!”两人同声道。
    “其一,财产保全令!”李清拿案上的文卷,道:“蛮族新定,不论是蛮族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担心我军大肆掠夺他们的财富,因为他们以前打定州就是这么干的,很是怕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了安定民心,我决定颁布这项法令,无论是蛮族的部落首领还是普通百姓,sī人财产都可保全”我军不能肆意掠夺。”
    尚海bō笑道:“如此一来,可就便宜了那些贵族头人了,他们这些年可是从我们定州抢了不少好东西。”
    路一鸣接着道:“大帅此举极佳”有此法案,可让这些人安心”对于草原的稳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想,只要能保全这些人的财富,便不会有人铤而走险了。”
    “看来两位对此法案是没有意见了!”李清将手里的文卷递给二人,道:“两位下去之后,可再修饰润sè,斟酌字词。”
    “其二,废奴令!”李清接着道。
    “蛮族尚实行奴隶制,蛮族普通百姓除了〖自〗由民之外,大都沦为贵族头人的奴隶,这些人没有sī有财产,生活极其艰辛,生儿育女之后,儿女自动也成为了该贵族的家生奴隶,这与我定州,与我中原的法律体制大大相悖,同时也抑制了这一批人的聪明才智,我要将这批人解放出来,让他们也成为〖自〗由民,自法令颁布之日始,定州制下,绝不允许再有奴隶的存在。”
    “此法令一旦颁布,贵族头人们的利益虽然受到损失,但有了财产保全令,想必他们也会咬牙接受。”尚海bō道:“更何况,此举会让那些无奈成为奴隶的人解脱出来,大帅即便暂时得不到这些人的效忠,但也会让这些人对我定州心存感jī,不再与我等为敌,但有一事大帅不得不虑,这些贵族头人们即便遵令给这些人〖自〗由,但只怕也会让这些人净身出户,如何安置他们,让他们食有粮,穿有衣,住有帐,只怕会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李清点头称是,“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咬咬牙也能tǐng过去,更何况我们可以借鉴在定州时的经验,可以以工代赈,总之如何去做,便需要劳烦路大人了。”路一鸣脸sè发苦,为啥总是将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我。
    李清也不去看路一鸣的脸sè,又拿起一卷文案,道:“其三,迁徙令。”
    此三字一出,尚海bō与路一鸣两人的脸sè都有些变以,路一鸣也浑然忘了刚刚接到手的棘手的任务,两人一齐道:“大人慎重。”两人只听这几个字,便已了解李清要内迁蛮族,迫使对方背井离乡,进入定州区域之内,这对于普通蛮族人讲,是很难接受的。
    “我知道你们所想,但此举势在必行。”李清不容二人置疑,大声道:“迁徙令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蛮族的大贵族头人,比方说伯颜,肃顺等这些人,必须迁到定州城居住,我会给他们尊贵的地位,良好的待遇,但他们必须处在我们的视线之下,与他们的族民隔离开来。”
    “迁徙令的第二部分,便是针对实力犹存的白族和黄族两大部族,我准备将他们聚居地定在上林里与抚远之间的草原之上。”
    “上林里经过数年经营,如今已形成了有上万户居民的大城,而抚远,更是定州重镇,将这两在部族放在两城之间的土地上,不论他们想干什么,我们都能及时作出反应。”李清缓缓地道。
    “可是大帅,此举防范监视之意太过明显,只怕会jī起对方的反感。”尚海bō沉吟道,“大帅就此事与两部首领有过沟通么?”
    李清笑道:“伯颜已经同意了,战败者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伯颜是一个明白人,也是一个聪明人。”
    “我们让这两个部族定居于此,教他们农耕,让他们由游牧转化定居,在那里兴办学堂,让他们的孩子学习中原文化,鼓励中原人与蛮族通婚,淡化他们的血脉,待到这些孩子长成,他们久习中原文化,日闻目濡皆是中原习俗,说着我们的语言,甚至他们中的杰出者成为我们的官员,他们中的青壮成为我们的战士,你们想想,数十年之后,这两个部族与我们中原人还会有差别么?”
    尚海bō与路一鸣赫然对望一眼,大帅这是行釜底抽薪之策,已是谋划到了数十年之后,如果一切顺利,那数十年之后,这两个如今实力最强的蛮族将彻底被同化成大楚人,白族黄族必将成为历史中的两个名词。
    大帅谋划如此之深远,确实令人心折。
    “大帅此举,可使我定州长治久安,虽然在初期会有些困难,便为子孙谋,我们便是辛苦一些,也算不得什么。”尚海bō神sè郑重地道。
    “只是此举又要huā不少钱,路大人又要头痛了!”李清笑道。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反正已经是这样了,三个罐子,两个盖子,拆东墙补西墙呗,实在不行,我便去缠大帅便好!”路一鸣笑道。
    “为了使蛮族能尽快平定下来,我们恐怕在前期要准备向草原投入大笔资金,粮草,帮助蛮族人度过困难期,这个时间,我估计至少得三年。”李清正sè道,“我们定州,接下来还是要过苦日子啊!”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尚海bō意味深长地道。
    “此为我平蛮三莱!”李清道:“接下来我们便要说说眼下最重要,必须马上办理的问题,关于草原与关外室韦人的行政区划与管理问题。”
    “大帅可有成策?”尚海bō问道。
    “我准备成立西域都护府,来专门管理草原与室韦人事宜。”李清道。
    尚海bō道:“大帅,如果只成立一个西域都护府,却管理着如此大的地方,一来都护府权力过大,二者管理范围过广,二者都不利于定州的长治久安,依我看来,不如将这个都护储一分为二,一个以上林里为中心,是为西域东都护府,一个以室韦为中心,是为西都护府,如此一来,可分薄两家都护府的权力,有利于定州的管理。”
    李清沉吟片刻,“尚先生此言,诚为老成谋国之言,我没有意见。”
    路一鸣道:“新成立的这两家衙门,是军政分立,还是军政合一?”
    尚海bō立即道:“必须军政分立,军政两家互相牵制平衡方为上策。”
    “那军政两方面的人选可就要慎重了,既要能合作,又要能互相监督,这个难度就有些大了。这两地新定,特别是室丰人那边,困难更多。”路一鸣道。
    李清点头道:“室韦人那边难度肯定更大,我们消灭室韦人,虽然是为了定州的长治久安,但从道义上来说,实在是有悖于情理的,所以室韦人那边无论军政,都要能力出众,压得住场才行。这两家都护府的人选,我们必须要慎重才是。”
第三百三十六章:人选
    第三百三十六章:人选
    房中三人都沉默下来,这人选问题是非常挠头的,新得之地,千疮百孔,人心不稳,武将还好说,文治之吏却要能力相当出众,光仅仅是安民是不够的,如何让这些地方在短时间内不成为定州的包袱,而成为助力,这其中的难度就大了。
    “我们先说说上林里吧”李清道,“我准备让信阳县知县骆道明升任,此人在信阳县干得非常出色,特别对于地方民生经济很有一套,上林里我是准备让它成为草原上的一个商贸集散中心的,让他来做,比较合适,路大人,你看呢?”
    路一鸣道:“单纯从能力上看,骆道明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有一点大帅不得不考虑啊”
    李清一笑,“你是说他的出身?”
    路一鸣点点头,“不错,大帅,他必竟是由萧远山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能力出众,但将上林里这样重要的地方交给他……”
    李清摇摇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何况,对于旧往官吏,统计调查司已进行了多轮甄选,骆道明仍能屹立不倒,本身便说明了问题,此人还是可信的,更何况,他入主上林里,一没有军权,二为我相信统计调查司也应当有所防范,我想应当没有问题。”
    尚海波接着道:“大帅说得有道理,我们定州现在急缺的就是人才,骆道明是人才,就应当提拔,再者我也相信清风司长的能力,既然清风司长没有调查出问题,那这个人便是可信的。只是大帅,文官选定,那驻守的武将呢?平蛮战役结束,吕大临肯定是要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