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鹿 >

第144部分

逐鹿-第144部分

小说: 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旭心中泛起一丝苦笑,确实如此,义帝只要存在,感觉就是个错误。想想将来无论谁夺得天下,义帝这个在名义上凌驾诸侯之上的存在是在让人有些尴尬。秦国当年便是毫不犹豫地灭掉了东周君,使得存在数百年的周天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此后的几十年,天下完全陷入了没有井主诸侯割据混战的情形。
    使得每个国家都专注手自己,每个国家的子民都对自己所生长的诸侯国有归属感。或许正是因此,后来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或许少了某种阻力。
    当了,诸侯国的单纯的反抗却是增加不少。
    现如今的义帝与昔日的周天子在这方面多少有些相似,其他几国的诸侯还倒是好说。关键是南方几国的诸侯都是原来楚国的臣子,义帝曾经是楚王是他们的国军,君臣有别,哪怕是今日皆为诸侯之后,无论是在名义上还是心理上都矮了几分。无论是谁做了将来的天下之主心中都会膈应,而且处理义帝的的身份也会颇为为难。
    所以最好的方式便是提前将义帝除掉让他不存在。可真要是到那个时候才动手,怕是有些迟了。那会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天下的关注,一个不小心落个弑君的罪名,在道义上将会有极大的亏损。想要下手也会难上许多,与其等到时候为难,还不如现在就动手,一切都方便了许多。
    这便是项羽的如意算盘,现如今他是西楚霸王,心中自我感觉良好,最有可能夺取天下。即便是现在,他是西楚霸王,地位尊崇,想要真真正正地执天下之牛耳,想要享受那种万人之上,会当凌绝顶的感觉。自然不希望有任何人凌驾自己之上,义帝的存在实在让他有些不爽,尤其是赖在彭城不尽快离开,更是有些惹怒了西楚霸王。
    因而项羽早就yù除之而后快,只是范增老是打如意算盘,想要一举两得。撇清自己的同时将别人拉进去。自己不动手,却将这棘手的事情交给南方几个诸侯王,尤其是尹旭,其次则是英布。
    无非就是想着借刀杀人,顺利出去义帝,自己渔翁得利的同时。
    还能将南方几个诸侯牵连进进来,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尹旭北上杀义帝的罪名,彻底搞臭名声的同时。也能将其治罪,甚至直接出兵。不得不说,项羽的如意算盘确实打的响亮。
    那边英布因为九、江国的具体情况不敢得罪项羽的,明知道此事有着诸多不利,却不得已只能听命行事。可尹旭呢?越王素来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屡智多谋,自然不愿意承人别以的手中的刀,不用被别人这等恶意的利用。
    当初在关中,颇有当时的形势,必须尽快离开关中是非之地,所以不得不答应项羽。可是答应了不代表就会照做尤其是项羽特意来信函通知之后,尹旭更不愿意被他利用。
    现在义帝和自己都在九、江国,此事现在必须尽快处理,但到底如何行事尹旭却有些为难了。想起临走时陈平的嘱托,总感觉对熊心有些愧疚,根本不愿意伤害他。何况杀了义帝这个罪名太过严重,尹旭并不像背负这等罪名。
    不等尹旭说话,苏岸便说道:“大王,义帝的存在虽然不大合适,大王将来得了天下更是如此。可是现在,您动手并不合适,项羽再三叮嘱您动手,显然是不安好心。
    所以,我看此事还是算了吧如今俊哥和苏角已经回来了,不若我们在此等待,然后一起返回越国,不是更好吗?高易他们在那边许久了,大王您不去见见吗?”尹旭心道:连苏岸都看出来的事情,自己还会去做吗?只是就这样直接回了越国,项羽会如何看待?又会如何行动?尹旭已经接到消息,项羽派来桓楚镇守吴中,而且江东也有许项多驻军,会不会起冲突呢?这是尹旭目前最不想看到的情况。
    虽说齐国的田荣动兵是迟早的事情,可是究竟会什么时候动兵是无法确定的。按理说田荣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了彭城的安全,在没有保证都城的安全之前,项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这个在历史上是有的依据的,当初刘邦刚从巴蜀起兵进入关中时,项羽并未十分上心,而是一心扑在齐国和田荣的战争上。
    刘邦正是看到了这个可乘之机,纠集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人,向西楚国开战,并且以很快的速度占据了鼻城。这便是项羽两线作战的代价,大军全在齐国,后方的彭城没了屏障,着实不大安稳。
    但事实上,此时并未按住项羽,只身丢下在齐国的大军,立即掉头带着三万精锐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援彭城。刘邦是怎么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本想着趁着彭城空虚的大好时机,依据一举击溃项羽的西楚国大军。到时候将面临和齐国田荣恩惠自己的夹击,失败或许是必然的。
    可事实上呢?项羽带着三万骑兵杀回来的时候,刘邦才发现大事不妙。五十六万大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颇有些乌合之众的意思,根本挡不住项羽那三万誓死效命的精锐,战局陷入了一边倒的局面。
    刘邦的五十六万联盟大军根本不是相项羽的西楚国精锐的对手1
    这其中有着许多的原因,比如诸侯联合指挥不灵,战力太差,彼此之间各怀鬼胎,指挥失误等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有利因素,那边是项羽用的是骑兵,刘邦是传统的步兵。
    这一战开启了一个骑兵纵横战场的新时代,即便是没有马镫也没有像样的马鞍,也没有特别适合马上砍劈用的砍刀,可是他依旧取得惊人的战绩。正是因为尹旭身为一个穿越者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也知道骑兵在后世冷兵器作战中的重要xìng。为何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在北方少数民族面前一直处于劣势,一个好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宋朝没有养马地。
    当时适合养马的北方草原,以及西北的河套,河西,陇右一带先后被辽,西夏和金国战局。宋朝所在的是广大的农耕区,境内较多的便是出产自川滇一带的骜马,无论是个头和体力等各方面因素都不适合作战。
    没有了骑兵,这个在冷兵器时代的最强悍的武器,在少数民族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单纯的步兵不仅〖运〗动速度和作战能力有限,在对抗骑兵的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的劣势。一个骑兵策马狂奔而过,弯刀回过,步卒倒地而亡的画面不难想象。
    当然了虽然也有一些一步卒大胜骑兵的战例,却终究只是少数,缺的成就也十分有限。总而言之,在冷兵器带,骑兵绝对是最有利的杀伤武器。可以说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就有了足矣傲然天下的资本,尤其是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
    秦汉时期刚刚从春秋战国过渡而来,一切都显得很单薄,没有太多的基础。自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沿袭多年的古老战争模式才得以改变。
    最初的年代里,两军交战多是约好时间和地点,双方列阵之后开始冲锋拼杀。
    自从明服骑射之后,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骑兵开始发挥他独特的巨大优势。
    在此之前的那种战争模式,可以说真的是比谁的国力强大,兵力更多,战车更多便更为强大。当时的攻防也主要集中在国都和一些大城市,作战的时间也比较短,兵围数月已经是极其漫长的。
    到后来发生变化的时候,作战的防御逐渐增多,比如边疆一带,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促进了长城的出现吧!作战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具备远距离作战的国家,便可以深入作战,最引以为傲便是兵临城下而对方尚未知晓。
    赵国的骑兵在战国时代应该是最为有么吧,项羽自从巨鹿之战后组建的这支骑兵部队将会在彭城之战发挥巨大的作用。以三万人破五十六万人,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就这样出现了。此战刘邦联军战死这甚多,尸体落入睢水之后,河水竟为之不流,鲜血染红不知多少里。
    因为尹旭才会如此重视骑兵的的建设,身为一个穿越者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那马上的一套装备可以提前出现。现如今的尹旭清楚一点,那就是项羽是具备两线作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他才会那样的帮助刘邦,为的就是让他早出巴蜀入关中和项羽对峙。
    可现如今对汉国的情况一无所知,也不知韩信是否已经到达,汉军又会在何时动兵?单单是一个田荣,不足以牵制项羽,所以尹旭现在不敢冒险惹怒项羽。那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家伙,万一发起狂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现在的越国去没有任何冒险的本钱,这才是让尹旭最为难的地方。
    所以项羽既然三番四次吩咐了,截杀义帝熊心之事就得有个交代,不能想苏岸说的那样,不闻不问,直接返回越国。何况尹旭心中隐隐有种想法,熊心终究只是个可怜的孩子,尹旭并不忍杀他,甚至有想要放他一条生路的想法。
    熊心现在有的不过义帝这个还有什么实质意义,却随时有危险的名头,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若是放他走也不会闹起什么风浪,相信熊心现在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不会那么不识相。
    只是此事如何行事,却有些犯难了,若不杀反救这要是被项羽和范增知道,定会以为自己别有用心,那可就不好办了。相信义帝的行踪全都在项羽和英布的监视之中,要如何行事才能滴水不漏,不被发现呢?
    尹旭有些为难了。
    “什么?大王是想救出义帝?”当尹旭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苏岸惊讶不已。思索好半天之后,才问道:“大王的意思是想要留下义帝,
    将来用来对付项羽?可是这也的话,最后大王您也会为难的……”尹旭摆摆手,说道:“伯洲,你知道吗?当初找到他熊心的时候他不过是个放牛娃,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若不是我,他也不会陷入运个本不属于他的漩涡之中,可以说他现在的悲剧很大程度是伤因为我,所以我内心有愧,你明白吗?”苏岸迟疑着没有说话,他有些糊涂了,难道大王的意思是真的无sī救出熊心?而不是拿到一个将来对付项羽的筹码的义帝?
    其实苏岸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只是尹旭心中可能多了一份现代人的思维,想法在他们看来有些古怪。
    尹旭见到苏岸神情便明白了几分,悠然叹道:“伯洲,我知道你可能不理解,可是……我只想救出一个叫熊心的少年而已!”苏岸虽还有少许的疑虑,可是尹旭既然这么说了,他就不折不扣的执行,不会再太多。只听他说道:“既然如此,就依照大王所言办就是了,此举若是做好了可以躲过项羽的诘难,也不会悲伤诛杀义帝的罪名。只是难道却是大了许多,稍有不慎功亏一篑是小事,适得其反就更为麻烦了。”尹旭早已想清楚,此事的难度和风险确实不小,不过若是成功不仅可以了了心头的一桩事情,自己和陈平也能够更加的心安理得。如此一来还能够应付过去项羽,还不留下什么把柄给他,倒有些两全其美的意思。
    两全其美,向来不大容易,历来都是如此。尹旭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会义无反顾地去进行。
    可是具体怎么办呢?苏岸问道:“大王,如何行事呢?”
    尹旭想了想说道:“此事须得先见上熊心一面,最好就是出现个什么意外,让项羽有错觉以为是我们动的手,却又抓不到把柄,如此最好不过。”
    “义帝的车队有人密切监视,想要靠近怕是不大容易?”苏岸忧心忡忡说道。
    尹旭轻轻摇摇头:“有人监视不假,可是主要是陆地上,从九、江国南下之后便是许多的水路。乘船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苏岸笑道:“如此甚好,我会派人去探查义帝的行踪,及时做好准备,好寻找时机。同时留下人等候俊哥和大军的到来。”
    尹旭点头道:“好的,就如此行事,辛苦你了伯洲!”苏岸报之以微笑,刚刚因为蒲俊即将到来的轻松一扫而空,肩头的压力又重了许多。现在要处理相救熊心的事情,本质工作却也不敢忘却分毫,那就是保护好尹旭的安全,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危机四伏。!。
第二五四章 义帝之死
    南方,水网密布,河游众多,秦汉时期更胜于今日。比如当时的云梦大泽,以及许多的河流湖泊在后世已经逐渐的干涸消失。
    因为这样的情况,在南方行走,船只的作用更大一些,故而素有南船北马的说法。尤其是人数众多,队伍庞大的时候,乘船就更为方便和舒适。
    大江横穿九、江国,此时此刻江面上一直船队正在溯江而上,船队的规模不小,由此可见船上主人的身份也非同一般。从旗帜上看一眼不禁大为惊讶,原来这竟是义帝熊心的龙船。
    从彭城前往梆、州,必定要经过九、江国,到达江边之后沿着水路进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对熊心而言,出了舒适方便外,最大的一个好处便是安全。
    他知道此行少不得有行刺,自己的自己的处境可谓是危机四伏,可是因为眷恋不舍与心中强烈的不甘,所以强打精神前往、梆州。相比在陆地上随时提心吊胆,行船江上无疑相对安全,当然只是相对多了那么一丝安全细说。如果有人坚定信念想要除去自己,至于哪种方式就显得微不足道。
    夜晚逐渐到来,船队便在江边某处落铛停泊,船员和许多的昔日的楚国贵族开始进食,还有许多的开始在船上饮酒歌舞。对他们而言,除了梆、州比彭城艰苦一些,其他的似乎并无差别。
    可是义帝熊心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情绪低落的他一路上根本不见过笑容。对他而言,迫不得已的迁都失去了太多东西,足矣让他心痛,甚至是哀莫大于心死。此时此刻,无尽是低沉失落同时还感受到了无尽的威胁。那日熊康给了他当头棒喝,说明了一点,项羽定要杀他。
    熊心放不下心中的雄心壮志,就更不想就此丢了xìng命,可是他无可奈何。熊康曾经建议暗中逃走,躲藏民间过一世逍遥平淡生活,可是被熊心拒绝了。一来是他知道项羽和应不会会暗中监视,二来他是真不想就此放弃,要是走未必能安全离开,而且一切的梦想和志向豆浆永远的化为泡影,这不是熊心想要的,故而格外的固执。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他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