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鹿 >

第388部分

逐鹿-第388部分

小说: 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子夜心满意足。也就乖乖地待在了关中。等待着丈夫北上。
    尹旭选择在这个时候北方一点的都不意外,关中之事导致了天下形势发起了巨大的变化。
    可以想象,接下来,毕竟还有更大的动荡。动荡的主要地区自然就是在北方了,尹旭北上北上主持大事也情理之中的事情。何况越国的疆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南方和巴蜀,形成了一个转角的弧形。
    之前迁都洪都,就是为了加强对彭蠡泽以西地区的统治。现在疆域急速扩大,洪都距离巴蜀之地本来就遥远,至于关中距离就更加遥远了。
    控制自然而然就有松懈。说严重点甚至有鞭长莫及的风险。
    但是迁都这种事情,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牵扯的事情着实太多。尤其是现在,还算是多事之秋。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并没有这些多余的时间和jīng力做其他的事情。何况就目前的领土和局势来看,新的都城放在那里都是个非常棘手问题,所以暂时还到不了这一步。
    都城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方便前线作战,最好的做法就是越王驻地北移……越国迁都的事情暂时搁置不提,但是汉国的迁都却非常的迅速,也算是无可奈何的被迫举动,而且是相当的丢人。
    咸阳失守了,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荥阳。
    虽然之前就已经预料到咸阳迟早会丢。尤其是是临晋关的反攻援救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之后,汉国君臣对关中也都已经逐渐放弃了,也已经开始做心理准备。
    可是只要咸阳一天没丢,心理面还是有那么一丝侥幸和念想的,都不愿意完全主动放弃。可是当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全都被惊诧了,心中的那一丝侥幸也完全被击溃,粉碎一地。
    可是现在咸阳失守,关中丢失,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希望还是破灭了。
    尤其是此举彻底将汉国推到了一个很不利的局面,国土面积骤然减少,国力陡然下降许多,甚至连都城都丢了。
    虽然这几年刘邦在关中待着的时间很少,可是咸阳不管怎么说都汉国的都城。可以现在已经易主他人。一个诸侯国混到连自己的都城都能丢失,当真是可悲。
    刘邦在万般无奈之下。最后宣布汉国迁都荥阳。现在汉国现在的所有中暑机构和重要的官员将领全都在荥阳,事实上早已经成为汉国都城,现在不过是一个有些意义的虚名罢了!
    汉国现在国土只剩下了河东,中原和荆楚北面的少许地方,至于其他几个诸侯王的封地,梁国和齐国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只有赵国勉强可以算在汉国的国土范围之内。
    至于现在的都城荥阳,离关中崤山三关距离不远。越国占领关中,对汉国而言,不仅仅是国土的丢失,更是在军事战略上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
    从此以后,汉国需要时时刻刻防守者西边,指不定哪一天越国大军就会从崤山三关杀出来。同时也意味着汉国要长期处于一个紧张和担惊受怕的rì子。
    一种折磨就这样开始了,同时也宣告了汉国开始了败亡之路,当初西楚国就是这样开始的。
    现在汉国正在复制这样的道路,危机悄然来临……
    汉王刘邦的心情无比沉重,关中丢了,一个意料之中,无比心痛的损失。
    这样的损失让汉国有些承受不起,伤筋动骨是少的……
    萧何也死了,自刎而死,以这样一种方式向自己摆明了忠心。
    想起这一切,刘邦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想想萧何是沛/县开始就跟随自己的,可以说是最老的老人。这些年跟随自己自身,可是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他为了自己奋斗到了最后,以死明志,尽职尽责。刘邦心里太多的惋惜与感慨,他是多想萧何能回来,回到自己身边。
    至于萧何开城投降的举动,他一点都不怪萧何,他知道,若非迫不得已,萧何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可惜萧何还是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身边能够帮自己的人越来越少。卢绾,萧何,一个个地离自己而去,一种孤独感开始浮现在心头……萧何之死,悲伤感慨的可不是刘邦一个人,还有一个人就是张良。
    张良莫名其妙地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萧何是自刎而死的,也算是被越国逼死的。
    不过张良对越国没有一丝恨意,只是感慨于萧何的人生经历和最终的大义凛然。
    从萧何身上想到了自己的道路……
    最近一段时间,张良明显地感觉到刘邦似乎是有意疏远自己。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他提出的反攻荆楚的计策被刘邦否定了,刘邦所坚持的还是那临晋关的下下策。
    可是事实证明,临晋关前汉军止步不前,白白放弃了大好机会。关中那边更是一败涂地。惨不忍睹。刘邦错了,似乎是明知故犯,将正确的意见和机会摒弃了。
    近rì荆楚那边传来消息,越国刚刚向荆楚一带补充了兵力。尤其可见,之前荆楚越国就是虚张声势,兵力缺乏是事实。那个时候反攻荆楚绝对是一步好奇,可惜被刘邦以各种理由个拒绝了。
    现在越国人终于发现了他们的疏忽和漏洞,及时增派兵力,机会错过了,再想要对荆楚动手已经没有可能的。
    事实证明是刘邦错了。可是汉王没有一丝认错悔改的意思,甚至连一点后悔都没有。张良不知道,刘邦心里想的更为复杂。他认为这有可能是尹旭事先就安排好的伏兵,自己没上当才调动到明处来的。
    说到底还是疑心在作祟,一天不接触对张良的疑心,这个念头就会持续下去。尤其是现在失败不断的情况下,刘邦心中不由自主地会为自己寻找一下借口,想法就越发的复杂了。
    张良虽然不知道刘邦具体在想些什么,可是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汉王在疏远他。难道是因为自己几番提议没能改善汉国的局势?
    仔细想想自己确实出现了很多失误,以前刘邦可以既往不咎。可是完全无条件地信任自己,可是现在,变化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张良不禁在想,既然无法给汉王帮上忙,汉王似乎还有些不待见自己。那留下来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是到最后像萧何那样以身殉职吗?
    一种想要离去的冲动立即浮现在张良心里……关中陷落震撼的不仅仅是汉国内部,对整个天下。各国诸侯来说都是一个无比震撼的消息。
    大梁的彭越听到消息颇为不平静,虽然关中只是与他完全没有关系,可是结果却对梁国产生了间接地影响。
    越国一下子占领了关中,可以从崤山三关威胁到越国中原,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汉国的荥阳一带。
    若是越国诚心对荥阳动兵,汉国又能坚持多久呢?一旦荥阳陷落,中原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接下来可就是大梁了。
    越王尹旭的胃口越来越大,现在摆明了是有吞天下的志向,汉国若是不在了,他能放过一个梁国吗?
    显然不会,彭越心中不禁起了唇亡齿寒的念头。
    突然之间他有地啊后悔,急急忙忙从淮南撤军回来似乎是个错误。之前觉得淮南和越国与梁国没有设么关系,可是现在看来,关系确实大大的存在。
    可惜后悔已经为时已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关注天下局势,谨慎行事。必要的时候似乎也该帮助刘邦,唇齿相依的形势让他不得不这样想、
    唉,彭越暗叹一声,心中想道:也不知道临淄的汉王是否的与自己有相同的想法……这些天韩信过的还是相当舒心的,香凝平安回到临淄,久别重逢,让韩信处在一种兴奋之中。
    每rì除了必要的政务,大部分时间都和香凝待在一起,就是想要弥补之前几年的离别。
    在此期间,越国进攻并且成功占领关中是一件绝对的大事,韩信不可能不关注。
    现在韩信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何尹旭有要求要让自己率军离开淮水返回临淄。
    尹旭还是怕自己出兵的,这个担忧可能不是在淮南。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尹旭是担心齐国的参与会影响到越国在关中的布置。
    韩信不禁苦笑,尹旭着实是太高明了,一步一步早早地就计划好了,总是能够抢先一步出手。
    子午谷也为天下人所知晓,韩信到现在才知道,当初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非唯一妙计,尹旭果然留了一手。
    其手段和远见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尤其是香凝这件事情上。尹旭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着手了,难道他很早的时候就预见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韩信心中浮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奈,尹旭的深不可测让他有种深深的担忧。
    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关中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越国的举动会越来多,将来势必会和齐国之间有交集,到那个时候自己该何去何从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第六〇五章 长治久安
    尹旭是在越王五年初来到关中的,距离英布攻占关中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此时距离项羽关中分封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年,四年的时间天下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事过情迁,物是人非不过是一转眼的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刘邦也差不多是用了这么久时间打败了项羽。
    现在项羽死了,可是争斗和战乱依旧还在,天下的百姓依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单单是从这一点来考虑,尹旭就愿意尽快结束战争,也好还给百姓们安定祥和的生活。中原各国之中,是改朝换代,也是内斗,这样持续下去,最后说不定就会便宜外人。
    北方草原上冒顿单于暂时还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他被激怒了,率军南下,若是抵御不了,造成遭难科技很不妙了。
    这正是尹旭所焦急的事情,可惜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只能够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地处理好。
    这期间英布和尉缭联手巩固了关中的防务,并且的逐渐地向关北地区推进。那里曾经是司马欣的封地,萧何自杀的时候,他偷偷溜了回去。
    不过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他根本不是英布的对手,正在逐渐地往匈奴方向撤离。
    最终关北之地进入落入汉军手中,司马欣则逃到了河朔草原。
    河朔草原在此之前乃是秦国九原郡和上郡的属地。那里有蒙恬和王离的勇悍边军驻守。
    后来蒙恬含冤而死。六国反秦起义爆发之后,王离率领边军进入内地平叛,结果巨鹿一战全军覆没。
    自此之后,河朔草原一带的防御就rì渐空虚。
    匈奴人见到机会,自然不肯让过。再也每与人能够抵挡匈奴铁骑南下,河朔就这样丢了。
    如今白羊、楼烦等诸多部落全都聚集在此游牧,司马欣无可之下只得逃到这里暂避。
    却匈奴七百余里的盛事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英布在关中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因此严格遵守了穷寇莫追的原则,在一定的时间停下脚步。
    毕竟匈奴人悍勇,越国兵力有限。盲目追下去是会吃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因为和匈奴人的交战,导致了越国大军损伤,从而给了汉军可趁之机可就大大的不妙。因此英布不得不慎之又慎。不敢轻易动作。
    何况尹旭尚未到来,英布不知道越王对匈奴是何种态度,不敢贸然行事。何况范家大管事范紫早已经深入草原,有一项重要任务。现在正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丝毫的变化都可能产生众大影响。
    英布可不可盲目行事,破坏了越王的重大策略,因此只好撤离会咸阳。等到他回到咸阳的同时,正好也接到了越王进入关中的消息。
    尹旭并非独自一人前来,绿萝也跟着一道前来了,同时还带着宁儿和秀儿两个女儿。
    一来是绿萝并未见过北方的风光。尹旭有意带她出来见识见识。二来秀儿还小,正是认人的时候,自长时间和亲生母亲分别自然是不好的。至于嬴子夜说要返回洪都的事情,尹旭想了想还是阻止了。
    不管怎么说,嬴子夜原本都是秦国人,想必她也希望躲在故乡待上一段时间。而且关中现在人心不稳,还需要嬴子夜起到稳定的作用。所以暂时需要他继续留在关中,而是由自己带着女儿前来和她见面。
    子夜为了自己的大业北上,不得已丢下咿呀学语的女儿,对此尹旭本来就内疚不已。现在自然是想办法尽量弥补了。
    于是绿萝夫人便劳累一些,带着两个孩子北上,一路上悉心照顾。
    索xìng两个孩子在一起,煞是可爱,一路上也是欢笑不断。也算是其乐融融。旅途也是相当愉快的。
    唯独就是道路就先艰险,若是荆楚到武关的道路完全打通就好了。看来襄阳那边的战事需要加快了。**
    至于安全问题,自然有苏岸和近卫军一路护送。
    许负和范依兰即将生产,玉娘要负责洪都王宫事宜,照顾两人,因此并不曾北上。
    当然了,按照惯例,越王外出,年幼的太子留在都城也算是有备无患。
    洪都那边主要有陈平和李斯两人负责政务,淮水防线则由章邯全权负责。
    只有如此,尹旭才能安心北上,了无牵挂。
    “这就是关中了!”
    秦岭之中陡峭的山势,路况复杂,没少让绿萝他们吃苦头。
    出了子午谷看到平地的时候,绿萝也松了一口气。
    八百里秦川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种震撼的。而且关中之地并不是如同想象的那样荒凉,虽说处于西北之地,课时水草丰美,水木茂盛不亚于江东。
    秦汉时期关中的气候条件还是相当之好的,树木郁郁葱葱,森林茂密,河湖众多,有陆海支撑。就连关中以北那以黄土著称的高原,在那个时候是相当的水草丰美。气候转寒,出现树木砍伐,水土流失那是秦汉以后的事情。
    绿萝未曾想到北方也有如此美景,不由地大为开心。
    尹旭的长女宁儿此时已经三岁,已经能说会走,正是对世界好奇的时候。
    一路上数她最为兴奋,看到什么都感到好奇,眼睛提溜提溜地打量着眼前的景sè。
    “果然是名不虚传,不愧有天府之国美誉!”绿萝一声赞叹,关中的自然条件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