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16部分

智愚配-第16部分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老头听说“确是宝地”,欣喜万分,忙追问道:“宝为何宝?为何惊动不得?但请先生明讲无妨。”
    风水先生说:“这凤凰地主的是官运。如果死后埋在那凤凰的心脏,主自己来世称帝为王;如果埋在腿部,主后辈儿孙出宰入相;如果埋在翅部,主后辈门婿在朝为官。只是这凤凰地沉睡千年,一旦埋进尸骨,灵验骤起,它那伸进村中的喙,就会啄食村中生灵,以一村的百姓换取一家的荣华。所以,现在还是不要惊动它为好。”
    “到什么时候才能惊动它呢?”赵老头拍不急待地问道。
    “要等到大圣大贤在这一带降临以后。那时,一来有圣贤的驾驭,二来宝气已经凝聚,那凤凰就改恶为善了。”
    赵老头见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作任何答复。
    风水先生见状,知他动了邪念,后悔自己说破机关。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又对赵老头说:“宝地虽是宝地,只是机缘须凑的巧,方能灵验。”
    赵老头满脸堆下笑来。问道:“要何机缘?请先生快讲。”
    风水先生不紧不慢地说:“要想灵验。必须在‘玉龙打鼓。鲤鱼上树。铁帽子将军到来’之时下棺。否则。则没有灵验。”说完起身走了。
    这赵老头原是个刻薄刁钻地家伙。为人处事专以个人利益为上。这次。就是因为在老家和街邻抢风水宝宅吃了官司。才搬到这里来地。见凤凰地如此之宝。早把全村百姓地生死置之度外。就对他儿子说:“我死后。坟要立在那块凤凰地地中心。在坟前搭上灵棚。就是守灵三年。也要等到‘玉龙打鼓、鲤鱼上树、铁帽子将军到来’之时下棺。否则。我们家就兴盛不起来。”这赵老头为了自己来世当上皇帝。刁心眼都使到他儿子身上了。他儿子不知真相。点头答应了。
    赵老头死后。他儿子遵照他地遗嘱。在凤凰地地中心挖了坟墓。在坟前搭了灵棚。准备守灵到猴年马月地‘玉龙打鼓、鲤鱼上树、铁帽子将军到来’之时。再把老人入土为安。
    出殡这天。正是腊月二十五——梅家庄大集。刚过晌午。老天爷忽然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因为这是旧历年前地最后一个集日。人们还是冒着大雪叫买叫卖。尤其是那卖爆竹地。“咚”“嘎”地放着叫买卖。那二踢脚、起花雷。在半空中响成一串。比六月里地爆雷还热烈十分。赵老头地儿子见状。心想:这漫天地飞雪。炸响地爆竹。不正是“玉龙打鼓”嘛!这第一条有了。
    有一个农夫。在集上买了两条鲤鱼回家过年。路过凤凰地时。见有灵棚。孝男孝女及办事地人们站了一大片。十分热闹。就提着鱼来看。大雪天。手冷。农夫就把鲤鱼挂在了坟旁边地树杈上。赵老头地儿子看到。心想:这“鲤鱼上树”又实现了。
    赵老头的儿子在心里正暗自高兴,又见一个人顶着口铁锅向这里走来。原来,这个人在集上买了口铁锅,见雪下得大,就把锅顶在头上用来挡雪。见这里出殡,就赶了来看热闹。赵老头的儿子一看“铁帽子将军”到来了,三个条件已经具备,就下令下棺。就这样,赵老头按时在那凤凰地的中心入土为安了。
    说来也凑巧,自赵老头在那凤凰地中心下葬不久,梅家庄就接连遭了十几起砸明火的,老百姓也有伤亡。梅、周、杨三姓家族长就报告了官府,官府派了军队来护卫,才保住了村里老百姓没有流离失所。为了纪念官军,改梅家庄为望军村。后来,兵匪割据,战事纷繁,因为有“望军”之村名,各路军队都争着往这村里赶,望军村又成了官兵互相厮杀的场所。刀光剑影,尸骨遍地,望军村的百姓也遭到了残酷的屠杀。人们恨透了军队,于是,又把村名改叫“亡军”村。军队为避晦气,还真得远而逃之。没了军队的干扰,瘟疫杂病又突起,每天都有死于瘟疫的人。为了拯救全村百姓,三姓家族长就请了风水先生,把二易村名和现在的瘟疫流行对风水先生说了个遍。求风水先生给看看村内村外的风水,以解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风水先生在村内村外看了一个遍,看出了是凤凰地在作祟,就对三姓家族长说了。此时,赵姓家族已发展成村中首富,很有势力。三姓家族不敢正面得罪,就央风水先生指条隐路,以保村中黎民百姓。风水先生说:“要想破那凤凰地,倒也不难。把村名再改回到原始村名去,然后在“丁”字街的正中建一个无限大的庙。上塑关云长关老爷的圣像,就能镇住那块凤凰地。”
    三姓家族长遵言,在正冲西大街(凤凰地)的墙上塑上了关公、关平和周仓的像,起名无影庙。老百姓知道这是保全村平安的“神庙;”,都十分虔诚地到那里烧香化纸,香火四季不断。
    说来也怪,自此庙建成以后,那凤凰地的头就一天天见小,后来竟成了一个大坑。人们说,那凤凰头是被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削去了。凤凰没了头,也就失去了灵验,村里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赵姓家的情景竟一年不如一年。因为他们办了一件对不住村民的事,就羞愧地搬走了。留下那无影庙和凤凰地,成了老年人向晚辈们说故儿的资料。
    梅友仁有板有眼地讲完这个传说,望着还沉浸在故事中的家人,叹口气说:“如今,无影庙里的神像没了踪影,香火也早已断了,那凤凰地也只是一个地名。按着老爷子托的这个梦来看,难道真的又有了灵验?”
    梅兰花心里觉得好笑:什么灵验?还不是我信口胡诌出来的!倒引出这么一个大传说。还好,既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还知道了娃娃亲叫王仕峰。
    这个娃娃亲又是怎样的一门亲事呢?
第六章 娃娃亲
    注:修改稿。
    “娘,那个娃娃亲是怎么一回事呀?”梅兰花噘着嘴问道。
    自穿越到现在,除了吴奶奶闪烁其词地跟她说过娃娃亲,家里人从来没给她提起过。她也懒得去问。知道娃娃亲叫王仕峰以后,她迫不及待地想弄清娃娃亲的来龙去脉。
    “你问这个……”梅贾氏震惊地望了望梅兰花。
    “人家想知道吗?”
    “咳,过去呀,一提娃娃亲你就哭。所以,在家里这个都成忌讳了。好好的问这干么?怪窝心的。”
    “干么要给我定个娃娃亲”?
    “咳,都是你爷爷的主意。”梅贾氏的脸上立时爬上一丝怨愤,“你爷爷晚年时和一个道长关系很好。在你满月的那天,你爷爷把那道长叫家来喝酒。可巧那天道长先去了一个也给孩子过满月的人家,那家生的是男孩儿。道长说那孩子长的天庭饱满,地廓方圆,一付状元相貌。将来一定是个大福大贵之人。你爷爷听说了,认为你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这是缘分,就托媒人给你定下了这门娃娃亲。谁知那孩子牌子倒长的不错,脑袋却是一盆子浆糊。”
    一听说是同年同月同日声,梅兰花的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自己和男友王仕峰不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吗?难道这是巧合?
    “娘,他真的叫王仕峰吗?”梅兰花追问道。
    “大名叫王仕峰。可人们都叫他傻呆愣。他爹叫王长道,脾气又嘎又古怪。是出了名的王别古。咳,作孽啊,滩上这么门子亲!甭管多么难,说什么也得给你退了这门亲事。”梅贾氏越说越生气,全然没有看到梅兰花那目瞪口呆的表情。
    生辰年月相同。名字也相同。而且相貌也不错。天下哪有这么巧合地事?难道这不是奇典大神冥冥之中地安排吗?梅兰花心情一阵激动。忙又继续问道:
    “那他傻到什么程度?”
    “咳。闹得笑话多去了。就说你爹亲身经历地一回吧。”梅贾氏郁郁不乐地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七八岁地时候。傻呆愣跟着他爹去赶集。正好那天梅友仁也去了。两亲家见面说起话来。梅友仁问孩子学什么哩?那王别古说刚学会写一。梅友仁见孩子愚钝。就想试试他。用脚在地上画了一个“一”。让傻呆愣念。傻呆愣摇摇头。说:“不知道”。王别古在一旁提醒他说:“不是教会你了吗?”傻呆愣说:“没有。”
    王别古:“不是念一吗?在纸上写了多少遍了”。
    傻呆愣:“不是”。
    王别古:“昨天还在纸上给你写了哩,怎么不认识?”
    傻呆愣:“在纸上写的那个一,又短又细,这一个比那一个粗,也比那一个长。”
    气得王别古踢了他一脚。
    “他一个小孩子,又在生人面前,一时说不上来也是有的。”梅兰花有种预感,觉得这个王仕峰就是自己要找的男友王仕峰,一时间倒希望这个娃娃亲退不成才好,不免为他开脱起来。
    “事情可不是这样的。”梅贾氏又继续讲了起来:
    “十一、二岁的时候,一天,街上来了卖香油的。他母亲给他碗和钱让他去买。并嘱咐说买多少多少。到了那里,给忘了。把钱都给了人家,说就要这些的,自己端着碗让往碗里打。买卖人哪有怕卖货的?收了钱就给他打油。碗小油多,提里还剩下一小点儿。有人就逗他说,碗底儿还能盛油。傻呆愣想也没想,把碗扣过来就让卖香油的给倒在碗底儿里。把一碗香油全倒在了地上。
    “十二、三岁上,一个人到街上去玩。一伙儿小孩打尜尜儿,他也凑过去看。有一个小偷偷了邻居家的牛,怕邻居找起来露了馅儿。就对他说:‘呆愣,你想打尜尜儿吧’?傻呆愣说想。小偷就把他领到偷牛的地方,指着拴牛的橛子说:‘这个橛子削的尜尜儿转得最好了,拔了走家里削去吧’!
    “傻呆愣真得过去拔起来。
    “正在拔着,牛的主人来了。一看没了牛,就认定是傻呆愣偷的。拽着他就找了他父亲去。
    “他父亲自然不承认。说:‘谁不知道我儿子傻?他要会偷牛,我陪你十头牛心里也高兴’。
    “丢牛的心里也明白牛不是傻呆愣偷的。可自己的牛确实被人偷了,又看见他在那里拔撅子,不赖在他头上,上哪里找牛去?就不依不饶,说没偷牛干么拔撅儿?要么给找到偷牛的人或是被偷的牛,要么赔头牛钱。
    “傻呆愣傻儿格登什么也说不清。他父亲没辙,只好赔了人家一头牛钱。
    “到了十三、四岁上,依然不开窍。看来书是念不成了,他父亲就想教给他农活,日后好凭憨力气养活自己。当时正是玉米苗锄头遍的时候,就让他扛着锄跟着自己下了地。
    “在地头上,他父亲给他讲解了锄地的好处,告诉他锄地就是为了让庄稼苗长得快,长得高。指给他哪是草,哪是苗,怎样锄?并示范给他看。
    “傻呆愣没下过地,草苗不分不说,那锄头扔出去,不是偏了就是砸在苗上,他父亲又手把手地教。教了一会儿没学会,心想:头一次下地,认识认识庄稼也好,让他自己胡乱锄去,能毁几棵苗?就一个人拉着锄在头里下了趟子。
    “等他父亲一遭地锄回来,傻呆愣一点儿地也没锄,反倒拔起玉米苗来。他父亲问他这是干么哩?他说,这样苗长得快,就不用锄了。他父亲听了,真是哭笑不得。”
    听了梅贾氏的一番故事,梅兰花心里反倒有些安慰:这个娃娃亲与自己要找的男友,生辰八字对上了,名字对上了,如果相貌也能对上,那就是穿越过来的阿峰了。他们将在这一世接续前世的姻缘。梅兰花心里有些激动:傻呆愣怕什么?!只要能吃能跑能跳,比起前世的植物人王仕峰来说又强多了。奇典大神曾经说过,她的情郎哥注定是一个智障者,需要她用故事去唤醒。她每搜集或者整理一个故事,他的智力就会增加一分。她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这一发现给梅兰花很大启示,她觉得是自己表态的时候了。
    “娘,我想见见他!”
    “你……”梅贾氏惊得眼睛睁到极限,“这件事咱家惟恐躲不开,你还上赶着见他?再者说,哪有没过门见面的?怎么病了一场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这些都是人们传说的呀!”梅兰花据理而争。
    “你爹可是亲自看到的。”
    “那时不是还小嘛,谁知道现在还傻不傻?”
    “要不傻,你病了这么一大场,早该来看看了。还不是傻得连个人话也不会说,不敢让他出来丢人现眼。再说了,他的一个亲叔伯姑是你二姐的婆婆,他的好多笑话都是你二姐从她婆婆那里听来的。背着你,我们没少念叨他。”
    这时,庭院里有车马驶进的响声。
    梅贾氏从窗玻璃往外一看,对梅兰花说:“你二姐来了,你要问,让你二姐亲自给你说说。”
第七章 傻呆愣
    “二姐,我和娘正说娃娃亲的事呢。你正好来了,快给我说说那个傻子的故事。”
    望着妹妹一脸的平静,梅兰枝惊讶得合不上嘴:“三妹,好好的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于是,梅兰花一字一板地给二姐学说了“老爷子托梦”的事。也说了父亲讲的“无影庙和凤凰地”的传说。“反正这里有说道,要不怎么咱爹把无影庙和凤凰地都联系起来了呢?”梅兰花十分认真地说。
    “这里头的事谁又说得清呢?不过,那个傻子确是实实在在的。”
    “娘说你的婆婆就是他的叔伯姑,你们一定经常说起他来吧!”
    “其实,就是在咱家里也经常说起他来。”梅兰枝的表情变得沉重起来,“也就是背着你一个人来着。以前一提你就哭,我们谁还敢守着你说!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还要亲自见见面呢?”梅贾氏不无责怪地说。
    “见见面又怕么呢?行就行,不行就散,不见面谁知道他傻到哪里去?”梅兰花固执地顶了母亲一句。
    “关于他的傻故事,说起来真是一嘟噜一串儿的,叫你二姐给你说说,听了你就不犯犟了”。
    “关于他的故事,都是我婆婆回娘家时听说的,回来当笑话讲给我们听。最近,婆婆又给我们讲了三个新近发生的故事。”
    “二姐,你快讲给我听”。梅兰花催促道,心里充满期待。
    梅兰枝表情凝重。仿佛给小孩子讲故事一样讲了起来:
    挨打
    傻呆愣在家里撒汤漏水。在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