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35部分

智愚配-第35部分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拜祖宗爹和娘。
    夫妻交拜多和美,
    欢欢喜喜入洞房。
    一喜月老牵红线,
    今日织女会牛郎。
    二喜来年生贵子,
    将来是个状元郎。
    三喜今日帐子里,
    并蒂花开俩鸳鸯。
    这唱喜的,属乞讨类。凭了一口伶牙俐齿,谁家有结婚的,就上谁家去,也不管认识不认识。进了门先打一通竹板,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就开始唱。歌词大多奉承与赞美,且看见什么唱什么,没有固定稿本。唱完后,讨主家几个赏钱走人。
    梅兰花在前世曾搜集整理过这方面的材料。在这一世的大婚之日听到有人来给唱喜歌,自是感兴趣。十分认真地聆听了每一句歌词。她觉得这个喜歌的歌词十分优美生动,而且面面俱到,仿佛被学者认真推敲过一般。
    难道这是偶然吗?
第三十八章 终成眷属
    拜完堂以后,梅兰花刚回到屋里坐下,便有人端来一碗飘着葱花香味的挂面荷包鸡蛋。
    梅兰花知道,这又是当地的一个风俗:新媳妇在入洞房之前,必须吃一碗婆家给做的挂面荷包鸡蛋。而且,荷包蛋必须是两个,不能多也不能少。
    关于新媳妇吃荷包蛋的来历,梅兰花在前世曾搜集到这样一个传说:
    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叫简狄的姑娘。聪明又伶俐。
    一天,简狄和女伴们在河里洗澡,看见燕子从头顶飞过,落在了岸边的草窝儿里。简狄好奇,奔过去一看,草窝里头有两个小小的鸟蛋,就吞吃了。
    后来,简狄有了身孕,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叫契。契的能耐很大。他帮尧帝治理国家,帮大禹治理洪水。舜帝很赞赏他,就封了他个大官儿。
    简狄吃燕子蛋怀孕生契、契做大官儿的事,被人们传开了,一些女人也学着简狄吞吃起鸟蛋来,也希望自己能像简狄那样生一个有能耐的大胖小子。
    后来演变成由婆家给新媳妇荷包两个鸡蛋。这里又多了一层意思:婆家盼望新媳妇既能生一个将来能当官的胖小子,又能和自己的丈夫恩恩爱爱亲亲密密地合(荷)抱(包)在一起。
    一碗荷包蛋,寄托着婆家对新媳妇的无限希望。梅兰花不顾新婚的羞涩,端起碗来很快吃完了。
    屋外一阵“嘻嘻哈哈”的推搡,偶尔还有手掌拍在身体上的响声。
    很快,梅兰花的床前围了很多人。人们笑着,嚷着,一个劲儿的催促道:“快挑,快挑呀!”
    一个笨拙地、抖动地戒尺顶住了红盖头。向上挑了两挑没有挑起来。逗得人们“哈哈”嘻笑。挑盖头地人大概是受了人们笑地刺激。也“嘿嘿”地笑了一声。猛一用劲儿。盖头被挑起老高。戒尺也脱手随了盖头甩出去。
    屋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梅兰花被窘得满脸通红。闪羞眼望去。王仕峰海蓝色长袍地胸前。十字披红地带着一朵大红花。浅蓝色书生帽翅上垂着两条杏黄垂缕。把一张国字形脸庞衬托得儒雅俊逸。前世地时候。她就是被这张儒雅俊逸地面孔所吸引。而现在。在穿越了三百多年地今天。这张面孔又出现在她地面前。而且今后将朝夕相伴。她感到幸福包围了自己。情不自禁地送过去一个甜甜地微笑。
    然而。王仕峰却浑然不知。木乃地站在那里。不时发出“嘿嘿”地傻笑。
    如果他不开口和不“嘿嘿”地笑。有谁会相信他是一个智障者呢!梅兰花心里想。想罢又觉得自己好笑:刚一进门就袒护上女婿了!
    看热闹地人们被梅兰花地微笑激起情绪。推搡着王仕峰说:“和你媳妇亲个嘴儿。快着。去亲呀?”
    梅兰花赶紧把身子扭向床里。她真担心王仕峰禁不住人们的怂恿而做出出格的事来。
    还好,王仕峰不为人们的怂恿所动,“嘿嘿”傻笑着,一蹦一蹿地跑了出去。
    在王家人的引导下,大嫂赵金爱和二嫂阴焕珍走进屋来。
    闹新房的人们一见来了娘家人,都知趣地离开了。
    姑嫂相见,未曾说话,泪水先流,就连小刘也陪着掉起泪来。
    彼此对哭了一会儿,大嫂首先哽咽着说:“三妹,你怎么这么轻率,这么大的事,也不和家里商量商量。咱爹娘急得连饭都吃出下去了。”
    “我回去后就跟爹娘赔罪去。”梅兰花抽抽嗒嗒地说。
    “咳,父母那边倒是事小,关键是你。这是你一生的大事,吃苦受罪的是你自己,别人谁也替不了。”二嫂阴焕珍无限惋惜地说。
    “你这是怎么想得?过去,一说娃娃亲你就哭,说都不让说。怎么一下子办到这里来了?你可把家里的人给闹懵了。”大嫂依然流着泪哽咽,平时姑嫂关系处得非常融洽,她一直把梅兰花当自己的亲妹妹待。
    梅兰花低着头默默地听着,并不想解释。她知道,这不是能解释清的事。
    姑嫂仨刚说了几句话,道喜的男宾也进屋来看本家姑娘。大家礼节性地寒暄几句,问了几句,坐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出去了。
    大嫂临出屋门时,爱怜地回头望了望,眼里含着泪花儿,眼神里写满疑虑,那意思仿佛在问:“你这是为什么?啊,到底为了什么???”
    梅家一共来了八个人:大、二嫂和两个哥哥在内的六个道喜男宾,占了“六六大顺”和“发”的口彩。看来,梅友仁夫妇因疼爱女儿而顾全大局,当成自家嫁闺女来办了。这让梅兰花很欣慰。自从做了这个决定,她一直担心梅家会“恼恨”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女儿而不予来往?像这样因婚事和老人闹崩的,前世现世都不少。今天,梅家就是来一个人,也能证明没有放弃自己。第三天回门时她就有了去处。
    吃过晚饭,闹新房的人渐渐走了。早已等候在家里的两个年轻媳妇说着笑着进来铺床。
    新媳妇过门头一天,什么也不要自己做。就连铺床、拿便盆,都有专职人员办理。
    两个铺床的先把床的四角及里边洒上红枣、花生、栗子,取“早生”“立子”的口彩。然后便一边铺,一边唱道:
    “铺铺,盖盖,
    过的日子真不赖。
    铺铺,平平,
    过的日子真正行。
    这头枣,那头枣,
    一年生个大胖小儿。
    这头量,那头量,
    不到三年就叫娘。
    这头掖,那头掖,
    不到三年就叫爹。”
    梅兰花仔细听着她们的唱词,都是说的“孩子”的爹娘,一点也涉及不到铺床者本人,听不出辈儿份来。
    这铺床的唱词随意性很大。比如,如果铺床的和新媳妇同辈儿,就会说“这头长,那头长,有了孩子叫大娘”;如果铺床的是新媳妇的婶子大娘辈儿,唱词就说“这头拽,那头拽,有了孩子叫奶奶”。这里的“大娘”和“奶奶”,都是指铺床者本人。
    床刚铺完,就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便盆进了屋。后面还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嘟念道:“姑姑拉盆,来个小侄。”
    梅兰花见状,忙抓了一把糖果给小女孩。
    这“拉盆”也是一种民俗。新婚之夜,要由一个未婚的小姑给新媳妇拿便盆。而且,便盆还不能离开地面,要在地上拉着走。一边拉还要一边说。也是图个先生儿子的口彩。
    王仕峰只有王灿菊一个妹妹,而且同一天出嫁。就让近当家的一个同辈小女孩担任了此职。王家少不了给小女孩买些东西。
    一切都办理完以后,人们推着搡着,把一身便装的王仕峰涌进屋来。
    王仕峰一身酒气。看来宴席上被灌了不少酒。他瞪着无神的大眼睛,直直地看了看梅兰花。眼神有些迷茫,仿佛对这个年轻漂亮的女性留在自己房间有些不解。
    “阿峰!”梅兰花走近他,深情地喊了一声。经过漫长思念和孤独寻找,愿望终于实现了,梅兰花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早已忘记了残酷的现实。
    “嘿嘿!”王世峰咧嘴一笑,呆傻又回到脸上。
    梅兰花的思维回到现实中。也笑笑说:“阿峰,不怕!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句话,梅兰花像是对王仕峰说,又像是安慰自己。说着,上前给他宽衣解带。
    长衫脱下后,王仕峰爬上床,一头倒在里边的枕头上。不一会儿,就打起呼噜来。
    “难道他连人道也不懂?”梅兰花心想。虽然早就有思想准备,事到临头还是有些怅惘。
    见他打呼噜,梅兰花也爬上床。搬着王仕峰的脑袋给他放正,呼噜声立时小了很多。
    王仕峰的睡姿很安静。除了顺着嘴角留下来的一道垂涎透露着些许呆傻外,整个睡相看上去很优美。梅兰花心里一热:这睡相,这垂涎,前世的她守护了多半年,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所不同的事,前世的这个睡相是个植物人……前世的她,为了唤醒这张睡相,她跟老中医学会了头部按摩。每日无数次地在神庭、上星、百会、天冲、风池等**位进行醒神按摩;还用双手对点揉摩法帮其开窍益聪……
    想到这里,她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睡眠中的王仕峰,在他头上的**位上按摩起来。
    前世的王仕峰后脑勺上有一个凹陷处。是在公园里被歹徒打的致残的烙印。每次按摩到那里时,她的心就无比愧疚。然而,越愧疚越愿去抚摸。
    现在,面对这张熟悉的睡相,她的手情不自禁地慢慢伸向那个让她十分敏感的部位。
    梅兰花的手刚一触到那个部位,还未摸出平凹,王仕峰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瞪着惊恐的眼睛,声嘶力竭地喊道:“阿花,快去叫三哥!”喊完,又没事似地倒头打起呼噜来。
    梅兰花惊呆了:这不就是前世王仕峰在公园里喊的、也是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吗?现在这个王仕峰在新婚之夜、同时也是第一次单独相处的时刻喊出来,这决不是巧合!而且,他喊这句话的表情,急切而恐惧,声音清晰而洪亮,一点也没有呆傻之人的含含混混。
    这不是穿越过来的王仕峰又是谁?这是神灵在暗中相助,来告诉自己这个事实!梅兰花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顾不得夜深人静新婚之夜有人听房,趴在王仕峰身上“呜呜”哭了起来。
……(本卷结束) ……
第三卷 风雨王家
第一章 “大脚尼姑”
    俗话说,纸里抱不住火!梅兰花替甄艳茹上轿的事,一进门就被有心计的丑女人——王仕峰的母亲看出破绽:她首先注意到甄家送闺女的女人只有一个而不是俩,而且还是个女孩子!这很不符合当地的习俗。一般来说,闺女出嫁,娘家都要选两个稳重老成的媳妇相送。就是本家没有,街坊邻居也能拆兑。总不能让个没过门的孩子来?再仔细一瞅,发现这个女孩眉眼里很像昨天陪“算卦先生”的那个书童。
    丑女人心里存疑。但这是自家过喜事的日子,亲戚朋友都来了,也只能顾全大局把事按部就班地办下去。再说,这桩婚事本来就磕磕绊绊,只要花轿能把媳妇抬了来,就是最大的喜庆。也就没有声张。
    梅家道喜的来了以后,一切都真相大白。丑女人虽然有些为女儿惋惜,但娶回来的是傻儿子的娃娃亲——远近闻名的“才女”梅兰花,而且还是自己愿意送上门的,自是欣慰。和丈夫王长道一起,高高兴兴地迎来送往,亲戚邻居们谁也没有看出这其中的变化。
    梅兰花更是一无所知地被婆婆接受了。大家心照不宣,谁也不提及此事。
    书中暗表:这个丑女人可不是一般人的胸怀。
    丑女人姓施,名祥芸。名子虽然起得很好听,人却长得奇丑。关于她和王长道的婚事,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哩。
    据说,施祥芸小时生天花,人病得不行了。她母亲为了让她活命,就到庙里许愿说,如果她的病好了,就让她出家当尼姑。
    许愿回来不久,施祥芸的病果然好了。于是,她母亲就把她送到姑子庙里削发为尼。
    施祥芸长大后,脸上的麻子坑套着坑,有铜钱大;桃形脸,两个上门牙露出唇外半寸多;黑大三粗的个子,一双大脚足有一尺二寸长。人们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大脚尼姑”。
    “大脚尼姑”在庙里耐不住寂寞,经常上家走动,央求她母亲让她还俗。
    她母亲说;“你长得这么丑,又落了个这么不中听的外号,寻个什么样的婆家呀?”
    “大脚尼姑”说:“娘。你没听人说嘛。‘人有奇丑。必有厚福’。三国时地诸葛亮。媳妇就很丑。不是一样当上了宰相夫人了吗?说不定我将来还能享上大富大贵呢。”
    她母亲笑了笑。怕说得太直了让女儿伤心。就哄她说:“等有了合适地人家。你再还俗。”
    有一天。“大脚尼姑”又回家看母亲。她母亲说:“你在家给我看着门子。我去走个亲戚。”不承想过半晌忽然下起大雨。她母亲被截在了亲戚家。
    “大脚尼姑”一个人在家里。看看天晚了。就披块雨布到大门口来关门。见门洞里蹲着一个年轻书生。问明原因。就把他让到北屋。做了晚饭给他吃。然后送他到西厢房住下。
    这个在大门洞里避雨地书生。就是贾鸣村地王长道。
    王家家境富裕。王长道又是家中老幺儿。乳名小九。由于从小受父母兄姐地宠爱。自幼养成了任性地性格。学习虽然一向不怎么地。受家庭地影响。求取功名这条路还是要走地。
    这年京城大考,王长道打点行李上了路。出门时,天气好好的,到了过晌,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就到一家的大门洞里来避雨。
    大雨下了一下午,晚上还没停的意思。见有人来关门,说明原因,就跟进屋里。
    灯影下,王长道偷眼看了看那个尼姑,不觉一怔。心里暗暗想道:“天下竟有如此丑陋的女人!”见家里又只有这么一个尼姑,很觉局促,只吃了几口饭,就在“大脚尼姑”的指点下去西厢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雨停了,王长道抬脚就要走。“大脚尼姑”不愿意了,拉下脸来嗔道:“看你是个读书知理儿的人,俺才留你宿了一宿儿。你就这么大清白日地出俺家大门,叫俺落个什么名声啊?”
    王长道一想:确也是。我俩虽然坚守了“男女授受不亲”,可像这样一个尼姑一个小伙子的住在一个院儿里,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