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58部分

智愚配-第58部分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秋会上,一行六人转了一会儿,姊妹仨要去看戏。梓维高把她们安顿在戏园子里。因为是连场戏,姊妹三个说好在戏园子里小吃部吃午饭。◆wWw。SH2。首发书。道◆三个男人乐得自在,便在秋会上到处游玩起来。
    三个人最后在玉皇庙里逛了一圈,天也接近中午了,肚子饿的咕咕叫。
    梓维高说:“这样吧。咱三个人把各自在庙中见到地。用四句白话写出来。谁写地字数最少。表达地意思最明确。算谁赢。反之。就算输。谁输了今天中午谁拿咱们三个人地饭钱。你们看好不好?”
    回英福忙应付说:“好”!
    王仕峰知道自己不是他们地个儿。见二连襟同意了。也就点点头。算是表了态。
    那时。文人墨客总爱在庙地墙壁上题诗留言。以炫耀自己地才能。庙里和尚为了方便游客。常备有笔墨。梓维高从和尚那里讨了来。在墙上写下了四句话:
    八大金刚。
    满身铠甲。
    两柄大锤,
    一杆蛇矛。
    写完,把笔墨递给了回英福。
    回萦福思索半天,忽然想起刚刚路过的一个油炸馓子摊儿,因为肚中饥饿,曾过去多看了几眼,并问了一下价:那馓子两文钱一个,每个一两半,长约三寸三。于是,他就在梓维高的那四句话底下也写了四句话:
    炸油馓
    一两半
    两文钱
    三寸三
    古时候,无论是写字还是题诗,都是从右到左竖行写。这样一来,回英福写的这四句,正好跟梓维高那四句连起来,上下一块儿读,便成了:
    四大金刚炸油馓
    满身铠甲两文钱
    两柄大锤一两半
    一干蛇矛三寸三
    王仕峰掂着笔心里琢磨:大连襟写了四个字,二连襟写了三个字,我只有写两个字才能赢了他们。
    可是写什么呢?他觉得大、二连襟为了一顿饭钱在这里斗诗,实在是瞎胡干,从心里嫌他们下贱。就提笔在墙上写下了“胡干”、“嫌贱”。
    正在这时,有两个游客各拿着一杆矛枪走过来,一个说:“这矛枪挺轻便。”另一个说:“样子还很精悍。”
    王仕峰听了,立马在墙上写下了“轻便”、“精悍”四个字。三个人都写完了。再一看墙上,整整齐齐出现了这么四句诗:
    四大金刚炸油馓胡干
    满身铠甲两文钱嫌贱
    两柄大锤一两半轻便
    一杆蛇矛三寸三精悍
    三个人不由全笑了,还了笔墨,急忙离开了玉皇庙。
    中午饭自然要有梓维高往外拿钱了。
194 第五卷 第四章 吟诗吃饺子
    三个人刚出庙门,碰上了梓维高的同窗同学范简石碾。
    这简石碾的脾气跟梓维高差不多:人来疯,好显摆,还好赶饭门(利用借口赶到别人家里去吃饭)。有光必沾,能黏则黏,人送外号见吃黏,意思就是见了吃的就跟你黏糊上了。
    说起这见吃黏,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见吃黏去走亲戚,见人家好吃好和好待承,就在那里住着不走了。时间一长,亲戚便厌倦了。碍于情面,又不好说出
    一日下雨,亲戚灵机一动,在自家的墙壁上写了两句逐客诗,想在不伤情面的情况下让他自觉地离去。逐客诗写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见吃黏见了这诗,心知肚明。但他又实在舍不得离开这白吃白喝的地方。不走吧,主人又下了逐客令。灵机一动,便改动了一下“逐客诗”的标点符号,使其变成了有利于自己的两句“留客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亲戚见了他改动的诗句,哭笑不得,只好让他继续住了下去。
    见吃黏见天近中午遇同窗,很是高兴,便黏上来说说笑笑的一起往前走。
    四人在街上走了一段路,见一支送殡的队伍吹吹打打地走过来。见吃黏的人来疯上来了,开口吟道:“村庄出来一棺材”。
    回英福见是大连襟地同窗。出于礼貌。随声接道:“七八个人往前抬”。
    梓维高深知见吃黏地为人。更何况今天中午地饭钱还得自己掏腰包。便不想和这个同窗深交。想让他感受到自己地轻描淡写。跟一段路走人得了。因此。在他吟出第一句诗时。便有意没往下接。
    回英福不知内情接了下去。梓维高觉得自己再要无动于衷。就太显山露水了。便也跟了一句:“一抬抬到荒郊外”。
    四个人一起行走。有三个人吟了诗。见吃黏望望还没吟地王仕峰。心里说:看你仪表堂堂。怎么不给一点面子呢?
    梓维高看透了见吃黏地心思。又想起这次来赶会地目地。便没好气地瞪了王仕峰一眼。说:“哎。吟诗呢。轮到你了。”
    王仕峰没有思想准备。又有外人在场。一时没了思路。心一急。说了一个“埋……”。下面却找不到合适地字眼。急得满脸通红。
    梓维高本来气不顺,见王仕峰只说了一个字。便借故发火说:“你到底会不会作诗,人家说地可是七言句,你只往外崩这么一个字。像什么话!”
    王仕峰拿眼看了看他,没吭声。回英福打圆场说:“说得也算对,棺材抬到荒郊,不就是埋的嘛!”
    梓维高只好作罢。
    见吃黏和梓维高虽是同窗,因为各怀心事,走的多,说的少;回英福觉得见吃黏是投奔梓维高来的,自己不便过于热情;王仕峰对这一些更是二大肚子搬坯——不放在心上。因此,场面特别的冷清。
    到了人多地地方。见吃黏为了打破僵局,主动地吟起诗来:“今日逛秋会”。
    回英福觉得上一次自己接的第二句,这次不接不好。又因腹中饥饿,食欲占据上风,随口跟了一句“割肉包饺子”。
    梓维高一听灵机一动:要是自己买东西自己动手包饺子吃,比买饭店里的要便宜很多钱呢。算算时间还早来得及,就随声附和道:“大家齐动手”。
    轮到王仕峰了。他对梓维高因为那个“埋”字发火很反感。心想:不就是吟着玩儿嘛!我吟得不好的时候多的是,还没一个人这样给我发火呢。你越嫌我,今天我非给你叫叫这个劲!心里这么想着。就又说了一个字:“吃”。
    这次梓维高表面上虽没有发脾气,但心里却说:我叫你吃不成!
    说干就干,很快买齐了东西,找一家小店,见吃黏剁馅,回英福赶面,梓维高烧火。
    王仕峰从来没干过这些事插不上手,坐在一旁净等着吃。这更让梓维高看他不顺了,一边烧火一边不住地乜斜他。
    不多一时。饺子煮熟捞在盆里。见吃黏正要往碗里盛。梓维高用手势制止了他。皮笑肉不笑地说:“今日吃饺子,我要立一个规矩:吟诗记数。说几个字,吃几个铰子。”
    回英福一看这是要刁难王仕峰,忙调解说:“大哥,出门在外的,大家都垫垫饥,有什么事回去再说。”
    梓维高鼻子一哼,说:“今天我做东,就得听我的。不按这个规矩办,饺子坨在盆里,谁都别想吃。”说着话,用眼直盯王仕峰。
    见吃黏冲的就是这顿饭。自恃“有才”,心想:无论你怎么数,也少不了我的饺子!就提议说:“今天咱就以这屋中梁上地燕子为题,怎么样?”见梓维高和回英福都点了头,随口吟道:“两只燕子梁上立”。
    梓维高拍手叫好:“老同学,你说了七个字,先吃七个饺子。”说着,往见吃黏面前的碗里拨了七个。
    回英福见客人开了口,跟着说了一句:“偎依相望分东西”。
    “二弟,你也说七个字,按规矩给你拨饺子。”梓维高也给回英福拨了七个饺子。
    按前两首的顺序该着梓维高了。他心里盘算:我该怎样说,才能挤出傻子一个字呢?他眨了眨眼睛,吟道:“燕子那里展了翅”。
    说完,自己拨了七个饺子,往桌上一放,直催王仕峰说:“轮着你了。快,燕子已经展翅了,这不挺好对吗?”意思是叫王仕峰说个“飞”字,吃一个饺子。
    王仕峰静静地坐在桌旁,不说一句话。回英福暗暗替王仕峰着急。
    梓维高说:“你不说连一个饺子也别想吃!”
    王仕峰拿眼看了看梓维高,不紧不慢、一字一板地吟道:“燕子展翅就要飞。”
    梓维高见也吟了七个字,正无可奈何地要给王仕峰按数拨饺子。王仕峰却一摆手,又继续吟了下去:
    “飞过三里桃花店,又到四里杏花集。
    往东飞有五六里,扭回头来往西飞,
    往西飞有六七里,扭回头来往南飞,
    往南飞有七八里,扭回头来往北飞,
    往北飞有**里,扭回头来还要飞……”
    梓维高连盆端起,哭丧着脸说:“三兄弟,高低别飞了,这一盆饺子都给你也不够。”
194 第五卷 第五章 比说谎
    王仕峰见出息,梅兰花心里高兴。调教的方式也由简单的说歌谣、讲故事,向复杂的启发式扭转。以事例为教材,教他这句话在这个场合怎么说,在那个场合又怎么说;这件事怎么处理,那件事怎么去办;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怎么样的刁民怎么样对付。小两口在家耍嘴斗智也成了每日必做的家庭作业。以增强他的应变能力。
    梅兰花说:“今天咱吃南边来了一伙子鹁鸽。锅里起锅里落。
    饺子)”
    王仕峰说:“行!家里的忌讳(醋)不多了,我去买点儿来”。
    梅兰花说:“中午给你蒸黄金塔(玉米面窝头),再做一碗白云抱日头(荷包蛋)”
    王仕峰说:“我去草死苗活地发暄(锄地),回来捎把撅腚种(辣葱)。
    晚上要睡觉了,梅兰花就说:“咱梦游瑶台去吧。”
    王仕峰“嘿嘿”坏笑:“今晚牛郎会织女。”
    在梅兰花精心策划的训练中,王仕峰的智能有了很大提高。人也活泼了很多。并且逐渐地融入到成年人的行列。人们天南海北侃大山时,他也能插上一言半语。
    人们见他说话靠了谱,都觉得新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愿意与他搭腔。一时间,王仕峰成了人们的香饽饽,只要有他在场,必定是谈论的第一人选。
    王仕峰也乐得参与。有时为了一句话或是一件事,给人们争得面红耳赤。时间久了,也就锻炼出口才,反倒成了当弯儿里能说会道的人。
    冬天农闲。农村里地男人们喜欢在太阳底下聚群儿。边晒太阳边啦呱儿。
    这天。王仕峰坐在太阳地儿里与人说笑。张三和李四凑了过来。
    这张三长地歪瓜裂枣。还一肚子坏杂水。丢奸不露头。人送外号蔫儿坏;
    李四长地尖嘴猴腮。为人尖酸刻薄。光占便宜不吃亏儿。人送外号猴儿精。
    这两个人一过来。就打开了歪注意。猴儿精对蔫儿坏和王仕峰说:“光这么瞎侃没意思。咱三个人比赛吹牛。无论比什么。都得顺着杆子往上爬。谁说不上来。罚今天中午请客。怎么样?”
    众人觉得有趣。都鼓动王仕峰应承下来。王仕峰只好点头答应了。
    比吹大
    猴儿精干咳一声说:“我倡导的,我先说个大的:我有一个天那么大的盘子!”
    蔫儿坏干咳一声,坏笑着说:“我也说一句:我有一个地那么大的碟子!”
    王仕峰想了想说:“你们说地都不算大,俺有一个萝卜,切了你那天大的盘子里一盘子,又装了你那地大的碟子里一碟子,俺这萝卜还剩下半截子。”
    猴儿精和蔫儿坏平时为非作歹。人们都恨透了他俩。见王仕峰说的大话压住了他俩的,都高兴得给他鼓起掌来。
    比吹穷
    猴儿精见这次没分出输赢,而王仕峰还更胜一筹。心里不服气。小眼儿一眨巴。伸了个懒腰说:“世界上数我穷。我现在铺着席片,盖着麻袋片,头底下枕着坷垃块。”
    蔫儿坏不服气地说:“我比你还穷。我铺着地,盖着天,头上枕着半块砖。”
    王仕峰“咳”了一声说:“我比你俩都穷。我现在铺着脊梁,盖着胸膛,头上枕着巴掌。”
    这一轮又没分胜负。
    比吹小
    猴儿精又说:“我再说个小的:说有这么一个矬老婆,矬地简直没法说,蹬着凳子去做饭。踩着梯子来刷锅。”
    蔫儿怀接着说:“那一天不见了矬老婆,一家人把家里的土过了粗箩过细箩,也没找着这个矬老婆。”
    王仕峰“哎”了一声说:“她没在土里,再怎么箩也箩不出她来!”
    “你说她在哪里?”猴儿精见说,以为他回答不上来了,就追问了一句。
    “她在眼药瓶里絮被窝哩。”王仕峰不紧不慢地说。
    众人大笑。都为王仕峰鼓起掌来。
    比吹奇
    猴儿精见小段说不住王仕峰,就想以奇制胜,说:
    “传说有艘大船出海时被鲸鱼吞入腹中,鲸鱼又被大鸟吞食。后来船随鸟粪落在一个巨人头上。巨人梳头时才发现木梳中间夹着一只船。”
    蔫儿坏说:“今年夏天。清河南岸有一头牛,伸头吃了清河北的玉米苗;清河北的人跨过河,将牛提到清河北;清河南的人不干了,又伸手将牛夺过来提到了清河南。”
    王仕峰想了想说:“也是夏天里的事:我出门曾遇到三千士兵,都满身大汗。见路旁边有一只大木盆,便争先恐后地跳进去洗澡。木盆未放平,侧向了一边。三千人也都随着木盆侧转滚到一个角落里。”
    这一回合又打了个平交。
    比说谎
    猴儿精小眼滴溜一转,诡谲地说:“我先给你们说一件事,村东那眼好甜水井。昨夜里有贼盗了去。被人发现。就追,眼看快追上了。盗贼把井扔在地上跑了,井被摔成三截。”
    蔫儿坏接着说:“怪不得我觉得夜里有人背着重物从我屋后走过去了。”
    王仕峰一时没转过弯儿来,听后把头一摇说:“水井岂能偷了走?笑话儿!”
    猴儿精和蔫儿坏立时笑道:“赌哩,认输吧!今天中午我俩到你家吃酒席去!”
    王仕峰不服,争辩说:“你们说的是比赛吹牛,并没有说比说谎啊?”
    猴儿精说:“说谎也是吹牛。咱们比赛前已经说好了,无论比什么,都得顺着杆子往上爬。”
    众人也都给王仕峰解释说应该算数。
    王仕峰郁郁不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