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62部分

智愚配-第62部分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说,顾名思义,就是流传的说法。民间传说,就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对某件事迹的叙述和评价。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则是虚构的。”梅兰花继续解释说,“像冬至吃饺子,就是根据医圣张仲景为穷人治烂耳朵这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为基础流传下来的。而董巧生创饺子,则是虚构的。因为里面连个朝代也没有,皇上也没说是谁。当故事听呗。”
    “你还有这方面的故事吗?说出来,比较比较。”王仕峰认真的像个孩子一样。
    “咱们县里有一个叫藏王林的村子,是吗?”
    “有啊。离咱这里二十里地。村里有个小集市,挺火爆的。”
    “这个藏王林和饺子还有渊源呢。”
    “是吗?快说说看。”王仕峰有些急不可待。
    “这是西汉末年的事。”
    “嗬,一个东汉末年,一个西汉末年,看来,这饺子出在汉朝是定而无疑的事了。”王仕峰打断梅兰花的活,好像发现重大事情一样兴奋地说。
    梅兰花笑笑。继续说道:“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帝位。为了斩草除根。到处追杀幼主刘秀。刘秀只身一人。被追得到处逃窜。
    “一日。刘秀逃到我们这一带地大清河西岸。正要渡河东逃。不料王莽地追兵已到。他便到离清河不远地一片矮树林里躲藏了起来。
    “当时。正是寒冬腊月。王莽地兵将围着矮树林搜查了三天三夜。刘秀也在矮树林里冻了三天三夜。等到王莽地兵将走后。一个老汉到矮树林里砍柴。才发现了他。老汉问明了情况。知道这是大汉幼主。便把他领到家中藏了起来。
    “刘秀经过这一冻一饿一气。竟得了加气伤寒。一病十几天起不了炕。老汉请医抓药。精心护理。
    “老汉有个女儿。名叫娇娘。长地端庄秀丽。还烧得一手好饭菜。她见父亲把大汉幼主藏在家中。又听说了刘秀地不幸遭遇。十分同情。就调着花样儿地给刘秀做着吃。
    “那时候。人们地主食就是熬粥、蒸窝窝头。改善生活时就用麦子面熬糊糊、拌疙瘩、揪面片。把肉啊菜地调好了味儿。往锅里一倒。名叫味儿串。娇娘虽然聪明乖巧。也只能重复做当时那几样吃食“这样做了十几天。她觉得太单调了。一心想做出新鲜花样儿来。好增强刘秀地食欲。
    “这天,是大年三十。娇娘和好了面,垛好了肉馅儿,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娇娘心想:这刘秀虽然遭难,但他毕竟是大汉幼主。来我家这十多天,吃的都是农家饭。今天是大年三十,这辞旧迎新饭难道还让他吃揪片儿?
    “她看看和好的面团,望望调好的味儿串。忽然灵机一动:用面片把味儿串包起来再煮,既可避免了香味地散失,又可解决了汤的油腻,说不准,会更好吃呢。
    “于是,她就捏起一小块面团来在手里抻。她一边抻一边捏,很快,一个圆圆的小面饼出现在手掌上。她又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肉馅儿调的味儿串放在里面。然后用手指头这边捏捏,那边捏捏,直到全部捏严。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两头尖尖,中间鼓鼓,外面是皮儿、里头是馅儿的面食——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个饺子。
    “娇娘把自己的小发明放在手心里一瞧,嘿,还挺好看的。她很为自己的发明高兴。于是,便又包起来。直到把和好地面全部包完。
    “等到半夜吃辞旧迎新饭时。她用煮面片儿的方法。把她这些小发明用开水煮熟,盛到碗里。端到父亲和刘秀面前。大家一吃,嘿!滑润鲜嫩,清香满口,十分好吃。
    “刘秀一边吃一边称赞道:这么好吃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呀?
    “娇娘不好意思地回答说:这是俺试着做出来地,俺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刘秀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现在正是半夜,也是由亥时进入子时的交子之时,就叫它交子吧。
    “就这样,在除夕之夜交子之时吃这种水煮的食品,首先在我们这一带传开了。因为这种食品很好吃,人们不但在除夕之夜吃,还用来招待亲友,改善生活。又因为它是一种吃食,为了区别计时用的交子,人们又在交字上添了个食字偏旁,就成了现在的饺子。久而久之,在我国就形成了过年吃饺子的风俗。
    “后来,刘秀登基坐了皇帝。想起了在乌由县大清河畔的矮树林里躲藏的情景,以及在老汉家里吃饺子的事,就把那一片矮树林封为藏王林,把老汉居住地村庄封为藏王林村。还下旨召老汉和娇娘进宫受封。
    “这时,老汉已离开人世,娇娘也嫁夫生子,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哪里还愿意露这一段往事,讨这不知是福是祸的封赏!差官也只好报了个查无此人交差了事。”
    “娇娘真了不起,荣誉面前不伸手。”王仕峰赞叹地说道。
    “女人嘛。只要一成了家,心里就只有自己的男人,别的什么都看得淡了。”梅兰花意味深长地说。
    “就像你,非得跟着我这个傻子一样!”王仕峰动情地说。
    这是自跟了王仕峰以来,听到的最暖心窝子的一句话了。梅兰花激动得热泪盈眶。忍了半天,缓缓地问道:“你知道我是为什么吗?”她用眼睛牢牢地盯着他,希望能听到她最企盼的那句话。
    “娃娃亲呗!”王仕峰把头测向一边,避开了梅兰花炙热的目光,用比刚才低八度地声音说道。
    梅兰花的心一下子又跌落下来。
    虽然是一瞬间,梅兰花还是通过他闪烁游离的目光,看出了他内心地痛苦和不安。
    “难道他把过去当成包袱背在了身上?”
    梅兰花心里猜测着。不露声色地逗他说:“娃娃亲也是缘份。其实,我就是看着你好。”
    “咳,再好也是个傻呆愣!”王仕峰眼睛看着别处说。脸上涌出一抹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愁云。
    “看来,是遇见新问题了。”梅兰花心里想。为了弄清事实,她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那是你的过去。现在你好了,正常了。要把过去的一切统统忘掉,从新开始。”
    “你忘了,他们可忘不了。”
    “谁们?”梅兰花追问道。她联想到这几天他出门比过去少了,料定必是在外面受人欺负了。
    王仕峰欲言又止。
    饺子包完了,梅兰花三下五去二地收拾到一边,坐在了王仕峰的对面。
    “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看看怎样对付?”梅兰花步步紧逼。
    “其实,也不能怨人家。是我过去不争气。”王仕峰低垂着头,像个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一样,喃喃地说。“猴儿精猜谜输了,表面上不敢怎么着咱们了,其实心里不服。那天见着我,恶狠狠地对我说:你不就是傻呆愣嘛!要没你媳妇给你出主意,一百个你我也不怵。蔫儿坏也不服。有一天我路过他身旁,他指着他地驴说:你个蠢驴,别说你穿上人衣裳成不了人,你就是穿上龙袍马褂,你也是头蠢驴!”
    “就为这个?”梅兰花心里有了底儿。反问道。
    “还能为么?这还不行?”王仕峰委屈地说。
    “人就是这样,不行了,笑话你;好了,又嫉妒你。关键是你自己得正确地对待自己。我今天站在了这里,这个我就是现在地我;过去的我已经不存在了。就像太阳一样,昨天地太阳已经落下去了,今天升起来的是一个新太阳。别人说什么任他们说去,自己争能赌气地混出个样儿来让他们看。”
    见王仕峰低头不语,梅兰花笑笑。把话题转移到刚才讲的故事上,说:“你对刘秀在矮树林里藏了三天三夜有什么看法?”
    “刘秀这个皇帝,当的也太难了。十冬腊月里,也真够受的。”王仕峰回答。
    “还有比这更难受的呢!”梅兰花说,“我再给你说一个关于刘秀地传说。
    “一次,刘秀被王莽追赶,一个人跑到一片秋耕地里。王莽的兵将们从四面包围上来,眼看着刘秀无处藏身。这时,正在耕地的老汉指了指犁沟。让刘秀躺在里面。然后用土埋上,让马卧在上面。
    “刘秀在下面受不了。便说:这样压着我受不了,让马站起来休息。于是,那马便站了起来。可是马站起来以后,马蹄子仍然踩着他。刘秀又说:让马悬起一只蹄子,轮流着休息。那马果然悬起了一只蹄子,不再踩着刘秀了。
    “这时,王莽地兵将渐渐地包围了上来。耕地的老汉让刘秀憋住气,用土把刘秀的头也埋住了。刘秀在土里憋得挺难受,忽觉得一个东西在拱他的鼻子。刘秀心想: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伸手将它捉住,一看是个蝼蛄,便将它的脑袋拧了下来。这时,刘秀觉得呼吸畅通了,猛然明白过来:这蝼蛄是在为他拱气眼儿呢!他后悔不该把它弄死。
    “再说王莽的兵将来到这块秋耕地里,见刘秀的马还在,却不见刘秀。便问耕地的老汉:刘秀跑哪里去了?
    “王莽的兵将不信,就用长枪遍地乱刺。各处都轧遍了,就是没扎耕地地那匹马的蹄子底下。王莽的兵将见找不到刘秀,撤走了。
    “刘秀被老汉扒出来以后,对着老汉和那匹耕地的马谢了又谢。谢蝼蛄时,想起蝼蛄被他拧下了脑袋,忙从土中找出那蝼蛄,折了根葛针,把蝼蛄的头和身子插在了一起。
    “刘秀对老汉说,如他得了天下,让老汉一家祖祖辈辈永食俸禄。又望一眼马,说凡是四蹄牲口,都不必卧下,只要悬蹄便可休息。又对蝼蛄说往西拱。意思是让蝼蛄到西边的沙土岗子上去拱,那地方土松软,又不伤害庄稼。蝼蛄领会错了,以为是让它往苗稀的地方拱。所以,蝼蛄拱稀不拱密“噢,原来马站着休息是这么来的!”王仕峰有些高兴起来。
    “你想想,刘秀在当皇帝之前,受了多大的磨难。要是他当时妥协了,经受不住了,中国历史上也就没有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了。这叫天将降大任于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韧性,曾益其所不能。”
    “怎么讲?”
    “就是说,上天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个人,必须要先使他地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有的才干。
    “刘秀经受住了,所以他当了皇帝。你要经受住了,明天的你就不是今天的你,将来的你更不是现在的你。”
    王仕峰若有所思!
194 第五卷 第十二章 抉择
    王仕峰爱上了书法。一有空就练。一张纸,正面写了反面写,家里几乎找不到巴掌大的一块儿空白纸。
    为了节省纸墨钱,他还突发奇想:把细沙土扑在台阶上,那根树枝当笔用,在上面练习。写了抹,抹了写,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晚上,一盏如豆的油灯下,丈夫写字,妻子纺花。小日子过得温馨四溢,其乐融融。
    “你看,我这张写得怎么样?”王仕峰提起自己的“杰作”,问梅兰花。
    望着横平竖直、强劲有力的宋体字,梅兰花由衷地称赞道:“不错,比昨天那张又进步了好多。你的书法真见出息。”
    “你先别夸哩,给参谋参谋,看看拿得出手去了吧?”
    “你打算怎么样呢?”梅兰花不理解他的想法,进一步问道。
    “要是拿得出手,我就到集上给人写春联去。往前就要过年了,**联的人肯定少不了。咱也凑凑热闹挣俩钱儿去。”王仕峰笑眯眯地说。看得出来,他很为自己的这个想法高
    “你卖字去?天!十冬腊月里,大街上冷得很呢!”梅兰花又吃惊又关切地说。
    “人家别人都不怕,我怎么就不行?我比他们年轻,体格还好!”王仕峰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上街卖字是没落秀才干的活。你行吗?”
    “他们是没落秀才,没咒念了才去卖字的。我不是秀才,是农民,卖字挣到钱是我的能耐、荣耀。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王仕峰不无调侃地说。见梅兰花没言语,又进一步解释道:“为了这个家,你一天到晚地纺线织布。看把你累的。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光让你养活着吧!现在是农闲,我先卖卖字。等开了春,就出去给人打工,多挣一些钱。把欠的外账还上。再把咱那处小院赎回来。住在这么两间偏房里,也实在不是办法。”
    王仕峰地一席话。把梅兰话说得热泪盈眶。心里比灌了蜜还甜:王仕峰真地好了!聪明了!而且还会盘算过日子了!既然他有这个打算。那就让他去实践吧!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望着王仕峰坚毅地表情。梅兰花点点头。动情地说:
    “随你!”
    “随你?”王仕峰重复了一遍。忽然。孩子似地弯弯着眉眼笑着说:“你一说随你。我倒想起一个故事来。”
    “什么故事?快说给我听。”梅兰花催促道。这还是王仕峰第一次主动给她讲故事。
    “说有一个叫巧姑地姑娘。嫁了一个傻女婿。”王仕峰娓娓道来户地晚辈都要到长辈那里去拜年。巧姑地女婿虽然憨傻。但他也知道今天是大年初二。明天就该去给老岳丈拜年了。于是。在吃初二早饭地时候问巧姑:明天去我老丈人家都拿些什么东西呢?巧姑听他那傻忽忽地话。有点不耐烦地说道:随你。
    “沙女婿听说了。便出门去买。可他跑遍了附近地所有商店。就是没有人卖随你地。眼看天都快黑了。还是没有买到。他低着头十分焦急地往家里赶。心想:买不到随你。我咋给媳妇交代?明天我老丈人要吃随你。我没有买到。媳妇一定又要骂我。
    “正当他愁得不敢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说随你。他顺着声音过去一看,原来有两个少年在池塘里玩冰凌块。有一个小一点的少年正拿着一方块冰凌想扔掉,但又怕那个大一点的少年不同意。就问到:“哥哥,扔了吧?”。那大的少年看了看说到:随你。
    “傻女婿一听便大声叫到:小兄弟,别扔!我到处买没有找到,原来是你们拿着,你们说多少钱?我要了。
    “两个少年先是一愣,那大的少年看出他是个呆子,随口说道:你就给两元钱吧!“傻女婿掏了两元钱就买下了那个少年手中的随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