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问鼎记 >

第15部分

问鼎记-第15部分

小说: 问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书桓终于弄明白这名字到底是怎么回事,心中暗笑不已,这安王还真能够瞎扯的,什么八字不合了?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怕连骨头都腐朽了。
  老婆婆又忙着点头道:“这个名字好,书桓——到底是他们出家人取的名字,不沾一点烟火气息。”说着,有上下打量着邵书桓,半晌叹道,“比小时候越发清秀俊美了,只是太瘦了。”说着,又滚下泪来。
  安王忙道:“母亲勿要伤悲,以后桓儿跟着母亲,母亲把他养的白白胖胖就是。”
  “说的也是。”老婆婆点头道。
  原来,这安王乃是当今陛下的亲弟弟,弓马纯熟,且手握兵权,连陛下都礼让三分。其生母乃是先帝极是宠爱的安贵妃,先帝驾崩后,现在的陛下登基,她也被封为安太妃,陛下也对其甚至尊重。
  但念着亲生儿子,那安太妃却是一直住在安王府,不愿呆在皇宫。
  “铭儿,清和院可收拾好了?”安太妃又问道。
  “回禀母亲,早几天就着人打扫干净,一切都准备好了。”安王忙道。
  邵书桓满腹狐疑,不会吧,收拾院子做什么,安王不会准备留着他在这里常住?那他还煞费苦心的把他那个狗窝整理好做什么?再说了,不管怎么说,他总是邵赦之子,总不能真是留在这里啊?
  而且,看着那老婆婆神清气爽,如果没有意外,再活个十年八年的,绝对没有问题,难道要让他假冒十年八年不成?
  “谁侍候呢?”安太妃又问道。
  “我让杏儿过去侍候,至于丫头,还请母亲看看,有好的挑两个罢了。”安王道。
  “这也罢了!”安太妃笑道,“你出去吧,今儿有客人,我和桓儿说说闲话,被让人来打扰了。”
  “是是!”安王答应了两声,退了出去,临走的时候,还不免对着邵书桓使了个眼色。
  邵书桓会意,不过是让他随机行事,只要哄好了老太太就好。
  这里安王去了,安太妃又拉着邵书桓的手,细细的看了看,叹道:“你父亲昨儿对我说,桓儿失忆了?”
  “是!”邵书桓见问,忙着要站起来回话,被安太妃拉住,坐在她身边,邵书桓这才道,“那年病的快要死了,迷迷糊糊的什么也不知道,等着醒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师父另给我取了名字……”
  安太妃点头道:“我以前也曾经听说过璇玑洞的种种传说,不知道那璇玑洞到底落在何方?这也是桓儿天生的福分,才会巧遇璇玑洞的仙姑,你可对奶奶说说,那璇玑洞都有些什么人?”
  邵书桓不仅头大,璇玑洞到底是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不过是安王利用传说哄骗老太太罢了。
  ————————————————
  新书冲榜,明月渴求推荐票票支持!
    正文 018章 胡扯璇玑洞
     更新时间:2009…5…7 18:49:58 本章字数:2358
  邵书桓想了想道:“那璇玑洞落在海外的一座孤岛上,终年云遮雾罩,岚气霓虹相接,岛上飘渺多仙子,个个袅娜多姿,叱风饮露,御剑飞行,非凡人能比,桓儿虽然在岛上几年,也是不准胡乱行走的,平日里除了见见师父,并未见过别的仙姑。
  师父曾经教我一些诗书文字、以及内息之法,不过是强身健体之用,也曾经教过桓儿浅显的剑术,不过桓儿天资愚昧,也没能够学得什么。”
  邵书桓心中暗道,这次我可有胡说八道,我可懂得真正的璇玑内经,也会几招独孤九式,那可是正宗璇玑洞出品。
  安太妃听了,点头笑道:“这事,那些仙姑想来不欲与凡尘中人交往,自然不见俗人了。倒不知道桓儿的师父姓什么,名谁?”
  邵书桓暗暗思忖,这老婆婆虽然年事已高,可也不是好忽悠的。不过他早有准备,笑道:“这倒是知道的,师父复姓独孤,名玉灵,法号玉灵子。”
  安太妃点头,正欲再说什么,突然听得外面脆生生的有人叫道:“奶奶,你有了哥哥,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
  邵书桓大是好奇,随着话语,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在丫头老婆子的侍候下,走了进来。
  邵书桓留神打量她,虽然身材形容还小,但模样却是极其标致,水汪汪的大眼睛里面透着一股子的灵气,穿着嫩黄色的裙子,梳着双环,见着邵书桓,抿嘴笑了笑,目光中尽是狡黠之色。
  “怎麽会?”安太妃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拉着那小姑娘搂在怀里,笑道,“慕莲,奶奶就算有了哥哥,还是疼你的,来,见过你哥哥!”
  说着,又对邵书桓道:“桓儿,这是你慕莲妹妹。”
  姬慕莲抿着嘴儿笑了笑,站起来对邵书桓盈盈施礼,邵书桓忙着也作揖还礼,两人见过,相会归坐。
  安太妃甚是高兴,随意坐着说笑了几句,姬慕莲终究年幼,坐不住,拉着邵书桓道:“哥哥,我们到园子里去走走?”
  邵书桓也不想陪着安太妃尽坐着,这老婆婆可不是好忽悠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露出马脚,忙着点头道:“好的!”
  “园子里风大,去去就来。”安太妃忙着嘱咐道。
  “奶奶放心,我们等下去前面玩儿,周大哥他们今天要写诗呢。”慕莲说着,拉着邵书桓就跑,慌得众丫头忙着跟了出来。
  等到了外面,慕莲撇开众人,独独问邵书桓道:“你真是我哥哥?”
  “你说呢?”邵书桓轻轻的笑道。
  “你……这人还好,不讨厌,就算做我哥哥也成。”小姑娘完全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
  邵书桓来到这个世界,还从来没有真正的开心过,闻言不禁笑了起来,这小丫头……
  “哥哥,我们去前面玩玩,周大哥他们都来了。”慕莲拉着邵书桓的手,轻轻的笑道。
  邵书桓已经是第二次听得说提到那个周大哥,见她说话的模样神情,似乎颇为在意那个周大哥,心中好奇,问道:“周大哥是谁?”
  慕莲见问,脸上微微一红,低头道:“周大哥就是周大哥啦!”
  说着,竟然不理会邵书桓,快步向着前面走去,邵书桓见状,心中暗道:“这小妮子动了春心了。”转念想想,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正是,山也是诗,水也是诗的年龄,见着年青清俊的男孩子,难免情窦初开,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即摇头笑笑,跟随在她身后,向着前面走去。
  安王所宴请的,自然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如今都聚集在正房后面西花厅里面,三三两两的说笑,见着慕莲和邵书桓,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落在他们两人身上。
  邵书桓的身份,自然不是真正的王府世子,所有人似乎都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冒名顶替哄老太太开心的,因此倒有一大半人的目光甚是不屑。
  “慕莲妹妹,来这边坐!”见着姬慕莲,早就有人招呼道。
  邵书桓目光一扫,见花厅内坐着的,都是一些十七八岁,最多也就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个个衣着华贵,有男有女,当然,能够成为安王座上客的,自然也不会是普通人,家里都是非富即贵的一群二世祖。
  慕莲低头笑了笑,突然拉住邵书桓的衣角,低声问道:“哥哥,他们都是天逸书院的学子,你也认识认识。”
  邵书桓点点头,正欲说话,却是早就有人过来,围着姬慕莲,问长问短。他见插不下口,便挑了个没人角落,坐了下来。
  跟随着过来侍候的杏儿唯恐冷落了他,忙着给他倒了茶来,伏在他耳边低声道:“公子,这些人都是忙着要巴结小郡主的,你别在意。”
  邵书桓心中有着几分糊涂,古代男女不是礼教大防,怎么他们这等年轻男女,却可以聚集在一起?
  想到刚才慕莲说的那个天逸书院,皱眉问道:“天逸书院是怎么回事?”
  杏儿见问,满脸好奇的看了看他,低声道:“公子没有去天逸书院上过学?”
  “就算上过,也忘了,想来没有吧!”邵书桓淡淡的笑了笑,他只想过去天逸书院卖书赚银子,可不知道,原来天逸书院还兼营学院?
  “这天逸书院乃是本朝开过皇帝陛下所设,令京城人家子弟,不论男女,不论贫贱,都可以入学读书,另外,没三年一次的科考,也是在天逸书院进行,天逸书院的老夫子乃是历朝翰林院的老学究,讲学甚有一套,如今京城子弟,很少自家请西席,都是让公子小姐们进入天逸学院读书识字,不光是学点仕途经济,更多的主要是巴结当朝的一些权贵。”杏儿说到这里,有意无意的看了看那些围着慕莲郡主打转的众人。
  邵书桓笑了笑,心中暗道:“原来与前世的学校一个调调……”
    正文 019章 和我斗诗?
     更新时间:2009…5…7 18:49:58 本章字数:2502
  却说邵书桓想着,原来与前世的学校一个调调。一边低头喝茶,因为众人都围着慕莲郡主打转,却没人理会他,他落得清闲,坐了片刻,甚是无聊,站起身来就欲出去走走,杏儿着跟随着。
  哪知道他还没有走到门口,突然被一人拦住,笑道:“公子请留步!”
  邵书桓打量着了一眼,中等身材,微微发福,相貌也不算出众,夹在一群人中,绝对不是显眼的,当即笑问道:“这位公子,有何指教?”
  “大伙儿正商议作诗呢,今天公子是主客,是不是应该先露一手,给我们瞧瞧?”那人笑道。
  邵书桓看着杏儿,他根本不认识此人,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但有一点他却是明白,这人,摆明是挑衅的。
  杏儿忙着介绍道:“公子,这位是董公国府上董公子!”
  “原来是董公子?”邵书桓笑了笑,“只是我未曾读过书,不过些须认得几个字,这作诗就算了吧!”
  这边他们说话,那边众人都围了过来,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年约二十左右的青年扶着慕莲,冲着邵书桓笑道:“公子不要客气了,或者说,公子是王府世子,瞧不起我们?”
  邵书桓焉有听不出他那个“王府世子”的讽刺,心中微微着恼,眼见慕莲和他神色亲近,估计此人就是什么她的周大哥,当即冷冷一笑,也不答话,抬脚就走。
  众人讨了个没趣,脸上都讪讪的下不来,那周公子更是恼怒,顿时就涨红了脸,冷哼一声,在背后高声道:“原来是仗着生的一副好模样哄骗人,腹内原本草莽?”
  邵书桓听见,陡然站住脚步转身,盯着他问道:“你说什么?”
  那周公子姓周,名锦鸿,乃是户部尚书家的公子,由于他姑妈乃是当今贵妃娘娘,深得陛下宠爱,这周家更是显赫一时,在京城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没什么!”周锦鸿冷笑道,“我说公子只会仗着生得一副好模样哄哄人开心。”
  邵书桓也不说话,缓步走到花厅里面,问道:“做什么诗,题目是什么,限用什么韵?”心中暗道,他妈的,老子就算不抄袭,与这诗词之上,倒还过得去。
  周锦鸿没料到他居然问这么一句,微微一愣之下,半晌才道:“我们不学那等小家子气,不用限韵,每人限酒、茶诗词随意,各一首就是。”
  “谁公断?”邵书桓问道,“总要论个高低。”
  “不如让本王做个公断如何?”正说着,只见安王依然是一身便服,从外面缓步进来,笑道,“大家作诗?本王虽然不善于诗词,想来这等眼力还是有的。”
  “爹爹!”慕莲忙着见过安王,退过一边。
  众人也都纷纷行礼,安王笑道:“这是家宴,大家不用拘礼,既然是作诗,那就赶紧——我等着看呢。”
  “王爷做公断,自然是好的。”周景鸿也笑道,早就有各人跟随的书童侍儿过来磨墨铺纸,杏儿忙着也给邵书桓备下纸笔。
  邵书桓不无挑衅的问道:“限律诗还是绝句,或者长歌一篇?”
  “随便!”周景鸿挑眉冷笑道,他有心要在安王面前卖弄卖弄,自然不会限制太多。
  安王看着有趣,慕莲却拉了拉他的衣角,悄悄低声问道:“爹爹,哥哥会写诗不?”
  安王低声冷笑道:“你怀疑你爹爹的眼光?”
  慕莲小郡主俏皮的吐吐舌头,不敢再说什么,走到邵书桓身边,看着他写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小丫头自然是不懂这等豪迈之句,只是本能的念了出来,虽然不太明白,却也微微动容——此两句一出,所有正在凝思的少年子弟都不禁抬头看着邵书桓。
  邵书桓看也不看,提笔润墨,继续写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安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好好!”安王虽然知道邵书桓有着两首杨花词,与诗词之上绝对不会生疏,但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够写出如此惊人之句,忍不住击掌赞道,“好个‘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吟酒绝唱啊!”
  邵书桓也不答言,继续写道——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辗雕白玉,罗致红纱
  …………
  念道这里,慕莲小郡主已经是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的看着邵书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旁边一个穿着水红色长裙的少女,看着邵书桓写下去,接着念道——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沉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茗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那红衣少女满脸俱是惊异,一双剪水秋瞳不住的在邵书桓的身上扫来扫去。邵书桓写完,众人俱已搁笔,谁也不想在做什么诗词,心中都是明白,无论写什么,都绝对胜不了这一诗一词……
  安王也是大出意料,想不到邵书桓能够写出如此绝妙之句,拍手赞道:“真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