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1辽史 >

第75部分

21辽史-第75部分

小说: 21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见长编、国志及富弼奉使录。十年定议遣使明年成行,据补。又北院宣徽使纪作南院宣徽使。

 





第八十七卷  列传第十七

萧孝穆撒八孝先孝友萧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

  萧孝穆,小字胡独菫,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

  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等变,孝穆击走之。冬,进军可敦城。阻卜结五群牧长查剌、阿睹等,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馀党遂溃。以功迁九水诸部安抚使。寻拜北府宰相,赐忠穆熙霸功臣,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八年,还京师。

  太平二年,知枢密院事,充汉人行宫都部署。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大延琳以东京叛,孝穆为都统讨之,战于蒲水。中军稍却,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以两翼夹击,贼溃,追败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沟自卫。孝穆围之,筑重城,起楼橹,使内外不相通,城中撤屋以爨。其将杨详世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改东京留守,赐佐国功臣。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

  兴宗即位,徙王秦,寻复为南京留守。重熙六年,进封吴国王,拜北院枢密使。八年,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又陈诸部及舍利军利害。从之。由是政赋稍平,众悦。九年,徙王楚。时天下无事,户口蕃息,上富于春秋,每言及周取十县,慨然有南伐之志。群臣多顺旨。孝穆谏曰:「昔太祖南伐,终以无功。嗣圣皇帝仆唐立晋,後以重贵叛,长驱入汴;銮驭始旋,反来侵轶。自後连兵二十馀年,仅得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曰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帝盟约。」时上意已决,书奏不报。以年老乞骸骨,不许。十二年,复为北院枢密使,更王齐,薨。追赠大丞相、晋国王,曰贞。

  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畏。太后有赐,辄辞不受。妻子无骄色。与人交,始终如一。所荐拨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自萧合卓以吏才进,其後转效,不知大体。叹曰:「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时称为「国宝臣」,目所着文曰宝老集。二子阿剌、撒八,弟孝先、孝忠、孝友,各有传。

  撒八,字周隐。七岁,以戚属加左右千牛卫大将军。重熙初,补祗候郎君。

  性廉介,风姿爽朗,善球马、驰射。帝每燕饮,喜谐谑。撒八虽承宠顾,常以礼自持,时人称之。以柴册礼恩,加检校太傅、永兴宫使,总领左右护卫,同知点检司事。尚魏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北院宣徽使,仍总知朝廷礼仪。重熙末,出为西北路招讨使、武宁郡王。居官以治称。

  清宁初薨,年三十九,追封齐王。

  孝先,字延宁,小字海里。统和十八年,补祗候郎君。尚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

  开泰五年,为国舅详稳。将兵城东鄙。还,为南京统军使。太平三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寻加太子太傅。五年,迁上京留守。以母老求侍,复为国舅详稳。改东京留守。会大延琳反,被围数月,穴地而出。延琳平,留守上京。十一年,帝不豫,钦哀召孝先总禁卫事。

  兴宗谅阴,钦哀弑仁德皇后,孝先与萧浞卜、萧匹敌等谋居多。及钦哀摄政,遥授天平军节度使,加守司徒,兼政事令。重熙初,封楚王,为北院枢密使。孝先以椒房亲,为太后所重。在枢府,好恶自恣,权倾人主,朝多侧目。三年,太后与孝先谋废立事,帝知之,勒卫兵出宫,召孝先至,谕以废太后意。孝先震慑不能对。迁太后于庆州。孝先恒郁郁不乐。四年,徙王晋。後为南京留守,卒, 忠肃。

  孝友,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开泰初,以戚属为小将军。太平元年,以大册,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

  重熙元年,累迁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进王陈。先是,萧惠为招讨使,专以威制西羌,诸夷多叛。孝友下车,厚加绥抚,每入贡,辄增其赐物,羌人以安。久之,成姑息,诸夷桀骜之风遂炽,议者讥其过中。

  十年,加政事令,赐效节宣庸定远功臣,更王吴。後以葬兄孝穆、孝忠,还京师,拜南院枢密使,加赐翊圣协穆保义功臣,进王赵,拜中书令。丁母忧,起复北府宰相,出知东京留守。会伐夏,孝友与枢密使萧惠失利河南,帝欲诛之,太后救免。复为东京留守,徒王燕,改上京留守,更王秦。

  清宁初,加尚父。顷之,复留守东京。明年,复为北府宰相。帝亲制诰词以褒宠之。以柴册恩,遥授洛京留守,益赐纯德功臣,致仕,进封丰国王。

  坐子胡睹首与重元乱,伏诛,年七十三。胡睹在逆臣传。

  萧蒲奴,字留隐,奚王楚不宁之後。幼孤贫,佣于医家牧牛。伤人稼,数遭笞辱。医者尝见蒲奴熟寐,有蛇绕身,异之。教以读书,聪敏嗜学。不数年,涉猎经史,习骑射。既冠,意气豪迈。

  开泰间,选充护卫,稍进用。俄坐罪 流乌古部。久之,召还,累任剧,迁奚六部大王,治有声。

  太平九年,大延琳据东京叛,蒲奴为都监,将右翼军,遇贼战蒲水。中军少却,蒲奴与左翼军夹攻之。先据高丽、女直要冲,使不得求援,又败贼于手山。延琳走入城。蒲奴不介马而驰,追杀馀贼。已而大军围东京,蒲奴讨诸叛邑,平吼山贼,延琳坚守不敢出。既被擒,蒲奴以功加兼侍中。

  重熙六年,改北阻卜副部署,再授奚六部大王。十五年,为西南面招讨使,西征夏国。蒲奴以兵二千据河挢,聚巨舰数十艘,仍作大钩,人莫测。战之日,布舟于河,绵亘三十馀里。遣人伺上流,有浮物辄取之。大军既失利,蒲奴未知,适有大木顺流而下,势将坏浮梁,断归路,操舟者争钩致之,挢得不坏。

  明年,复西征,悬兵深入,大掠而还,复为奚六部大王。致仕,卒。

  耶律蒲古,字提隐,太祖弟苏之四世孙。以武勇称。统和初,为涿州刺史,从伐高丽有功。开泰末,为上京内客省副使。

  太平二年,城鸭渌江,蒲古守之,在镇有治绩。五年,改广德军节度使,寻迁东京统军使。莅政严肃,诸部慑服。九年,大延琳叛,以书结保州。夏行美执其人送蒲古,蒲古入据保州,延琳气沮。以功拜惕隐。

  十一年,为子铁骊所弑。

  夏行美,渤海人。太平九年,大延琳叛,时行美总渤海军于保州。延琳使人说欲与俱叛,行美执送统军耶律蒲古,又诱贼党百人杀之。延琳谋沮,乃婴城自守,数月而破。以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锡赉甚厚。明年,擢忠顺军节度使。

  重熙十七年,迁副部署,从点检耶律义先讨蒲奴里,获其酋陶得里以归。致仕,卒。上思其功,遗使祭于家。

  论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方其擒延琳,定辽东,一时诸将之功伟矣。宜其抚剑抵掌,贾馀勇以威天下也。萧孝穆之谏南侵,其意防何其弘远欤,是岂 目语难者所能知哉!至论移风俗为治之本,亲烦碎为失大臣体,又何其深切着明也。为「国宝臣」,宜矣。孝先预弑仁德之谋,犹依城社以逃 灌,为国巨蠹,虽功何议焉。

※校勘记

  一∶ 九水诸部安抚使 按纪开泰二年十二月作「西北路招讨使」,三年四月作「西北路招讨都监」,官名各异。

  二∶ 十二年复为北院枢密使 十二年,原作「十一年」。按纪。孝穆复为此官在十二年六月,据改。

  三∶ 以戚属加左右千牛卫大将军按纪太平四年五月以燕王萧孝穆子顺为千牛卫将军。重熙五年四月,幸后弟萧无曲第,曲水泛觞赋诗。顺、无曲即撒八。

  四∶ 钦哀弑仁德皇后孝先与萧浞卜萧匹敌等谋居多 按此处似有错简。萧浞卜即萧锄不里,与萧匹敌以党仁德已于景福元年为钦哀所杀,仁德被杀於後一年即重熙元年,浞卜、匹敌何能预其谋?应作:「钦哀弑仁德皇后及杀萧浞卜、萧匹敌等,孝先谋居多。」

  五∶ 三年太后与孝先谋废立事至迁太后于庆州 三年,原作「二年」。按纪,「皇太后还政於上、躬守庆陵」,在三年五月,据改。

  六∶ 十年加政事令至拜中书令按百官志三,中书省初名政事省,重熙十三年改中书省。

 





第八十八卷  列传第十八

萧敌烈拨剌耶律盆奴萧排押恒德匹敌耶律资忠耶律瑶质耶律弘古

高正耶律的琭大康乂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群敞史。帝闻其贤,召入侍,迁国舅详稳。

  统和二十八年,帝谓群臣曰:「高丽康肇弑其君诵,立诵族兄询而相之,大逆也。宜发兵问其罪。」群臣皆曰可。敌烈谏曰:「国家连年征讨,士卒 敝。况陛下在谅阴;年谷不登,创痍未复。岛夷小国,城垒完固。胜不为武;万一失利,恐贻後悔。不如遣一介之使,往问其故。彼若伏罪则已;不然,俟服除岁丰,举兵未晚。」时令已下,言虽不行,识者韪之。

  明年,同知左夷离毕事。改右夷离毕。开泰初,率兵巡西边。时夷离 每下闸撒 扑里、失室、勃葛率部民遁,敌烈追擒之,令复业,迁国舅详稳。从枢密使耶律世良伐高丽。还,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拜上京留守。

  敌烈为人宽厚,达政体,廷臣皆谓有王佐才。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荐其材可为枢密使,帝疑其党而止。为中京留守,卒。族子忽古,有传。弟拨剌。

  忙剌,字别勒隐。多智,善骑射。

  开泰间,以兄为右夷离毕,始补郎君,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太平末,大延琳叛,拨剌将北、南院兵往讨,遇于蒲水,南院兵少却。至手山,复与贼遇。拨剌乃易两院旗帜,鼓勇力战,破之。上闻,以手诏褒奖,赐内厩马。

  重熙中,迁四捷军详稳,谢事归乡里。数岁,起为昭德军节度使,寻改国舅详稳,卒。

  耶律盆奴,字胡独 ,惕隐涅鲁古之孙。景宗时,为乌古部详稳,政尚严急,民苦之。有司以闻,诏曰:「盆奴任方面寄,以细故究问,恐损威望。」寻迁马群太保。

  统和十六年,隐实燕军之不任事者,汰之。二十八年,驾征高丽,盆奴为先锋。至铜州,高丽将康肇分兵为三以抗我军:一营于州西,据三水之会,肇居其中;一营近州之山;一附城而营。盆奴率耶律弘古击破三水营,擒肇,李玄蕴等军望风溃。会大军至,斩三万馀级,追至开京,破敌於西岭。高丽王询闻边城不守,遁去。

  盆奴入开京,焚其王宫,乃抚慰其民人。上嘉其功,迁北院大王,薨。

  萧排押,字韩隐,国舅少父房之後。多智略,能骑射。

  统和初,为左皮室详稳,讨阻卜有功。四年,破宋将曹彬、米信兵于望都。凡军事有疑,每预叁决。寻总永兴宫分纠及舍利、拽剌、二皮室等军,与枢密使耶律斜轸收复山西所陷城邑。是冬,攻宋,隶先锋,围满城,率所部先登,拨之,改南京统军使。尚卫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十三年,历北、南院宣徽使。条上时政得失,及赋役法,上嘉纳焉。十五年,加政事令,迁东京留守。二十二年,复攻宋,将渤海军,下德清军。後萧挞凛卒,专任南面事。宋和议成,为北府宰相。

  圣宗征高丽,将兵由北道进,至开京西岭,破敌兵,斩数千级。高丽王询惧,奔平州。排押入开京,大掠而还。帝嘉之,封兰陵郡王。开泰二年,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五年,进王东平。

  排押为政宽裕而善断,诸部畏爱,民以殷富,时议多之。七年,再伐高丽,至开京,敌奔溃,纵兵俘掠而还。渡茶、陀二河,敌夹射,排押委甲仗走,坐是免官。

  太平三年,复王豳,薨。弟 德。

  德,字逊宁。有胆略而善谋。

  统和元年,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高丽还,改北面林牙。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耶律休哥与 德议军事,多见信用,为东京留守。

  六年,上攻宋,围沙堆, 德独当一面。城上矢石如雨, 德意气自若,督将士夺其陴。城陷,中流矢,太后亲临视,赐药。攻长城口,复先登,太后益多其功。时高丽未附,德受诏,率兵拨其边城。王治惧,上表请降。

  十二年八月,赐启圣竭力功臣。从都部署和朔奴讨兀惹,未战,兀惹请降。 德利其俘获,不许。兀惹死战,城不能拨。和朔奴议欲引退, 德曰:「以彼倔强,吾奉诏来讨,无功而还,诸部谓我何!若深入多获,犹胜徒返。」和朔奴不得已,进击东南诸部,至高丽北鄙。比还,道远粮绝,士马死伤者众,坐是削功臣号。

  十四年,为行军都部署,伐蒲卢毛朵部。还,公主疾,太后遣宫人贤释侍之, 德私焉。公主恚而薨,太后怒,赐死。後追封兰陵郡王。子匹敌。

  匹敌,字苏隐,一名昌裔。生未月,父母俱死,育于禁掖。

  既长,尚秦晋王公主,拜驸马都尉,为殿前副点检。统和八年,改北面林牙。太平四年,迁殿前都点检,出为国舅详稳。九年,渤海大延琳叛,势掠邻部,与南京留守萧孝穆往讨。孝穆欲全城降,乃筑重城围之,数月,城中人阴来纳款,遂擒延琳,东京平,以功封兰陵郡王。

  十一年,圣宗不豫。先是,钦哀与仁德皇后有隙,以匹敌尝为后所爱,忌之。时护卫冯家奴上变,诬后弟浞卜与匹敌谋逆,以皇后摄政,徐议当立者。公主窃闻其谋,谓匹敌曰:「尔将无罪被戮。与其死,何若奔女直国以全其生!」匹敌曰:「朝廷讵肯以飞语害忠良。宁死弗适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