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兴唐传 >

第214部分

兴唐传-第214部分

小说: 兴唐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老道一看,说:“啊!我说掌柜的,这只鞭您怎么打的?这还叫手艺吗?”敬德说:“魏这不是手艺,是脚艺,对不起,这鞭让我无心中打错啦!”老道双手一合,俩鞭碰到一起,当啷啷还是真响。“哈哈哈!无量福,我说掌柜的,您不是无心中打错了吗,您听这两只鞭两种声儿,这倒有了名目了。这只十三节的可以称雄鞭,这只十二节的可以称雌鞭,这对雌雄双鞭,还是真好。刚才您打算蒙我一下,不过您歪打正着,还算打对啦!”敬德说:“道长,您就多原凉吧!请问您打这对鞭做什么用啊?”“啊,贫道有一身好武艺,可以说十八般兵刃样祥精通。我打算收一个徒第,把全身武艺都传给他,到将来我羽化那一天,不至于把能耐都带了走。不过,我这人收徒弟跟别人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有钱人我不收,专收最穷的穷汉,我管吃管喝管缴裹儿。”“不知您这徒弟选好了投有?”“我想先打好兵刃再找徒弟,至今还没选呢!”敬德一想,学武艺带管饭,这可是好事,不如我跟他商量商量:“我说道长,您看我给您当徒弟怎么样?”老道看了看他,说:“嗯!你身高顶丈,成天抡铁锤力气大,只要你乐意,我就收你做徒弟啦!”敬德说:“可是这么着,连我这内掌柜的您也全得管。”“行,咱们就这么办。”“您多咱教呢?”“我先走一趟,三日后再带些钱再来,你给我预备个住所。”“好,后院有两间过去堆货的房子,我给收拾出来。”“我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尉迟恭,号叫敬德。”“敬德呀,我教你武艺,你可得听话,叫你往东,不能往西。”“那没惜,徒弟哪能不听老师的话呀!”“这鞭我也不拿了,这就走了。”
  老道走后,尉迟恭跟梅秀英一说拜师的事。梅秀英心想,教徒弟还管吃管喝管缴裹儿,这都叫没影儿的事。过了三天,老道果然来了,还雇了两个驮子,拉着银钱什物。听老道叫门,敬德出来,要磕头行礼:“老师,您来啦!”老道把他拉住:“徒儿,不要行礼,帮助卸卸驮子。”敬德把驮子上的东西卸到屋里。老道打发走了拉脚的,进屋坐下。敬德说:“老师,您就住柜房吧,后院那间房太暗,收拾出来我们住。大奶奶过来,给老师见个礼。”梅秀英从里间出来,冲老道一万福:“老师在上,徒媳我这儿给您见礼了。”老道说:“无量福,往后还要请你多帮忙多受累,给我们爷儿俩做做饭。”“老师,您就甭客气了,我们就跟您的儿女一样。”老道在这里住下,为了教武艺,他让敬德把十八般兵刃一样打一件又做了个兵刃架子,在后院摆好,连那对十三节竹节钢鞭也摆上。一来二去,这日子可就不少啦。
  十八般兵刃打好,老道每天早晚在后院向敬德传艺。先由拳脚练起,因为敬德年过二十,弯腰弯腿多少差点,就先教他笨拳,慢慢又教他使刀使枪。早上天不亮爷儿俩就起来教习武艺,晚上练到二更天才安歇睡觉。教了四、五个月,钱花完了,老道走个一、两天,又拿来几百两银子。就这样,老道出钱教徒弟,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过了三年光景,敬德二十四岁了他这功夫可就练得很深了。老道说:“敬德呀,你各样兵刃都会使了,武艺练得不错。唯有使这力贯枪,你还要多注点意。你要当个大将,光会使兵刃不行,还得会骑马。你到集上去给我买匹好马,鞍鞯鞧嚼要全份的,我教你练马上功夫。将来我离开这里,也好有个坐骑。”“哎。”敬德遵命到集上买来一匹大红马,鞍鞯鞧嚼一刬鲜明。打这儿以后,老道常常带他出村练马上功夫,他是一学就会。又过了半年,有一天,老道对敬德说:“徒儿,你这能耐练得可以了,我要走了。常言说,好汉不怕出身低,别看你这打铁的尉迟恭,将来也可以做国家的一员大将。隋朝无道,天下大乱,唐主李渊已经占据了长安城,自立武德天子,布仁德,救国救民。唐朝初创,正在缺少将才之时。太原府唐太子、英王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有告条张贴在外,招兵募将。你应当去投军报国,就凭你这能耐,将来必定高宫得做,俊马得骑,门排画戟,户列簪缨、而今应时当令,过这村可没这店,你听明白没有?”敬德说:“老师,我听明白了。您打算什么时候走昵?”“要走,我明天就走了。”敬德冲梅秀英说:“大奶奶,你给老师预备点好酒好菜,明天咱们给老师饯行吧!”第二天,梅秀英把酒菜预备好了,摆了一桌。敬德坐上首,梅秀英坐下首,请老道坐当间,一起吃喝。敬德心里难受,眼泪在眼圈里转。老道说:“徒儿,你学成出师是大喜的事情,怎么直要掉眼泪呀?”敬德说:“老师呀,您收我这徒弟,教了我小四年的,还带管饭,天底下哪儿找这样的好老师去!我跟您实在是难舍难离呀,”“不要紧,日后你做了国家的大将,老师我找你去。这就是说,我没白教你这徒弟,我这脸上也有一份光彩呀!”“我听老师的话,一定投军去。”“徒弟媳妇,这几年你也没少跟着受累,将来他做了大将,你再跟着享福吧!”梅秀英说:“老师,借您的吉言,我谢谢您啦!”用过酒饭,老道跟徒弟、徒弟媳妇洒泪而别。他骑上敬德买来的大红马,走下去了。要知道尉迟敬德怎样投军报国,下回交待。第一一九回 尉迟恭投军杀奸官 乔公山献粮救义子
  上回书说到尉迟敬德、梅秀英失妻俩送走了老道长、老恩师。回到屋里,梅秀英问敬德:“我说爷呀,咱们这老师在哪座观里出家?娘家姓名叫什么?道号怎么称呼,这些你都知道吗?”敬德一听,说:“哟,咳!我这瞎摸海,这些我从没问过。”梅秀英说:“你纯粹是瞎摸海,明儿人家看你本领高强,武艺出众,要问你跟谁学的,你可怎么说呀?”“那好办,我就说我老师姓老叫老道。”“没听说过,老道多了。”“不要紧,有一天我做了大将,老师说还要看我去呢,什么时候再见面,我把一切都问明白了,还不行!吗?”“哼,也只好这徉了。”书中暗表,这位老道长是谁呢?他姓谢,叫谢弘,出家在洛阳城西黄花山三清观,跟李渊是要好的朋友。李渊起兵兴唐以后,他暗地各处查访,为唐朝挑选人才。他把敬德的根底满摸清楚了,这才来登门授艺的。有所谓五道兴道,谢弘就是其中一位。他有几个出名的徒弟,敬德是头一个。敬德想起老师托咐的话,就跟梅秀英说:“老师有话,让我赶紧上太原府投军去。我去看看我大爷,跟他要点路费。大奶奶你呢,我就托靠大爷照顾啦!”梅秀英说:“你早就应当去。你忘了头几年你在大爷家喝醉了酒,说了些个难听的话,打那儿你就一直没照面,去了得给大爷赔个不是。”“是啦!”
  敬德离家,径直来到孝感村。到乔公山门前,家人们说:“哟,公子爷,您老没来啦!”敬德说:“诸位,我这不是来了吗!”“看您个头儿猛了,也长胖了,您挺好吧?”“挺好,我大爷呢?”“在上房呢!”敬德来到上房,见了大爷就磕头:“大爷,我这儿给您磕头啦!”乔公山说:“敬德呀,你起来,一旁坐下。”敬德起身落坐。乔公山问:“我听说来了个老道,教你能耐带管饭,还管缴裹儿,有这事吗?”敬德说:“是呀!”他就把这几年跟老道学艺经过说了一遍。乔公山听罢,问道:“这位道长姓什么叫什么,他在哪座观里出家呀?”敬德说:“这些我都没问,不过不碍事,我老师叫我到太原府投军去,将来做了大将,他必定去看我,那时再问也不晚。我来找您,是求您帮我点路费,我走后,您这侄媳妇,也就托靠您照顾啦!”“噢,你要真当了国家大将,大爷脸上也好看。你忘了,头几年你来要钱,赶上我到南山上古寺下棋去了,天黑我没回来,是不是你在家里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大爷,我是您的儿女,您还能跟我一般见识吗?前者您就甭提了,就算是我犯浑。”乔公山一听这话乐了:“哈哈哈,好小子,你要拿多少路费呀!”敬德说:“用不了多少,由咱们马邑县到太原府也就三、四百里地,您给我三十、二十的就够了。”乔公山冲家人说:“来呀,给他拿银子,包二百两整的,再拿三、四十两散碎的。”“大爷,我花不了那么多。”“穷家富路,花不了留着。你走了,让我侄媳妇搬这边来住,买卖由我清理。你就安心服役,甭惦记家里。对机会我还要到太原府去见两位王爷,因为唐朝得天意,顺人心,所到之处老百姓安居乐业,我家里挂着千顷牌,应当献出一些粮食充做军饷。借献粮做个引线,我还可以托两位王爷照应照应你。我这心思,你明白不明白?”“还是大爷您疼我,咱们就这么着了,我跟您告辞了。”家人已经把银子包好,敬德提着包袱就回家了。
  到了三兴铁铺,敬德把包袱交给梅秀英,跟她说了说见大爷的情形。梅秀英说:“爷,这事办得不错,不知你几时动身哪?”“我想明天就走。”“那我给你收抬东西去。”到了第二天梅秀英把敬德应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备下一桌酒、菜,给丈夫饯行。夫妻对坐,敬德说:“大奶奶你还备酒送送我,总算大妻一场不错,我谢谢你啦!喝酒!”对饮中间,梅秀英说:“爷,告诉你一件事,我已经身怀六甲啦,”敬德听了一愣:“大奶奶,这身怀六甲是什么玩艺儿?”梅秀英一听这气大了:“合算你满不懂呀!这么说吧,我已经有了孕了,将来生养下来,是儿是女还不一定。”敬德说:“噢,明白了,这身怀六甲,就是说你肚子里有了小敬德啦!”“对了,不论是儿,还是女,你先给留个名字吧!”“嗐,你随便叫得啦!”“不成,你做爹的理应如此。”“别忙,别忙,我好好想一想。哎,我想起来了。如果生儿,就叫他宝林。我忘不了咱这宝林庄,就忘不了尉迟宝林。如果生女,你做妈的就给她起个名吧!”“好吧!”梅秀英是个细心人,因为过去帮助爹爹记记简单账目,多少学了一些字,她要丈夫给儿子起了名,又说:“爷呀,你这一走,常言说,征人无限……”敬德说“我不懂,什么叫征人无限呀?”“就是说,军人出征,没有一定准时期,万一你老不回家,我生下了儿子,他长大了,我就让他找你去。你们父子相认,以什么为凭呢?”“大奶奶,我这儿要走了,你怎么这么罗嗦呀!”“这是大事,罗嗦点好。”“这么办吧,这对钢鞭分为雌雄,我带走十三节的雄鞭,留「十二节的雌鞭给宝林孩儿。将来父子见面就以鞭相认。钢鞭是我亲手打造,我当然认得。你看这样好不好?”“嗯,你这主意还算不错,你等一等。”梅秀英取来笔墨,让敬德拿来这对钢鞭放在桌案之上,她提笔蘸墨,在雄鞭把儿上写了尉迟敬德四个字,在雌鞭把儿上写了尉迟宝林四个宇。说道:“我写上了你们爷儿俩的名字,等墨干了,你拿錾子把字儿錾上。”“好啦!”敬您把锤子、錾子取出来,别看他不认字,在铁上錾宇,那是好手艺。叮叮当当,一会儿工夫,就把俩名字錾好了。噗!吹去铁末子,一看八个字鉴得又深又真。夫妻二人吃喝完了,敬德找根绳子把雄鞭拴在背后背上,拿起行李包裹,说:“大奶奶,我走了,你就听好信儿吧!”这时候,梅秀英眼泪流下来了,说:“爷呀,千万多多保重,你走吧!”敬德一瞧她掉眼泪,可就撺儿了。“我说大奶奶,我投军是大喜的享,我做了大将,你就是夫人了。你这么眼泪扑撒的,是给我送三怎么着?你再掉眼泪我打你!”梅秀英也没法跟他生气,止住了眼泪说:“我刚才那阵儿心里不好受,听你这么一说,我高兴啦!我不掉眼泪了,你好生走吧!”敬德这才走出家门,离开宝林庄,遘奔太原府投军而去。
  简短截说,尉迟敬德走了几天,这一天,日没沾山,进了太原城北门。他打店住下,叫伙计给拿来一嘟噜酒,二斤酱牛肉,妙了俩菜,在屋里大吃大喝。伙计在旁边问他:“这位爷,您贵姓啊?”敬德说:“我复姓尉迟,单字名恭,字表敬德。”“您这是打哪儿来呀?”“我从朔州马邑县宝林庄家里来。”“您到这儿是办事呀?做买卖呀?还是瞧朋友呀?”“告诉。你说,闻听两位王爷在这儿招兵买马,我是投军来的,请问这投军怎么个投法呢?”您要投军啊!我们这儿常住投军的,但不知您是打算当兵呢?还是为将昵?”“哎,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哪能当兵呢!我要做一员大将。”“噢,这儿是这个规矩,凡投军的都得买一张投军状,要当兵的二两银子买一张,要做将官的五两银子买一张。填好了投军状送上去,上边核准了,才能入伍呢。”书中暗表,投军先买投军状,这是李建成、李元吉这哥儿俩背着武德天子私立的章程,为的是搂俩私钱。敬德一听要买投军状,说道:“哎呀,想不到还有这么多麻烦,我初来太原,人地生疏,明天求你受点累,代我买一张投军状吧!”第二天,伙计跟敬德要了钱,给他买了一张投军状。敬德说:“伙计,我不会写字,你再受点累帮我填上吧!”伙计说:“我也写不好,我给您求求我们管账先生。”他把管账先生请来,备好笔墨。管账先生问一项写一项,先问了问敬德的姓名、籍贯,写好了。又问:“您有什么技能?”敬德说:“您给我写,我来做一员大将,不是大将我不干!”“这我可没法给您写,就写您想当大将得了。”“您再写上,十八般兵刃我样样精通!”管账先生听了直打吸溜:“这么写合适吗?”敬德说:“合适,我怎么说您就怎么写吧?”“好吧!”管账先生大笔一择:要做一员大将,十八般兵刃样样清通,年月日时,都填好了。“照您说的,我全写上了,这份设军状就算行啦!”敬德说:“好,今天我就投军去。”
  敬德吃罢早饭,让伙计算账,付过店饭钱,另给了伙计们一些小费,赏了管账先生二两银子。他腰里这三十两散碎银子,花到这时,只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