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变天 >

第136部分

变天-第136部分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交涉,自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出于对俄国舰队因为海面冰封无法南下的先决条件,为了让日本政府绝望的看见俄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其进行无力援助的目的,沈从云非但没有下令部队撤退,反而变本加厉,在立侍岬站稳脚跟后,继续北上,占领北斗、大沼两地。摆开了一副要继续北上,占领北海道全境的架势。 
    不管怎么说,各国公使联袂谒见沈从云后,带来的后果就是双方勉强的再次坐下来讨价还价。俄国人说话可有点不算话,虽然在东北边境上集结了三万多人,但是距离沈从云实际控制的奉天一线,还在千里之外。旅顺港口里的三四艘战舰,则根本不敢出来转悠。远东舰队无法南下的时候,俄国对中国蹂躏日本的举动, 
    像条疯狗似的叫喊两声,实际作用一时半会也看不出 
    最关键的问题是,俄国人领略到了沈从云是个不软硬不吃的家伙,对于俄国的威胁,表示出来的态度是,第二天中国各大报纸上的头条报道,十五万中国军队,在辽东冒着严寒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戏。《新京晚报》的评论称,中国军队在伟大的沈从云总统先生的领导下,有信心有实力挫败任何敢于挑衅中国主权的侵略行径,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评论在最后呼吁,“打到东北去!收复东北全境!” 
    对于沈从云在北京发出的呼声,远在武汉的张之洞,婉转的发来电报称,“俄国乃欧洲强国,不可过度招惹为上。” 
    沈从云回电称:“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一打就现原形。” 
    自治的各省,这时候也纷纷高唱和谈的论调,好在这一切都是在私下里进行的,没人敢在这时候跳出来大谈妥协。其实这些人最希望的,还是俄国人立刻出兵,和沈从云打的头破血流,那才叫大快人心呢。 
    俄国人喊的很响,似乎国际形势紧张化了。沈从云的要和俄国人顶牛了。这一表面现象让一帮子地方势力蠢蠢欲动。刘坤一在福建大喊:“讨逆!”结果当天晚上,王潮下令炮击福州城,整整轰了一夜。李准率领投诚地福州水师,直接开进闽江,沿岸耀武扬威。刘坤一自顾不暇,很快就闭上了嘴巴。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会看着这样的机会没动作的。 
    春天虽然来了,但是北京的初春依旧是那么的寒冷。书房里的火盆一大早就烧的旺旺的,早晨8的时候,沈从云准时的出现在书房内,里头一大堆文件等着批示。 
    赵星龙肥胖厚实地身板。这些日子清减了许多,眼窝深深的陷了下去。顺着官邸里的小径往沈从云的书房走去,沿途的岗哨敬礼不断,赵星龙心不在焉的回着礼,脚步匆匆,大头皮鞋在地面上发出急促的嗒嗒声。 
    书房的外间摆了几张办公桌,这里一干参谋和副官办公的地方,各地送来的文件,都要先经过他们地手,分出轻重缓急后上交沈从云批示。 
    赵星龙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沈从云副官办公室主任李耀国,看见赵星龙在外面和警卫说话地时候,立刻出来迎接。 
    “赵大人,有要紧事情么?需要我立刻进去通报否?”李耀国客气的笑着。赵星龙连连点头道:“事情紧急,拜托了。” 
    李耀国轻轻的敲门,里面沈从云说:“进来!”的时候,李耀国才推门进去道:“大人。赵星龙求见,他说有要紧事情。” 
    “让他进来吧!”沈从云头也不抬,在一份文件上签字后。放下手上地笔站了起来。身后的一直站着的两个丫鬟。一个立刻上来奉上热茶,另一个则赶紧上前来收拾桌子上地笔墨。 
    赵星龙面色严肃地走进来。看见沈从云立刻站直了身子道:“军座!” 
    “怎么瘦成这样了?身体不会有事吧?要不要去看看大夫?”沈从云第一句话,倒关心起赵星龙地身体来。 
    “没事,就是没休息好。最近一件事情,属下耗神颇多,总算是查的大概清楚了。事关重大,不敢耽搁,立刻来求见军座。”赵星龙可不敢有居功地表现,余震因为赵有廉的事情受了牵连,现在第一集团军司令的头衔前面,还加了一个“代”字,刘永福因为旧部搞串联,现在虽然回了军队,也只是任第一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兼任副司令。实际的兵权并没有多少。 
    赵星龙虽然现在正得宠,不过政训部去年也成立了情报处,加上总参的情报处,这三个最大的情报部门,处处可都憋着苗头的。 
    “哦?什么事情?”沈从云对赵星龙太了解了,此人做事谨慎细致有余,他说是重要的情报,就不会是小问题。不像上半年,政训部上交的一份情报称,一些旧文人联合起来,搞了个继承圣人学说的“圣学会”,说他们这是要造反,为满清翻案。后来查实,不过是一些酸儒们不满现状,没事在一起喝酒发牢骚罢了。为这事情,沈从云时候把李维叫来好一通说,政训部当时抓的十几个读书人,也都放了赔礼赔钱了事。为这事,政训部算是丢了大人了。事后李维亲自把人给送回去不说,还登门道歉,沈从云这才算是放过了他。 
    “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云贵六省,密谋签订了一个六省联保的协议。”赵星龙此言一出,沈从云立刻警觉的站了起来。自打北京城的 
    表大会结束后,各省代表组成了临时的议会,表面上临时一会对总统的决定有否决权。实际上,一会等于是个空架子。 
    不过,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万一沈从云在对日对俄的作战中落了下风,国内势力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六个省的议员们叫嚣着要弹劾总统的可能性,也不是不会出现的。 
    “很好,给我盯牢了,稍有风吹草动,立刻汇报。”沈从云冷静下来,这时候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赵星龙露出担忧道:“军座,太原距离北京,太近了,不可不防啊。属下建议,在宣化、保定增加驻军。” 
    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道:“不必。现在他们还没那个胆子。保定和宣化分别驻着一个混成旅呢,就凭山西省的那些虾兵蟹将,就算打过来也占不到便宜。你下去吧!” 
    赵星龙没有立刻走,而是上前一步低声道:“军座,还有件事情。上次的刺杀事件,那个福二已经招了。他不是什么东北王爷的管家,而是一个日本间谍,名字叫横路径二。” 
    沈从云一听这个,立刻露出阴森地冷笑,徘徊一番后对赵星龙笑道:“我知道了。具体的内容,你弄一份详细的文件出来。” 
    赵星龙应声而下,沈从云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这六个内陆省,沈从云最担心的还是湖广的张之洞,广东的谭钟麟,这两位一个据有长江之利,另一个则连着大海呢,随时可以得到快速的得到外来势力的援助。从张之洞地表现来看,还不需要太过担心。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的军事举措,并没有多大的力度,张之洞把主要的财力。还是用在的兴办企业上面。倒是谭钟麟,不能不防备一下,这老家伙手上的新军,人数增加的很快啊。最新情报显示都达到五万人了。而且,谭钟麟和法国、俄国走的很近,频频对外军购。 
    思考一番之后。沈从云坐回桌子上。提笔给李耀祖下了一道电令。让李耀祖往梧州增派军队。 
    六省联保的事情现在还没浮出水面,估计各方还在讨价还价。重兵布于东北的现状。让沈从云不得不暂时忍耐下来,等待中日谈判结束,搞定日本人后,再搞定东北,才能回过头来,收拾这帮子王八蛋。 
    当天晚上唐绍仪被沈从云请到了官邸内,第二天地谈判桌上,风云突变。唐绍仪摔出一份文件来,当着各国公使的面说:“日本特务头子川上操六,策划了一场针对沈从云总统刺杀行动!对于这一点,我希望日方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伊藤博文自然不肯承认,抵赖说这是中国方面为挑起战争制造的借口。唐绍仪有备而来,立刻让人把横路径二给带到现场,在人证物证面前,伊藤博文有转口说:“这是情报部门地擅自行动,和日本内阁无关。” 
    唐绍仪冷笑道:“如果中国的情报部门刺杀了日本天皇,我们说这是情报部门擅自行动,你会相信么?”伊藤博文无言以对。 
    这一事件的出现,加速了谈判的进程,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草签了合约。 
    合约内容大致如下:日本承认琉球是中国地领土;承认朝鲜是中国的势力范围;日本赔款一千万两;中国从对马、北海道撤军。 
    赔款虽然有点不够意思,但是在列强的干预下,想到日本那点家底子,这么折腾一下没三五年也缓不过来,沈从云也就点头同意了,帐要一笔一笔算,以后有地是机会,总之是小刀子割肉,让日本一次一次地疼在心头,又不得不接受就成。 
    日本问题暂时解决了,中俄之间地问题成了当前的首要问题。沈从云召见英美德三国公使,对中国东北地现状表示了担忧,并且明确指出,俄国人在暗中支持东北的旧的满族力量。对此,中国政府表示强烈的愤慨和最强烈的抗议。 
    很明显,英国人的政策是非常乐意中国取代日本在远东牵制如果的扩张的,美国、德国更是把中国市场看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中国的支持虽然是有限度的,但是在表面上还是站在中国一边的。都是为了利益嘛。 
    共同的利益下,三国公使都表示,会尽快和国内取得联系,出台约束俄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
第十八章 妥协的代价
    益,永远是国与国之间相交的杠杆。 
    由于中日之间的战争结束的太快,俄国人寄希望于中日之间大打出手,打个一年半载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从战略的层面上来看,日本政府对这场战争准备的并不充分。这一点从日本政府在开战后,很快陷入了财政危机就可以体现出来。反观中国军队为了这场提前发动的战争,绝对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从海面的挑衅开始,一直到连续的登陆作战,军队表现出来的战斗素养,财政上的提前大批的贷款,足以证明这些都是有足够的准备的。 
    事实上,沈从云从发动对北京的进攻开始,就已经预见到并开始准备这场战争,这一点日本和俄国根本就没想到,一个新生的政权,在内部并没有彻底安稳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外交部召开的各国公使座谈会上,美国公使柔可义侃侃而谈:“一个稳定的中国,对于各国的利益来说,都是有所裨益的。” 
    中国逐步的对美国开放市场,并且大量的从美国采购工业、矿山、造船等设备,并且大量的美国铁路从业人员到中国来工作。以上的一切,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对美国从经济危机的困境中快速的摆脱出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切自然都是拜沈从云的亲美政策所托,所以,美国人对沈从云的支持,自然是肯定的。 
    德国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和军事机械供应商,同时大量地德国军官在中国军队中就职,中国在矿山冶金行业。与德国展开了全面地合作。这对德国医治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是有很大帮助的。加上德国因为奥地利的关系,与俄国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德国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表面喊和平,暗中支持的立场上。 
    “远东地稳定,是各国都希望看见的,德国人是热爱和平的。”德国公使一面唱着高调。一面暗自盘算,争取再从中国拿到更多地军火订单。中日战争期间,中国暗地了已经向德国递交了一份采购清单。装备三个整编师地武器装备。其中步兵的标准配备K98,支,同时还提出了购买专利的使用权。大小火炮三百多门。听说中国海军最近又提出了购买装甲巡洋舰地计划,这份订单是一定要拿到手的,必要的时候有必要敦促政府,增加对中国的贷款数量。 
    英国人的传统势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中国最富庶地地域。目前一大半都掌握在沈从云的手上。上个星期一次下院议会上,亲华议员纳尔逊先生曾对中国目前地现状表示了担忧。并且向一会上缴了一份长达五千字的报告。报告称:从限制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国策出发。要对中国给以相应的支持。稳定的中国是符合帝国的利益,而中国稳定,则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强大的政权来维持。虽然沈从云的力量,在强大的英帝国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已经足够维持一个帝国需要的远东局面了。帝国没必要担心沈从云的政权更强大,而需要担心的是,沈从云的政权还无法强大到抗衡俄国人的急速扩张。所以,帝国有必要作出态度,限制一下俄国人的野心。 
    这样的一个论调,隐含的意思是明确的。沈从云一旦在和俄国人的对抗中败北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必将获得巨大的利益。同时,沈从云很有可能在失败后,退守两江三省。中国将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恐怕到时候很多军阀都很愿意垂涎一下两江,必然会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混乱局面,这也是不符合英国的利益的。 
    美国、德国两国公使侃侃而谈的时候,英国公使叼着烟斗站起来表态:“中国的新政权确定后,对外开放的脚步加速了,这是各国都非常愿意看见的。新政权是符合各国在华利益的,英国政府希望新政权能够保持稳定,远东能够保持稳定局面。” 
    事实在,在这个座谈会之前,英法俄德美五国公使,私下里已经互相交换了意见。中法之间也进行了新一轮的秘密磋商,法国政府在重新获得西贡的保护权后,就已经决定偃旗息鼓。对华的贷款议案,重新启动。 
    四国公使的态度暧昧,俄国没了帮腔的,自然也就软了 
    |犯!”后,两国的代表团,实际上已经坐下来,开始秘密的谈判。 
    ………………………… 
    总统官邸内的书房里,外交部长唐绍仪坐在沈从云的对面,耐心的等待着沈从云看刚刚达成的中俄协议副本。 
    丹东和营口之间拉一条直线,直线以南全部租借给俄国,时间是五十年。东三省的铁路修筑权,所有铁路修成40%的股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