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变天 >

第31部分

变天-第31部分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沈从云唯一想做的事,先占个山头,有块自己说话管用的安身之地再说。 
  一阵烧饼的香味钻到了鼻子里,沈从云走了一天了,因为要赶路,路上只是随便的对付了一点干粮,想起要去见李鸿章,又想起上次李鸿章接风的酒宴给俄的个半死,沈从云赶紧的招手道:“停!停一下!” 
  “子归?何故?”郑观应奇怪的问了一声。 
  “我去买几个烧饼。”沈从云一哧溜从车上下来,顺着烧饼的香味就找过去了。郑观应开始一愣,随即跟在后面喊:“多买几个,我也要吃。”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脑子转的就是快,不怪他成为近代中国首席白领。 
  王大在这条街上买烧饼,已经有二十年了,十岁开始跟个父亲学做烧饼,做烧饼的手艺在天津城都是数的上的。作为一介草民,王大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日子平淡的一天一天的过着。最近王大和周围的人闲聊的时候,倒是多了一件可以吹嘘的事情,因为他亲眼见着了那个专杀法国佬的沈从云。 
  那一天,沈从云刚到天津,从酒楼里出来的时候,策马慢行前往北洋大臣的行辕时,经过了王大的烧饼铺子。当时王大正好在买烧饼,看了个清楚真切,听周围的人说,骑着白马的那位,就是为天津卫的老少爷们收拾了法国人,出了一口恶气的沈从云。那天王大早早就收了摊,回到家里叫婆娘整了几样酒菜,端到父亲的牌位前。当年王大的父亲,也被火烧望海楼的案子卷了进去,抓到衙门里关了半年,放出来后没几天就死了。 
  “老板,来二十个烧饼!”沈从云冲到烧饼铺子前,喊了一声后自言自语道:“好香的烧饼,我先尝一个。”说着沈从云拿起一个烧饼就啃了一口道:“嗯,好吃,脆!” 
  王大笑呵呵的抱好二十个烧饼,正打算自我吹嘘一番的时候,看清楚沈从云的面目时,顿时傻了,捧着烧饼不说话,呆呆的看着穿着便衣,没啥形象大吃烧饼的沈从云。 
  “小七,拿上烧饼,记得给钱!”沈从云摸了摸口袋,发现没带钱,顺口就喊了一声盛小七。 
  盛小七上前摸出碎银子递过去一块的时候,王大的脸已经涨的通红的,使劲的摇着双手,憋的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结结巴巴的说:“不要钱。真的,不要钱。” 
  “这叫什么话?咱爷们从不吃白食。”盛小七笑着把银子往摊子上一丢,王大急了,偏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猛的使劲删了自己一个耳光,这一下才顺溜的道:“这位爷,我要收了您的钱,以后没脸下去见祖宗啊。”说着,王大拿起银子,从出摊位来,硬要塞回去给盛小七。 
  沈从云这时候吃完一个烧饼了,听王大这么说,不由的笑着问:“怎么?白吃不要钱?哪有这么做买卖的?” 
  王大愈发的激动了,颤抖着身子,猛的给沈从云跪了下来,高举双手喊:“乡亲们啊,这位就是替天津卫老少爷们报仇的沈从云,沈大人啊,你们说,沈大人吃我几个烧饼,我能收钱么?” 
第十三章 敲打
         PS:家里四个女人,实在是太闹了,只有等她们都睡觉了,我才有写字的可能,天啊!救命啊!   王大这一嗓子喊罢,热闹的街道瞬间似乎被施放了魔法,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闭上了嘴巴,目光嗖嗖嗖的朝沈从云看了过来。 
  沈从云也傻了,王大说着话怎么就跪下了,赶紧的要伸手去扶起王大的时候,边上一个一个青年人,默默的走到沈从云跟前,一起给沈从云跪下。 
  “沈大人,您打法国人,给咱爹报仇了,咱穷人没啥能报答您的,咱只能给您磕几个响头了。”说罢,砰砰砰三声,脆生生的磕头结结实实的。 
  沈从云糊涂了,这烧饼铺子老板的事情还没解决呢,又来了一个。 
  “这怎么话说的?我打法国人,那是适逢其会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本分,总不能看着法国人欺负咱中国,还得咽下这口气吧?再说了,那法国人这么多,可不都是我一个人打的。”沈从云笑着说罢,上前伸手要去扶这两位起来,这时周围有人喊了一声道:“好!说的好!” 
  “好!说的好!”人群顿时跟着同时喊了这么一嗓子,这叫好声就跟炸雷一般!周围的百姓不知道是谁先鼓了掌,所有人都跟着鼓掌起来。沈从云环视一周,看见一张一张朴实的脸上满是激动,一双双手都拍红了,不由的心中一酸,高高拱手,慢慢的转了一圈。 
  “天津卫的老少爷们,折杀从云了,从云不过是做了一点分内的事情,大家如此抬爱,从云有礼了。”沈从云喊了一声,伸手抹了一把不知不觉中留下的热泪。同时沈从云心道,不能再呆下去了,我得赶紧撤,当出头鸟可一点都不好玩。 
  要走人的时候,沈从云这才注意到,整条街道已经堵满了人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围上了这许多人。 
  “老少爷们,从云公务在身,前往总督衙门,不能久留,大家帮忙给让让道。” 
  “老少爷们,给沈大人让开道路了。”人群中又有人喊了一嗓子,呼啦一下,原本围着沈从云的百姓,纷纷自觉的往后退。 
  可是这时候,街道上的人太多了,不是说让开就让开的,沈从云回到马车上时,街道两边站满了人,人群都在拼命的鼓掌,队伍艰难的往前蜿蜒前行。 
  ………………………… 
  李鸿章在书房里接见的沈从云,薛福成、盛宣怀等一干中外幕僚,纷纷在座。众人都在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沈从云。 
  一看这架式,沈从云心里咯噔一下,扫了一眼李鸿章依旧从容镇定的表情,连忙上前打了个千道:“见过中堂大人!” 
  “呵呵,子归快起来,怎么说你现在也是钦差副使,老夫可当不起如此大礼啊。”李鸿章阴沉着脸,没有上前搀起沈从云,一副山雨欲来的味道。 
  沈从云不明所以,做出一脸茫然的表情,依旧单膝跪着,抬头看着坐在中间纹丝不动的李鸿章问道:“中堂何出此言?从云是中堂一手提携的,如何当不得?” 
  李鸿章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纸,在手上晃了几下,微微露出怒色道:“起来吧!你自己过来看!” 
  沈从云站起上前接过,展开一看,顿时一脸的苦笑。这是一封电文,看日期还是今天上午发出来的,上面说左宗棠、张之洞先后致电两宫,认为应该让沈从云主持谈判事宜。翁同和为首的清流,更是纷纷上书,历数李鸿章数次谈判丧权辱国,本次谈判不应该由李鸿章主持云云。电文是军机处转过来的,上面并没有更改李鸿章主持谈判的意思。 
  沈从云这才算是明白过来了,李鸿章知道朝廷要编练新军,要借着这封电报敲打一下自己。想到这点,沈从云露出一脸的委屈,愤愤道:“中堂大人,从云在北京城里老实的呆着,进了馆驿连门都没出半步,翁同和他们给中堂上眼药,这是要离间中堂和从云,中堂大人,明鉴。”说罢,沈从云刷的又是一个打千。 
  李鸿章脸上露出平和的笑容,轻轻的抬了抬手道:“起来吧,坐着说话。” 
  沈从云长出一口气,心道这笔账咱先记下了,日后有的是算帐的地方。 
  边上下人端来一把椅子,沈从云朝李鸿章拱手道:“谢中堂大人不罪之恩!”说罢,这才坐下,目光平视着李鸿章,没有半分畏惧的意思。 
  李鸿章似乎也习惯了沈从云这种总算透着一股自信的目光,轻轻地摸了一把胡子道:“诸位都是老夫亲近之人,眼下议和在即。后日,巴德诺和波里也将作为法国代表出席谈判,大家都说一说,定下一个调子来。” 
  “中堂,中法一战,费驽三千万,朝廷不想打下去,这已经是肯定的了?在下以为,眼下法国人自己正掐的热闹,只要略微退让一二,和谈必成。”说话的是薛福成,李鸿章的首席幕僚,这话等于是代表李鸿章说的,也给这次商议,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忍让求和。 
  薛福成开了这么一个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发言,大致都是表示一个态度,象征性的赔点银子,然后维持《中法简明条约》的内容。沈从云一直没有说话,阴沉着脸在旁听,郑观应和盛宣怀也没有表态,只是安静的在一边听着。 
  说话最多的是一个高个子的洋人,沈从云听别人叫他毕德格,只见毕德格口水乱飞的说道:“中堂大人,我认为,维持《中法简明条约》是和谈成功以否的关键,这一点我已经多次重申,只要以这一条为基调,和谈绝对不是问题。” 
  “嘿嘿!毕德格先生是不是还记得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法国人对美国的帮助吧?清国作为一个战胜国,按照你的意见去谈判,就算谈下来,李大人这位置也别想坐稳。我看你是拿了法国人的好处,帮法国人说话呢。”又一个洋人站了起来,一通英语说的又快又急,沈从云竖起耳朵,才听的了大概,心道怎么两个洋人在这里对掐起来了? 
  毕德格也不是吃素的,听了这话,立刻昂着下巴,慢悠悠的看着对方道:“德璀琳先生,我是为了清国在着想,法国虽然战败,可是法国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后盾,长期战争中国是不可能打的赢的。我倒要反问德璀琳先生,你这么煽动中堂大人和法国人对抗,是不是别有用心?我看你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希望法国能和清国继续打仗,打个十年八年的才好吧?” 
  郑观应一见两个洋人掐起来了,立刻走到李鸿章身边,不停的用中文低声给李鸿章翻译两人的对话。 
  两个洋人吵着吵着都激动了,一会英语一会法语的换着来,(注,法语是当时的国际通用语言。)沈从云听的那叫一个费劲啊,还好大概意思都明白了,两个洋人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德国人,都是李鸿章的洋幕僚。两人争论的焦点,正式这次谈判清国退让的最后底线是什么。德璀琳的意思是这次谈判,不但要废除《中法简明条约》,还要废除以前签订的《北京条约》,越南那块地方,法国人就别惦记了,还要法国人赔钱才能施放一万战俘。 
  毕德格一再强调,这样的条件,只会伤及法国人的自尊,促使法国新政府继续和清国开战,说德璀琳这是借刀杀人,为德国在欧洲的主要对手法国制造麻烦。 
  两个人各执一词,争的是面红耳赤,都拍了桌子,站在那里斗鸡一样的对峙。 
  沈从云听两个人争吵,知道这两个人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试图左右李鸿章的决定。美国人自然不希望废除法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样等于开了一个头,既然能废除法国的,就日后就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身上。中国太大了,要想征服是没可能的,只能征服中国政府。德璀琳说的,自然很对沈从云的心思,可是这其中也不乏为了削弱法国的企图。 
  两个人吵的不可开交,李鸿章听着眉头皱的厉害,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沈从云的身上。 
  “两位,都别争了。”李鸿章终于发话了,两个洋人这才各自坐了回去,互相瞪着对方,一副不肯罢休的架式。 
  李鸿章微微一笑看着沈从云道:“子归熟知西洋事务,你来说几句。”
第十四章 密谈
       “要我说?”沈从云指了指自己,李鸿章微笑着点头。   沈从云沉吟一番道:“中堂大人,从云是有话要说,不过能不能私下和大人说?” 
  李鸿章脸色一沉道:“哦!”一番思虑后,站起身道:“跟老夫来。” 
  在场众人一下都闭上了嘴巴,没想到沈从云当着众人的面这么干,多少有点不给大家面子的意思了。不过,李鸿章既然给了沈从云单独说话的机会,也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沈从云是钦差副使,身份摆在那里的同时,李鸿章也很重视沈从云的意见。 
  沈从云跟着李鸿章到了后院,李鸿章就站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回头看着沈从云低沉的问道:“子归,有什么话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 
  沈从云拱手笑道:“大人,洋鬼子说了半天,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试图左右大人的决定。从云以为,毕德格之言万万不可取,那样将陷大人于不忠不义之地,最终落下个千古骂名。倒是德璀琳虽然别用心,但他的条件,我们大可以全部照搬,至于法国人能不能答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谈判就像做买卖,一个漫天要价,一个落地换钱,慢慢谈就是了,反正越南那些驻军,这一次也都捞够了不会有闹饷的事情发生,我们拖的起,法国人拖不起。” 
  “此话怎将?法国人为何拖不起?”李鸿章疑问的看着沈从云道。 
  “呵呵,法国人最近的部队,远在非洲,非洲的部队还要控制当地百姓闹事,真的要打就不是出动一两万人就能打的赢的,法国新政府就算要打,就得从过年调兵,最快也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再说了,法国百姓眼下正闹的欢实,法国实行的是普遍义务兵制度,为国当兵打仗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法国政府的是公民选举出来的,公民不愿意打,政府是不敢打的。强行要打的话,要是再打败仗,总理的屁股就得挪地方。眼下,我们手里攥着一万法国战俘,他们的家人整天都上街游行,要求政府停战,要求赎回亲人,所以我说我们拖的起,法国政府拖不起。真的要是拖个一年半载的战俘没被释放,法国总理就得下台。”沈从云艰难的给李鸿章解释着,说实话要李鸿章明白法国公民能影响政府,这一点确实有点费劲。 
  “哦?此言当真?”李鸿章眼前一亮,之前沈从云就鼓动过李鸿章态度强硬一点了,争取一个千秋美名,千秋美名谁不希罕啊?李鸿章也是人,这些年谈判桌上吃亏多了,没少让人弹劾,心里也不舒服。 
  “当真!”沈从云也来了精神,只要李鸿章态度强硬一点,这次谈判,越南就有希望攥在手心里。 
  “如此,明日开始,老夫成病不出,由子归主持现阶段的谈判事宜。”李鸿章眯着眼睛说罢,沈从云气的心头腾腾的往上冒火。老狐狸!太阴险了。你把我推到前面去和法国人掐架,你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