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106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106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士勋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鞑子骑兵,那种如山的气势让他心情越发沉重起来,看看身旁的弘光帝,他长叹一声想起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皇上,微臣身体突然有些不舒服,想方便一下。”得到弘光帝的首肯后他马上回到后营叫来自己的跟班。
        “我前几天让你准备的小船都准备好了吗?”阴士勋在弘光帝制定下车战策略后就做了两手准备,一旦弘光帝取胜,那自然没说的,可一旦打败了,那他不得不想想退路。
        跟班点头称是,“都准备好了,不过因为时间太短只准备了一百多艘,都是只能承载三五人的小船,属下都把船只栓系在了惠济河的下游。”
        阴士勋点头说好,闭目沉思了一会,“你马上把准备好的十只信鸽都发出去。并且把小船都拖到岸上。”阴士勋已经在信鸽的腿上写好给归德府天地会负责人的信,信中讲明,只要在两个时辰后没接到他的下一道命令,那么就动用天地会的力量把黄河的堤坝炸开,缺口越大越好。
        明军是第一次和清军骑兵正面大规模交锋,弘光帝让人准备了二十面打鼓,咚咚的响声还真能刺激军队的战斗力,听着振奋人心的鼓声,明军上下仿佛有了使不完的劲头。
        先发制人,多铎更明白速度对骑兵的作用,他见明军已经逐渐拉好了阵势,马上命令先锋骑兵一万人发起冲锋,而后继梯队也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战鼓声混合着马踏土地发出的震动声,满清骑兵像是逐渐加速的利箭一样冲向明军的阵地,在还有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就搭弓射箭,人马未到羽箭先至。
        明军见敌军射箭,马上把盾牌拼凑起来形成巨大的铁桶般的方阵,羽箭落在盾牌上掉落下来,偶尔有几支射到到盾牌上。
        近了,近了,更近了!满清铁骑终于和明军的阵地接触到一起,就在此时,明军的盾牌阵突然散开,手持长矛的明军快步向前冲杀着,把手中的长矛刺向清军的马匹。
        我看着盾牌阵阻挡住鞑子的羽箭,而后又对鞑子的骑兵形成了阻力,心里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十分钟后,我见步兵形成的盾牌阵逐渐阻挡不住,马上鸣金让步兵撤退到战车的后面,按阴士勋的话说,这些步兵就变成了战车的一部分,好像叫做徒兵。
        就在我鸣金命令步兵撤退时,满清的阵营方面突然加大了攻势,好像又投入了两三万人马,而先前的骑兵则纷纷让路给后来的骑兵。
        我对自己的战车非常有信心,战车在改造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零碎,比如在车底延伸出一条横杆,杆上绑缚着数十条利刃,就是为了方便冲锋时把清军骑兵的马腿割断,我还担心他们的骑兵速度不够快呢!
        清军骑兵射出的羽箭虽然被明军战车上持拿盾牌的士兵挡住了,可马匹却无法躲避,幸好每辆车上有四匹马,否则还真麻烦,当然,明军的火器射程比清军的弓箭更远,他们也射倒了不少清军的战马,看着冲到近前的满清骑兵被战车底下横出的利刃割断马腿抢倒在地,而后战车上的长矛兵对准清兵就是狠刺,这让我感到胜利马上就要向我微笑了。
        多铎冷眼看着战场上的战况,“弘光帝小儿就这么点能耐吗?那可怪不得本王取你狗命了,来人,发信号让苏克萨哈的人马从左翼插入明军的阵地,告诉他,不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一定要将明军的战车和后面的明军骑兵分割开,即使剩下他一个人也得办到。”多铎此时已经看见明军战车后面的是骑兵。
        “李成栋,本王给你一万人马,迂回到明军的后面,不必发动攻势,只要让明军知道他们后面有这么一支人马也就够了,如果他们出击,你或者进攻或者退下来从右翼接应苏克萨哈。”多铎分派出这两队人马后,手中还有三万大军,他看看身侧的尚可喜和索仑等将官,“明军的战车是呈弯月形的阵势,这就很好保护了战车后面的步兵,而明军又把有限的骑兵布置在阵后,说明他们还想要利用战车的机动性和冲锋破袭力将我军的骑兵分割,想把剩余的骑兵留给后阵的骑兵来对付,不可否认这比明军前几年用过的车战战法高明了许多,可他们也太小瞧本王,小瞧我八旗子弟的能耐了。”
        “诸位将军,看见明军护阵下的那个皇旗了吗?那下面就是弘光小儿,诸位将军随本王来,看我等能否将其斩于马下。”多铎说着率领本部人马也加入到战场中,此时清军已经投入了全部的战斗力。
        当清军从三面发动对我军阵地的冲锋的时候,我还是很乐观的,战车的阵形是弯月形,等于是一座可移动的城池,而后阵又是精挑细选的骑兵,我承认这些骑兵不是满清铁骑的对手,可他们完全可以凭借战车的掩护,和清军进行非常有限的接触面,即使满清八旗再厉害,用不上劲还是没用。
        “皇上你看!”高狄从盾牌阵撤回到弘光帝身边后就发现了苏克萨哈的骑兵对己军左翼发动了冲锋,而且攻势非常猛烈,“待微臣前去那边坐镇。”
        高狄得到弘光帝命令后马上领兵万人前去左翼阵地抵抗清军的冲锋,让高狄始料不及的是鞑子的攻势超乎他的想象,根本就是用人命来打开缺口,而那些从战车间空隙冲杀进来的鞑子更是以命搏命,死了一个后面又冒出好几个,原本怕己军战车互相掣肘留出的空隙竟成了鞑子破阵的现成缺口。
        李成栋带领着一万人马迂回到明军阵地的后方,他很清楚多铎的用意,是想吸引明军的骑兵不能发挥作用,只要牵制住明军的骑兵,那么明军偌大的战阵不过是一座防御设施简陋的城池罢了,其实明军这样的阵法如果跑动起来可能会对己军的骑兵造成很大的杀伤力,可一开始就被己军悍不畏死的骑兵遏制住了速度,而且明军战车上的士兵显然缺乏训练,没能抓住己军冲锋时的时间加速,这就造成了明军的被动。
        明军骑兵的带兵官是马得功,他这个人就是一个愿意冲锋陷阵的武夫,弘光帝听从阴士勋的建议把他安排到后阵是为了让他随时准备率领骑兵出击,可阴士勋忽略了马得功的性格,那就是鲁莽。
        马得功一看一万多的鞑子跑到自己眼前耀武扬威,那还了得,他也没向弘光帝通报,率领一半的骑兵冲杀而出,临到阵前他倒没忘骑兵是车阵的后大门,还留下了一半的人马。
        李成栋心中冷笑,他看见明军冲出一队人马就知道明军要倒霉,本来进攻和防御都很完善的车阵少了后门骑兵的力量,岂不是自毁长城。
        多铎率领着尚可喜等三万人马杀入明军的车阵,在他看来只要冲破明军的一道防线,那么明军车阵内的人马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可等他杀入车阵后才明白自己想错了,明军的战车零碎实在太多了,尚可喜是汉人,一看就知道战车经过改装,不但车底下延伸出了一排利刃,车后面也有玄机。
        其实战车后面哪有什么玄机,只是放置了一些火器和火yao而已,而且量都很少,可有句话说的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尚可喜一看见那玩意就想起了自杀式爆炸袭击来,他的心里就是一紧,这一千辆车要是爆炸开来,陷在阵中的己军还不遭殃啊!
        尚可喜没敢把这个发现告诉多铎,一来是怕影响全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二来他知道,即使多铎知道了也不会当回事,因为这里还有这么多明军呢!难道明军还敢上演上次的爆炸不成,那不是同归于尽吗!可尚可喜多了个心眼,心说光脚不怕穿鞋的,要是弘光帝真急眼了就想跟你一同覆灭那还了得。
        “王爷,明军后阵好像打起来了,待微臣前去看看。”尚可喜总觉得脱离这个车阵比较好。
        多铎也听见明军后阵传来喊杀声,他惦记着李成栋的人马不多,“也好,你率本部一万人马过去接应李将军,如能在后阵破了明军也好。”多铎此时也发现冲入车阵不是一个好的决策,因为车阵内全是明军,此时展开的根本就是厮杀了,骑兵能起的作用不大。
        尚可喜率领一万人马来到李成栋阵营后面,见明军的骑兵已经有些抵挡不住了,他这一加入明军骑兵必败无疑,待他来到李成栋近前,就把阵中的情况跟李成栋说了,“廷玉,我看我们哥俩还是在这里立功吧!真要是出点什么意外应付起来也省力些。”
        李成栋也对那次爆炸心有余悸,“大哥说的是,再此建功也不错,我那外甥已经将明军骑兵杀退,此时明军骑兵坚守后阵,看来这是一场鏖战啊!不过我看明军战败的可能性很大。”
        尚可喜点头称是,“不错,虽然明军遏制住了骑兵的优势,可厮杀起来明军的战斗力根本无法和八旗兵相比,打到最后失败的肯定是明军,我不知道弘光皇帝怎么会犯这样幼稚的错误。”
        阴士勋一看双方人马陷入持久战,而且战车隐隐有被从本阵分割出去的迹象,他心说还好做了两手准备,这一战不到天黑是打不完的,那时黄河之水可就来啦!
        我双手手心冒汗看着整个战场,刚开始的胜利喜悦此时已经跑的无影无踪,看着陷入苦战的己军,逐渐有退败之势的己军,我的心弦绷的紧紧的,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看看身旁的阴士勋,“爱卿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阴士勋摇摇头,“微臣对皇上的战术虽然不赞同但也不反对,但事实证明了一切,歼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鞑子骑兵以一当十,他们打胜了这一仗也会遭受很大损失,这根本就是以命换命。”阴士勋看得出双方都杀红眼了,此时已经没有了畏惧和恐惧,有的是怎么活下去。
        正如尚可喜等人所意料的那样,明军开始败退,败退的也很奇怪,因为双方主力都陷入在车阵之内,将近二十万大军打到现在都消耗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兵力,战车已经损毁大半,剩下的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可这些都成了双方的阻碍,想败退的一方因为这些障碍出不去,想进攻的一方因为这些障碍有些施展不开手脚。
        尚可喜和李成栋的骑兵已经把明军后阵的骑兵歼灭过半,就在尚可喜准备一鼓作气将马得功收拾掉的时候,就听见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即使震天的喊杀声也无法掩盖这个低沉的啸声。
第一六七章 此章有关李香君
        我现在的感觉很糟糕,嗓子像是着火了一样火烧般疼痛,眼皮沉的我无论如何努力也睁不开,但随着头脑的清醒我逐渐回想起那可怕的一幕。
        我记得在我军和清军鏖战的时候,突然从北方传来了低沉的啸声,接着就看见了铺天盖地浑浊的洪水,也不知道这水是哪来的,想躲都没地方躲,大水冲击着地面卷起两人多高的巨浪,当时我就傻了,马上想到黄河可能决口了,当我正想问问阴士勋为何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炸开黄河堤坝的时候,大水已经到了近前,然后我被阴士勋一把抱住,接着一个浪花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此时感觉到身子轻微的颤动,我猜自己可能在车上,也就是说我还活着,这个事实让我心头一松,又昏睡了过去。等我再次醒来后感觉比上次好多了,看看周围果然是在车里,“来人……来人……!”说出的声音连我自己听了都觉得是在呻吟。
        车帘一撩,梁甫看着弘光帝愣了愣,随即怪叫一声也不管弘光帝就跑了,时间不长,阴士勋和高元照二人来到车内,此时车已经停了下来。
        阴士勋哭着看着弘光帝,“皇上……呜呜……天佑大明……皇上总算醒过来了……!”阴士勋一边哭一边把想要坐起来的弘光帝扶起来。
        我看看阴士勋又看看高元照,“朕这是在哪里?朕的大军呢?怎么就只有你们二人,其他爱卿呢?”
        阴士勋看着弘光帝犹豫了一下,“回皇上,这是在回南京的路上,因为黄河突然决口,整个河南包括惠济河畔都成了黄河之水泛滥的地方,当时与鞑子鏖战的十数万大军被水一冲一淹,只剩下两万不到,不过皇上请放心,高狄高大人等人虽然也受了伤,但都无性命之忧。”
        高元照接口道:“是啊!多亏了阴大人早有准备,在岸上摆放了百余艘小船,否则皇上还有臣等都活不了……!”
        我听罢二人之言脑袋嗡了一下又晕了过去,十数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两万不到,这也败的太惨了点,但我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黄河没决口,我也会败在多铎手上,被阴士勋掐着仁中弄醒后我长出了口气,“鞑子那边呢?他们伤亡情况怎么样?”
        高元照闻听皇上发问,精神一抖,“皇上,鞑子的损失比我们大多了,听阴大人说,鞑子的豫亲王多铎已经死了,除了尚可喜李成栋等汉奸外,只有正白旗统领苏克萨哈和不到九千鞑子活了下来,皇上昏迷的这十几天,田雄田将军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失地。”
        这个消息让我精神一振,多铎死了,多铎可是满清侵占华夏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想到他竟然死了,死的好!黄河以南也都收复了,不过以将近二十万之众打了一个糊涂仗,真的有点那个,而且最后还是老天爷把清军和己军一锅端了,这他妈的算什么事啊!在阴士勋和高元照的安慰中我又沉沉睡去。
        阴士勋和高元照出了弘光帝的车,高元照的笑脸马上沉了下来,“阴先生,我们这样是不是欺君啊?”他不明白阴士勋为何让他称呼为先生,看来阴士勋似乎不大喜欢当官。
        阴士勋叹了口气,“皇上能醒过来大出我等的意料,侯爷也知道当时皇上都快没气了,本来王铎等人和我准备秘不发丧,看来真是苍天保佑我们大明,中兴有望啊!侯爷,皇上现在身体还很虚弱,我们要尽量报喜不报忧,要是皇上知道现在的形势,还不马上驾崩啊!还好大水淹死了多铎,桂王爷也在登州大败鞑子的水师,看来鞑子在短时间内是不会侵渡黄河了。”
        高元照点点头,“先生的话元照也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