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145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145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除了和白静比较随便外就是和双儿不拘礼节,伸手在她的双峰上抓摸一下,“朕这不是来给你解释了嘛!你呀!本来以为你能像刚生慈炟那会时庄重,哪曾想是昙花一现啊!要不是有丹丹在,我都害怕把慈炟放在你身边。”
        韩双把嘴一噘,“皇上还知道有这么个皇儿啊?臣妾刚才的话皇上都听见了吧!说到监国,为什么让慈烨监国,慈炟差什么呀?臣妾当年还和姐姐做过监国娘娘呢!”
        我笑看着粉面略怒的双儿,“事情有果就有因,当年命你们俩监国不也是有原因的嘛……!”我把双儿抱到床上放下,拉过丹丹的手,把命慈烨监国的原因跟她们俩讲述了一遍,“咱们三人哪说哪了,你们俩知道就行了,可别像宸妃那般到处宣扬,明白吗!”我从双儿口中才知道慈烨监国的事是宸妃自己抖搂出来的,这让我心生不悦。
        韩氏姐妹都不是笨蛋,听了弘光帝的解释恍然大悟,韩双点了点头,“双儿知道啦!我又不会像宸妃那样,一点心事都藏不住。”韩双一会自称臣妾一会自称双儿,看起来真是没把弘光帝当皇上。
        韩丹不满妹妹这样,“话不能这么说,如果皇上让慈炟监国的话,估计妹妹也早就出去说道去了,人有时候就是激动,皇上又含糊的传递出一个信号,宸妃姐姐自然会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喜悦,这都是人之常情嘛!”
        我一搂丹丹,“你啊!总是那么为别人着想,你们俩要是综合一下就好喽!那这个皇后的位置朕就不必发愁封给谁啦!”
        韩双闻听眼睛一亮,“皇上,那你想没想过谁当皇后比较合适啊?其实说心里话,我们姐俩当年就是有点傻,要是当年再和皇上亲近些,估计皇后的位置早就到手了,可话又说回来,当皇后有什么好的,反正当贵妃的好处我是没尝到。”
        我伸手一点双儿的鼻子,“当年你要是痴缠起来,朕可就真的有可能变成昏君啦!朕不是没想过册封皇后的事情,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这个皇后还是不册封为好,你们也不要为那么一个看似高贵的位置而互相埋怨,再没有册立太子之前,皇后之位是不会册封的。”
        韩丹点头称是,“现在这样也蛮好的,臣妾以为皇上该把这个意思跟其他几位娘娘说一下,让大家心里都有个数,免得为此伤了和气。”
        韩丹之语深合我心,“嗯!明天朕会在用早膳的时候说一下。”我说着看看双儿又看看丹丹,“朕过两天又要离京了,恐怕又得有时候看不到你们,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点不假啊!”
        韩丹闻听脸色不禁黯然,韩双则把手伸到了弘光帝的龙袍之中,“皇上,我记得有首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分别一时半会没什么的。臣妾这几年读了一些书,对历代帝王的后宫生活也还知道一些,皇上能使我们姐妹和其他几位娘娘雨露均沾,实在非常难得,即便是英明如汉武帝唐太宗,都还做不到这点呢!双儿最是喜欢皇上这一点了,比那些几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的历史上的嫔妃,双儿不知道幸福多少倍呢!”
        我可没被双儿的**汤灌倒,伸手制止住双儿一路向下的手,“双儿简直是淫荡代名词,朕要是不努力一点,专心一点,你还不飞出宫去找男人啊!”这些女人中,除了白静就属双儿大胆开放,即便是一同和她欢好的丹丹,有时候都会因为双儿的坏主意而羞怯不已。
        韩丹被妹妹一捅鼓,哪里还不明白妹妹的意思,二人都是久旱之地,今晚看来要喜迎甘霖了。韩丹起身去看了看女儿和慈炟,见两个孩子都熟睡了才回转,进来一看,妹妹已经和皇上**的搂抱在一起了……。
        弘光七年,四月初七,黄道吉日,诸事大吉。随着季节的转变,冬天已经远去,人们嗅到了更多的春天的气息,大多数的植物已经悄悄绽放出新芽。
        看着前方行进的将士,我不得不把离别的愁绪抛在脑后,我将要面对的是铁血征战和无情的杀伐,能不能有命回来都不一定呢!想到这,我不禁后悔临行前拒绝了宝儿,只侵略了她的小嘴,不过现在想回去破了她的处子之身已经不现实了,希望如宝儿含泪所说,北平虏寇之时便是她整体献身的时候,至于婉婷彩云以及徐恩美,因为军情紧急,根本就伸不上手啊!
第二一八章 行军路凭添一喜
        “皇上,再往前走就是舒城县了,皇上是准备北上渡河呢?还是西行助黄得功一臂之力?”阴士勋趁大军休息的时候,探问弘光帝下一步的打算,在阴士勋看来,两条道都行得通。
        我看着身前的地图,“把四位将军请来,朕和他们商议一下。”此次离京,我带领了两万人马,主要任务是运送粮草辎重,不管我向哪个方向行进,手里的战备物资都得送到三路大军之中。
        跟随弘光帝北上的四个领军将领都是原大顺军的将军,分别是张鼐,李友,党守素和蔺养成,四个人现在在弘光帝手下混的都不错,素质方面更是比在大顺军中的时候强的多得多。时间不长,四个人来到弘光帝的临时营帐中。
        张鼐是四人之首,他们见过礼听了弘光帝的话后,张鼐首先发言,“皇上,末将认为北上不如西行,夺下荆襄乃当务之急,荆襄不收复,对南京是个极大的威胁。”其他三人也都这么觉得。
        我点点头把地图收起来,“其实不论打哪个地方,我们手中有足够的大炮,任何坚城都能攻得下,这样吧!李将军负责押送一批辎重北上去桂王那里,党将军和蔺将军负责押送一批辎重向东,去李定国那里帮忙,朕和张将军以及阴爱卿西下荆襄会合黄得功,就这样吧?”
        商议完毕后,大军在此处分别,我和阴士勋以及张鼐领着一万人马,押送着粮草和火器向西扑奔黄得功。
        按照黄得功的战报,他现在已经夺下了鄂州直逼武昌,武昌为湖广重镇,满清肯定会死守武昌,看来检验一下大炮攻城的效果,就得拿武昌城开刀了。
        这一天,人马行到浠水,离鄂州就不远了,我叫人先去给黄得功送个信后,大军在浠水安营扎寨。我刚想躺一会,就见阴士勋一脸笑容进来,“爱卿面带喜色,难道有什么好消息吗?”
        阴士勋点头称是,“微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微臣刚收到消息,白莲教的总坛被捣毁了,共计捉到白莲教的核心人员三十多人,除了白莲教主红娘子和一名护法逃走以外,白莲教的领导核心人员无一幸免。”阴士勋刚看完信鸽带来的书信,便迫不及待的来告诉弘光帝这个好消息。
        我听完,身上的疲累都消失了,一屁股坐起来,“好,好!看来苏兴的两个兄弟功不可没,朕一定好好奖赏他们。”在离开南京的时候阴士勋就跟我说过,说白莲教的总坛已经摸清了,就在湖广的岳阳,等抓住时机定然可以将白莲教的核心成员一网打尽,没想到这个时机来的这么快,真是凭添一喜啊!
        阴士勋呈上书信,“皇上说的是,这次是苏兴的两个兄弟及时传出了消息,天地会在湖广的负责人及时抽调精兵强将,给白莲教来了一个一窝端,这几个人都该好生奖赏一下。”能重创白莲教,阴士勋也非常高兴,现在看来白莲教元气大伤,今后已经不能兴风作浪了。
        “嗯!发出通缉,凡是提供白莲教主红娘子和其护法行踪的人,赏银元一千,百姓有能捉到二人者不论死活,皆赏银元一万,官封七品,告诉各地的衙门都加把劲,哪个捉到红娘子,朕重重有赏。”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我知道,红娘子可以说是白莲教的灵魂人物,要是不把红娘子干掉,始终是个隐患,像她那种搞邪教的主都挺邪门,还是要死口比较好,“捉到的白莲教人员都严刑拷问,务必把他们脑袋里装的东西都掏出来,以此为契机一定要把白莲教铲除。”
        听到这个喜信后,我激动的静不下心来,“朕很是高兴,命大军在此休息两个时辰后再开赴鄂州,爱卿陪着朕先去黄得功那里,了解一下战况也好。”
        阴士勋当即点兵一千,留下张鼐留守后,他和弘光帝轻装来到鄂州城外,早就得到消息的黄得功以及部下众将皆出城相迎。
        “臣黄得功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黄得功不等弘光帝走近便折身跪倒,一身甲胄的他恭敬的磕了三个头。
        我翻身下马把黄得功搀扶起来,命他身后的众将都起来后,我打量着黄得功,虽然黄得功每年都得回南京述职,我一年能跟他见上一面,但此时一看,发现黄得功明显的不如从前年轻,也可能是战事一起,让他劳心劳力的缘故,“爱卿甲胄在身,行此大礼让朕于心不忍。”我挽着黄得功的手向鄂州城内走,看见离我最近的是大将黄世仁,“黄将军有劳了,朕与黄将军可是有几年没见啦!”黄得功回南京历来是让黄世仁留守,因此我这是六年多来再次跟黄世仁相见。
        黄世仁抱拳为礼,“让皇上记挂在心,末将甚是激动,六年后能再次在皇上麾下效力,听命皇上亲自指挥,末将想来这武昌指日可破矣!”黄世仁不是会拍马屁的人,但这番话让弘光帝听着就是顺耳,可见黄世仁无意中领略了一下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黄得功的得力部将田雄,马得功都已经独立开府,现在黄得功手下的将官我除了黄世仁之外都不认识,待入了鄂州城来到黄得功临时指挥所的时候,黄得功先是为我介绍了一下手下的七八个将军,然后才开始研究对武昌的作战计划。
        我听黄得功讲了一通,大概是作战以稳健为主,确保胜利,但规规矩矩的打,总让我觉得有力气没处使唤,“黄爱卿,朕从南京带来了三百门火炮,都是上海港铸造的大火炮,加上爱卿军中的二百门大炮,这五百门火炮拿下武昌府实在太容易了。”
        黄得功闻听就是一愣,“皇上说的是,世仁将军也提过以火炮攻城为主,但武昌乃湖广重镇,虽然被左良玉一把火烧过,但这几年来已经成为人口稠密之城,而且大多是我们汉人,一旦采取这样的攻城策略,势必造成百姓伤亡。这已经有先例了,微臣夺鄂州的时候,鞑子就驱赶城中的老百姓为先锋,微臣没有办法才下令进攻,战乱中死伤百姓多达三千余人,这要是鞑子驱赶武昌城中的百姓为先锋,那死伤就无法计算了。”
        黄得功本身是虎将出身,杀人对他来说跟吃饭一样随便,但从九江杀到鄂州,这一路让他憋气的很,鞑子每次都拿汉人当炮灰,驱赶汉人充做先锋,这让黄得功杀的甚是没意思,纵使他是铁石心肠也有些受不了,虽然他知道那些百姓非杀不可。此时听弘光帝说要毁灭性的攻城,黄得功有点不赞成。
        黄世仁恰恰跟黄得功相反,一听弘光帝要采取他惯用的方法,他就抑止不住心里的笑意,黄世仁觉得黄得功这几年太平饭可能吃多了,变的优柔寡断起来,打仗怎么能考虑那么多呢!一含糊自己的命就没了,管他什么老百姓不老百姓,只要挡住了道路就得杀干净,这要是心软一回,别说打到鄂州,恐怕连九江都出不来,“侯爷此言差矣,俗话说慈不带兵,侯爷怜悯百姓,说明侯爷善良,但打仗可不是比谁善良,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打了败仗,那时候光有善良没有命在,顶个啥用啊!”黄世仁这么说倒不是以下犯上,现在的黄世仁跟黄得功是亲上加亲,两个人不但有同一个儿子,还是叔丈人的关系,黄世仁说话就更不忌讳了。
        “本侯也知道,这不是一路打过来了嘛!本侯就是觉得心里不痛快,这要是活捉到鞑子兵,本侯也一定要让他们开路。”黄得功说着拍了一下桌子,可见心里多么恼怒。
        驱赶老百姓当盾牌的事我在后世的影片中看到过,尤其是抗战的老电影,日本鬼子经常驱赶着老百姓当炮灰,今世我也遇到过两次,正如黄世仁所说,战争一旦开始,人性就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了,只要能打胜仗,别说驱赶老百姓当炮灰,就是把自己的亲爹架出去都行啊!
        “黄爱卿的想法固然好,爱民如子也应当嘉许,但事有通变之处,在拿下武昌后,再行仁政也不迟晚,朕已经决定了,待大炮运达后,由张鼐统领炮兵部队,用全部的火炮轰击武昌,不管怎么样,先轰他一天再说。”我估摸着五百门大炮轰击一天,武昌城也剩不下啥了,这次运来的火炮比之前进口的红夷大炮还厉害一些,杀伤力颇大。如此打算倒不是说我心黑,不爱惜百姓,而是急需一个实战来检验一下制订的作战计划,北伐无外乎攻城收复失地,而攻城的最佳武器就是火炮,再说操炮手都在军学院培训过,可真正的战场却很少上过,不历经一下实战,终归不知道他们的水平究竟如何。
        就算阴狠如阴士勋,一听弘光帝要炮轰武昌一天,心也是揪了一下,火炮的威力阴士勋见过,这要是百炮齐发,武昌能保持三天不破就算鞑子厉害了,当然,城里的老百姓也跟着遭殃了,炮弹可没长眼睛啊!
        新书推荐: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一九章 新帐老帐一起算
        “轰隆……”火炮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空显得分外刺耳,而百多门火炮齐发的声音更是惊天动地。在黄河南岸,火炮齐发的同时,马蹄声和车轱辘的吱吱声以及刻意压低的喘息声汇集成一首交响曲,上演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大戏后却偃旗息鼓了。
        兵丁甲扛着鸟铳打着呵欠,“我说小李子,这是第几次了?王爷和将军们没事怎么这么操练我们啊!也不是真的打仗,咋不能让咱们好好休息几天呢!”
        兵丁乙一样呵欠连天,“你以为王爷每顿给咱们二两肉吃是干啥的呢!咱们白天还睡了几个时辰呢!你没看见对岸嘛?咱们一动那边就鸡飞狗跳哩!闹轰一通咱们又回去睡觉了,那边估计今天晚上又不用睡了,狗日的鞑子,就得这么折腾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