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76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76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声桓看看地图,“皇上,郑芝龙的水师此时都集中在福州附近,我军所占据的马祖列岛想要抵挡郑芝龙的进攻会很困难,在战船数量上就会穷于应付啊!”
        “嗯!金爱卿的忧虑不无道理,看看郑芝龙会有何动向吧!相信郭昆山今后每天都会有消息传递来。”我话音刚落发现朱由榔欲言又止,“御弟还有什么话说吗?”
        朱由榔点点头,“臣弟认为金将军的担心是对的,臣弟恳请皇上统率一半战船攻占黄歧湾,这样一来大军可以互为犄角,并且黄歧南下就是福州,如此一来,皇上,臣弟,王得仁就形成了对福州的包围,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我走到地图前一看,觉得朱由榔的策略不错,与郑芝龙一战不能与之拼海战,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才是获胜的不二法门,水军此战的首要任务就是摆摆样子唬住郑芝龙封锁江口,真正出菜的还是陆战,“好,就依御弟之策,朕率高爱卿,金爱卿和水陆军两万五千人攻占黄歧,此地之责就交与御弟了。”我没想到策略会如此一日三变前时制订的计划竟有一半用不上,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呀!
        攻占黄歧并没有遭遇到顽强的抵抗,可能是郑芝龙认为我不会从黄歧登陆吧!将战船停驻黄歧湾后我马上在黄歧筑起阵地防止郑芝龙遣兵夺回黄歧。
        进驻黄歧的第三天梁甫通报说有一人要见我,梁甫问他话他只说了一句天父地母、中华永昌让梁甫传达给我,我明白那个人是天地会中人马上命梁甫将他带来。
        “天地会王浚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打量着跪倒的王浚,大概三十岁不到,看穿戴像是个买卖人,“平身起来说话,不知你在天地会中担任何职,阴士勋现在何处?”既然这个王浚能直接来见我说明他在天地会中的地位肯定很高,因为我告诉过阴士勋要隐瞒天地会和朝廷的关系。
        “王浚乃是天地会福建堂香主,福建一省得知天地会与朝廷关系的人仅王浚一人,总舵主月前曾经来过福建一次,此时王浚也不知总舵主在何处。”王浚察言观色大抵能猜出弘光帝脸上为何担忧。
        我长出了一口气,没想到王浚竟是天地会在福建的负责人,看来阴士勋的保密工作很到位,只有天地会的核心成员才知道天地会和朝廷的关系,“王浚,你来见朕有何事禀报?”表面来讲天地会并不是朝廷的机构衙门,所以我也不必跟王浚客气,说难听些他们差不多是我个人的私从,是为我一个人服务的。
        “总舵主月前来福建时告诉王浚,让王浚搜集关于郑芝龙的情报,王浚几天前才知道皇上已经进兵马祖岛,可王浚无法出海前来见皇上,幸好皇上攻占了黄歧。”王浚手中积压了很多关于郑芝龙的情报,可由于道路不通传递不到弘光帝的手中让人着急万分,听说弘光帝占据了黄歧他马上前来相会。
        我看着王浚送来的情报,很多我已经从郭怀一处了解到了,可王浚能做到这个程度让我很意外,“王浚平时都做些什么?不知天地会在福建有多少人手?”
        王浚见弘光帝脸色不错就知道弘光帝肯定了他的工作成绩,“王浚平时经营着一家茶叶铺,天地会福建人手共计不到三百人,其中有百多人和王浚一样是前锦衣卫的身份,余下的人也十分可靠,其中有几人还在郑芝龙的军中任职,不过职位不高。”
        “嗯!干的不错,你才三十岁吧!再干几年朕给你在六部补个差事。”这个王浚给我的印象不错,从他能收集到那么多准确的有用情报就可看出其人能力不错,留置江湖之中有些屈了材料。
        王浚闻听大喜,他没想到弘光帝会给他这个许诺,虽然现在混的也不错在江湖上也算是有了他王浚这么一号,可在草莽中干的再好也无法光耀门楣呀!顶多是朝廷的一只鹰犬罢了,所以王浚听了弘光帝的承诺心中乐开了花,打定主意这几年要好好干不能给弘光帝留下办事不利的印象,等过几年他就可以脱去旧衣裳去做官老爷啦!
        王浚光顾着高兴险些忘记一件大事,“皇上,王浚这次来是有要事向皇上禀报,王浚认为只要那件事能成功则郑芝龙的水师必可一战皆毁。”
第一二八章 衡利弊主动出击
        “什么事?”闻听有办法可以使郑芝龙的水师一战皆毁让我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真的有打败郑芝龙水师的办法吗?”
        王浚见弘光帝如此神态心神马上一禀,他虽然想过那个办法的可行性,可一旦做不到岂不是有欺君之罪的嫌疑,事已至此王浚只好硬着头皮接着说,“皇上,郑芝龙的水师现在都在福州旁的马尾、螺州、义序三地停泊,其中马尾是郑芝龙水师集中的港口,此三地要出闽江口还有段水道,只要在马尾至闽江口这段水道中暗下铁索沉于江中,待郑芝龙水师想要出海时拉起铁索,则其水师便被困于闽江内,两岸再设置大炮轰击,郑芝龙的水师只能沉于闽江之中了。”
        王浚的办法让我心动,如果这样就能把郑芝龙的水师消灭该多好啊!可我的头脑冷静下来后觉得这个办法的实施性不大,而且我的兵力不足,除去水军只有两万兵马如何能困住郑芝龙啊!“王浚,你认为沉江铁索之事可能做到吗?即使能把铁链沉于江中可郑芝龙发现后岂不轻易就可将铁链斩断!”
        看来皇上还没往细了想,王浚咳嗽一声,“皇上,架设铁链之处万不能让郑芝龙的人发现,况且铁链并不露出水面等于是江中的暗礁,不是轻易就能发现的,王浚可以保证只要半个月时间就一定能把沉江铁索设置好,那时便是郑芝龙水师覆灭之时。”这个办法王浚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认为成功的希望有九成。
        “好,这件事朕就交与你办理,还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我见王浚对沉江铁索之事很有把握也希望他能成功。
        “皇上严重了,王浚想架设铁链的地方刚好归天地会中一名会员管理,有他的帮助相信会很容易瞒过郑芝龙,即使郑芝龙想要查也要费些功夫,况且铁链架设在不同的地方他也不能全部都查到。”
        我闻听王浚之言稍微放心,原来他还有这些关系,想必他刚才所说的天地会中有郑芝龙的部下不假,不过职位肯定不像王浚描述的那么低,王浚刚走我又接到了郭怀一送来的情报。
        弘光帝夺取马祖列岛登陆黄歧的消息传到郑芝龙的营中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这与郭怀一刻意把明军的战斗力往低了描述有很大关系,而郑芝龙之所以上海一战后缩回福州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他和他的盟友出现了利益裂痕,葡萄牙人见郑芝龙进展不顺且荷兰人又兵败,便要挟郑芝龙获取更大的利益,如果郑芝龙不答应葡萄牙人便要退出这个联盟,幸好郭怀一的到来给了郑芝龙转圜的余地,否则葡萄牙人早就离开泉州回澳门去了。
        郑芝龙明白靠外人有些不保险,因此深夜召开的这次会议并没有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参加,有的只是他的心腹之将,当然也包括郭怀一。
        郑芝龙看了看大部分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诸位,那位蛤蟆天子能夺取热兰遮平定台湾实在是出乎郑某人的预料,看来荷兰人也不见得有多么厉害,现今朱由崧已经逼近福建,不知诸位有何制胜良策?”
        郑芝龙的亲弟弟郑芝虎一拍桌子,“什么退不退兵,按照我的意思那天就不应该从上海退兵,拿下上海接着进兵南京,这天下还不是咱们家的吗!大哥就是想的太多了才会如此。”郑芝虎的话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成,上海一战郑军并非没有可能夺下港口,很多人对郑芝龙退兵表示不满。
        郑芝龙瞪了弟弟一眼,“你懂什么,胜利又岂能是一战之得失就能决定,退兵上海也不能说不对,如果此时还拿不下上海岂不要腹背受敌,那时再退兵就有些迟了,小子的信你难道没看吗?”
        陈豹见郑氏弟兄如此赶紧打圆场,“二爷也是觉得窝囊才这么说,既然已经从上海退兵了还说那些有什么用,现今重点是怎么吃掉弘光帝的人马,虽然弘光帝的人马不堪一击可怎么打还是得计划周详才行。”
        郑芝豹也觉得大哥和二哥有些犯糊涂,过去的事还争执啥呀!“大哥,俗话说的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朱由崧已经攻占了黄歧镇,那里离福州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绝对不能让朱由崧在那站稳脚跟,小弟认为要尽快出击即使不能将朱由崧干掉也要把他赶到海上去。”
        陈豹早有此意,“三爷说的对,大帅,末将不才愿领兵前去黄歧镇送朱由崧归天为四爷他们报仇。”
        郑鸿逵等人的死在郑军中影响很大,郑芝龙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反对弘光帝这一步与郑鸿逵等人的死不无关系,当然害怕被削去权力占了绝大部分。因为郑芝龙知道一旦他听从弘光帝的命令进南京弘光帝肯定不会给他好果子吃,趁着此时有钱、有人、有地盘不把弘光帝铲除那他郑家今后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毕竟一省之力无法和南明朝廷较量,现在时间上还好些,一旦弘光帝从湖广以及河南等方面抽出兵力也就是他郑芝龙败亡之时,因此最着急的是郑芝龙而不是其他人。
        “好,就由三弟和陈豹率兵两万进逼黄歧镇,希望你们这双豹能旗开得胜,哪一个斩下朱由崧的人头可得赏赐黄金一千两。”郑芝龙当即任命郑芝豹为主将陈豹为副起兵两万开赴黄歧镇。
        郭怀一听罢眉头一皱马上起身自动请缨,“大帅,末将不才愿随两位将军前往,末将想说服科尼他们和两位将军一起去,这些红毛鬼留在这里好吃好喝让人看着实在憋气,是时候让他们出点力了。”郭怀一之言引得郑军将领一致赞同,他们对这些夷人没啥好印象,要不是看在郑芝龙的面子上早收拾其中那些飞扬跋扈的红毛鬼了。
        郑芝龙觉得郭怀一说的对,这些红毛鬼是时候给他卖命了,否则他就真的是冤大头啦!“好,说服科尼的事就交给昆山了,一定要让他们随军参战。”
        我看过郭怀一送来的书信赶紧命梁甫去找高魁聪和金声桓把书信让二人看过,“两位爱卿,郑芝豹和陈豹起兵两万要夺取黄歧来者不善,两位爱卿怎么看?”
        “从郑芝豹的行军方向看,他是想和陈豹兵分两路向黄歧同时推进,意图应该是防止我军逃离黄歧或者把我军逼入海上,看来郑芝龙是想把我军消灭在黄歧。”高魁聪看过郭怀一的书信递给弘光帝。
        金声桓觉得高魁聪分析的对,“皇上,看来这是一场硬仗啊!绝对不能让郑芝豹进入黄歧地界,那样一来我军也只剩下出海一路了,郭怀一信上虽然没说郑芝龙海上的部署可不得不防啊!所以主动出击才是上策。”
        高魁聪有些不赞成金声桓的策略,“除去水军,我军停驻黄歧的兵力与郑芝龙相比差距悬殊,主动迎战一旦失利我军后援全无而郑军却越来越多,到那时更是取胜无望,皇上,微臣认为应该舍弃黄歧与郑芝豹部兜圈子,这样一来必有战机可寻,”
        我听了高金二人之言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权衡利弊后我决定采用金声桓的策略,“马上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入夜后起兵迎击郑芝豹所部……!”
        “皇上……”高魁聪见弘光帝做出如此决定不由焦急,这样出战实在是不顾大局,即使遭受一点失败也将是致命的。
        我打断高魁聪的话,“爱卿想说什么朕知道,可朕认为主动出击对己军有好处,且不提郑芝豹军中还有昆山在,单论作战,郑芝豹急行军远道而来人数虽多但战斗力肯定会有所下降,陆战非是郑军所长,凭我军苦战克敌的精神趁郑芝豹立足未稳之际趁机迎击胜算占了八成,如果和郑芝豹相持迂回,一旦他站稳脚跟想要胜他难上加难,那时我军军心浮动,形势对己更将不利……!”我耐心的解释当前的形势打消高魁聪的顾虑。
        “高爱卿,镇守黄歧统领水军严防郑芝龙由海上进逼的任务就交给爱卿了,希望爱卿不要让朕失去根本之地。”既然高魁聪不赞成主用迎战我只好把防守黄歧的职责交给他,这也让我再一次意识到高魁聪非进取之将,看来他缺少高狄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一切都以稳妥为主,这样虽然能保证减少损失,可想要建立大的功勋一味稳妥又怎么行呢!
        金声桓听过探马侦察回来的情报心中已然有了破敌之策,他相信即使没有郭怀一的策应也能将郑芝豹的两万人马干掉,金声桓思索周详后来到弘光帝帐前,“皇上,岱江口附近丘陵起伏沼泽纵横,且有芦苇可以掩藏军行,末将认为可以在此地设口袋阵诱敌深入一举消灭郑芝豹。”
        我早上刚刚查看过岱江口附近的地势,金声桓的计策正合我意,“金爱卿妙计,那就在岱江口设伏以炮为号发动突然袭击将郑芝豹歼灭于此,爱卿可前去安排。”虽然我也想到了用伏击的策略,可我也逐渐明白了如何统御手下的将帅,我这么说只会让金声桓觉得倍受重用对我更加忠心。果然金声桓脸色大为兴奋,一声得令后前去安排设伏事宜。
第一二九章 伏击战东岱大捷
        郑芝豹率领两万余人的精兵行至岱江口时听闻探马回报说前方发现朝廷的军队他马上将大军前进的步伐止住。
        陈豹看看周围的地势眉头就是一皱,此地沼泽纵横丘陵起伏,茂密的芦苇河塘遍布在沼泽深处,这样的地理完全不利于进攻,朝廷能提前在此陈兵可见朝廷方面不无人才,“三爷,末将以为朝廷在此的兵力不会很多,因此此地只需留下数千人马与之对峙然后率大军直扑黄歧,这样我军大有胜算。”
        郭怀一看看前方的地势心中猜想弘光帝肯定会在前面设伏,如果让郑芝豹听从了陈豹的意见,那么朝廷的伏击战就落空了,“陈将军此言差矣!我大军两万之众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朝廷之兵一向积弱毫无战斗力皆是一战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