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伐天下 >

第209部分

我伐天下-第209部分

小说: 我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吗?”,赵抗走到赵检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而且我们赵国日后的版图仍将继续扩大,到了那时,边疆地区采用分封制度将不可避免,至少也会是总督制度。这些位子都是给你们准备的啊!研究技术可以让别人去做,而你们这些皇族不学习军事政治,将来统治别人,难道还要让外姓谋朝篡位,反过来统治你们吗?何况即使有了我国现在试行的继承权顺位制度,也不担保篡位者就不动杀机啊!”
  赵抗的这番话可谓是分析入理、恩威并施,而边疆封王的诱惑更是令人难以拒绝,可是赵检这个深受赵抗青睐的少年却再次令他失望。只见赵检只是略有迟疑,便坚定地摇了摇头,“请陛下原谅我的任性,我既不愿杀人,也讨厌管人,只有研究才能令我快乐”
  赵抗深吸了几口气以平复心中的怒气,良久之后,才面色稍缓,叹道,“罢了,就算将你从族中逐出,你现在的作为一样令赵氏蒙羞。而若现在除了你以儆效尤,又实在太不公平,但我绝不愿看到因为你可能的成功榜样而令更多的皇族子弟吃技术饭。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机会,结果如何就看你的造化了!”
  “谢陛下隆恩!”,赵检虽然知道赵抗提出的附加条件肯定无比苛刻,但经费问题得以解决,他已经是衷心感谢了。
  “这么快就明白我的意思了,真是聪明,可惜!”,赵抗见到赵检态度如此坚决,只好将自己的条件说了出来
第四百六十六章 柳暗花明
  “一年时间能有如今的成果,的确很了不起,不过你当初可是立过军令状的,现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不过本着宽大为怀,如果你现在放弃,也还是可以的。”,赵抗虽然心里对赵检的天分和努力很是赞赏,但他绝不想开这个不好的先例,所以语气依然是冷冰冰的,说到底他还是想将赵检导回“正途”。
  但赵检却仍没死心,谁都没想到他在这种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却发现了螺旋桨相较明轮的真正优势。由于突然想通,赵检本来绷紧的面容一下子放松了下来,“陛下,轮船的明轮在平时的故障率大约是多少?在战斗中的损坏率又是多少?如果某个明轮损坏的话,有多大影响?”
  赵抗毕竟不是行家,不得不找来一个老船工作答,而一直聆听的赵检却显得越来越是自信。原来,虽然由于成本原因,目前可用的材料使得螺旋桨的尺寸受到了限制,螺旋桨船的航速始终只能达到同吨位轮船的八九成;而若用在巨型船上,因为船体太长,中轴长度却因为强度的原因达不到那种程度而浪费了空间,动力更显不足,即使充分利用船宽,设置两组螺旋桨,速度也只能达到轮船的六成。再加上一种新产品投入生产,先期投入是惊人的,赵抗怎么看也没发现螺旋桨有什么优越性。
  “陛下,螺旋桨的故障率和损坏率大约比同等大小的明轮高五成左右,这便是它的最大优势!”,赵检看起来很认真地说道。
  赵抗下意识地伸手要摸赵检的额头,“你不会发烧了吧?怎么说出这样如同白痴的话来?”
  “一组螺旋桨的损坏率比一对明轮高五成,可一艘船无论多大,也最多只有两组螺旋桨,但明轮却可以多达二十对,甚至更多。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螺旋桨船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要比明轮船低得多!在战斗时更是如此,明轮暴lou在水上,遭到攻击时损坏的可能性很大,而螺旋桨隐藏在水下,安全性要好太多了!”
  赵抗眼前一亮,但很快又摇了摇头,“还是不行,明轮船出问题的可能性虽然大很多,但它就算坏几个轮子也一样能开,而螺旋桨船就那一组螺旋桨,一坏就根本动不了啊!就算是两组的,一旦坏了一组也会速度大减,基本上就只能弃船了”
  “陛下说得一点也没错,但是以螺旋桨低得多的损坏率,一支船队即使经过长途航行,出问题的也最多一两艘船,如果时间紧张那就干脆弃船好了,完全开不动的船只没有留在船队中的必要,根本不存在如何取舍的麻烦。”,赵检现在的脸上充满了自信,似乎完全肯定赵抗将被说服一样。
  赵抗何等聪明,一下子也想通了,大喜道,“我明白了,的确,明轮船坏掉几个轮子一样可以开,但速度却会减慢很多,这时是放慢船队速度迁就那些坏船,还是放弃那些坏船就很难取舍,因为轮子多,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一次远航中一支船队想要一个轮子都没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战斗中,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依你所说,螺旋桨因为数量少,维护起来自然容易,而且就算需要弃船,也容易决断,的确是很大的优势。并且轮船因为故障高发的缘故,在航行时其实很难达到设计中的理想速度,所以虽然在比试中螺旋桨船比明轮船要慢一些,但若投入实际使用,也许结果完全相反”
  看到赵抗眼中第一次出现的赞许之意,赵检脸现欣喜,继续补充道,“陛下圣明!而且明轮的出现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各方面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反过来说就是它的改进潜力有限,而螺旋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嗯,似乎是这个理,新生事物的潜力往往巨大,恭喜你通过了我的测试!”,赵抗由衷地笑了出来,但脸色很快又拉了下来,“可是这只能让我不再干涉你的研究,但要让你回到皇家,你得造出更了不起的才行!”
  “更了不起的?”,赵检一脸迷糊状,不得不开口问道,“我脑子不好用,请陛下明示。”
  赵抗的脸上突然现出了久违的顽皮笑容,“军事政治我看你是实在没有兴趣,那你只能在另外一方面为我们赵家作贡献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是什么?是生命啊!你得趁着现在年轻力壮,多生几个大胖小子,放心,成婚的礼金我来出,如果儿子超过七个就恢复你的身份!”
  “七个”,现在连老婆都还没娶上的赵检深感这一任务的艰巨,可他却没想到运气一来真是挡也挡不住,不过他接下来的罗曼史与婚后的血泪史就不是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了
  虽然赵抗已经意识到螺旋桨的美好前景,但一项技术的成熟并非可以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日后的北伐中,这一技术并未到半点作用。甚至是更后来西征时它也不过稍微lou了一下脸,直到技术上完全成熟后它才得到了真正的广泛应用。于是,这一项本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出现的发明,却几乎完全用于造福人类,不能不说是世界人民以及赵检本人的幸运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赵检日后获得了远远超过他实际贡献的名声,完全压过主要投身于军品研发的张天宝一筹,不能不让人感叹一声造化弄人,因为在两人生前,张天宝的实际贡献和学术地位都明显盖过了赵检,甚至连人际交往中也是一样,赵检唯一强过张天宝的,只有儿子的数量
  张天宝与赵检只是科学复兴运动中的两个代表,他们的贡献虽然很大,但在那个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里,始终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随着关系的理顺与制度的修正,赵军即使没有科技上的优势,也依然是天下第一强军。这一切自然离不开赵抗的努力,即使婚期临近,他依然定期突击检查军队情况,并不时亲自带头示范,以激励官兵们勤习苦练。但是,赵军的绝大多数官兵并不知道,他们的伟大统帅虽然有着漂亮的动作,但那些都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由于内力尽失,加上事务繁忙缺乏时间练武,赵抗现在已经连他十二岁的义子辛弃疾都打不过了,即使是小辛弃疾不太擅长的步战也是如此,就更别说他现在已经出类拔萃的弓马骑**
第四百六十七章 无上先天罡气
  辛弃疾自从成为赵抗的义子之后不久,赵抗就开始让他修习一种特殊的内功,当时并没显得多么厉害,但自从一年前小辛弃疾开始明显加速生长之后,这门功夫的好处终于逐步显现了出来。但是,辛弃疾的疑问却比以前更多,“父王,这门功夫怎么回事?我都练了八年了,怎么体内还是感觉不到多少内力?”
  “这恰恰是它厉害的地方,你现在即使不用内力,也不逊于一流的武林高手,不是吗?”,赵抗嘿然一笑,解释道,“内力这东西虽然厉害,但是使用时需要运气蓄劲,在敌我夹杂、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用起来很不方便,一不小心还有走火入魔之虞,真正可kao的还是肉体本身的力量。这也正是古往今来的武林高手虽多,但却很少有人能在军界混出名堂的原因。”
  “也不是没有吧,比如那位孙伯伯”,小辛弃疾说到已故的孙磐,脸色微显尴尬,当初若不是孙磐他死于辛弃疾爷爷之手,后来辛弃疾的爷爷就不会死,那么辛弃疾自己也就不会成为赵抗的义子了,真是造化弄人!
  “你已经长大了,该面对的总要面对,不要纠结于内心,那不过是徒增苦恼罢了。”,赵抗开解道。辛弃疾的心思他很清楚,但他相信儿子总有一天能够理解自己当初的决定,特别是当他将来成为领导者之后。不过他说辛弃疾长大了,倒是有些言过于实,毕竟小辛弃疾才不过十二岁,身上的肌肉虽然已经轮廓分明,但一脸的稚气却还没那么快褪去。不过,现在才十二岁的辛弃疾身高却已经明显超过了五尺,若是穿上全副衣甲,远望过去绝对当得上“威风凛凛”四字,说他长大了似乎也没什么错
  赵抗接着又说明了当初孙磐的情况,在不用轻功躲闪的情况下,孙磐在一对一时绝对是天下无敌,但是当他踏上战场后,虽然勇猛依旧,优势却远没在武林中时那么明显了。之所以辛弃疾还会觉得他转型成功,不过是因为孙磐实力太强,即使只能发挥一半也难觅对手罢了。事实上,由于战场上的敌人大多身披重甲,内力吐出伤敌筋脉的效果大打折扣,何况要获得近身的机会也非常困难,适用于战场的武功往往只追求两点,那就是“力量”与“敏捷”。内力固然可以强化这两点,但一来需要蓄势,战场上未必有那个时间;二来提升幅度再大,也远不能和战马提供的恐怖冲击力相比,所以那些当世名将所练的功夫无不以外门功夫为主,最多内外兼修,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恢复能力。
  小辛弃疾困惑地挠了挠头,问道,“既然内功在战阵中用处有限,父王您为什么还让我每天花三个时辰练这门内功呢?虽然它有些奇怪,但也是内功啊!”
  “这自然是因为它与众不同,对战阵来说极为有益的缘故啊!”,赵抗笑了笑,开始将这门奇异内功的由来告诉儿子。原来这门内功是他第一个师父教给他的,赵抗五岁开始修习,到他加入组织时武功已经相当不俗,不能不说这门功夫很厉害。不过由于其后赵抗获得了更为神奇的原气,就对它不屑一顾了,可等到那次顿悟之后,赵抗对武学的理解大大加深,这才发现那门武功的真正厉害之处,便将它传给了年幼的辛弃疾,八年下来终于结出了硕果。
  原来与一般的内功修炼后将内力存贮于丹田不同,这门内功修炼后每获得一点内力,都会将其中的八成散入脏腑、肌肉等组织之中,使修炼者的身体素质逐渐增强,其效果甚至远远超过了身体锻炼。当然,即使如此,适当的身体锻炼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经过足够的锻炼,营养的分配才能做到合理,要不然你就算身体再怎么强壮,这肌肉全长在肚子上,不还是一个废柴吗?
  不过,若是成年以后才练习这门内功,那除了增强一点抵抗力以外,效果十分有限,它真正的奇效只表现在处于生长期的孩子身上。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大大增强生长发育的效果,使肌肉更强壮、骨骼更结实,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全方位加强,甚至连身高都可以有所增加。虽说原气也有类似的效果,甚至更加强劲,但它乃是相当于高端力量向下兼容,与这门专精于强化体质的内功有着本质的区别,真要说相似,倒是当初大巫师所练的那门怪异武功更接近一些,只不过代价却要大得多。孙磐当年威震武林的“魔心佛体”虽然看上去与之相似,但孙磐的武功增强的主要是身体的强度与瞬间爆发力,远没有这门功夫平衡,要不是孙磐天赋异禀,是绝难到达那种程度的。
  即使如此,这门功夫哪怕练到极致,总体上来说比起武林中那几种最顶级的内功还是略逊一筹,可是即使不用内力,修习者仍然可以发挥出八成以上的力量,在纷乱的战场上比任何其他内功都要有效得多。更何况,它除了“力量”以外,还同时大大强化了人体的“敏捷”与“协调性”,就更是天下难得的神功了。再说,它还有个天大的优势,那就是练它只有快慢之分,而几乎没有走火入魔的风险,这安全性实在是太出众了。
  小辛弃疾想了想自己练功后的变化,部分认同了赵抗的说法,但他也有疑问,“好像真是这样,我现在的力量即使是军中的那些彪形大汉也未必比得上,而这一年来变化尤其明显,几乎翻了一番。可是,父王您当初不也练了很多年吗?怎么现在内力一失去,力量还比不上我?”
  赵抗苦笑着给出了回答,原来这门功夫厉害归厉害,但也要看各人的身体素质而定,身体条件越好的收益越大。另外,由于这门功夫还有延长发育期的作用(所以有一定的增高效果,不过也就一两寸。),所以发育越早的练它越划算。而赵抗年幼时体质很差,练这门功夫的效果不免大受影响,再加上后来发育本来就偏晚的他又被陆仁中止了发育进程,后来虽然得以重新长大,但已经内力全失的赵抗无疑损失了一半的收益。说起来,赵抗现在仍算不错的身体素质,主要还是kao原气的改造和当初大巫师的传功。另外,练了这门功夫以后,体内的真气虽然增长缓慢,但总是有一点的,而赵抗现在却是没有半点内力,这样一来身体的大部分力量便无法施展出来,打不过儿子也就没有好奇怪的了。
  正因为这门功夫拉大了强者与弱者的差距,为了避免被心术不正的人用去害人,赵抗的第一个师父虽然名动武林,在他一生中却没收几个徒弟。而他传授赵抗这门功夫的时候,甚至连名字都没告诉他,尽管如此,这门内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