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朝欢迎你 >

第30部分

清朝欢迎你-第30部分

小说: 清朝欢迎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的事情,不由心生伤感,呆了很久,才怅怅的离去。
。(快捷键:←) 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回车)          下一页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寿诞
     更新时间:2009…9…24 11:48:21 本章字数:4418
    自从张玟昭被指婚给了庄亲王府旁支奉恩辅国公善喜为嫡妻的消息传来时,张家阖家欢庆,等到张玟昭从京城回来,更是受到全家的热烈欢迎。
    马佳氏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有些得意忘形,想要大肆宣扬一下,受到丈夫的警告后,才稍稍收敛,但仍是借着丈夫张云净的寿辰,向亲朋好友广撒请帖。
    张氏接到请帖后,原是不想凑这个热闹的,转念一想,就改变主意吩咐琉璃好生准备一份寿礼,打算那天亲自回张家祝贺。
    与长房的热闹不同,此刻的琦晓哭红了眼睛。
    “为什么?我也同样努力了。为什么第一遍就将我刷下去,要是让我通过的话,说不定我就能投了哪位娘娘的缘呢?也像大姐那样风光的。”
    碧映无言的看着伤心的妹妹,她也是落选了,心里难受,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妹妹。
    “姐姐,我落选也就算了,你通过了初选,为什么还会摞牌子?”
    碧映无言,过了一会儿,才说:“也许是各花入各眼吧,我也没有能投娘娘们的缘。”
    琦晓摇摇头,说:“其实应该让皇上来选秀,而不是交给那些娘娘,女人善妒,如果是皇上来选的话,姐姐肯定不会落选的。”
    碧映赶紧用手捂住琦晓的嘴:“妹妹,以后这样的话千万别随便说起,知道么?”
    琦晓一愣,才想起嬷嬷教导的,回过神来,点点头。
    十月初八这天。张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张氏带着李伊水和韩嬷嬷坐着一辆马车。来到张府大门外。
    看到张府外地车水马龙。纵然早有心理准备地张氏也吃了一惊。低头又将女儿李伊水叮嘱了一番后。张氏整整衣衫。示意韩嬷嬷捧起礼物。抬起头来。向张府地大门走去。
    李伊水紧紧地跟着母亲。好奇地往四处打量。
    原来地院落被装饰一新。屋檐到处都挂着各色地灯笼。还时不时地看见大红地寿字。或者是松鹤图之类地。
    进入大门后。韩嬷嬷就到门房处将寿礼交给张家人。因此落后一步。等到李伊水跟母亲来到正房时。才赶上了。见韩嬷嬷跟着张氏来。张家地管事早就派了一人招待韩嬷嬷。
    韩嬷嬷是张氏的乳母,早年也在张府当差,也和张府的不少老人认识,见张氏走进正厅,知道用不着她跟着伺候,便也乐意的跟着张家的管事去吃茶。
    张氏细细打量到场的客人,见今天来到的客人比往年多上四五成,而且大都是衣冠华丽的人,但是大多数都是她所不认识的,自然也不知道有没有纳喇家的人。
    张云净今天特别高兴,换了一身新的青色马褂端坐在主座上,与各位来宾寒暄。
    来人大多知道张云净腿脚不便,对他没有起身没有表示不满,但是在祝贺时大多也祝贺他有一个好女儿。
    张云净一听来客提到女儿就特别高兴,对于自己女儿被指婚给奉恩辅国公善喜为嫡妻的消息,他心中也是得意的,毕竟自己的女儿将要成为国公夫人了。但是脸上却显得谦虚,对女儿的事情称为侥幸和万岁爷的恩赐,在场宾客大都心照不宣。
    张氏拉着女儿李伊水来给堂兄拜寿,张云净见自己的妹妹来,脸上露出了一些真诚,与刚才的客人之间的应酬不同,“你怎么现在才到?刚才你嫂子还念叨着你呢。”
    “路上耽搁了,妹妹祝哥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边说边福上一福。李伊水跟着施礼。
    张云净两手虚扶一下,“赶紧起来吧。”又转向李伊水:“是伊水吧,比过年时大多了,都快认不出来了。”
    李伊水见舅舅指名给自己说话,之后又出来见礼:“伊水拜见舅舅,祝舅舅寿辰快乐!”
    张云净听李伊水说的新鲜,脸上露出笑容:“以后多来舅舅家玩啊。”转向张氏说:“你嫂子已经在里面等你了。”
    张氏见在厅的都是男子,知道她留在这里也有诸多不便,便向哥哥说了一声,就向后院走去。
    后院里,马佳氏被众人众星拱月般的围在中间,见张氏进来,也只是点点头,吩咐丫鬟给姑太太看座。
    张氏打量了一下,发现嫂子尹氏并没有过来,心中暗自诧异,按说东府离西府这么近,应该早到才是。
    还没有等张氏思量玩,马佳氏已经和身旁的妇人说完话,开始招呼张氏和李伊水。
    东府。
    “我不去,我不去,凭什么到他们面前去低声下气的讨好他们?不就是被指了婚了吗?有什么了不起?”
    尹氏看见自己的女儿琦晓哭闹着不肯去西府给大伯祝寿,不忍心往女儿伤口撒盐,但是在不过去也就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就说,“你既然不愿意去就别去了,待会儿你大伯问起我就说你不舒服。”
    琦晓听了便不再哭闹,尹氏回房间换衣服了,碧映见母亲离开,也劝妹妹:“琦晓,你还记得嬷嬷曾经教导我们要喜怒不行于色吗?今天你不去,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嫉妒堂姐,你何必授人以话柄呢?”
    琦晓嘴一撇:“姐姐,我平素都是听嬷嬷教导的,可是结果怎么样,还不是没有通过选秀?嬷嬷教导的有什么用呢?”
    “怎么没有用?嬷嬷教导我们的不只是为了选秀,还有为人处事,持家之道,这些我们以后都用得着的。”
    琦晓想了想,“姐姐,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这就换衣服,和你们一起给大伯堂姐道喜。”
    碧映将琦晓脸上的泪痕擦去:“这才是我的好妹妹。”
    马佳氏和张氏说了几句话后,又有一位妇人进门祝贺,马佳氏连忙招呼。
    张氏见马佳氏应酬繁忙,便自己找了一处人不多的桌子坐下,和旁边一位圆脸盘的面带福相的妇人攀谈起来。
    这位妇人丈夫姓黄,是汉军旗的人,也有个女儿今年参加选秀,可惜一无背景二无才貌,初选时就被刷了下来。
    张氏向黄太太打听纳喇素琴的消息,黄太太听了说听过女儿说起过这位纳喇小姐,她们从徐州城到京城的路上同行,很是温柔善良的女孩,还为她落选可惜了。
    张氏见无法打听出进一步的消息感到可惜,正在这时,有婆子进来禀报:东府太太和两位小姐到了。
    张氏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三个侄女身上,她们也和纳喇小姐一起上京,也许她们之间认识,可以帮她联系到纳喇素琴呢。
    尹氏带着两个女儿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碧映和琦晓也换上艳丽的服装,光彩照人。
    马佳氏看见妯娌和两个侄女满面春风的样子,想到婆子向她禀报过的东府的事情,暗暗称奇。
    张佳氏热情的招待妯娌,碧映和琦晓拜见了伯母后就到堂姐房间里向她道贺并说话去了。
    待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众人分桌而坐,期间各种八卦在这些妇女之间流传。
    不一会儿,便说到了今年的秀女身上,也有人替纳喇素琴可惜。
    那个人的话更说完,旁边的一个健壮的妇女说:“纳喇素琴未必就是没有福气的人,现在到纳喇家求亲的人可多了,也不乏青年才俊,像顺天府伊黄大人,就亲自到纳喇府为自己的儿子求亲,还有绿营军的一位副将也到纳喇府求亲,听说还有京城里的大家公子亲自来纳喇府求亲的,怎么着纳喇家也能挑一个好的。”
    “真的假的?”同桌的人问。
    “哪里还能有假?你找徐州城里的媒婆打听打听,就知道了,看看徐州城的媒婆那个没有踏过纳喇家的大门。听说还有个媒婆被纳喇家赶了出来呢。”
    原本张氏竖着耳朵认真听这些八卦,当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忍不住低下了头,认真挑选盘子中的菜。
    “还有这种事?知道为啥将那媒婆赶出来吗?”
    “还不是人家纳喇家见媒婆来的太多太频繁,麻烦了呗。”说这话的人明显含着酸。
    张氏嘴角轻轻往上一翘,抬起头来。
    不一会儿,妇女们的话题就改变了。
    李伊水一心三用,一边对着盘子奋战,一边听着大人们的八卦,将关于纳喇素琴的八卦记在心里,一边还注意这母亲的动向,看到母亲神色的细微变化。
    饭后,就有人陆续告辞。
    张氏等大多数人都走后,向嫂子说了一声,便到侄女张玟昭的房间里去了。
    张玟昭和碧映、琦晓见姑姑和表妹进了房间,连忙起身向姑姑问安。
    张氏拉住玟昭和琦晓:“快起来吧!”
    等众人坐下后,李伊水上前向张玟昭施礼:“恭喜大表姐!”
    张玟昭脸上一红,赶紧拉起李伊水:“表妹快坐下吧。”
    张氏笑道:“确实该向你道喜了。”
    张玟昭含笑问侯了姑父和大表弟。
    张氏和她们扯了一会儿闲话,就将话题向纳喇素琴身上引,打听她们和纳喇素琴的关系如何。
    碧映看了玟昭一眼,说:“我和妹妹跟那个纳喇素琴不熟,不过姐姐跟她的关系极好,去年纳喇小姐在天然居做寿,就请了姐姐过去的。”
    琦晓很好奇姑姑打听那个纳喇素琴干什么?
    张氏想到彼此是至亲,还要找她们帮忙,便不隐瞒,将李卫和素琴之间的事情说了。
    琦晓听了忍不住眼圈都红了,碧映和玟昭也咽唔不止,说不清表情是同情、佩服还是向往。
    张氏见时机成熟,就说:“你那表弟是一个死心眼的孩子,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想找人给那个纳喇素琴带个信。”
    张玟昭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终于,张玟昭站起来,说:“姑姑,我正好过两天要去拜访纳喇素琴,也许我可以……”
    张氏千恩万谢的将李卫写好的信交给张玟昭,张玟昭一再表示会亲手交给纳喇素琴的,张氏才放下心来。
    假期镜子狂更,亲们也狂投票吧!!!
。(快捷键:←) 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回车)          下一页
    正文 第五十章 相会
     更新时间:2009…9…24 11:48:23 本章字数:3615
    三天后,张玟昭向张氏传来好消息,她将那封信交个了纳喇素琴,纳喇素琴答应了那天一定到。
    李卫便充满激动和焦急的心情等待五天后的约会时间。
    约会的地点是李家的一处闲宅,距离道台府不远,以前李卫跟纳喇素琴提起过,但是他们两人还是将约会地点选择在观音寺,现在再去观音寺已经是不现实,李卫就将这次约会的地点改在了道台府后永乐巷的自家的那处闲宅里了。
    虽说是闲宅,但也是定期有人清扫,周围环境还算清幽干净,宅子不大,只有三进,闲暇时李卫也会过来,自从和纳喇素琴相识后,李卫来这座宅子的次数就多了,多数是送纳喇素琴回家送到这里,然后让纳喇素琴跟着乳母丫鬟回道台府。
    那天,李卫早早的来到李家闲宅,开始耐心的等待。
    一直到中午,李卫也没有等到自己的心上人,“也许她现在被看管的严,抽不出时间来。”李卫安慰自己。
    这时,李华凑过头来:“少爷,要不我去那道台府门口瞅瞅动静?”
    李卫想想,点点头。
    直到太阳西斜,李卫也没有见到纳喇素琴,连李华也没有回来。
    渐渐的,李卫开始灰心了,守在了狭小的门房后面,望着桌前香炉发呆。
    远远传来两声敲门的声音,他稍稍回神,发现已经夕阳时分,晚霞满天了。
    外面地门再次被轻轻叩了两下。李卫倏地站起身疾步走出去。开门看时。果然是中午离开地李华。李华身后还跟了两个罩着斗篷地人。斗篷遮住了两人地身形和大半个脸。但看高度。应该都是女人。
    李华见李卫打开了门。就赶紧让开。让身后地两人进来。再小心地向门外望望。确定没有人注意这里。就快速地关上了门。
    虽然带着斗篷。李卫仍一眼就认出了后面地人是纳喇素琴。李卫心中产生疑惑。前面地那个人又是谁?看两人没有开口说话地意思。李卫按捺下满心疑惑将两人都让进了屋。
    才进屋。后面地纳喇素琴掀开斗篷。露出了一张柔美白净地脸。不算十分出色。却是他魂牵梦绕地姣颜。那双湛若秋水地眼。此刻正定在他地身上。目光中充满爱恋。纯净得一如初相见时。
    去年上元夜。他带着弟弟妹妹们逛灯市。在锣鼓喧天地舞狮队中和她相遇。便是这样一双纯净地眼。让他堕落沉沦。
    她出身名门。品貌俱佳。是待选地秀女。原本可以有着光明地前途;他出身商户。士农工商。排在最末。虽有上进之心。却无读书地天赋。只能子继父业。在任何人眼中绝对不般配地两个人却意外地走在了一起。
    她为他放弃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他为见她一面苦心筹谋,他看到她,虽是二八年华,却因相思,面目苍白,不复初相见时的快乐娇俏。
    心痛的感觉油然而生。
    “咳咳——”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惊醒了四目相对脉脉无语的两人。
    李卫才将目光转向另外一个仍罩着斗篷的人,就听见纳喇素琴柔声道,“母亲,斗篷可以除下来了。”
    李卫一惊“母亲”?难道来人是纳喇素琴的母亲,纳喇太太?
    李卫不敢相信的望过去。
    斗篷缓缓的滑落,一张和纳喇素琴有七八分相像的脸露出来,纳喇太太今年刚刚四十岁,保养得宜,脸上还看不出皱纹来,此刻正笑吟吟的看着李卫。
    李卫一下子局促起来,这可是未来的丈母娘啊!李卫望着纳喇素琴的眼光有些责备,纳喇太太过来,你怎么不打声招呼啊?害得我刚才多么失礼。
    接收到李卫的目光,纳喇素琴一想到刚才的情景,俏脸上开始发烧。
    纳喇太太仔细的打量着李卫,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倒也有几分好感的,但是想到打听的李卫不喜欢读书、也没有参加过武举,算是文不成武不就的,难道以后真的要让女儿当商人妇?
    纳喇太太的眉头微微一皱,就看见女儿带着祈求的眼光看着自己,心中一软。
    “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