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盗 >

第118部分

大宋第一盗-第118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谢慕华端着杯子站了起来,朗声说道:“诸位,本官来到江南东路为官。有心造福一方,这也要大家鼎力相助,本官先干为敬,敬过诸位回春妙手!”
    说罢,谢慕华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那些大夫们面面相觑,却听谢慕华接着说道:“诸位大夫,你们的医术向来都是父亲传给儿子,师傅传给徒弟。可是这么一代代传下去,中间肯定会流失不少精妙的医术。就说华佗好了,华佗的麻沸散,诸位有人能配出来吗?老百姓的生活最关切的就是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的就是生老病死。一个人活一辈子,吃的是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害病?害病就要求医,可是大夫太少啊!”
    谢慕华顿了顿,又说道:“本官有心办一个医堂,邀请大夫们入驻。你们一样可以打理自己的店铺,每月抽出几天的时间到官府的医堂坐诊。诊金还是按照你们的标准来收,药材可以去你们的店铺去抓。官府每个月还会发给入驻医堂的大夫酬劳……一天一贯。”
    谢慕华平静的看着议论纷纷的大夫们:“医者父母心,你们悬壶济世,为的也是造福一方。现在就有一个大好机会在你们面前。老百姓来医堂看病的,他们出一半的诊金,余下的一半官府来出。你们在座有一百多位大夫,不知道有谁愿意加入官府的医堂呢?”
    有个大夫壮着胆子问道:“大人,加入了官府的医堂,那咱们自己的店铺不就没生意了吗?官府开设医堂,以官府的力量,我们这些人又怎么能和官府相争呢?”
    谢慕华摇了摇头:“官府的医堂并非以赚钱为目的,这是一个为了老百姓的长远福利。许多人生病了看不起病,许多人想找大夫的时候找不到。现在官府提供这么一个地方,让他们能看得起病,抓得起药,要找大夫的时候就能找得到。而且有官府作保,那些人也放心。再说了,一个月只耽误各位几天的时间而已。这里有一百多位大夫,就算每天请十位大夫坐诊,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月只要来官府的医堂三天而已。另外,各位自己的药铺也可以继续开办,老百姓知道你们医术高明的,你们不在官府的医堂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去你们的药铺求诊。各位不会对自己的医术这么没信心吧?”
    谢慕华这一番解释让那些大夫放下心来。这么说的话,对自己没有损失啊……更有一些自负医术高明但是声名不显的大夫更是摩拳擦掌,要借用官府的医堂打响自己的名头,到时候把自家的医术发扬光大,岂不是甚好?
    谢慕华接着说道:“本官以为医术向来都是父亲传给儿子,师傅传给徒弟。这样不好,本官还想在江宁府开办一个医术学堂,各位都可以提供自己的药方参与,也可以在医术学堂里授徒。让更多的人学到医术,当然了,想来学医术的人是要交纳学资的,这些学资,官府不要,统统都给你们这些大夫。你们看可好?”
    这番话,有些人就打起了退堂鼓,医术向来都是父亲传给儿子,师傅传给徒弟,绝对不传给外人的。听谢慕华的意思,就是要把自家的医术公诸于世,这还了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将来自己靠什么吃饭?这也难怪他们,毕竟观念在那儿放着,想让他们一步走出去,还是非常难的。
    谢慕华笑道:“在医术学堂里,教育出好弟子的,或者能治好疑难杂症的,又或者将医术推陈出新的,官府也会给予奖励,并且向太医院推荐。”
    太医院……那可是一个大夫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了。给皇帝看病……当之无愧的国手。
第六十一章 鬼门关上走一遭
    有一个江湖郎中怯生生的问道:“大人,小人家中有一个祖传秘方……”那人脸色红了红:“治痔疮绝对是十拿九稳,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给医术学堂的贡献呢?”
    谢慕华大喜过望:“你若是将这方子公诸于世的话,江宁府重赏你三百贯……”
    许多大夫顿时傻了眼,治个痔疮就三百贯了?只要有一个人带头,那就不同了,马上就有人叫了起来:“谢大人,我这儿有治伤寒的方子……”“大人……我这儿有治肾虚的药方……”
    谢慕华点头微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从现在开始,江南东路就要换一副新气象了……
    王溥其实说的也有道理,江南人并不缺钱,现在的人还没有公益事业的意识。医疗教育大多来自于民间的自发组织,而并非由官府出面组织强力而有保障的机构。设立医院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打破这些郎中们“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观念。这些观念从先秦流传到现在,为了怕徒弟抢自己的饭碗,很多人还会有意无意的留上一手,导致医术失传的越来越多,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华佗是三国时代的名医,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越他,更别说那夺天地之造化的“麻沸散”,再没第二个人能配得出来了。谢慕华就是要用钱来砸开这个缺口,用金钱、荣誉、地位来换来这些郎中们的看家本领,当医生可以像后世那样通过学习而成批量的生产的时候,从量变到质变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谢慕华看着那些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大夫们交头接耳,有的蠢蠢欲动,准备把自己的独门秘方拿出来,有的跃跃欲试,准备在官府的医堂里为自己打响名头。谢慕华的嘴角露出一丝不经意的微笑,有的事情未必现在就要看到结果,但是只要播下了一颗种子,能生根,能发芽,那开花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也拦不住的。
    “大人!”一名侍卫走到谢慕华的身边低声耳语道:“转运司衙门果然有人出逃。”
    谢慕华冷笑一声,这也不出他所料,那些惹了麻烦的人不想被“杀人王”谢慕华抓住,就只好连夜逃出江宁府,却不知道谢慕华这一次却是为他们准备了坟墓。本来官场上的斗争很少用到杀人这一招。但是对于这些小的走狗来说,杀了他们却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起码让王溥可以收敛一些。加税并非不能加,但是以江南一地支持大宋十之六七的开支,再要加的话,将来必然不可收拾。想后来方腊起义不就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么!还好现在还没有生辰纲这一说。
    “你们做的干净么?”谢慕华低声问道。
    那侍卫笑了笑:“好教相公知道,一共逃出来三人,夜里城门已经闭了,他们胆子倒是不小,居然用绳索吊出城去。叫小的们抓个正着,城西三里有个树林,就在那儿将他们就地解决,绝不拖泥带水,保管三五天就能被人发现!”
    谢慕华点了点头:“做的好,下去领赏去吧。”
    看那侍卫走开,谢慕华暗笑一声,又走了回去。这件事就摆明车马告诉王溥,你的人敢乱来,我的人就敢跟你一起乱来。谢慕华手握江南军权,王溥虽然有监督谢慕华的权力,但是自古以来手握兵权才是王者,谢慕华打个喷嚏,江南东路也要抖上三抖,在江南东路这一亩三分地里,跟谢慕华过不去的话,那纯属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那群大夫还在聊得热火朝天,谢慕华施施然的走了过去,坐了下来:“诸位,若是有意的话,一会儿就请在文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到时候府衙会派公差挨家去请。咱们的医堂是为百姓谋福祉,各位的薪酬按月结算绝不拖欠。”
    那些大夫笑道:“哪里当得起……经略相公在此,哪个还信不过?”
    送走了这些大夫,谢慕华长出了一口气,这件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事情还多得很呢。就说那一伙流窜到江南东路的盗匪好了,要是不能漂漂亮亮给他们解决掉,接下来许多事情就变得棘手了。谢慕华一想到日本的金银,心里就忍不住蠢蠢欲动。那些日本人虽然生活在岛国,但是金银产量丰富的让谢慕华都眼红不已。现在是铜本位的年代,但是金银是国际硬通货,既然是打开国门做生意,那金银储备也必不可少。像1630年的时候,明朝的银本位时代,就因为不敢对自己的银子输入大国西班牙动手,导致后来处处被动,最终明朝的亡国,这儿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谢慕华挥挥手,示意那些仆役不用跟着自己,缓缓向内院走去。此时明月如钩,淡淡皓光映照庭院,微风吹动花木,在地上的投影轻摇曳舞。一位长裙少女在月下静静的站在花丛中,从侧面望去,优美到极致的轮廓圣洁无比,粉红色的短衫用一条束带随意系在胸前,一条浅蓝色的长裙直拖到地,说来也奇怪,明明是宽大的裙袍,却将这少女的身形勾勒的起伏动人。
    谢慕华自然认得她,轻咳一声道:“郡主还未歇息吗?可是我等在外院吵闹的太厉害,搅扰了郡主清梦?”
    柴郡主缓缓侧过脸来,冲着谢慕华展颜一笑,谢慕华不知道是否是不胜酒力还是心神恍惚,忽然觉得柴郡主此刻美艳不可方物,只听柴郡主轻声说道:“月色娇美,花香怡人,月下赏花别有一番风味,不知道经略相公有没有雅兴陪本宫赏花?”
    “求之不得!”谢慕华淡淡一笑,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柴郡主这会儿还站在这里,十有**是有别的事情要说。既然她已经开口了,谢慕华就装着听不懂,赏花就赏花呗。
    “经略相公知道不知道在江宁府还有一位故人未曾相见?”柴郡主走出花丛,盈盈启布走到谢慕华的身边。
    谢慕华眉头一皱,不禁问道:“什么人?”
    柴郡主轻笑道:“经略相公真是贵人多忘事,前些日子为了平秀正的事情,本宫和公主不是去了莳花馆么?在那儿本宫遇到一位故人,初看觉得眼熟,但是本宫不敢相信,因为那人应该早已死去,又怎么会回到江南呢?待本宫亲自探访一番,才知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道理……经略相公可知道这位故人是谁么?”
    谢慕华顿时冷汗直冒,一股凉气直上心头,忍不住左右看了两眼,心中一股按耐不住的冲动,要是这件事没有别人知道的话。现在就将这个娇滴滴的柴郡主杀死在这里……岂不是一了百了?谢慕华心中想着,口中就已经问了出来:“郡主说的是何人,怎么在下一点也想不起来?”
    若是现在杀死柴郡主,布局说是有外人进来谋杀?又或者干脆把脏水往平秀正身上一泼,反正他是个日本人,就说他见色起意,对柴郡主不轨,但是遭到反抗之后,生怕事情泄露,于是杀人灭口?谢慕华脑子里的念头越转越快,只觉得口干舌燥,一股杀意情不自禁就涌上心头。现在正是谢慕华飞黄腾达的最好阶段,任何人,别说是郡主,就算是公主,想要破坏谢慕华的前途,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柴郡主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半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走近谢慕华的身边,轻声说道:“经略相公为何不问问本宫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
    这句话险险将柴郡主已经踏进鬼门关的半只脚拉了出来。谢慕华本来已经汗流浃背,听到柴郡主这番话,忽然醒悟过来。就算是柴郡主认出小周后没死的话,也不能把这盆脏水扣在自己的头上。若说柴郡主已经知道这件事跟自己有关的话,那必然是小周后告诉她的。那她身为大宋的郡主,居然能和小周后把酒言欢,交谈甚详。两人之间必然有些利益交换的地方。
    想到这儿,谢慕华反而平心静气下来,微笑道:“郡主这件事,在下是一概不知的。要是郡主有甚疑难的话,恕在下无能为力了!”
    柴郡主幽幽的叹道:“经略相公既然一口否认,那本宫也无可奈何,只不过那位老朋友请本宫带句话给经略相公,她说当日东京一别,对相公甚是挂念,如今相公到了江南,她理应尽尽地主之谊。要是经略相公赏脸的话,还请初八那晚到莳花馆相会。”
    初八?那不就是明晚?
    “那就多谢郡主殿下了,等在下想起来是哪位老友了,再去赴约!”谢慕华不动声色的说道。
    柴郡主也不说破,轻声笑道:“天色已经不早,经略相公早些休息吧!”
    她缓步走向院外,谢慕华却不知道柴郡主也是一身冷汗,方才谢慕华杀意陡现,也将柴郡主吓了一跳。不过她心中却有些暗暗欢喜,要是谢慕华听到这件事不起杀机的话,那只能说明谢慕华是个成不了大事的人。也就不值得她和小周后在谢慕华身上投入那么多精力了。但是……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真是赌的好险……
    谢慕华长叹了一口气,仰望月光,心中思潮起伏,明日初八,到底是不是要去莳花馆见上一面呢?当年在东京时候的荒唐事情却又涌上心头……
第六十二章 芙蓉帐里奈君何
    这一整天,谢慕华都过得有些忐忑不安,毕竟是做贼心虚,生怕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要是误了在江南的大事,那就得不偿失了。好容易熬到了晚上,谢慕华换了一身便装,随身只带了平秀正一人就往莳花馆去了。带上平秀正,谢慕华也是费了一番心思,这厮是个日本人,就算他猜到一些秘密也不足为患,说出来的话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别的侍卫却是不能带的,再说了,江宁府在谢慕华的治下,治安还算不错,谢慕华也不相信小周后会对自己有什么恶意。一个保镖足矣……
    华灯初上,星光灿烂,江宁府的夜生活丰富多彩,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繁华之处不亚于天明之时,走到莳花馆不远处就似乎闻到这儿浓浓的脂粉香气和淡淡的酒香,酒楼女儿家的轻吟浅唱,一掷千金的豪客们划拳行令,整条街都热闹无比。谢慕华一整衣衫,大步走进了莳花馆。
    认识谢慕华的人并不多,就算是在后世咨询那么发达的时候,十个南京人也未必有五个能认出南京市委书记长什么样,人们关心的只是跟自己有关的人,有关的事。至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他们的生活是完全不搭钩的。谢慕华走进了莳花馆,居然连一个认出他的人都没有,不由得让谢慕华心中暗喜。
    平秀正亦步亦趋的跟在谢慕华的身后,这小子常年在海上漂泊,到了大宋之后又一直跟在谢慕华的身边,哪里见过这么繁华热闹的场面,只见莳花馆里的女子艳丽如花,声线娇美,谢慕华一脚踏进来,香风连连,早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