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盗 >

第130部分

大宋第一盗-第130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子就能拔得干干净净的,而且一下子将曾浩给拔下来倒是痛快了。可是财税出了漏子,也不好交代,所以谢慕华隐忍着。
    现在,可是到了要收拾曾浩的时候了么?
    “老汉,人已经死了,就让他们入土为安,这件案子,本官自然会去查,不偏不倚。老汉,你并不清楚大宋的律例,还好,张大人对大宋律例熟的很。稍候你把案情再详细跟张大人说说,本官看看你到底要告什么罪名可好?”说着,谢慕华给张咏使了个眼色。
    张咏会意,谢慕华也知道,曾洪调戏良家妇女,最多是杖打二十而已。一个小县令,徇私一次,按照大宋律例,最不过也只是罚俸之类的小惩罚,谢慕华的意思就是要把这个由头搞大,搞得将整个监当手下的人全部都给挖出来。
    来了这儿已经快一年了,真当谢慕华是活菩萨么?
    张咏含笑点头,谢慕华高声喝道:“退堂!”
第七十九章 诱敌
    春天的江宁府格外秀丽,处处鸟语花香,过了一个冬天,江宁府中又开了许多家店铺,热闹繁华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打扮得十分秀丽的女子和行色匆匆的路人熙熙攘攘,阳光在飞檐片瓦上勾勒出绚丽的色彩。如此风光,正是出门踏青的好季节。
    谢慕华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穿上一身青衫,带上三五个随从便走出了府衙大门。只不过谢慕华却不是去城外踏青,而是直奔监当曾浩的家中而去。
    守门的门童正靠着大门懒洋洋的打着哈欠晒着太阳,一看一个穿着青衫的书生模样年轻人走到门口,不耐烦的说道:“走开,走开,没长眼么,看不到这是曾大人的家么?”
    谢慕华微微一笑:“哦,就是因为知道才来拜访曾大人的。在下谢慕华!”
    “谢……谢……”门童的脸色渐渐变了,江宁府的头号人物的名字,他到底还是知道的:“相公请恕罪,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这就去给您通报去,您先请客厅用茶!”毕竟是在大户人家当下人,门童倒是颇有眼色,几句话说得极为妥当,先安抚着谢慕华再说。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看谢慕华这一脸和和气气的样子,门童的心中却莫名其妙想起一句——笑里藏刀来。
    谢慕华笑呵呵的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进去,大咧咧的到正厅坐下了,一旁早有侍女送上茶来,谢慕华掀开茶盖,鼻端一股清香直冲上来,再看茶水清澈,茶叶嫩绿,应该是上等龙井。如今正是采茶的好季节,这曾浩也颇会享受啊!
    “谢相公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曾浩人还没进大厅,声音就已经飘了进来。随着话音,曾浩也是一身淡褐色长袍,大步走了进来。
    “曾大人这儿要也能叫做寒舍的话,那安抚司衙门只好当茅房用了!”谢慕华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随口说了一句。不过出于礼节,谢慕华还是站起身来,迎了曾浩一下。
    曾浩愣了愣,不过他也是做惯了官儿的人,当即笑道:“谢相公真是说笑了。却不知道谢相公因何事大驾光临?”
    谢慕华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指了指对面的雕花大椅,说道:“坐下说吧,昨儿个有人抬棺来江宁府告状,曾大人可曾听说此事?”
    曾浩摇了摇头:“昨日事务繁忙,下官真不知道!”
    “那也无妨,既然我已经来了,便告诉你一声,你那堂侄,是叫做曾洪是吧,在扬州大仪镇的那个。调戏秀才娘子,又害的人家小夫妻一个跳河一个上吊,一夜之间去了两条人命。现在人家家中已经抬棺来了江宁府,还说本官要是不受理的话,他们就把棺材抬到开封府去,敲登闻鼓。曾大人也知道,这登闻鼓一响,无分事无大小,登闻鼓院都要报给皇上亲自处理的。若是惊动圣驾,到时候只怕你的堂侄有些麻烦啊!”谢慕华笑呵呵的说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曾浩。
    “谢相公,我不大明白您的意思!”曾浩不知道是真装糊涂还是假糊涂,居然一脸惊诧莫名的样子。
    谢慕华今儿个既然来了曾家,就打定主意要和曾浩好好唱一出好戏,便一五一十将王老汉的供词给说了,说罢了之后悠悠的叹了口气:“这件事吧,要是本官受理了,少不得要去大仪镇找些证人来。倘若有人说果真看到你的堂侄调戏良家妇女,那杖刑二十,只怕是少不了的。这也就罢了,听说曾洪也是个秀才,来年贡举考试,也有望考个进士,就算是考不上,曾大人也可以想办法给他弄个恩科。这些都是题外话,但是二十杖刑一受,就要剥了功名,到时候他可就是仕途无望了!”
    曾浩看了看谢慕华,心中微微发怒,上次谢慕华和杨家兄弟直闯厢军大营,把他的弟弟一刀砍了头,这件事还没完呢,现在就盯上了曾洪。这不是跟他们曾家没完没了的么?不过那曾洪也实在是不争气,闲着没事调戏什么良家妇女啊?窑子里漂亮姑娘多了去了,只要花得起钱财,还怕没有女人?现在捅下个漏子来,谢慕华过来了,这一番话也摸不透谢慕华的心思,只能小心谨慎的先应付着。
    曾浩也叹了口气:“这些小辈实在是目无王法,若是查得属实,谢相公也不必手下留情,这畜生活该有此报应。”
    谢慕华暗暗好笑,你们都是姓曾的,又是一家子,小的是畜生,那老的看来也不是人了。不过脸上却是一本正经的模样,淡淡的说道:“曾大人能大义灭亲是最好不过了。此前本官还担心,要是处罚了曾洪,在江宁府上多有得罪曾大人。那倒不好了,眼下是春天,朝廷就要来核查赋税,正是需要曾大人出力的时候。唉,本官也知道,先前刚到江宁府的时候,的确是有些狂傲了。在这儿就以茶代酒,望曾大人多多海涵!”说着,谢慕华端起杯子来,饮了一小口。
    曾浩之前还是不明白谢慕华为什么把姿态放的有点低,跟平日的模样大相径庭,一听谢慕华说道朝廷要来核查赋税便立刻明白了。大宋的财富源泉就是江南,而江南出了是鱼米之乡之外,茶酒盐这三项的税收要占到总税收的六成以上。前几年大宋一直在打仗,开支非常大,对财税卡的也格外严格。谢慕华虽然是主管军事,不过他也挂着江宁知州的头衔,要是曾浩在税收上给谢慕华使个暗手,而主管财税的转运使王溥又是谢慕华的死对头……那谢慕华在皇帝面前可就难看了。说到底,财税是专业人员才能干的活,并不是半路出家就能胜任,而且曾浩盘踞江宁多年,别的不敢说,财税这一块,几乎就是曾大人的天下。想动他,不知道多少人要吃不上饭,到时候谢慕华自己的官帽也不够稳当了!
    想到了这一层,曾浩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他在官场浮沉多年,什么样的手段都见过了。像谢慕华这样的一意进取,刚则易折。做官要是不圆滑,早晚碰的头破血流。曾浩笑呵呵的看着这个官位比自己高得多,而做官的水平只够给自己当徒弟的年轻人。
    而谢慕华也不怀好意的打量着曾浩,要不是胸有成竹,谢慕华能这样对区区一个曾浩,这可是张咏和苏易简一起出的鬼主意,就是一步步将曾浩往坑里拉。对付一个曾洪算什么,不把这一帮**到了极限的南唐旧官一网打尽,谢慕华就算是白来江南东路一趟了。当然,这也不是主要的目的,根本上,江南东路是要变成自己的后花园才是正道。
    历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后来元祐党和新党之争,虽然没有见血,但是一次次的相互流放,一次次不遗余力的推翻对方的政策,让大宋的国力在内耗中消耗殆尽,不但对西夏无能为力,而且在蔡京一手结束了党争之后,宋徽宗也迎来了靖康之耻!谢慕华不想去做王安石,也不想去做司马光……权臣,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
    “既然曾大人如此深明大义,本官就先行谢过了!”谢慕华说道。
    曾浩心中冷笑几声,现在谢慕华要先过财税这一关,既然如此,要是自己不给谢慕华下几个黑手就算是对不起他了。这件事一定要王溥也参与进来,推波助澜,最好再给谢慕华按上几个硬邦邦的罪名,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谢相公说哪里话来,我们拿的是朝廷俸禄,自然要为国尽忠、为民请命,家族中出了这样的逆子,谢大人只管严办好了。老夫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曾浩义正言辞的说道。要不是谢慕华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几乎就要被这老狐狸的虚伪面孔给骗过去了。难怪人家说,每一位在官场得心应手的官员都是一位“影帝”。
    “如此,就多谢曾大人了。”谢慕华露出六颗小白牙,做了个最标准的微笑,便起身告辞。
    曾浩一路将谢慕华送出大门,回过身来脸色便是一变,对仆役喝道:“准备我的官服,我要去衙门一趟!”
    谢慕华走出曾府,脸上还是带着懒洋洋的笑容,现在和曾家的关系越来越僵,曾洪是自然要严办的,不过不是按照调戏妇女来办,而是按照……**未遂……说到底,拉拉扯扯也算是前戏。虽然大宋律例并没有对**未遂案做出准确的解释,但是谢慕华和张咏经过商议之后,从律法之中找出一些漏洞来,把曾洪给办到底,这次让曾浩有苦说不出,谁让他说要谢相公严办的……
    “那位曾洪,什么时候能提到江宁府?”谢慕华几乎有些迫不及待要去看看这位倒霉蛋长什么样了?
    “回经略相公的话,咱们的差役昨天就已经出来了,要是不出意外,最晚后天就能将曾洪带回来!”一个随从恭恭敬敬的禀告道。
    谢慕华笑道:“好,本官这就回府衙好好准备一番,看看曾洪的本事!”
第八十章 新罪
    一大清早,江宁府的老百姓就兴高采烈的来到府衙,今天谢相公还是把公堂放在了衙门外边,闲来无事的老百姓来看看大老爷审案也是一种乐趣,没事去馆子里听曲,在街头听卖唱的,偶尔来换换口味,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么!
    谢慕华特意组织了一次三堂会审,除了江宁府谢慕华之外,还有主管刑狱的张咏和扬州大仪镇的曲县令。这次曲县令可是冷汗直冒,他也知道谢慕华的名头,自己是南唐的旧官,没想着要和谢慕华对着干,可是王家抬棺来到江宁府,算是把他审理的案子给推翻了。现在说是三堂会审,可眼前这两位大员,哪有自己说话的份?于是,看向王老汉的眼光又多了几分狠毒。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快看,谢相公出来了!”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一会儿工夫就安静了下来,能够为民做主的官儿不是太多,一般老百姓一辈子见到的都是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撒尿的贪官污吏,包拯之所以名垂千古,正是因为清官稀少……这不得不说是中华官场的一大悲哀。
    谢慕华走到公案之前坐下,一拍惊堂木,喝道:“呔,将人犯曾洪带上来!”
    一旁苦主王老汉一家早就守在这儿了,看到曾洪跟在两名衙役身后走到府衙门口的空地上,一双双眼睛里都射出仇恨的光芒。要不是这儿有百十名官兵衙役看着,王家人恨不得能将曾洪给碎尸万段。
    “扬州大仪镇秀才曾洪,参见谢相公,张大人,曲大人!”曾洪看起来还是颇为斯文有礼的,细皮白肉,脸上流着一绺整齐的小胡子,看年纪约是二十出头,一身长袍洗得干干净净,也熨的笔挺。挺像个读书人的模样。
    “曾洪,你可知道今日王家告你什么罪名?”谢慕华厉声问道。
    曾洪不紧不慢的答道:“大人,此案在大仪镇已经审理过了,当日晚生喝醉了酒,在路上遇到王家娘子,她与晚生争执了几句,后来还动手撕扯晚生。当日,在大仪镇的衙门,有仵作给晚生验伤。证实晚生身上的确有指甲的抓痕!”说着,曲县令就配合着他,将一份仵作签字画押的证明文书转递给谢慕华。
    谢慕华冷笑道:“听你如此说法,你还是被冤枉的不成?”
    “小人不敢这么说,但是实情如此!”曾洪说起假话来,实在是面不改色心不跳。谢慕华又不禁佩服他几分,要知道做官的第一要诀就要说假话,一定要把假话说得连自己都相信是真的,才算是出师了。曾洪看来也是深受家族熏陶啊!
    “你放屁!”王老汉叫着就要冲上来打曾洪,两名衙役急忙拦住了王老汉,曾洪皱了皱眉头,脚下却往旁边走了几步,要躲开已经愤怒无比的王老汉。
    谢慕华又猛力一拍惊堂木:“打打闹闹成何体统,此案还在审理之中。哪个再吵闹,就马上滚出去。来人,把证人给带来!”
    又是两名衙役带着几个寻常人家打扮的人走了进来,那几人来了就朝诸位大人施礼。谢慕华问道:“你们都是扬州大仪镇的居民?”
    “回相公的话,咱们世世代代都住在大仪镇。”为首的一个男子,约有四十岁模样,胆子也颇大,当即答了谢慕华的话。
    “那好,你倒把那日的情况给本官说说!”谢慕华微微一笑:“放心大胆的说。”
    那人应了一声,绘声绘色的说了起来:“小人名叫邓小乙,人家都叫我豆腐邓二,世代住在大仪镇,都是靠卖豆腐为生。咱家的豆腐店就在镇口附近。那一日说是朝廷放了皇榜,以后再考举人就可以保留举人老爷的身份。镇上许多人就去看皇榜,这里许多人和王家娘子都是去看皇榜的。他们可以作证。后来王家娘子看完皇榜回来,走到小人豆腐店的门口,就遇到了曾秀才。那日看得出来曾秀才已经喝了不少酒,脚步虚浮,脸色红彤彤的,一身的酒气,小人站在店里都能闻得到!”
    谢慕华点了点头:“嗯,说的挺仔细,继续说!”
    邓小乙一看大人夸自己说得好,顿时高兴了起来,朝左边走了两步,扭头学着曾洪的声音说道:“那日曾秀才见到王家娘子,便说道:‘遮莫不是王家娘子么?怎地一个人就出门了,你家官人为何不陪着你?’他说着便挡住了王家娘子回家的路。王家娘子见他已经喝多了,便没有理他,只要绕路过去。曾秀才虽然喝多了,但是脚下还不慢,绕了半圈又拦住了王家娘子,说道:‘你家官人学问还是不行,考个举人都考不上。将来我曾秀才肯定是曾举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