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流王侯 >

第82部分

风流王侯-第82部分

小说: 风流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尤其想到两代蜀王对自己的态度,刘渊这只手是无法伸出去的,蜀人还是把他刘渊看轻了啊!
    慕容清雪看完奏折,皱眉道:“王爷可曾想过要如何应付么?”
    刘渊苦笑摇头,还能如何应付,既然是蜀王亲征,那么雷霆军是一定要给的,因为它在名义上还是属于蜀国,而且自己也不肯让蜀王死在顺王的手里。若是那样的话,倒不如现在就夺位的好。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雷霆军还是由郭瑭指挥,还是独立的,这些蜀人想要对自己不利,却也做不到,更何况京城里,还有控鹤军在自己手上呢?
    慕容清雪知道他已经胸有成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蜀人确实太过于疑心了,也太过于排外了,对刘渊竟然提防到了这种程度,才会想出让蜀王亲征的法子,这样的事恐怕在历史中也并不多见。
    她靠到刘渊怀中,低声道:“王爷是否觉得有些委屈?”刘渊一愣,慕容清雪话语温柔,若是说这番话的人换做是珠儿的话,他肯定会点头同意,不过对着慕容清雪他却只能淡淡一笑,道:“清雪勿要替本王担心,只要蜀王确实亲征东蜀,想必他们就会知道本王还有点儿用处了!”
    慕容清雪点了点头,不知为什么,她心里竟然会为刘渊愤愤不平起来。
    事情和刘渊料得一样,接下来就是诸州节度使联名上书,然后又是蜀中名士的上表,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认为战游这个计策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纷纷急不可耐起来,奏折传到蜀王的手里,已经是嘉佑七年八月了。
    在他们眼中,将亲征这件事闹得越热越好,也可以平息当初因为都亭侯刘渊回都时的风波,这些蜀人倾尽全力,甚至有人跪在宫外请求蜀王解救东蜀百姓于水火之中,到了最后蜀王终于意动,宣刘渊进宫议事。
    刘渊走进御书房,先给蜀王见过礼,然后又和华恒互相见礼,蜀王笑道:“都亭侯请坐吧,本王这次要两位来此,却是有件事情!”
    刘渊从容道:“主上请讲!”自从被封为都亭侯后,刘渊一直就身着白衫,看起来更加飘逸异常,以前蜀国并未封过外姓为侯,所以在服饰上倒也没有什么即定的规矩,刘渊便可以自行其事,以书生服稍加改装,便成了这套白色的王侯服。
    蜀王将几份奏折递给两人,道:“三弟残暴,自立为帝,现在汉军已经抵达永州,汉使也到了成都,要我蜀国急速发兵攻打延州,本王准备亲征东蜀,两位大人有何看法!”
    刘渊目光扫了一眼华恒,后者平静如初,看来劝说蜀王亲征也有他一份功劳。自己来到蜀国时,第一个结交的朋友就是华恒,当时在“一得客栈”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现在两人都是封官拜相,没有想到却因为一个“权”字而变得关系尴尬起来了。
    华恒忙道:“臣以为叛王虽然占据东蜀大地,但却不得民心,若是主上亲征,蜀地百姓定会纷纷投靠,到那时叛军当不战自败,统一之日,指日可待!不知都亭侯有何高见!”他的目光望了过来,那其中的担心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在他们的眼中,现在这件事最大的障碍就是刘渊,以刘渊对蜀王的影响,若是刘渊坚决反对,恐怕蜀王会放弃亲征的念头。
    刘渊脸上还是淡定的笑容,目光倒落在蜀王身上,道:“丞相所言有理,汉军既然已经逼进永州,此刻便是收复东蜀之时,主上若能亲征,以正出兵之名,以奋士兵之心,东蜀自然唾手可得了,臣愿意随主上出征。”
    蜀王欣喜地点了点头,他一直都相信刘渊的判断。
    华恒却是大惊失色,他倒没有想到刘渊会主动要求随军出征,若是在行军途中对蜀王有什么不利的话,那岂非更加说不清了,他反应倒快,忙道:“都亭侯深孚众望,主上若是出征,何人将统领百官?臣自认无此威望,还请都亭侯留在都城之内,以镇后方!”
    刘渊身子往椅背上靠去,华恒毕竟是一个耿直之辈,这么容易就中了自己的计策,既然是蜀王亲征,哪有还陪上一个都亭侯的,华恒是过于担心了,而且他也不准备跟着蜀王去,骗骗这位昔日同窗,倒是件好玩的事。
    蜀王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他本来是希望刘渊能够一起去的,但是听华恒说的也有道理,而且这是国家大事,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只好点了点头道:“都亭侯便留守都城吧,本王封你为成都留守,暂且统领百官,处理一切政务!”
    刘渊连装装样子也懒得装了,急忙接旨道:“臣定当竭尽全力,盼主上早日荡平叛军。”
    华恒惊异地看着他,恐怕他会后悔方才把刘渊留下了,若是刘渊趁此机会剪除异党的话,自己又有什么办法……
    这位蜀王丞相忧心忡忡,他自知不是刘渊的对手,但是为了蜀王,却不得不斗下去,若一天蜀王真的无望,那么自己定当为国尽忠。
    ※※※
第四十六章 结拜兄弟(上)
    蜀王又将亲征的事安排一下,然后笑道:“丞相先下去吧,本王还有话要和都亭侯说!”华恒急忙起身告退,临走前还颇为担心地看了刘渊一眼。
    看到华恒走了,蜀王走过来携起刘渊的手,笑道:“本王还是愿意称呼都亭侯为状元郎,想及当日,真有再世之感,若不是状元全力相助,本王根本不敢想象还有今日啊!”
    刘渊见他目光清澈,知道这是他的真心话,从第一次向他建议迎娶安乐公主时,这位当时的太子已经将自己视为知己了。恐怕他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这个都亭侯,要不然当时也不会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违背意愿,接受平蜀三计,从而使弟弟同王死在顺王手里。
    这件事恐怕是蜀王一生最大的憾事,当同王人头送来成都时,他曾经痛哭几日,跪在同王陵前数个时辰都不肯起来,悲痛之深,可见一斑,但是却从来都没有责怪过刘渊一句。
    对此刘渊还是非常感动的。
    只不过今日的蜀王显得有些特别,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感叹起来。听到他这样说话,刘渊心中一热,本想跪下行礼,却被蜀王拉住,笑道:“状元郎勿要多礼,其实本王早就将状元郎看成兄弟一样,同王死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让本王如此泰然了。”
    刘渊忙道:“主上恩重,臣无以为报!”
    蜀王笑了笑,放开了他的手,走到门前,目光望向了外面的一株杏花,似乎在思索什么。刘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若自己不是什么大汉福王,只是一介平民书生,能够拥有这样的一位主子,倒是件值得欣慰的事。
    过了片时蜀王才淡淡道:“先王在时,每论及我大蜀人才,都认为状元郎乃是第一人选,就连徐老丞相也是如此说法,言道状元郎才智高绝,乃是百年一见的旷世之才,本王对此也是毫无疑问!”
    刘渊一愣,没有想到前蜀王竟然给了自己这样高的评价,难怪一直要求自己出任太子太保。
    其实当时他刘渊只是一介书生而已,受到如此重托,若是换做一般人,定会欣喜异常,但是做为身为大汉亲王的刘渊来说,却并不动于颜色,而且一再推托。恐怕正是因为如此,先前蜀王才会高看他一筹吧。若论才学,刘渊自认及不上顾宪,若论其它,他还是有点儿自信,不过若论为人之道,恐怕未必有人及得上这两代蜀王,难怪蜀国君臣和睦,百姓安乐。
    蜀王转过头来,笑道:“状元郎是否知道我蜀国有一旧俗!”刘渊从思索中恢复过来,忙道:“还请主上指教!”
    蜀王笑道:“状元且随本王来!”说着大步走到院子中央,伸手折了一枝杏花,道:“我蜀人若是结为异姓兄弟,便要取一枝杏花,然后以花入酒,在树下为盟。”
    刘渊睁大眼睛,心道莫非蜀王竟然要和自己结为异姓兄弟?他确实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出刘渊所料,蜀王将杏花放到他手上,笑道:“若是状元郎不弃,本王欲与状元郎结为异性兄弟,祸福同当,不知你意下如何!”
    虽然知道他确出于真诚,但是刘渊还是要行礼拒绝,道:“主上……此事万万不可!”哪知蜀王面容一肃,道:“难道状元真的认为本王一无是处,不愿屈尊结拜么……”
    刘渊忙道:“主上真是折煞微臣了!”
    蜀王眼中露出欣喜,握住刘渊的手道:“如此说来,状元郎是愿意么!”
    刘渊虽然知道不能和他结拜成兄弟,因为像李纳所说一样,这毕竟关系到君臣伦常,定会被人诟病,但是见眼前的蜀王情真意切,而且已经下了决心,却也无法拒绝,只好点了点头。
    蜀王大喜,拉着刘渊往御书房里走去,边走边道:“来人快拿酒来!”
    他是真的心喜,其实从蜀王还是太子时,便想要和刘渊结为兄弟,但是却一直无法说出口。不知道为什么,在刘渊面前,蜀王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反倒觉得刘渊的位置似乎比他更高,他应该是刘渊的臣子才对,这次若不是要亲征顺王,自觉前景渺茫,他也就不会如此坦言了。
    刘渊只好跟在他后面进了御书房,其实自己这个大汉福王,与蜀王结为异性兄弟,也并不算是屈了他,只不过现在自己还没有恢复身份,倒显得有些唐突了,此事恐怕又要引起蜀国的轰动。
    蜀王从太监手中接过酒杯,将杏花放入其中,以手指天道:“蜀王孟彦章愿与都亭侯结为异姓兄弟,祸福同享,绝不负言!”刘渊也只好依法照做,两人来到树下,将杏花酒喝下,又报了生辰,蜀王欣喜道:“本王年长几岁,便忝居为兄了。”
    刘渊忙道:“见过王兄!”他报的是真正福王的生辰,当时方咏已经都写给了自己,当然不会忘却。
    蜀王点了点头,高兴道:“明日本王就下诏封王弟为西川王,不,本王现在就下诏,来人,赶快笔墨侍侯!”
    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刘渊心里轻叹了一口气,这个蜀王透着一股傻气,也正是因为这股傻气,才让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去做任何对不起他的事。
    册封刘渊为西川王的圣旨刚一下达,便在蜀中引起轩然大波,皆是因为刘渊和蜀王结拜为兄弟一事。不过蜀王却显示出了令刘渊佩服的大气,首先下旨由右相华恒亲自督办封王一事,然后则将那些蜀中名士递上的奏折全部束之高阁,一份也没有打开,最后则令控鹤军清理宫门,防止任何蜀国旧臣跪求他收回成命。
    而且刘渊还知道蜀王将华恒等人召入宫中,言道若不同意封刘渊为王,自己则拒绝出征,甚至提出退位来威胁,蜀人最后终于明白蜀王的坚决,不得不默许此事。
    蜀王这样做有些不简单了,刘渊倒疑惑起来,以蜀王的性子,与自己结拜倒是件小事,但是用这种手法处理群臣的反对,非常反常,若是以前,他断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刘渊隐隐中有些不安,但是究竟是为什么不安,却始终无法清晰起来。
    ※※※
    解禁了,哈哈~~~~~~
第四十六章 结拜兄弟(下)
    刘渊接过霍烈手中的帖子,眉头一皱,道:“竟然是贵妃娘娘的请贴。”白蓁自从搬入宫中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不过刘渊已经派了龙腾阁的人去监视她,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这个女人也是蜀王的精神支柱,若没有她,也就没有现在的蜀王。
    不过在这个时候她向自己下帖子求见,确实意味深长,难道也是与蜀王结拜的事?
    刘渊想不到白蓁的目的,不过她并没有以贵妃自居,而是以白蓁的名义邀请刘渊进宫一叙,言辞恳切,让刘渊不得不想起当初与她清谈时的样子,此女也是动人的尤物,不过却也是非常厉害的对手,刘渊感觉到蜀人对自己如此反对,就有她的功劳。
    不知蜀王知不知道这件事。不过蜀王对白蓁言听计从,而且给她很大的自由,当日白蓁数次单独来找自己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刘渊放下帖子,道:“霍烈备车吧,本王也想要见见这位胸怀天下的蜀国贵妃!”
    他自从放下心事后,心情大好,而且现在成都正是秋季,天气非常凉爽宜人,出去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刘渊坐上马车,一边翻着手中的《沧海志图》,一边口中称奇。这次在云州最大的收获就是弄到这些珍本,譬如这本《沧海志图》,便是讲解水军战法的奇书。尤其是海战之术,想必著书之人也是海战的老手,不然不会写得如此详细精到。
    大汉与大明之间争斗甚急,完全没有顾及到海外的国家。刘渊在扬州时,曾经听说沿海处有数股海盗猖獗,其中除了一些汉人外,更有无数浪人武士,应该就是来自于东瀛日本。大汉水军因为不是对手,也就不加围剿。若是有机会,自己也要建立一支海军,以震慑沿海各城。
    他正想着出神,突然间车外传来一个温柔动听的声音道:“贫道求见西川王爷!”
    刘渊身子瞬间挺直,脸色凝重起来,这声音他太熟悉了,竟然是风虚子来了。
    霍烈也同时停下马车,来到车前喝道:“来者何人!”他并没有马上拔刀,因为明白遇见像风虚子这样修炼气功的高手,刀枪只是多余。
    风虚子从旁边的房上飘然而至,还是一身窄窄的道袍,袍角随风飘展,看起来确实有些仙气,施礼道:“贫道风虚子,王爷还记得吧!”
    她的轻功也是刘渊见所未见的高明。当日刘渊与霍烈、孟阳三人联手才将她逼退,不知道这次自己和霍烈有多少胜算,刘渊大步走下马车,背着双手朗声道:“本王当然记得,祸国殃民的妖道害死先王,今日竟然还敢送上门来!”
    霍烈双目紧盯着风虚子,生怕错过她的每一个动作,这个妖道确实是罕见的高手,只要一个不慎,说不定便会一败涂地。
    风虚子微笑道:“王爷定是错怪贫道了,要知道炼丹之术乃是天人之道,玄妙异常,若非王爷当日阻挡贫道,说不定前蜀王还会转危为安呢!”
    刘渊一拂袖子,喝道:“妖言惑众!”他自然知道风虚子想借蜀王病故来打击自己的信心,这样看来她今天是想杀自己了。刘渊对这种杀意一向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