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来到大唐的村官 >

第515部分

来到大唐的村官-第515部分

小说: 来到大唐的村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莫包子这个技术骨干,却是在抢救实验的庄稼而淋的雨的!
    听到这件事后,李承乾气得急了,跳去数落了那个莫包子一顿。
    对于学院还有他来说,技术骨干才是最重要的,一颗被雨淋着的菜,根本不值一提,竟然这样为了一颗菜而牺牲了,真是有病。想想当年,有个白痴在海南为了多种一棵橡树,冒着雨出去了,一道雷下来,就人和树一起没了。
    后世白痴有,现在白痴也有!
    骂完之后,还得叫太医来给他看病。
    随后感冒了一大场,一个月后才好过来,都已经入冬了。
    听说他抢救的那棵菜,还真留了下来了。
    看他高兴的样子,真的要认他是个傻子了。
    进入了冬天,李承乾都是闲得出奇,啥事都没有,倒是工部的尚书段伦常来找他。问一些关于棉花上的事情。
    李承乾知道,这棉花,是明年重要的战备物资之一。战争可能会选在春天后,好时候东北会慢慢的暖和起来,适合关中子弟兵上东北打战。进入夏天,就是攻克下高句丽的最好机会,但是一个夏天,要结束一个战局,是不太可能的。这还是要灭了高句丽的政权。所以,朝廷是准备好打过明年的冬天的,这就需要用到棉衣和手套了。
    以前中原军队攻打高句丽,本来都能打下来,但是因为季节一到,中原军队受不了寒冷,就撤退了,就被高句丽追杀回来,失去了地盘也损失惨重。
    现在有了棉花,就可以在保暖上给士兵们多一层保障了。
    这重担放在段伦身上,可是够重的,而棉花就算是有过一季的实践了,但是还是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他在于一些关键的技术上,都需要来李承乾这边找创意和灵感。
    往往李承乾并没有想出准备的解决办法,但是提供的灵感,却能给他们自己去找出办法来。
    看着厅外下着小雪,李承乾拍了拍手,套上皮手套,心里想着段伦今天应该不会过来取经,就要去桂庄看看大肚子的桂娥。
    这看着明年开春,她就要生了,李承乾现在应该多陪在身边一下。
    苏宓知道李承乾要过去,也不生气不吃醋,反而想着那女人肚子里是李承乾的骨肉,吩咐李承乾多过去几次,她拿来衣服,给李承乾给穿上。
    “殿下,阿珍回终南山,过两天就要回来了吧!”苏宓说道。
    这是找老孙回来,李承乾点头,一边由着她穿衣服,一边说道:“对了,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大妹和秦家那小子,不会出矛盾了吧,竟然没见她和他在一起了,之前入冬前还常过来芙蓉苑呢,最近两人都分开来。要不要我们帮一帮她?”
    苏宓哧的一笑,然后摇头,说道:“这事不用我们急,她现在是害羞不好见秦家小子。”
    这话倒是说得李承乾不解。
    不过苏宓不说,加上李承乾此时衣服也穿好了,就过去桂庄那边了。
    马大爷的蹄掌下,放了钉掌,这样抓地更稳,不会滑倒。
    到了桂庄,桂娥慵懒地躺在一张虎皮的软椅上,李承乾进来后,她懒懒地看了李承乾一眼,连动都没动,就闭上眼睛,继续窝着了。
    李承乾过去对她的屁股打了一下,说道:“不知道多起来走走吗,这样对身体好,而且过段时间生产会容易一些。”
    “……”村娥翻了个身子,对于屁股被打,根本就不会有一点儿反应,说道:“你弄个大肚子试试,这得多重,走都走不动了,脚都肿成这样子了,你没看见吗?”
    李承乾看了看她的脚,叹了一口气,坐到炉边,用手烤了烤火,然后给她按摩脚了起来。
    当脱下她的袜子,摸到她的脚上有汗后,李承乾不由摇了摇头,笑了起来,然后轻轻的揉了起来。
    脚上有汗,说明在自己来之前,她是有运动过了。只是故意躺成这样,让自己说她而已。
    李承乾的按摩,让桂娥脸上露出了甜蜜温馨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桂娥脚轻轻捅了一下李承乾的手,问道:“我问,是不是宫里哪一个公主要出嫁了?”
    “嗯?怎么这样说?”李承乾拍了一下她的臭脚,乱捅人,“宫里现在都实行晚婚了,不到十七岁是不会嫁人的。现在还没有哪一个达到十七岁的,这最大的也是大妹,十六岁。”
    “十六,那过了年后就是十七了,想来就是她了。”桂娥自以为是的点了点头,“我是听小陈过来这边的时候,说起来,说开春会有大喜的!”
    大妹喜欢的是秦家的小了,那小子这两年发育得很厉害,现在都有李承乾高大了。是个壮小子。李承乾看好他。大妹要是有婚的话,也是他了。
    但怎么没听过?难道是皇宫里的人给大妹定了其他的婚事?
    嗯,这事要回去好好问问,不能让大妹受委屈了。
    李承乾给她按了一阵子,怕她脚冻了,连忙给穿上袜子,然后问了这边关于生产的一些事宜,又陪着她聊了一会儿,才回去了。
    进了城,就听到了有人在说着,冀国公秦老爷子进宫里去找皇帝求婚了。
    不会吧,这么快,刚听到风声,就有求亲的了。
    回到了芙蓉苑,竟然见到大妹就在这里。
    大妹见到李承乾,甜甜羞羞地叫了一声:
    “大哥。”
    ……
第943回:【灭族】
    ……
    外面传着求亲的事情,这个主人公却在这里。
    看她那一抹害羞的表情,李承乾似乎猜到了什么。
    “大妹,最近怎么变得有些儿害羞内向了?”李承乾把带着雪花的外穿脱下来后,坐下来,对大妹问道。
    大妹连忙摇头,说道:“我一直都这样好不好,对外人我都是很害羞的,只是对大哥可是一直没变,大哥就是大哥,不怕!”
    “我在外面刚进来,听说有人向你提亲了啊,这你还小,可不能同意。我等一会儿就进宫里去,把那些提亲的人,给踢走了!”李承乾拍了拍手,说道:“咱大妹的亲事,要由大妹自己说了算,不能由别人来主意。”
    大妹脸上不由一惊,说道:“大哥不知道是谁求亲的吗?”
    李承乾摇头,问道:“你难道知道?”
    大妹脸上一红,害羞地低下了头。
    “你都不知道,那我进宫里去。”李承乾拍了一下膝盖,站了起来。
    大妹连忙拉住他,说道:“大哥,是怀道让爷爷进宫里求亲的。”
    “哦,原来是秦家小子。那你同意了?”他又转话,说:“你还小啊,未满十七。”
    怕李承乾不知道情况,进宫里坏了事,大妹连忙出口,说:“大哥,我同意的,我明年就十七了,不能让别人先提了,不然父皇和母后难做事!”
    “哦!”李承乾拖长了声音,玩味地看着她。
    大妹愣了一下,然后知道了李承乾这是在笑话她,不由羞红了脸,拉着李承乾手摇啊摇,弄得李承乾呵呵地笑了开来。
    皇宫那边并没有马上答应,但是经过了几天,皇宫里很快就传出了答复,同意了大妹嫁给了秦怀道。
    这可把大妹给高兴坏了。
    婚期定在了明年的三月开春时。
    婚姻的事宜,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李承乾告诉小陈,让她在年总结的帐上,划一笔钱出来给大妹做嫁妆。
    老李现在紧张地准备着打高句丽,内库都用了不少到这打战上了,要给大妹做的婚礼嫁妆,只怕会吝啬了。秦家也不是有多少钱,所以李承乾想把大妹的婚礼给弄得风光一些了,划这笔钱是必须的。
    很快到了过年了,这个年要比去年还要热闹。
    芙蓉苑的年夜,办得特繁华,烟花什么的是放上了好几个小时,芙蓉苑里面都免费开放了。连长安外的其他一些城市的人,都慕名而来,一览芙蓉苑的风光。
    芙蓉苑里经过了一年的发展,已经成了长安里顶级的娱乐场所,大唐以及全世界,就只有芙蓉苑里这个地方最好玩了,再没有其他地方有了。
    这里,大官显贵都能来玩,但是却不谈一点儿政事。完全与政治无关。
    但是又有太子坐镇在这里。
    过年的时候,甚至有市民看到了皇帝出现在这里,一时惊呼不己。
    芙蓉苑已经在长安里竖立了一个品牌,一个不倒的地位。
    过完年后,大家又是忙了起来。
    朝廷的财政,因为战争的准备,一下子在其他地方抓急了。老李为钱愁了起来。
    在陇右圈了地的大地主们,这时候也为陇右的生产而抓急了。因为缺人手。
    现在大量的奴隶都被送去了那边,但是人手上,还是不够,人手不够,圈的那么大块地,就浪费着没生产了。
    急需要人,李承乾手一拍,说道:“某个地方不是要打战了吗,打了战,那边的乱民要做乱,怎么办,必须抓起来。那么多人,抓了做什么?当然是做为我们大唐的奴隶了。所以战打得越好,越顺利,大唐的奴隶就越多,大家的田还怕没人种吗?”
    “话说得好了,国家强盛了,百姓才能幸福。我们这些儿地主百姓要想幸福,还是要多多支持朝廷打胜战的。要是有什么缺粮的,我们就是一群种田的,家里的粮食拿出两把来,支持一下英勇的战士们填饱肚子,要是有什么缺钱的,我们腰袋里拿出两个钱,给朝廷,让他们把战打得顺顺的。两把米,两个钱,对我们会影响了桌上的菜少一色吗,没有。而且后面抓回来的奴隶,朝廷都记得 我们的好,会优先送给我们去开荒种田的,我们是亏还是不亏,这你们心里都清楚!”
    哪个地方打战,那是不用说了,就是高句丽,但是这是军事机密,就算大家都知道,也不能说出来。
    这里都是大唐的既得利益层,谁应该知道的都知道,除非是不想自己家里得好处了,才会把军事机密给说出去。
    有一个小地主站出来问道:“殿下,你真的知道那些奴隶会过我们的手?”
    李承乾对他白了一眼,说道:“你还是不是自己人,这话还用我说白吗?”
    这话说了后,那人羞愧地闭了嘴。
    话就说得点到为止,会散了。
    第二天,就有一大帮子老爷子上民部去,要捐款支持朝廷军政。
    这对于正在紧张着钱的民部,不由意外的大喜,但是却没有马上收了钱,而是进宫问三省的尚书,让尚书省上奏皇帝去。
    皇帝也奇怪,这帮子老地主们,怎么自己送钱来了?
    马上派人查,哦,是默默无闻的儿子在背后支持着他,马上把这兔崽子给拉进宫里来,爷俩头凑着头,商量了起来。
    我出钱让你去打高句丽,你打了高句丽,人多是不是不好管,没事,抓回来,男的送去陇右种田去,女的来我的棉花厂来做女工。让陇右的男人死光去,高句丽女人就让他们打工得功劳后,脱了奴籍,找个长安人风风光光的嫁了得了。
    没错,下一代的高句丽就是大唐人了。
    这个灭族行为,太温和了,太仁慈了!
    老李一拍手,好,钱拿来,我办事去!
    统治者和地主领袖达成了意见后,第二天,民部就开始收大地主们的捐款了。
    这一捐款,是地主向朝廷买的奴隶交的定金,但是传到了民间,就成了支援国防建设了,于是不少商户,都过来捐一点,表示心意。
    ……
以身相许求投下一张保底月票!
虽然以身相许这个词已经被用过多次,但是吴笔还是纯洁的,对月票的热爱也是深情的。逢此月初,大家票夹里都有一张保底月票,恳求投给村官!
    另外汇报一下村官的更新情况,这个月就要完本了,新书要在月中接着发布更新,这是一刻都没有闲下来啊。
第944回:【三喜临门】
    ……
    为什么商人们会抢着捐款?
    因为前几次为灾难捐款时,朝廷都会表扬那些先捐款的商人。
    那些被表扬的商人,社会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有钱了就想要有地位,所以,这见到又有捐款的机会,还不马上冲上前去啊,虽然没明白这次捐款的目的具体是什么,但是投资不都是有风险的吗,有时候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抢了先机。
    当老李看到后,不由哈哈大声,说:“朕的子民真是有钱啊!”
    听到这个想法,李承乾吓了一跳,可不能让老李动了抢劫百姓和地主的钱的想法,说道:“父皇,一个让百姓有认同感,有归属感的国家,应该是让百姓们觉得他是安全的,这个人钱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强盛的国家,是百姓富有了,国家良性地向百姓收税,百姓规矩地交税,国家因为收的税多了而有了建设的钱,而富强起来。这样才能让国家一直繁荣富强下去。”
    好不容易说了一个大道理,结果被老李给踢了屁股,走了出来。
    不过,随后皇宫里没有其他声音,李承乾也就放心了,没有让老李动了抢劫的念头就行了。
    元宵过后,李承乾就守在桂庄没有回来了。
    这大肚婆总看着有些儿怪异。
    这个肚子看着似乎比苏宓那会儿要大的多。
    找老孙把脉,他说里面正常,李承乾只好守在桂庄了。
    桂庄的活都交给了周叔,方娘让她跟在桂娥的身边,两人一起守着她。
    守了十多天,终于要生产了。
    这可是比预产期要晚了五天了,可是把人的心给吓得提起来了。
    桂娥的年龄大,肚子大,超过预产期,这让人一直担心,但是在生产的时候,却要比苏宓那一会儿要轻松的多,经过了三个小时的前奏,她终于生出来了。
    生了一个后,桂娥的肚子只是小了一小半,刚坐起来又马上躺下去,又生出来了一个。
    一男一女,双胞胎了!
    这下可把李承乾给乐得合不拢嘴了。
    李承乾又得了一男一女,这是生命的沿续!
    苏宓第三天就抱着孩子过来了,虽然脸上带着嫉妒和醋意,但是,她还是为自己家有了孩子而高兴,问候了桂娥,又送了不少的补品。
    随后,小陈和武照过来看她,武照的妈杨氏,还过来保汤给她喝。
    大妹,小老虎她们听到了,和河马大姐一起过来看双胞胎,都说两个小狗狗像李承乾。
    这不就是狗年吗,还有双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