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天承运 >

第10部分

奉天承运-第10部分

小说: 奉天承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人情世故上却老练得紧,赵谦见罢也是自叹不如,真正的不要脸有几个能修炼到家呢?
一商人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李大人宴请我们,那是天大的面子,草民真是荣幸之至啊,昨日得知李大人居然宴请草民等人,草民一晚没睡着,流了一晚上感动的眼泪,您瞧,我这眼圈还红着呢。”
众人附和道:“是啊是啊,一般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和李大人宴饮啊,别人就算哭着喊着拿钱求大人赏脸,大人也未必给他面子……”
赵谦见众人一本正经的样子,本来差点笑出来,憋得一脸通红,但是他知道事态严重,这才强咬着牙保持着脸上正经的表情。
众人入座,李貌当然四平八稳地坐在上首。他环视周围,这些商人在他帮助洪承畴勒索军费的时候都认识了,当目光转到赵谦身上时,停了下来,心道此人气质不像商人,难道是锦衣卫的眼线?心中略微一惊,心说今天老子准备收红包呢,虽说大家都收红包上面不会当一回事,可被人拿住把柄始终是大忌,便问道:“这位公子是……”
赵谦急忙起身拱手道:“在下是长安府秀才赵谦,刚刚还乡,因与罗庄主是旧知,便冒昧不请自来了,失礼之处还请李大人包涵则个。”
因为赵谦是有功名的人,所以不必称自己草民,称在下比较合适。
李貌听罢将目光转到罗财主脸上,罗财主忙道:“赵相公确是草民的乡邻,前不久还做了那个……遵化指挥使秦大人的幕僚,所以草民就冒昧叫赵相公一起来了,还请李大人见谅。”
罗财主迫不及待地倒出赵谦的家底,那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赵谦一听心中一凉,妈的这个罗财主就是小见识,你倒好,嘴皮子一动就把老子抖出来了,他李貌可不像罗财主,秦大人有什么样的幕僚别人查不到?后来一想,很多幕僚不是朝廷封的官职,连工资薪水都是幕僚傍的大树付的,幕僚一般在幕后出谋划策,查也不好查,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李貌听罢遂不再怀疑,是不是秀才是不是在某大员身边呆过,都是查得到的,他们不敢胡说。但是一听是遵化秦大人的幕僚,李貌不由得多看了赵谦一眼,遵化秦大人,除了秦长封还有谁?
此时秦长封已经牵扯到魏案,死在押解途中了,只不过赵谦不知道罢了。秦长封的幕僚,那可是和魏党有牵连的,李貌遂问道:“赵相公是为何回乡的啊?”
赵谦想了想道:“上次遵化战役之后,秦大人身负重伤,朝廷念秦大人忠廉这才免罪,在下见秦大人身体不便,便劝秦大人回乡养伤,秦大人既然要离职,在下便不必谋事了,无事可做这才回乡。”
李貌听他说的话基本上没有问题,听赵谦说到他劝秦长封回乡养伤一节,感觉这个赵谦还有些见识,奈何那秦长封不是一般的蠢,才遭了杀身之祸。李貌猜测这赵谦之所以离去,大概也是知道秦长封不听劝告大祸临头,这才趁早逃掉。
这样想来,虽说赵谦并不至于牵扯到魏党一案,但毕竟是在秦长封身边呆过,就算是他有些见识才学,在这风头上,自己还是离此人远点为妙。
赵谦说到劝秦大人回乡养伤一节时,李貌微微点了点头,赵谦心中一喜,心道事情有搞头!
既然赵谦不可能是锦衣卫的,李貌也放得开了,酒过三巡,商人们就开始悄悄塞红包,李貌照单全收。却见那赵谦装着不懂,李貌心中十分不爽,戒心顿起。
官场上就是这样,大家都在干坏事,就你清高的话肯定会遭人防备。他李貌是饱肚子不知饿汉饥,赵谦现在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给他“凑份子”啊?
李貌心道你也是做过幕僚的人,这点事都不明白?现在你在我的地盘上,而我刚刚上任,一点祝贺高升的表示都没有,这算什么?
好,好,就算你清廉高洁,老子就不清廉了?朝廷俸禄那么低,不弄点外快大家能养活家吗?人之常情嘛,哪里是廉不廉的问题,就算是迂腐清高得透顶的老头,在百姓交粮的时候还要去踢一脚,漏出来的就归他,这叫“公耗”,谁不赚外快根本没法活。
李貌当然不会明说,只管喝酒聊天。赵谦哪里知道如此多的讲究?还在盘算怎么结交这个李同知,混个幕僚什么的当当。
罗财主告歉更衣(如厕),赵谦也说了声跟了上去小声问道:“罗庄主和这李大人交情如何了?”
罗财主小声道:“哎呀,别提了,李同知根本还没拿我当自己人,他刚来不久,还得考察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只当我们是养肥的猪只管割肉,根本不帮忙,要想靠上他还不知道要出多少血。”
赵谦失望道:“哦,这样啊。”
酒宴完毕,李貌喝的歪歪斜斜,饭饱酒足又拿了银子,满意地要回去了。赵谦急忙恭敬地扶他出去,为了给他多留些印象,干脆扶李貌一同上车照顾。
李貌是身醉心不醉,心道你小子刚才装傻现在是想巴结老子吧?不过因为赵谦是有功名的人,也不便太过分,也就不动声色。
到了李府,李貌还是很客气地说:“赵相公进去喝杯茶吧。”
“那就叨扰了。”赵谦心中一喜。
到了客厅,两人闲聊了几句,赵谦急忙说了些朝廷政见上的问题,表现一番自己。、
“在下研究了《大明会典》,得出估算,农业税收不会超过什一(10%),但是农民负担依然沉重,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明农业税收以银子的形式征收,到了税收的季节,农民不得不把粮食售出交税……”
“假如农民卖出一百石的粮食,这时候粮价是每石0。3两白银,得到的银子是30两,上交给政府。而等政府拿到这30两白银的时候,并用于支出各种开销的时候,正好是过了税收时期,粮价回到正常水平,甚至高于正常水平。如果用这30两银子到市场上去买粮食的话,假如粮价是0。5两白银,只能买到60石的粮食。于是在农民那里,他觉得自己交的税是一百石,而实际上政府真正收到只有60石。那么当中40石的好处跑到哪里去了?显然就是跑到那些买进卖出的商人那里去了。还有就是南北粮价的差异也会造成类似的结果。南方的粮价低,北方的粮价高……”
“还有商业税就更不说了,去年盛产茶叶的苏杭地区的茶叶税竟是六两,而实际上我大明商业非常发达,商业经济庞大,财富不可估量……还有诸多偷税逃税层出不穷,所谓的‘飞洒、诡寄、虚冒’,过去那些所谓博学之士常常把这些当成是富裕地主把税收负担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的手段。其实根本就是大谬特谬,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转嫁的问题,就是偷税漏税的手段。把偷税漏税的行为当成什么转嫁负担,完全是转移视线,有意误导……”
李貌早就对赵谦不爽,哪里有心思仔细想他说的长篇大论?心道和你说话还不如和老子刚娶那个小妾调情,便端起了茶杯。
主人端起茶杯不饮,那是有讲究的,意思就是要送客了,让客人告辞。但是赵谦怎么会懂这些规矩?他一个现代人懂个鸟毛,以前在现代吃饭都不分上位下位的,更别说这么隐晦的规矩了,正想继续议论一番吏治的问题。
李貌心中鬼火乱窜,心中破口大骂,又打了个哈欠,赵谦这才看明白了,无奈道:“对了,赵某突然想起还有一点正事要办,先告辞了,李大人早些歇息。”
“告辞。送客!”
赵谦有个毛的正事,什么事都没得做,只好准备回家。走过一家烧鸡铺子时,赵谦想起自己在外面吃肉喝酒,妹妹还在家喝稀饭,便咬牙花了银子买个烧鸡回去。
不是他吝啬,是当了家才知道当家难,在罗财主家当先生,完全是因为罗财主觉得自己有利用价值,如果知道自己毫无门路,那份工作保不保的住是个大问题,在罗财主看来,女儿读书有毛用,完全是拿先生谢礼打水漂结交赵谦。
下午的阳光将赵谦的身影拉得老长,让他的身形更加落寞。
段十二 豆大的灯火
       '更新时间' 2009…01…05 19:27:47 '字数' 1944 赵谦刚回到家里,看见赵婉正在埋头缝补工人的衣服,这个姑娘真是勤劳,不愧为我赵某人的妹妹,便说道:“妹妹,把这些衣服缝完送还给工人了就别做了,能有多少钱?”
赵婉一见哥哥回来,高兴地蹦过来帮赵谦接过手中的油纸包:“哥哥回来了呀。”听见刚才赵谦说的话,她又加了一句:“可是我总得做点事情吧……咦,哥哥,是烧鸡耶。以前爹爹不是叫我们要节俭生活吗,这又没过年又没过节的,家里也没客人,何必那么破费?”
“呵呵,今天几个官场商界的朋友请喝酒,我见桌子上的烧鸡没有动过,就打包带走了,我已经吃过了,你闻闻还有酒气。给大伯家切半只过去,剩下的就当你晚饭的荤菜吧。”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明明是买的,偏要说是打包的。
“哥哥,你在外面交际办大事,怎么不顾及一下脸面啊,别人都是有钱人,见着你这样可要笑话你。”
“有什么好笑话的,现在流行这个,叫节约资源绿化环境。”赵谦随口胡诌道。在古代社会,如果酒席上打包非被人引为笑谈不可。
“哥哥吃过饭了,那我把剩下的半只放到水缸里冰起来,明天再吃吧。”
赵谦一听,心道古人女子的三从四德虽然万恶,但是怎么自己遇到个古代妹妹,反而觉得那么贴心呢?心中感动,不过却拉下脸说:“谁叫你冰起来了?把水缸里的水弄得油腻腻的早上我洗脸都不舒服,再说你哥不喜欢吃过夜的肉食,叫你吃肉哪来那么多废话?”
赵婉见他生气,也不害怕,对着他做了个鬼脸:“我吃便是了,那么凶干什么?”
赵婉听说赵谦已经吃过饭了,先切了一大半下来给大伯送过去,便开始摆饭准备自己一个人吃晚饭。因为刚才说到把烧鸡放水缸里冰起来,赵谦这才发现水缸的水不多了,便脱了长袍,挑起水桶准备把水缸灌满。
“哥哥,你干什么呀?”
“还用问么?挑水呀。”赵谦指着肩膀上的扁担说。
赵婉急道:“你是秀才!让村里人看见了像什么话?快放下,明天早上我去挑。”
“你挑?”赵谦吃惊道,“你开什么玩笑,你哥这么高一个汉子让你做这种重活那才叫像什么样,如果没有妹妹的秀才那不是不喝水了?”
“哎呀,我说不过你,反正你不能去挑水!我愿意自己做。”
赵谦看着态度坚决的妹妹,一副毫不让步的样子,差点没过来抢扁担了,心道挑水真的那么好玩么?不过也由不得妹妹想提早几百年就发动女权运动,生气道:“你是老大还是我是老大啊?老实给我坐着吃饭。”
“哥哥……”赵婉无法,差点没哭出来。赵谦懒得管这丫头,惯坏了以后可不好管教。
等挑着水桶走过村里的街道时,从人们的复杂眼光里赵谦才读懂了妹妹为什么会那样,感情这古人并不是以劳动为荣的啊,看来八荣八耻也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哈。秀才就是不应该做粗活,怪不得有些秀才穷得比贫下中农还彻底了,他们也是没办法啊,挨饿事小,面子事大。
还有就是赵谦力气是有,但是这挑水好像也算技术活,前两趟挑着满满两桶从井边回来,到家时一半也没剩下,结果跑了好几趟才把小小的水缸灌满。妹妹幸灾乐祸地看着赵谦忙活,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好像在说:哼,刚才不是很厉害吗?
几挑水下来,赵谦只觉得两肩上的皮肤被搓得似火烧一般,他看了一眼赵婉那娇小的削肩,心道她是怎么办到的?
赵谦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时,赵婉还是没有计较他刚才的事,忙端了碗白开水上来。
赵谦有些无聊地坐在床边上,自从来到古代后,最不习惯的还是晚上这段时间,夜间生活太空虚,电视电脑小说书要什么没什么。他想起白天的遭遇,顿时有些心灰意冷,李貌打哈欠的神态让赵谦记忆深刻。
回想以前还在大学校园里的时候,常常和兄弟数人在烧烤摊上吃羊肉串喝啤酒,每每一腔热血点评世事指点江山,痛说时弊。
然后酒也喝了,话也说了,才发现自己不过就是一愤青罢了。
现在赵谦坐在破旧的草房内,再一次感叹自己那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还是愤青。
也罢,简直是没事穷操心,反正十七年后又不是自己一个人挂着辫子自封奴才,高呼主子,那么多人都能活,你赵谦就活不下去?
赵谦正在独自郁闷时,突然听得赵婉道:“哥哥有什么心事吗?”
“没事,我在思考官场上的一些事情,没事你早点休息吧。”赵谦不想让妹妹看见自己脆弱的一面,便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
对前途和国运还不死心的赵谦见妹妹在豆大的灯光下缝起衣服来,便说道:“小心把眼睛熬坏了。”
“我喜欢这样,哥哥在那里看书,我守着哥哥。”
赵谦听罢心里一震,不行,为了这个小家也不能这样颓废下去。
他冷静下来,继续思索目前的处境,要靠继续科举考举人那不可能,首先中举之前的生活就成问题,时间消耗过大,等学成了都改朝换代了。但是现在他不认识其他贵人,而且认识的机会也没有,看来在李貌身上还得努把力,仔细想想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做事情不能浮躁过急,赵谦想了半天没想出所以然来,便说:“我先睡了,明天还得早起。”
“恩。”
赵谦躺到床上,想起秦湘等人,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古人资讯太落后,一旦分开连点音讯都得不到,怪不得人家说“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段十三 沙场试锋芒
       “张岱,我不服……哎呀……这个兔崽子,老子平时待你不薄,小子下手忒狠!”黑夜里传出一声声嚎叫。嚎叫是就是那大脑袋萝卜,正被按在地上打军棍呢。
这事说来好笑,张岱等人奉命带了二百多军士支援陕西,队伍路经一个小城,便驻扎在城外修整,同时采购些军需。萝卜便趁此机会跑去逛窑子,爽完之后囊肿羞涩,那窑子里的人哪里会依?不过萝卜也不是吃素的,顿时大打出手,一个人便打得那窑子里奴才打手们哭天喊地。
这下动静闹大了,开窑子的人没点关系怎么混得走?立即惊动了官府,官府得知那萝卜是去前线的军士,也没闹出人命,事情也不大,就作了个和事佬事情就算完了。
不过萝卜的事情却没完,张岱以前是混辽东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