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天承运 >

第81部分

奉天承运-第81部分

小说: 奉天承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行,邹兄请跟我到书房。”
一行人酒到鼾处,雅兴很浓,跟着赵谦来到书房,赵谦唤人磨墨,抬头一看,吃了一惊,见是一穿青袍的俊俏书生,仔细一看,原来是饶心梅,这才舒了一口气。
赵谦摇摇有些发昏的脑袋,提笔开始构思内刻膛线的制造工艺,还有血槽刺刀,定装弹药。他想了想,为了表达清楚,用了三视图绘制,等会解释一下便是。
三视图是机械制图的基本手段。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还有其它三个视图不是很常用。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赵谦因为没有制图工具,还是用的毛笔,只能画一个大概,具体尺寸无法精确,只能用文字说明大概尺寸。他正画图的时候,听得邹维涟在旁边说道:“赵大人的书僮生得当真俊俏。”
赵谦听罢不时看了看邹维涟,发现他经常打量饶心梅,眼中露出淫光,心下有些不爽。心道这家伙喝了酒就出现如此丑态,连朋友房中的丫鬟也要心存歹念。赵谦已经决定拉拢邹维涟了,故不便明说。
以前赵谦的制图课得了九十八分,本来全部做对,被莫须有的原因扣了两分,专业知识不是浪得虚名,很快就完成了图纸。便给邹维涟解释了一番。
这三视图简单明了,原理并不复杂,略一解释,邹维涟便懂了,惊叹道:“今日老邹真是大开眼界了。大人指不准就火器构造上的造诣就能留名青史!”说罢羡慕非常。
明代民间风气开放,三教九流各类人才发展蓬勃,这才出现了李时珍徐霞客等众多非主流名士,邹维涟的话并非完全是吹捧之词。
当然,邹维涟能给赵谦这么高的评价,也有赵谦是浙直总督的原因。
赵谦去厕所,韩佐信跟了上来,对赵谦说道:“刚才我看见邹维涟屡屡关注饶心梅,佐信以为他定是看上了那奴婢。”
赵谦听罢不语,主要是要将贴身丫鬟送人有点丢面子。
韩佐信又道:“有件事是我昨日才得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告知大人。那饶心梅原名李香兰,是李林贵的亲生女儿,改名换姓,混进府中,佐信以为她定然有所图谋,大人不可不小心。”
赵谦听罢吃了一惊,“她是李香兰?”赵谦本来也觉得饶心梅举止不俗,有点不太对劲,现在方知,原来是大家闺秀李香兰。
韩佐信道:“可不是,大人正好趁此机会,将其送给邹维涟,一则消除隐患,二则大人连房中丫鬟也拱手送他,日后邹维涟对大人会更加忠心。”
赵谦沉吟不已,本来韩佐信说起要将饶心梅送给邹维涟,赵谦打算同意,不就是个美貌一些的奴婢么?但听说她是李香兰,赵谦便犹豫起来了。
“大人……”韩佐信看着赵谦。
赵谦内心有些痛苦,但怕韩佐信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儿女情长,非成大事者,咬牙点头道:“佐信所言不差,一会和邹维涟单独说。”
“大人英明。”韩佐信神色为之一松。
几人回到席间,赵谦寻了个机会,和邹维涟单独面谈,提及饶心梅,说道:“邹兄既然喜欢我买的那个奴婢,我想赠予邹兄,略表心意,请邹兄万勿推辞。”
段十九 出仕为身谋
       在赵谦的心里,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地位和培养起来的一个团队,也可以说是小利益集团,对他太重要了,所以不愿意寒了韩佐信的心,便答应将饶心梅(也就是李林贵之女李香兰)转送给邹维涟。
却不料邹维涟惊愕道:“我何曾看上了哪个奴婢?”
赵谦没好气地说道:“就是方才我绘图之时,为我磨墨那奴婢,邹兄难道看不上眼?”
邹维涟听罢摇头道:“原来那人是个女娃。愚兄还真以为那是贤弟的书僮,如此俊俏的小生,当真可遇不可求,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唉,可惜可惜……”
这下该赵谦愕然了,他没想到邹维涟还有如此嗜好。不过转念一想,现在这社会,风气彻底糜烂,特别是江浙一带,私养俊俏娈童以供淫乐已成为时尚,见怪不怪。
既然邹维涟不喜欢女人,赵谦也不强人所难,便作罢了。
后来韩佐信问及此事,赵谦说邹维涟不喜欢女人,两人相视大笑。韩佐信想到那饶心梅是李林贵之女,不放心道:“那奴婢也该尽早撵了出去,留在府里是个隐患。”
赵谦笑道:“这种大家闺秀出身的女娃,从小娇生惯养,就算给她一把尖刀,她也没胆子刺人,不足为患。再说府中又不只她一个人,要是连饶心梅这样的奴婢都能伤害到我,我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韩佐信这才作罢,只说道:“大人的胆识令佐信佩服,只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大人还是小心一些为上。”
并非赵谦有多大的胆识,乃是他本身也有些舍不得饶心梅了。此女不仅貌美,倒颇有一些见识。
上次杭州有书生写文章谩骂赵谦,赵谦大怒。这些书生,也是江南商贾子弟,因为忌恨赵谦杀李林贵一案,竟公然著文骂赵谦是温体仁的一条狗。
温体仁的私生活和个人作风并不好,特别在士林名声很差。温体仁有个爱好,喜欢喝人奶,这个赵谦也是听说过,温体仁也不否认,在心腹面前反而洋洋自得,千古名相张居正也喜欢喝人奶,温体仁如此作派,足以见其野心。
又有传闻温体仁得了土方,常吃小孩心肺,以增寿命,不过这只是传言,未有证实,如果证实,温体仁早都触发律法被对手整死了。
赵谦投靠了温体仁,士林皆知,故借此谩骂赵谦,赵谦得到下属官员的报告,一怒之下正想叫人将此书生抓捕严惩,饶心梅侍候赵谦文墨,在旁边劝住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东家如果和他计较,反而会激起士林更大的忌恨。”
赵谦细想之下,确实如此,也就作罢。以宽容的姿态展示给江南士林,才能网罗更多人才。赵谦正等着周延儒倒台之后,就在江浙地区安插亲信,巩固势力。这世道,党争无可救药,实力才是硬道理。
有了这一件事,赵谦在处理公务的时候,如果遇到难决之事,韩佐信又不在,都是找饶心梅商量。
如此一来,要将饶心梅拱手送人,赵谦自然不舍,幸亏那邹维涟不喜欢女人,饶心梅这才留了下来。
赵谦在江南明察暗访,收罗人才,配置党羽之时,朝中局势微妙,一场暴风雨前的安静,压得朝野沉重异常。
朝廷照样入不敷出,赵谦查的几百万茶税,是杯水车薪。内阁首辅周延儒掌管天下钱粮,他也是真的没有办法,朝廷要钱,只得在八月票拟通过加派三饷:“辽饷”、“剿饷”、“练饷”。
人说“一恨××有码,二恨卖国无门”,这句话在明末社会也相当适用,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糜烂不堪,国人大多绝望了,官员也是如此,将圣人之言抛得一干二净,只要有利可图,管他是不是良心丧尽。朝廷加派三饷,地方官员趁机贪墨,使得下层百姓负担更加沉重。
湖南因此激起大范围的民变,朝廷以吏部尚书毕自严为御史、督师,发兵镇压,又要银子。经济困难,就会影响政治格局的变动,此社会定然也。就像二十世纪的一战、二战,无一不是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变动,法西斯上台。
温体仁通过长时间的布局筹备,终于在崇祯三年十月拉开了政治大战的序幕。
开局照样有些无聊,大明几百年的政治游戏,都是这样开头的。吏部给事中弹劾湖南承宣布政使章成恩强纳民女为妾,小事开头,投石问路。那章成恩乃空降派地方大员,周延儒心腹,朝廷御史。
周延儒显得准备不足,无能为力,湖南的民变,他便是罪魁祸首,虽然并不是首辅愿意看到的事情。
一阵恐慌笼罩在周延儒的心头,混了内阁这么多年,周延儒当然明白,倾轧开始了。
朱由检本来心情就不好,到处都是叛乱,他心情能好得了吗?这次湖南发生民变,大军调动,又不知消耗几何。听见有人弹劾湖南布政使,在国家如此艰难之时,还有心思强抢民女,当即大怒:“着锦衣卫,将章成恩给朕绑到午门来!”
一个风向标,使得开战其中的一方开始肆无忌惮!
另一个小官站出来了,目标直指周延儒,但还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不过气焰嚣张,弹劾周延儒买了两个女孩,专门为他暖脚,生活糜烂不知简朴。
毕竟是内阁首辅,朱由检心里不满,但还是要顾及帮助他治理天下的内阁首辅,首辅只要一天是首辅,就要给足面子。朱由检沉默不语。
沉默不语,恰是周延儒致命的打击。一个小官,胆干当众指责首辅,要是在平时,早以胡言乱语拉出去廷杖了。
接着,都察院御史责问周延儒:“湖南为何会激起民变?”
周延儒口不能答。
“为官者贪鄙,霸占庙堂者助纣为虐!”助纣为虐四个字在庙堂之上久久回荡,让人心惊胆颤。
御史慷慨道,“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周延儒面色铁青,冷汗直流,口不能辩。他强自按住抖来抖去不受控制的双手,深吸了一口气,正在构思用词,突然温体仁一声大喝:“上贪下仿,小民岂能不乱!”
温体仁随即拿出一本帐簿,乃是今天的重头戏,必杀技!
“臣前日收到前任浙江按察使李貌举报,元辅收受贿赂五十万余两,这是浙直总督赵谦抄没李林贵家产里得到的账目,请皇上过目。”
周延儒听罢腿一软,昏倒在地上,朝中无数同僚,竟无人敢扶。
“呈上来!”朱由检睁圆了愤怒的双目。
王承恩走了下来,从温体仁的手上接过帐簿,交到皇帝手中。朝堂上静得可怕,甚至连朱由检翻看时纸张发出的“哗哗”细响都能听清楚。
朱由检放下帐簿,一言不发,站起身就欲走,王承恩高声道:“退朝!”
众官方行三扣九拜之礼。
首辅周延儒就这样被温体仁赶出了京师,家产籍没,幸无杀身之祸,也是不幸中的大幸。那个湖南布政使,可能也有贪墨,但没有被逮到把柄,却因为娶了个小妾,被人弹劾,做了替罪羊,将湖南民变全部推到他的身上,遭了杀身之祸。
所以说,官场是那么好混的么?朝中无人,下无党羽,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督师湖南的吏部尚书毕自严改户部尚书,而温体仁改武英殿,吏部尚书,出任内阁首辅大臣,把持了内阁,周延儒旧党,个个度日如年。
一个大佬倒下了,牵连甚众,整个政治格局面临大洗牌。所以内阁大臣经常替换并非好事,直接回动摇统治根基。一个有经验的官场人才,是磨练培养起来的,撤换了一个内阁大臣,新上来的就会重新配制党羽,以前那些旧党,无论有没有才能,都会被替换,新提拔的人,没有工作经验,尚需锻炼。一次次的更换,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而崇祯一朝,内阁大臣调换竟达到了五十多个!
温体仁上台,并未提出什么治国良策,一门心思花在巩固地位上去了,又加上他在士林名声很臭,市井间竟出现了这样的童谣:“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江山如画,毁于谁手……
段二十 习惯成自然
       温体仁上台,赵谦松了一口气,好似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消失了一般,浑身都轻松了不少。有张有弛,犹如文章,才是王道啊。
不过这几天府门口可是热闹了,排着长队的人要拜访赵谦。周延儒倒台了,树倒砰狲散,江浙地区的官员,总要寻找大树。
总督行辕还是原来那地方,赵谦连地方都懒得挪,将门口的牌匾换了了事。除了巡抚的名称变成总督,其他照旧。所谓总督,节制数省军政,主要还是军队,可江浙地区能调动的兵马确实接近于无,明朝祖宗留下来的卫所军制,现在的江南早已荡然无存了,卫所军户不是农奴,就是通关系干其他营生去了,能打的,都是募兵牙兵,不过养他们的,却不是政府……
赵谦渐渐习惯了饶心梅(就是李林贵之女李香兰)的存在,饶心梅身体不好,有时候生病告假,赵谦在房间里常常找不到要用的东西,十分影响心情。照料赵谦生活的还有三个丫鬟,都是长得丑没有什么见识的便宜姑娘,毛手毛脚,很不合赵谦心意。
在没有饶心梅的时候,赵谦日子也要过,有了她,习惯了她,一作对比,赵谦甚至觉得其他丫鬟完全是混饭吃的。
以前比较重要的事务,都是王福亲自到内院禀报赵谦,现在王福只需要在内院门口对饶心梅说了就完事了,十分省事,连王福都喜欢上了这个丫头,办事很让人放心。
周延儒倒台了,赵谦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又烦那些走门路无孔不入的官僚,便躲在家中读书写文,准备修整一段时间。
赵谦这几天在研究浙江上报的各种资料,正在写一篇名为“论江浙垄断经济的影响”的文章,写到得意之处,常常摇头晃脑。
写完一段,赵谦便站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见饶心梅侍立在一旁,便问道:“你进来多久了?有什么事?”
饶心梅笑道:“杭州同知申大人要给东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