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113部分

暴君刘璋-第113部分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算的时候到了。
    这次进攻襄阳,杨子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事中郎,却抱着杀光襄阳所有世族的伟大志向而去,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襄阳城中,蔡瑁如当初川军在江陵时一般,全副盔甲踏上阁楼,发出“咵咵”的声音。
    蔡氏对镜梳妆,将近三十的人,总是容易感叹年华老去。
    “姐姐。”蔡瑁在后面叫了一声。
    蔡氏在桌子上挑着发簪,五六个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发簪都试了一遍,似乎都不太满意。
    “姐姐。”蔡瑁又叫了一声。
    蔡氏还是没有应,看着镜中还算美丽,却很快这种美丽就将随着年华逝去的自己,顾盼自怜。
    “姐姐,古襄阳已经完了,川军就要攻打襄阳了,你怎么还这么笃定啊。”蔡瑁焦急地道,语气中带着一点怨气,这么多年,依赖多了蔡氏,自己面对大事的时候,竟是再也不能拿主意。
    “你也知道古襄阳完了吗?你也知道川军打来了吗?早干什么去了。”蔡氏话语严厉,却声调平静,从语气中看不出一点情绪变化,头未回,色未变,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还做了几个角度动作。
    “我,我又做错什么了?”蔡瑁委屈。
    “为什么向徐庶催兵?”
    “我这不觉得徐庶能守住城池,咱襄阳当然是越多兵越好。”
    “为什么攻击甬道只派那么少人?”
    “派多了,襄阳不是不保吗?”
    “为什么徐庶请求到荆山接应,你拒绝出兵?”
    “荆山草木丛丛,哪里都可能有川军伏兵,君子不立危墙,我派兵去不是送死吗?”
    蔡氏终于选择了一根绿色的发簪插进乌黑的发丝中,本来她更喜欢嫣红色,但是突然发现,好像那已经不适合自己年龄了。
    蔡氏慵懒地站起来,看向蔡瑁,淡淡的眼光所到之处,蔡瑁感觉哪里的皮肤就揪紧在一起。
    (未完待续)
第231章 哎哟,皇叔
    “为什么杀徐庶全家?”
    “徐庶要投降,我军军心大乱,这不是为了稳定军心吗?”
    蔡氏拿起手上那根嫣红的发簪,慢慢插在蔡瑁盔顶上,拍了拍蔡瑁的头盔,发出“梆梆”的声音,轻声道:“我的好弟弟,既然凡事你都那么有主见,你来问我做什么?现在就去把川军打退了啊。”
    “姐姐。”蔡瑁一脸苦相,虽然恨刘璋恨得咬牙切齿,可是要蔡瑁真与刘璋对敌,光刘璋的名声就能把他吓死了,自己有几斤几两,蔡瑁还是清楚的。
    “姐姐困了。”蔡氏说完转身,走向软榻。
    “姐姐,是我错了,我应该来请示了姐姐才做决定,我自不量力,姐你先说说我们眼下该怎么办啊。”蔡瑁急了。
    蔡氏合衣半卧塌上,拉过被子,对蔡瑁慢吞吞道:“现在没别的办法,只有两个字,投降。”
    “投降?”蔡瑁大惊:“姐姐,我们怎么能投降?刘璋可是出了名的屠夫,他要接手荆州,我们蔡氏家族还有活路吗?”
    “你有别的办法吗?”蔡氏反问道:“你觉得你手下那三万水兵和新兵,是十万川军对手吗?你觉得你的带兵能力比张任如何?你的谋略比法正如何?还有刘表,给刘璋提鞋,配吗?”
    “可是……”蔡瑁哑口无言,却还是不甘心。
    “要不是你,我们能沦落到今天?”蔡氏盯着蔡瑁道:“你明知道刘璋主攻方向在古襄阳,你还向徐庶催兵,襄阳与古襄阳就是互相支援才能守住,你多派些兵马进攻甬道怎么了?你派兵到荆山接应,哪怕牺牲一万兵马,只要接出来一个徐庶,襄阳也不用靠你个饭桶来守,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是,我是饭桶。”蔡瑁苦着脸道:“可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投降啊,我们还有无数兵器粮草,还有三万兵马……”
    “那些都是你投降的资本。”蔡氏打断了蔡瑁的话,看着蔡瑁一张苦瓜脸,过了良久,轻叹一口气:“事已至此,情况已经很明白了,川军攻下古襄阳的速度太快,北方曹操和江东孙权都没来得及应对,我们是孤立无援,守城是绝对守不住的,不如投降。
    你非要等到一穷二白了再投降吗?
    你记得,今天投降,并不代表襄阳就是刘璋的了,以川军的名声,刘璋的刚愎,想在襄阳这块土地上站稳脚跟,给他五年都办不到,而我们最多几个月,就可以重新拿回襄阳。”
    “几个月?”蔡瑁一惊。
    “弟弟,你去准备投降吧,记得在投降前办三件事,第一,放出牢里的陈生……”
    “那小子擅自出城,大败而回,我没杀他都是……是的,姐。”蔡瑁看着蔡氏弱弱地道。
    蔡氏白了蔡瑁一眼,继续道:“陈生因兄弟张虎之死,恨透了刘璋,你多给他拨些精兵,让他提前出城,记得,在释放陈生的时候,一定要让陈生感觉,我们蔡氏也是恨刘璋的,而且放出他是我们蔡家的恩惠。”
    “第二件事,联络江夏黄祖,现在整个荆州,就剩下江夏还能形成对刘璋的威胁,但是黄祖的实力绝对不可能是刘璋对手,叫他谨慎行事。”
    “第三件事,将水军分出去,全部交给张允指挥。”
    “弟弟记下了。”蔡瑁拜了一礼,就要出去,被蔡氏叫住。
    “投降时称刘表卧病……”
    “可是主公没有……是的,姐。”
    “投降时称刘表卧病不起,不得已献降,就说是我和你力劝的,记得献降时,一定要主动说,我们蔡家支持四科举仕,支持土地令,还有那什么……益州还有一个令叫啥来着?”
    刘璋颁布的三大政令,目前只有四科举仕和土地令伤到世族利益,限价令因商业为真正兴起,都差点被人遗忘了。
    “总之,我们蔡家无条件支持刘璋的一切政令,以主公之名投降,以蔡氏之名献降,懂吗?”
    “以主公之名投降,以蔡氏之名献降?”蔡瑁捉摸着。
    蔡氏看蔡瑁那白痴摸样,轻叹口气,自己这弟弟只能在水上还算个人,一上岸,立刻变成猪,挥挥手,“出去吧。”
    “是。”
    “等等。”
    蔡瑁无语地回过头来。
    “把发簪还给我。”
    …………黄家湾,夜。
    黄月英在纸上写字,看见徐昭雪过来,忙拉过来兴致勃勃地问道:“昭雪,看看,这墨水怎么样?我新调配的染料,虽然不是黑色的,颜色比较淡,但是至少能流动,你觉得怎么样?”
    徐昭雪气嘟嘟地道:“月英姐姐,你会分析天下大势不?”
    黄月英诧异地看了徐昭雪一眼,这黄毛丫头什么时候关心起天下大势了?
    “你帮我分析分析,按照目前的天下格局,刘璋那个混蛋什么时候灰飞烟灭,挫骨扬灰。”徐昭雪捏紧粉拳,气呼呼地道,黄月英感觉她的小火山,马上就要爆发了。
    “就为那事?”黄月英看向东北方向,古襄阳的火光传出百里,就像北极光一样,在黑夜格外明亮。
    “难道这还不可恨吗?”
    黄月英没有答话,放下笔,走到葡萄架前,架子上放着几盘竹筛,竹筛里是一张张白纸,受了一天的烈日炙烤,黄月英满意地点点头:“唉,真好,古襄阳一把大火,我这些纸都比平日干得快。”
    徐昭雪:“……”
    徐昭雪气呼呼地来,气呼呼地走,黄月英笔头撑着额头,看着纸上爬满的一条条策文,摇摇头:“刘璋啊刘璋,你咋这么快就攻下古襄阳了,你这叫我拿什么去投奔你?”
    “月英啊,快打扮打扮,王二公子来了。”前堂内传来黄承彦苍老的声音。
    “啊,知道了。”黄月英闷闷地答应一声。
    口中嘟囔道:“襄阳之后,你又要去哪里?难道我还要去参加那什么四科举仕?”黄月英想着,笔头敲了额头三下:“不行,得在襄阳城找点机会。”
    …………一座密林之中,一群穿着百姓衣服的男女,分散在各处警戒,密林深处几个人在商议事情,其中三个是吴俊和风姿吟,还有面无表情眸带寒霜的曲凌尘。
    “襄阳城陷落是一定的了,我看我们干脆就扮成襄阳百姓,等刘璋入城,一齐杀出,说不定那些荆州降兵还会临时反叛,大事可成。”一个大胡子大声道。
    “就像你们杨家,当初在南郑城外做的事吗?”风姿吟冷嘲热讽地道。
    “你……”大胡子大怒。
    “好了,姿吟。”吴俊劝道。
    “难道不是吗?要不是那次杨家出手失败,刘璋加强了布防,我们的计划一定可以成功。”
    “好了。”吴俊拔高了声音,带着一点怒气,风姿吟偏过头去,吴俊转向曲凌尘道:“凌尘,你有什么主意?”
    “我没主意,等刘璋进了襄阳,我会一直找机会的。”曲凌尘冷冷地说道。
    “还说找机会,上次……”
    吴俊斜了风姿吟一眼,风姿吟雪白的脖子扭了扭,闭嘴,吴俊温声对曲凌尘道:“这里只有姑娘武艺最高,能够在接近刘璋时,在那些鹰爪没有靠过来之前,一击杀之,上次只不过是兵刃不利而已。”
    吴俊说着递过自己的佩剑:“这把剑是我吴家祖传的宝剑,虽然不如白玉剑,但是也不至于被白玉剑一削而断,就送给姑娘吧,姑娘拿着这把剑,胜算应该大些,我们也会从旁策应。”
    曲凌尘抬头看了吴俊一眼,没有说什么,接了过去,转身走向林外,风姿吟看着曲凌尘的背影,对她的冷淡很是不屑,眼光最终停留在曲凌尘手上那把剑上。
    曲凌尘走到丛林外面,远方山下就是川军的行军队列,天高云阔,一些回忆不由自主浮上脑海,洞庭湖岛上那个意气风华的豪情公子,仿佛就在眼前。
    “我为天下人。”
    曲凌尘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心忧天下的豪杰,怎么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
    每次想起洞庭湖,想起桂阳,想起死去的亲人,曲凌尘就心绪纷乱,只想早早结束这一切,报仇,自尽,就当从来没有来过人世。
    …………襄阳投降了,刘璋派出先锋部队接管城防,大军猎猎开进襄阳城,军容齐整,襄阳两街的百姓畏惧地看着这些陌生而满身杀气的军队。
    一切都很顺利,诈降可能派出,川军将士都很高兴,似乎这还是第一座向川军投降的大城,不管这里的百姓和世族欢不欢迎,川军都以胜利者的姿态进来了。
    但是独独只有一个人不高兴,那就是杨子商。
    杨子商打心里希望川军硬攻城池,襄阳世族拼死抵抗,这样,又可以为自己报仇了。
    如此容易就进来了,杨子商觉得憋屈,同时心里更加瞧不起这些欺软怕硬的世族。
    “哎哟,皇叔,你可算来了,我蔡瑁等你,那真是老单身汉盼新娘,哦不,大旱盼甘霖啊。”蔡瑁点头哈腰跟在刘璋后面,脸笑成了一朵花。
    (未完待续)
第232章 突然就病了
    烈日当空,蔡瑁点头哈腰地跟在刘璋后面,满头大汗也毫无所觉。
    “皇叔,你可不知道,当初你在益州的时候,我就觉得荆州应该让道给你,为什么?讨伐不臣,是每个大汉子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啊。更何况刘表也是大汉皇叔,如此做派,真是让我等寒心,与皇叔你比,那是臭虫之比蛟龙啊。
    当初你在江陵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才是真正的荆州之主,早打算应天归顺了,可是刘表和徐庶不让啊,急得我,啧啧……特别是司马徽那老东西,力劝刘表,说那徐庶有什么大能,能对抗皇叔你,简直蚍蜉撼树天方夜谭嘛。
    现在怎么着,死了吧?不自量力的东西。
    皇叔别怪我蔡瑁说话直,白川的时候,我知皇叔虎威,退避三舍,襄阳的时候,我拒绝调兵给徐庶,对皇叔是一片赤胆忠肝,现在皇叔亲临襄阳,我再也忍不住了,就算背负万世骂名,被千千万万的愚民唾弃,我也要将襄阳交到真正的仁主手上,历史,会证明我蔡瑁是对的。”
    刘璋享受地听着蔡瑁的话,连连点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赞道:“蔡将军真是一片赤胆忠肝啊,只是本官有两个疑问,陈生是怎么逃走的,还有荆州水军的大都督不是蔡将军吗?怎么会让张允把水军全带走了?”
    “哎呀。”蔡瑁猛地一拍巴掌,满脸悲愤道:“说起这个就来气啊,那陈生狗胆包天,在采桑坡斩下皇叔爱将手臂,简直该挫骨扬灰,我早就想把他满门抄斩,只是想着还是让皇叔亲自来处决,而且我蔡瑁打小心善,所以把他关起来了。
    可谁曾想,我在忙于迎接皇叔的时候,那陈生卧虎山余党竟然把他劫走了,张允趁乱也拐带走了城内水军,实在可气。
    皇叔放心,我们蔡氏上下,全力支持皇叔,四科举仕,土地令,义不容辞,假以时日,必定剿灭陈生张允二贼,我蔡瑁愿做皇叔先锋,这次我们蔡氏,为皇叔保全了十七库兵器,八仓粮食,钱库……”
    刘璋心不在焉地听着蔡瑁表忠心,忽然看见前面一座牌坊,上左右吊着十几具尸体,眉头一皱,还没等开口,蔡瑁立刻道:“徐庶胆敢冒犯皇叔天威,在白川折皇叔将士,我蔡瑁简直想寝其皮食其肉剥其骨,这就是徐庶一家尸首,皇叔是要鞭尸还是要碎尸?我蔡瑁都可以效劳。”
    李严看着牌坊上吊着的尸体,短短两日,尸体在烈日暴晒下已经发臭,面部模糊不清,想起与徐庶的往昔,不禁悲从中来,对刘璋道:“主公,李严能否安葬徐庶家人?”
    刘璋看着那些死尸,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准。”
    “谢主公。”李严转身走了两步,犹豫了一下,又回头道:“主公,李严请斩襄阳司马氏。”
    一想起徐庶那一副总是忧愁的面容,李严就忍不住生出恨意,司马徽说过要保徐庶家人的,可是现在竟让徐庶全家暴尸在此,司马氏自始自终没有为徐庶说一次情,现在司马徽也跑了。
    司马徽走了,可是司马氏没有走光,李严恨不得将所有司马家的人,全部抓来杀了。
    众将都看着刘璋,特别是蔡瑁,虽然脸上还带着谄媚的笑容,但是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
    刘璋吐出一口气,缓缓道:“先埋葬徐庶家人。”
    李严脸有失望之色,答应一声离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