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174部分

暴君刘璋-第174部分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冶无铁一时哑口无言。
    刘璋道:“敌军犯境,不抓了难道放了不成?我汉室有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三千人本侯没直接杀掉,已经够客气的了。”
    “刘璋,我们来不是与你做口舌之利的。”阿布大声喊道。
    刘璋笑了一下,对冶无铁平和地道:“大王,本侯向来不和敌人废话,但是你是例外,一来你是蓉儿的父亲,也是本侯的岳父,二来,本侯觉得川军与五溪之间,没有什么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必要。
    打开天窗说亮话,五溪这次下山,无非就是因为遭了灾,没有粮食,我们大可以好好谈谈,商量出个解决办法,但是如果像大王身边这位勇士一般,不愿与本侯逞口舌之利,那本侯的十万大军,就奉陪了,大王仔细思量。”
    刘璋说着就要上马,萧芙蓉向冶无铁焦急地喊道:“阿爹,谈谈吧,夫君他没有恶意的,你们不要打起来,女儿求你了。““萧芙蓉恳求地望着冶无铁,秀气的额头紧皱着,紧紧抱着的白玉剑显示了萧芙蓉心中的焦急。
    冶无铁看向阿布,阿布犹豫一下,的确,现在粮食才是头等大事,五溪现在可以和川军斗狠,但是数万川军不是纸糊的,是那么好打败吗?五溪现在打仗,没人打猎,粮食更加紧张,一个月后怎么办?就算打赢了,五溪的人也活不下去。
    阿布低下头,冶无铁向刘璋喊道:“皇叔留步,冶无铁愿与皇叔开诚相谈。”其实冶无铁心中也一直不想和川军打仗,只是下面大小头领的压力和粮食的压力,他作为大王不得不为。
    刘璋和冶无铁盘膝坐在草地上,萧芙蓉和阿布隔着一丈距离侍立侧后。
    “皇叔,多谢你照顾小女,这次回来,我看她性子收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野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都没先提起兵事,刘璋没想到冶无铁先说了萧芙蓉,笑笑道:“大王客气了,我倒要向大王表示歉意,蓉儿跟了我以后受了很多苦,恐怕他都没有跟你提及。”
    冶无铁摆摆手,“听到皇叔这样说,说明皇叔心里还是有我这个女儿的,那我也就放心了,这一战不管谁胜谁负,我都希望皇叔不要对小女生出芥蒂,她是真心向着皇叔。”
    刘璋笑了一下,过了一会,抬起头对冶无铁道:“大王,我们真的要打吗?没有回旋余地吗?”
    “如果皇叔不还回那三千……”冶无铁说着顿住,看着刘璋淡淡的表情,也知道自己在说废话,叹了口气道:“正如皇叔所说,我们五溪连逢灾难,人无口粮,再加上大小头领早对族人流失不满,口粮问题不解决,这一战就算我不想打,也阻止不了。”
    “明白,无可厚非。”刘璋道:“可是,如果我能解决蛮人的口粮问题呢?”
    “皇叔能解决?”冶无铁一惊,旋即又苦笑一下:“我知道皇叔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他们收入汉土,第一,收蛮人入汉土,大小头领不会答应,二来,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离开五溪,要为生存离开五溪的,只占五溪的很少一部分人,皇叔的办法,不可行啊。”
    刘璋望了一眼对面的蛮军大阵,对冶无铁道:“大王说得不错,我的办法就是把他们迁入汉土,其实我觉得,五溪的族人,不同意迁移,就是三个原因。
    第一故土难离,谁愿意离开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
    第二故人难离,五溪人结群而居惯了,谁会想突然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第三,头领们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勇士,勇士的数量,是一个部族的力量象征。”
    刘璋缓了一口气道:“本侯觉得可以为大王解决第二和第三点,以前我益州一直与荆州不和,常在两州交界发生争端,所以这一带人口稀少,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一带缺少肥沃的土地。
    从涪陵到临江,有乌江长江两条大江,支流密布,沿岸都可开垦良田,但是却没有太多汉人。
    我的意思是,五溪人如果难离故人,可以一个寨一个寨的迁移,一个洞一个洞的迁移,都迁居到同一个地方。
    如果洞主寨主怕失去权力,本侯给你们绝对自治的权力,所有原寨的人可聚集到一起,成为自治亭,自治乡,甚至自治旗,由原来的寨主洞主统辖,寨主洞主也由你们自己任命,本侯绝不干涉。
    所有亭乡可听调不听宣,三到五年免税,只约法三章,第一,所有自治乡自治亭,皆属大汉,第二,自治乡自治亭不得滋扰汉民,我会和你们商议出一个自治的律法,在尊重你们习惯的基础上,维持蜀东的秩序,当然,汉人滋扰你们,本侯亦必严惩不贷。
    第三,自治乡自治亭,有出兵和纳税的义务,至于细节,我们可以再商议,但是这也是表示你们归属大汉的实质象征。”
    刘璋淡淡说完,冶无铁看着刘璋笑了一下:“皇叔还真是好算盘,当初一个一个招不够,现在要一个寨一个寨的招了,虽然迁过去的族人,周围都是故人,可是故土难离的还是大多数,他们会更愿意一起生活在故乡。
    至于头领们,别说要他们出兵和纳税,就算不出兵纳税,他们也更愿意在山里做头领,那什么自治亭自治乡,说起来自治,最后还不是受汉军监督约束,他们是不会愿意的。”
    “难道这些头领在五溪,就没有纳税和随征的义务?恐怕也会向大王你缴纳一些物品吧,如果大王要动兵,他们能随意抗命吗?”
    冶无铁一愣,刘璋释然笑道:“只要是群体,都会存在纳税和征兵的,只不过形式数量不一样罢了,自治乡自治亭,都是汉土,而且生活在我益州境内,也被川军保护,纳税和随征都没什么奇怪的,而且我保证,农田的产出,一定比你们打猎要高。”
    刘璋缓了一口气,又道:大人知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吧,现在匈奴迁居汉土,也基本就是以我提出的这种方式存在的,整个匈奴受护匈奴中郎将管辖,自治权利很大。
    而他们的生活环境,已经比几百年前,他们最强大的时候,还要稳定,唯一的就是,匈奴人似乎很受压迫,受汉人歧视,本侯可以将汉蛮平等写入律法,并严格执行,让汉人就算心里歧视你们,表面也不敢歧视,如何?”
    “皇叔想得还真周到。”冶无铁平时从来不考虑这些,对刘璋的提议不置可否。
    刘璋继续道:“刚才我说了蛮人不愿迁移的三点因素,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故土难离,是绝大多数五溪人的想法,那本侯也可以让他们不出来,本侯可以派人指导你们农耕嘛,五溪五溪,既然都是靠着溪水的,那还能找不到灌溉的地方吗?
    同样的,如果要接受粮食资助的,也必须答应约法三章。”
    “这个提议听起来倒不错。”
    冶无铁完全不擅长这些,只能由着刘璋说,而五溪确实如刘璋所说,五溪境内也是河流遍布,大概位于今天的四川东南,重庆南部,湖南以东,贵州以北,土地虽不算肥沃,却也不贫瘠。
    “大王,本侯不知道你听进去没有,但是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我刘璋很少和敌人这么多废话,因为到现在,我也没把大王当成敌人,大王得为五溪的族人想一想。
    本侯知道现在五溪的处境,打,你们不一定打得过我,就算打得过,也打不败,我退守涪陵,你们只能抢山野,这里人口稀少,就算抢到,又能抢多少?能挨道猎季吗?而要是战败了,你们就到绝境了。
    听我的话,建立自治亭自治乡,明年的粮食没有问题,今年的粮食,本侯也会尽量补给,现在许多出来开垦田地的年轻人,我会适当多发一些口粮,让他们可以分一些给山上的亲人,缓解你们的压力。
    但是大王如果不答应本侯的请求,那就没办法了。”
    刘璋回头看了一眼,叹口气说道:“我身后这数万大军,必然是蛮军抢劫的最大障碍,蛮人接连灾害,又不敢下山抢劫,必然内乱,大王准备好了吗?
    或许大王觉得,内乱一下,吞并一下,也能延续五溪,毕竟每次灾害都是这样过来的,本侯无法深入群山,不能奈你们何,但是大王别忘了,五溪还有一个邻居。
    南中蛮人与本侯的关系,也还算不错。”
    刘璋看着冶无铁,冶无铁心突了一下,南中蛮人一直与五溪蛮人摩擦不断,谁被削弱,另一方就会火上浇油,刘璋这样说,就是要扶持南中蛮人对付五溪了。
    五溪绝粮,必然内乱,冻饿加上战乱,每逢这样的灾劫,人口都会减少一半以上,这也是蛮人一直人口稀少的原因,受了这样的重创,如果南中蛮人在刘璋的扶持下趁火打劫,那五溪的领地恐怕会被吞并大半,这是冶无铁不愿看到的。
    (未完待续)
第276章 暗夜大战
    刘焉刘璋两代治蜀,都对南中蛮人优待,双方关系匪浅,南中部落许多向益州称臣,确有可能趁火打劫。
    冶无铁神色凝重,刘璋先为他分析了五溪的处境,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是武力威慑,冶无铁也知道如今五溪处境艰险,但是要决定战和,自己虽是王,一个人也拿不了主意。
    好厉害在后阵远远看着刘璋和冶无铁商谈,对法正道:“先生,主公和那蛮人说啥呢,有那么多说的吗?我们要不要派一支部队奇袭蛮人后路?”好厉害想起了白川之战,现在情况差不多,正好“举一反三”。
    法正惊奇地看着好厉害:“好将军也会用计?真让在下刮目相看。”
    “那是。”好厉害抬头挺胸,甚是得意。
    “可是蛮军大阵后面就是大寨,我们奇袭什么?”
    好厉害郁闷。
    法正笑道:“这一战能不打最好不打,内政局面不容易,要真打起来,这一仗消耗的钱粮不少不说,以后五溪必然视我们为死仇,我荆南蜀东蜀南都不要太平了?”
    法正远观着刘璋与冶无铁谈判,他虽也想和,心里其实不抱多大希望,自古以来,汉人想与蛮夷议和都很简单,就是给蛮夷好处,蛮人自然退去。
    法正敢保证,只要放了那三千蛮人,再送一些米粮,五溪蛮必定退兵,他们何曾真的敢与汉军开战?
    这样荆益的内政局面就保住了。
    可是这些条件刘璋一个也不会答应,这就让谈判陷入一种突不破的僵局中。
    不止刘璋不会答应,自己也不会答应,蛮夷都是喂不饱的狗,你今天要是给他好处,不管赐了金银还是送了女儿,明天没吃的了照样掳虐汉土。
    现在用屈辱和钱粮换得一时和平,荆益休养生息时间这么长,以后蛮人再来,难道一次次送吗?
    所以法正不太相信谈判能取得什么成果,而刘璋也只是因为萧芙蓉的关系,所以想尽量说和,要不然早就直接进攻了。
    “皇叔。”冶无铁思考了很久道:“皇叔的提议听起来不错,但是这并非我一个人决定,给我几天时间考虑,待我与诸位头领商议如何?”
    “多久?”刘璋问道。
    “五日。”
    “最多三日。”
    冶无铁犹豫了一会,对刘璋道:“好吧,就三日,三日后给皇叔答复,只是,皇叔。”冶无铁恳求道:“如果皇叔肯放还那三千勇士,相信此事应该好说服各头领一些。”
    “呵呵。”刘璋一笑,随口道:“三千勇士放不放,都是小问题,这正好测出诸位的诚意,如果诸位头领答应了,那这三千勇士就是一个自治乡,要是不答应。”
    刘璋看着冶无铁道:“我把他们放回去干什么?是不是告诉各头领,侵略我汉土不会有损失?以后逢灾来抢便是,打输了也可以全身而退?”
    冶无铁有些尴尬,两人站起来,冶无铁拱手道:“那好吧,三日后再会。”
    刘璋一边拍着屁股上的草一边道:“好。”
    冶无铁刚走出几步,刘璋叫住道:“大王,如今五溪四周都是本侯领地,无食时节,五溪只会侵凌我的领土,所以,五溪不答应和,就是我川军死敌。”
    刘璋说完跨坐上马,冶无铁和萧芙蓉同时心里一咯噔,萧芙蓉看了冶无铁一眼,跟着跨上战马,与刘璋回到本阵,刘璋一挥手,黄忠大喊一声:“收兵。”
    “收兵。”令骑兵驰马呼喝。
    川军井然有序地撤退,往涪陵而去。
    阿布看着川军陆续撤军,对冶无铁道:“大王,这刘璋好嚣张,竟敢说死敌。”
    冶无铁看着阿布,长出一口气:“可是他说的都是实情,这个死敌,我们当不起,怪就怪我们碰到了一个强硬的汉人统治者,从三百年前开始,汉庭已经很少有这样的统治者了。”
    ……夜晚,冶无铁召集蛮军所有重要头领,讲了刘璋的条件,立刻引起躁动,皆有不忿之色。
    “刘璋太可恨了,我们境况不好,难道他川军就境况好了吗?我听说刘璋和曹操孙权都是死敌,不趁现在巩固势力,和我们耗,他耗得起吗?”
    “没错。”“耗死他。”众头领纷纷附和。
    月溪头领道:“从古到今,我还没见过哪个汉官有这样的政策,要我们迁移故土,到汉地去,亏他刘璋想得出来。”
    宝金也道:“刘璋不释放我那三千族人,我绝不退兵,就算是只剩下我们巫溪两三千人,也要和刘璋血战到底。”
    “对,血战到底。”
    看着群情激动,冶无铁一直沉默着,直到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了,冶无铁才缓缓道:“众位的意思我明白了,不与刘璋言和,血战到底,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我冶无铁也不会反对。
    只是,如果要与川军作战,我们得想好后果,刘璋最后撂下的话是,只要不和,就是死敌,也就是再也没有转圜余地。
    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我们兵力弱于川军,如果刘璋与我们硬碰,我们要想占到便宜,至少要损失三分之二的勇士,而且一定不可能完败川军,因为他们有城防。
    我们失去了这三分之二的勇士,以后五溪该如何办?眼前的粮食危机如何度过?刘璋如果不妥协,我们是抢不到足够粮食的,还有,我们五溪与汉军为敌,势力又削弱后,怎么面对南中的蛮人?靠着南中的辰溪和武溪,你们想好应对策略了吗?”
    辰溪和武溪的领主低下头,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