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481部分

暴君刘璋-第481部分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世族觉得安全的时候,就是他们保守退缩的时候。
    川军必败,危机感顷刻解除,现在世家想的不是拼尽全力击败川军,而是怎么既击败川军,又保存自己的家族力量。
    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别人的军队去做先锋。
    先锋啊,那是多么容易被消灭的一支军队,现在所有家族被掏空,家族军队已经成了家族的最大财产。
    王家军被消灭,王家玩完,陈家军被消灭,陈家玩完。
    你作为先锋军,你立功了,可以升你的统兵将领职位,可是那个好处很大吗?世族组织军队可不是培养家族武将的,那只是迫于无奈,为了防止川军一统天下的,一个将军升职有屁用。
    可是要是战败呢?对方可是有三十万军队,就算刘璋死了,人心浮动,可是川军的战力天下皆知。
    哪怕被世族骂臭了罪,可是世族子弟心知肚明,川军战力异常强悍。
    征伐这样一支军队,前锋实在太危险了,一旦被灭,家族就宣告玩完。
    这成功的所得,和失败的付出完全不成比例嘛。
    反正川军必败,那凭什么让自己冒这么大险?
    所以各个世族将领都在等着别的将领出头。
    “甄房将军,刚才看你勇于指出夏侯渊的错误,可见你有建功立业之心,你可愿为先锋。”不得已曹操,只能点名了。
    “回禀主公,我甄家军招收军队太多,半年时间根本没有训练齐整,现在派去做先锋,拔苗助长,可能造成大量伤亡是小事,要是完不成先锋任务,甄家愧对主公,愧对大汉。”甄房大声回道。
    “我知道甄家军有数万,难道不能挑出一万精兵吗?”
    “五千都挑不出来。”
    曹操从甄房身上收回眼光,甄房从容退下,曹操看了半响,愣是没一个武将出来请命,最后只能散堂,先下去商榷。
    决定命运的大战就在眼前,武将却临敌退缩,这在以前的曹军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
    但曹操可不会等待,他清楚的知道这次关系曹军存亡,一秒都不能耽误,散了朝堂,立刻招来核心文武议事,商讨进军。
    “那些家族武将太过分了,平时吼着消灭川军比谁的都厉害,现在真正打仗了,却全变成了缩头乌龟,这样的军队还打什么仗。”曹仁愤愤不平地说道。
    曹仁是军中主将,自然不能为先锋,而且现在曹操身边的统军真的不多,要是曹仁走了,曹操重蹈孙权的傀儡覆辙都不是不可能。
    “曹仁胡说八道,谁没有自己的考虑?”曹操白了曹仁一眼,旋即叹口气:“也是孤草率了,各个家族军队成军才大半年不到,而且一直在补充新兵,训练跟不上,的确不是做先锋的最好人选。
    但是这次征伐川军关系我军存亡,一刻都不能耽误,孙权,士燮,我的女儿,还有那五万军队,四路大军都等着我军出兵,为主力牵制川军,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作战方略,你们有什么意见?”
    半年前,郭嘉就一直称病在家了,曹操首先看向荀彧荀攸,两人都低着头没说话,曹操严重闪过一丝复杂神色,最终看向司马懿:“仲达,你未出山时,就与黄月英诸葛亮庞统齐名,这次进攻川军的战略,你有什么意见?”
    “大王。”司马懿向曹操鞠了一躬,脸上全无表情,眼睛无神地看着前方,过了两三秒才道:“大王说得不错,刘璋身死,正是进攻川军的大好时机,不止我们这么觉得,孙权,士燮,主公的女儿,都这么觉得。
    但是司马懿认为,我们不是四路援军,是五路,大王忽视了最重要的一路援军,如果大王说的那五万军队,是可以捅向川军心脏的刀子,那这一路援军,就是川军心脏内部的刀子。”
    “哦,是哪一路援军?”曹操问道。
    “大王知道我们面对三十万大军,都是人心浮动的,可是刘璋一代枭雄身死,我们要利用的可不止是人心浮动,还有一样,那些可以成为我们友军,或者可以投效主公的川军将领,士兵,文官。
    刘璋反世族,所以用官员培训,和四科举仕任用了大量寒门,这些寒门没什么知识,可是对川军忠心耿耿,他们知道他们到了我们这,得不到重用,我们离间不了。
    可是刘璋也没少用世族子弟,或许可以一试。
    还有川军的组成,刘璋是一代豪杰啊,手下猛将俊杰无数,他在世时,俯首听命,就算曾经是一方诸侯,也不敢生出一点异心。
    可是刘循什么人?乳臭未干,我司马懿性命担保,川军必有趁机反叛的武将,只要我们得到一两个相助,打开了关中以东的任意雄关。
    主公想想,人心浮动的三十万川军,是我们的对手吗?川军必将灰飞烟灭。
    而司马懿不才,早已在川军中物色了对象,之前刘璋健在,哪怕去了西域,那人也不敢反,现在刘璋死了,必反,且麾下有雄兵数万。”
    “哦?”曹操一下子站起来:“仲达所言当真?”
    “呵呵呵。”司马懿皮笑肉不笑的干笑两声:“司马懿还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仲达果真辅国之才,孤欲成大业,离不开仲达相助,现在又多了一路大军,而且是摆在川军心脏里面,六路大军从六个方向进攻川军。
    刘璋已死,黄月英去了西域,法正在荆州,这次川军必败,长安必下。如此一来,仲达,何人可为先锋,何人可为中军主帅?”
    自从上次周不疑大败,没人再去在乎这个十六岁的小子,毕竟周不疑也真的是太年轻了,而且除了长城与折兰英一战,周不疑也没指挥过什么战争。
    当初辩倒大儒许靖,天下闻名,现在世人也只道周不疑不过是会点小聪明的文才,而且现在多半也咽气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曹操自然也没将一个周不疑放在眼里,刘璋,黄月英,法正才是曹操真正忌惮的人物,可是现在都不在了,那六路大军进攻,曹军不胜才怪。
    “既然有内应,那先锋就没什么用了,我们需要的是一支突袭军队,司马懿建议,田豫将军的渔阳突骑,可为秘密突袭之兵,作为与内应里应外合之用。”
    田豫是三国名将,他的才能绝不下于当世名将,而他之所以才能不显,是因为他指挥的战争,基本都是对外的,战匈奴,战鲜卑,战功显赫,无往不胜,可以说历史上的田豫,是一位民族英雄。
    同时也是一名极其出色的将军。
    现在田豫麾下统帅的渔阳突骑,原本就是曹操麾下精锐,击败袁绍得到冀州后,留在幽州抵抗乌桓和鲜卑的,在田豫训练下,战力非常强悍。
    在虎豹骑,武卫骑,大戟士骑兵等精锐骑兵全部灭在川军手上后,渔阳突骑现在是曹军最厉害的骑兵,而实际上也是整个曹军六十万大军最强悍的部队。
    田豫也是绝对忠诚于曹操的。
    听到司马懿推荐田豫,曹操没有反对的理由,点点头道:“好,田豫很适合,那中军主帅呢?我的意思是由仲达你担任,你文武双全,行事谨慎,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多谢大王信任,但是,司马懿不能担任主帅一职。”司马懿干净利落地拒绝。
    不但曹操,连荀彧荀攸都惊讶了,显然对司马懿要推荐谁当主帅,他们心中都心知肚明了,可是司马懿的话与他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而且语气里,一点做作的成分也没有。
    荀彧都不相信司马懿会不想当主帅,这可是曹军整编以后,第一次作战,是获取军中威信的最好时机啊,而且这次胜机如此之大,几乎是必胜,只要担当军中主帅,击败了号称天下第一的川军,以后在曹军中地位必如日中天。
    司马懿竟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
    曹操就要劝司马懿,司马懿已经先开口:“大王,司马懿绝不是主帅最佳人选,这次征伐川军事关重大,必须要有一个经验丰富,且威望卓著的将军统军。
    呵呵呵,司马懿虽然没经验,但是狂妄自大,觉得自己的才能堪当主帅,但是要说到威望卓著,我司马懿什么也算不上。
    本来,我是希望大王亲自统军,但是现在的大王,不宜轻动,所以司马懿认为,可在曹仁将军与张辽将军之间,二选一。”(未完待续。)
第832章 浪淘尽,英雄
    “末将愿往啊。”曹仁听到司马懿推荐自己,立刻请命。
    “一边去。”曹操呵斥曹仁一声,诧异地看了一眼司马懿,自己现在的确不想亲征,有自己的理由,可是司马懿怎么看出来的?难道他已经看出自己的理由?
    曹操瞳孔收缩了一下,笑道:“仲达的建议很好,但是曹仁,虽然有点才能,但是有些鲁莽,贪功冒进,这次就由张辽统兵吧。”
    在曹操心里,曹仁是有帅才的,虽然性格还需磨练,但是统领大军能够办到,又是家族将领,再合适不过。
    可是这次取长安,关系曹军兴衰命脉,关系大汉天下谁属,这个时候曹操不敢用贪功的曹仁去冒险。
    “我……”曹仁满脸的不服气。
    …………
    司马懿回到府邸,司马孚立刻迎上来:“二哥,听说今天大王要委任你为中军主帅,你拒绝了,为什么?”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真是不让人清静。”司马懿甩了一下手,进了屋中。
    “二哥,这算什么恶事啊,这次是我军整军以后,第一次出兵,几乎是必胜之局,二哥为什么推脱中军主帅?
    只要二哥做了中军主帅,战胜川军以后,不但在军中威望更高,那些世族的力量不都在手上控制了吗?我司马家可就如日中天了。”
    “如日中天?我看是出头鸟吧。”司马懿慢悠悠说道。
    “什么意思?”司马孚愣了。
    “三弟啊。”司马懿拍打着桌子,无比失望地道:“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告诉你多少次了啊,曹操在世,我们要收敛,收敛啊。
    你怎么和司马徽那自大狂一样,整天想着夺天下夺天下,你以为曹操是那么好相与的吗?
    刘璋,曹操,都是不世出的枭雄,你哥哥我,在他们任何一个人麾下都不敢大意。
    现在好不容易熬死一个刘璋,你要我栽在曹操手上吗?
    曹操纵横中原,横扫河北,平生也就在刘璋手上吃了一次大亏,才五十岁,你以为他就老糊涂了吗?你以为他看不到如今朝堂是家族势力当道吗?
    你当曹操不知道这次出征,是整编新军后第一次出征,谁做统帅谁以后就能在军中获得极高地位吗?
    他为什么点名你哥去当这个主帅?你当他不知道我们司马家在各大世家中的地位吗?”
    “哥哥,你是说?”司马孚惊道。
    “试探。”司马懿断言道:“这是在试探我们司马家,在试探我司马懿啊,我要是真敢接这主帅之位,曹操肯定有办法对付你哥,对付我们司马家。
    现在这些世家说是公推我司马懿来当代言人,在曹操面前为世家争取利益,不能让曹操压制世族,可是实际上都是一群自私的白眼狼。
    要是曹操找到个什么借口,只针对你哥,只针对我司马家,现在那些人又笃定会胜了川军,巴不得击败川军后,少了司马家他们多分一杯羹,你以为他们会帮我们?他们不落井下石我司马懿就感激他祖宗了。”
    “二哥是说,要是接下这主帅之位,曹操会想办法对付我们?那征伐川军怎么办?刘璋虽死,可是大足之虫,死而不僵,川军不好对付啊,他曹操要自掘坟墓吗?”司马孚不理解地道。
    “那你给曹操出出主意,他该怎么办?”司马懿看向司马孚,司马孚愕然,无话可说,司马懿拍了拍司马孚肩膀。
    “三弟啊,看人,看人心,看性情,曹操是霸主,用的是霸术,启用世族就是迫不得已之举,在今天征伐川军这个问题上,如果是一个软弱的主上,或者是稍微带点中庸,带点柔性的主上,他会怎么做?
    肯定是把什么事都抛开,先赢了川军再说。
    可是曹操不会这么想啊,曹操此人平生傲视群雄,对于他来说,让世族坐大难以控制,和征伐川军失败,是一样的结果,甚至前者更糟,曹操这样的枭雄,心里肯定宁愿输给刘璋这样的枭雄,而不是被内部人害死。
    实话告诉你吧,你二哥虽然不知道曹操具体要干什么,但是也知道他有什么打算,第一,这西征军绝不可能用大世族的人做主帅,第二,这次西征战胜川军之后,曹操会先控制世族军队,而不是去趁胜追击。
    以往大战,曹操刘璋之辈,都是亲征,这次这么关键的战争,曹操不动,还不是担心世族军队?
    曹操这次没用曹仁当主帅,不是因为曹仁是不是贪功冒进,实际上六路大军伐川,除非上天硬生生站在刘循一边,否则川军必败无疑,黄月英在西域无可用之人,曹仁身边随便跟一个程昱,荀攸,那都万无一失。
    而且曹仁当了主帅,那新军就被曹家势力插入,绝好的良机。
    曹操为什么不这样?
    那是各退一步啊,曹操也知道这次西征是关键啊,也知道曹军整体弱于川军,这次是击败川军,扭转乾坤的唯一机会,他也重视啊。
    不用曹仁,就是害怕激怒世族,人家世族辛辛苦苦出钱出粮出人组建军队,哦,你派个曹仁来管,一下子成了曹家军,谁会愿意?
    到时候肯定军令不齐,军心涣散,不听号令,各自自保,那还打什么仗?别说五十万,就是五百万到了关中也白送给川军。
    所以曹操才没用曹仁,不能用曹家嫡系,也不能用世族,那当然选个张辽,你二哥推荐曹仁和张辽,那是看曹操会不会下棋,要是他真选了曹仁,曹家的末日就算到了。
    你说你二哥要是当了这个主帅,不是和曹操任用曹仁一样糊涂吗?”
    “二哥,曹操厉害,我看你比他厉害多了。”司马孚笑着道。
    “三弟,你给我记住了,只要曹操在世,我们就决不能大意,别成天被司马徽那老家伙说晕头了。”
    “二哥,我记住了,可是现在我们怎么办啊?眼睁睁看着川军败啊?”
    “混点忠诚吧。”司马懿叹息一声:“这次我们不随征,努力做后勤保障,告诉司马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