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483部分

暴君刘璋-第483部分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两位先生应该明白,刘璋封了蜀王,加封大将军,还有皇太后摄政,如果父亲是一个公侯,如何与刘璋对抗?这级别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相信两位先生也知道,爵位,绝不只是一个虚名吧?
    而且两位先生考虑了我军的状况吗?现在那么多新晋的家族子弟,如果父亲爵位不变,依然是公侯,官职都已经定型了,父亲拿什么去册封新进的官吏武将?难道把以前的官吏武将撤职吗?
    别说父亲没篡位野心,退一万步讲,就算父亲野心很大,妄图封王称帝,可是以父亲的行事作风,也不会如此急功近利图虚名,这岂不与袁术之流一样吗?”(未完待续。)
第834章 等等,有一个漏洞
    “自封魏王,可以说是万般无奈之举,不是这样,不足以与刘璋对抗,不是这样,不足以驾驭百官,两位先生还请体谅父亲良苦用心啊。”
    曹冲站起来,向荀彧荀攸作揖,荀彧荀攸连忙站起还礼,他们的确对曹操异姓称王不满,现在听了曹冲的话,依然不满,但是已经好了许多。
    如果曹操害怕什么祖宗之法,罔顾与刘璋对抗的筹码,不能笼络收拢世族力量,那才是昏主。
    明主,必然如此为,而明主如此为又与自己理念相违,荀彧荀攸心里也复杂起来。
    “第三点,曹冲对荀家沦落,向两位先生赔罪,两位先生早年跟随父亲,兵不过万,粮草军械匮乏,到后来一统中原河北,两位先生汗马功劳,荀家汗马功劳,是我们曹家对不起荀家。
    但是父亲也有不得已之处,颍川之事相信两位先生都能理解,我们不能去占领颍川,保护着颍川,那纯粹是给川军骑兵送靶子,以至于经过颖水之战,后来的大迁移,荀家地位大大下降。
    而这大半年来,各个世家都热火朝天的挤进朝堂,荀家因为被归入嫡系,被其他世族疏远,可是两位和父亲也有隔阂,以至于荀家里外不是人,这都是我曹家之罪。
    可是两位先生想想,我们被川军打的只剩下二十万北方军队,川军七十多万,我们不得不依靠各大世族力量,如果在这大半年里,在世族捐钱捐粮,补充兵员的时候,还刻意偏袒曹家原来的嫡系,那其他世家会怎么想?
    所以父亲只能暂时疏远了两位,奉孝先生称病在家,父亲也没去看望,为的就是先击败川军,待击败川军之后,还请两位先生鼎力相助。”
    “相助什么?”荀彧问了出来,荀攸也看着曹冲,隐隐已经猜到什么,心中难掩惊骇。
    “父亲有难,请两位先生相助。”曹冲对荀彧荀攸拜礼,重新道:“两位先生也知道,如今曹军近六十万人,其中三十几万是世族的,而钱粮几乎全部掌握在世族手上,那些世族捐赠的钱粮,全部交给了司马懿保管,我们的府库几乎什么也没有。
    这样的局势,父亲担心恐怕沦为第二个天子,哦,曹冲年幼说错话了,恐沦为第二个孙权,我父亲什么性格的人,两位应该比曹冲清楚,那是生不如死。
    这次战败川军以后,外部威胁就消除了,两位应该知道一个不团结的势力,最可怕的不是面对强敌的时候,而是在强敌消失以后。
    父亲敢肯定只要击败川军,世族会开始他们的权力争夺战,首先要打击的就是父亲嫡系势力,后果不堪设想,还请两位先生鼎力相助。”
    “主公和少公子要我们怎么做?”荀彧沉吟半响说道,一开始萌生了离去的志向,不管世家与曹操争的你死我活。
    但毕竟跟随了曹操十几年,现在曹冲解释了所有误会,又诚心相求,荀彧还是无法做到置之不理。
    “内外相击。”曹冲简单地说道:“击败川军以后,世族会开始他们的权利争夺,我们先下手为强。
    一共分为三路。
    第一路,曹冲已经联系了奉孝先生,待胜了川军以后,留在父亲身边,静观其变,若是世族不轨,可出谋划策,奉孝先生可指挥徐晃将军的亲卫军,保护父亲安全,其余部队稳定邺城中央。
    第二路,荀彧先生现在还是掌握一定府库,千万不能放手,还必须保证有钱有粮,如果司马懿老奸巨猾,这次没有去当主帅,而是留在邺城控制补给,若是司马懿背叛,荀彧先生可总揽内政,和嫡系军补给,保证我军无后顾之忧。
    第三路,公达先生,你随张辽将军一起征伐关中,张辽将军的忠诚,父亲绝对放心,同时也是文武全才,但是第一需要公达先生辅佐军事,在谋略上张辽将军绝不如公达先生。
    第二需要公达先生辅佐整军,现在我曹军的组成,这家军,那家军,太多了,张辽将军不是莽夫,但是对于应付这些显然也不是那么娴熟,需要公达先生出主意。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等到曹军击败川军,进入关中,公达先生告诉张辽将军,我们这次出动的军队有田豫将军的渔阳突骑,还有于禁毛玠的步兵,李典张燕张绣等将军的部曲,还有夏侯渊曹洪等家族大将。
    父亲的意思是,这些军队用来控制函谷关和青泥隘口,然后在关中开始大封功臣勇将,公达先生应该知道了吧?”
    荀攸惊道:“少公子的意思是,接着封赐功臣,重新整军?甚至重新编制?”
    “没错,这大半年没有这个机会,只能让这家军,那家军,横行朝堂,但是有了这个机会,必须快刀斩乱麻,将这些军队统治权收到中央,否则算什么军队?否则外敌消除,我们自己就要分裂了。”曹冲脸上表现出与他稚嫩脸蛋不符的愤怒之色。
    “但是那样一来,恐怕激起世族叛乱。”荀彧担心地说道。
    荀彧荀攸都清楚,这些军队是世族一把拉扯起来的,现在各个世家都成了空壳,就剩下这些军队和将军了,要是把这些全部收入中央,给曹操指挥,那家族还剩下什么?
    “要不然用嫡系军队卡主函谷关和青泥隘口干什么?要不然荀彧先生控制补给干什么?要不然让奉孝先生待在主公身边指挥亲卫军做什么?”
    荀彧荀攸脸色都变得凝重,好大的手笔,自家主公可真是一代雄主,刘璋死后,只要主公控制军权,天下何人敌手?
    “世族军队不反则已,若反,前面有川军,后面退路被封,补给中断,必败无疑,有奉孝先生在,徐晃等将军护卫,主公无忧。
    如今世族的力量被抽空,只要军队去了关中,那世族想造反,也没得造反,只能束手就擒。”
    “主公好凌厉的手段……等等,少公子,这不会是你的主意吧?”
    曹冲淡淡点头:“冲儿稚嫩,是父亲,程昱大人一起完善的,光是冲儿一个人,实在不济事。”
    荀彧荀攸猛地一惊,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面前的曹冲,他们知道曹冲不是小聪明,但是没想到智慧到这个程度,这绝对堪比天下绝顶谋士啊。
    关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曹军击败川军进入关中,函谷关,青泥隘口卡死,那世族军队还有出路吗?
    到时候张辽和荀攸整军,重新编制,如果造反,第一,没补给,第二,后方家族力量还在曹军手中呢,怎么反?
    而且别忘了,北方还有曹操的女儿折兰英十万大军。
    到时候只能接受整编,这简直等同所有世家将所有家产,一粒粮食不剩的捐给曹操,到时候世族肯定心头滴血,悔断肝肠。
    这一招够狠,且面面俱到,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只要成功,曹军将再次站在大汉的巅峰,一统天下的还是曹操。
    “等等。”荀攸突然一愣:“少公子,你的策略,几乎完美,可是有一处漏洞。”
    “哦?事关重大,公达先生但请指教,冲儿洗耳恭听。”曹冲坐正的身体对荀攸说道。
    “我们这一切计划,好像都是建立在川军战败的基础上啊,要是川军胜了呢?”
    荀攸一句话,瞬间让一个小院的温度降入冰点,对啊,川军胜了呢?
    曹军进不了关中呢?卡不住两关呢?大军如关中之战大败呢?
    那将是何等可怕?
    整个天下酝酿的必杀一击被破,以后天下所有势力,还不在川军铁蹄下颤抖,恐惧,伏跪啊?
    “六路大军进攻,川军主上新丧,应该不会吧?”曹冲喃喃说道,曹冲不是一个自大之人,相反他考虑很全面,这句话说得自己都没什么底气,声音很小。
    六路大军,全是连环杀招,从各个方向突破,理智的分析,川军必败无疑。
    可是理智分析有用吗?川军就是从无数必败之战里站起来的,以至于走到了今天这个强盛。
    当初是刘璋创造的奇迹,但是现在刘循才当政,还没开战就如此轻视,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少公子,公达,还有主公,奉孝,你们有什么完全的策略吗?或者比六路大军围攻更完美的策略吗?”
    荀攸沉默,曹冲摇摇头,任他聪明无比,可棋子就这么多,而且看上去已经够用,他无法变出一颗新棋子来。
    “既然没有更完美的办法,那就不要杞人忧天了,川军厉害,但是我们如果自己吓自己,那只能增长他的厉害。
    好了少公子,我和公达一心忠于主公,此次的策略是为了主公大业,避免曹军明争暗斗,四分五裂,我们答应了。”
    曹冲立刻离座,对荀彧荀攸拜道:“如此,冲儿代父亲和大汉,谢过二位先生了,冲儿告退。”
    看着曹冲的背影,荀攸问荀彧道:“叔叔觉得少公子是不是最好的储君人选?”(未完待续。)
单章求领“大神之光”
    终于混到个大神之光,其实也就是个VIP章节数量的东西,我现在连大神的毛都没看见。
    可是奸臣也不想那个大神之光后面的数字太惨,所以真心希望全订的朋友能领取一下。
    另外说说这本书,都写到现在了,奸臣好多话想说,可是我知道网文给读者的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好,我说破天都没用,所以不管成绩好坏,也没发过什么牢骚。
    这本书很多缺陷,等完本的时候我再说,谁会自砸招牌呢?这里只说两个让大家可能不爽的。
    很多章节并不好看,并不是注水,写了这么多字,我还是无法把情节弄的很鲜明,就是主角内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他少他么废话。
    可惜,为了写出心中的三国人物,不是主角的情节,也写了很多,奸臣的废话真他么多。
    相信这些在直接关系上,无关主角的情节,读者并不喜欢看。
    另外就是腻情情节,这玩意我都弄不明白自己,我自己都不喜欢看,我写给读者干嘛,有病啊我,所以很多读者肯定跳过那些腻情情节了,要是我,我也跳。
    深入剖析本书让人不舒服的地方,等完本,不然人都吓跑光了。
    虽然有这么多缺点,但是奸臣还是秉持着,不注水,不烂尾,不拖情节的原则,不管成绩好坏,该结束就结束,不该结束,绝不结束。
    另外发两个牢骚,第一,刘璋复生后,订阅下滑明显,第二,很多人抱怨奸臣更新少,但是连续六个月日更万字,没有几个作者能做到。
    求领大神之光。
    此致敬礼啊!!!(未完待续。)
第835章 第一个新兴势力,黄家
    “切莫失口乱言,如今是击败川军的关键时期,之后还要整顿世族军队,主公家事就不要参与了吧。”
    “叔父,我觉得少公子聪明且智慧,但是他的才能更多在对事上,不能对人,其实说明白点,就是一个谋士,不是一个主公。
    刚才那么庞大的计划,他有无数机会可以用来扩大他自己的势力,而且不影响策略,可是他完全是在给主公出谋划策,而且享受于这种出谋划策。
    这不是好现象啊,能够谋事,便引起忌惮,不能谋人,便不能自保,被忌惮又不能自保,可能少公子生错了人家。”
    荀彧沉默了一会,径直去了书房,荀彧的主要才能在与内政,政治成熟度在曹操其他几个谋士之上,他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他们能评论的,也不该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评论。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击败川军。
    ……
    长安皇宫长乐宫,月室殿,黄玥穿着白色王妃宫装,在一名宫女引领下进入大殿,看见大汉皇太后伏寿在亭台处架起画架,正在画画。
    “太后娘娘,玥王妃前来拜见。”宫女向伏寿行礼。
    “你下去吧。”伏寿随口道,墨笔在画上仔细的勾勒。
    “先蜀王夫人黄玥,拜见皇太后。”黄玥向伏寿盈盈一礼,脸色有些憔悴,眼中还含着血丝,但是面色平静。
    刘璋的葬礼要等到衣冠运回,现在只是下令举孝,重点却是刘循的继位。川军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曹操孙权,和各方势力都盯着长安,就盼着长安出差错。
    蒋琬等文官,张任等武将,在安顿朝野和军心,作为刘璋正室夫人,黄玥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自己躲在家里哭的时候,还有许多事需要自己去做。
    “原来是王妃,昨日我已下诏晋封蜀王之子刘循为蜀王,这么快王妃又有什么要求吗?”伏寿沉吟一下,带着一种无所谓的口气:“说吧,本宫但无不允,反正本宫不允,你们自己也能下诏,不过要让本宫为蜀王服丧,就别想了。”
    “黄玥不敢。”黄玥连忙一拜,看着白衣胜雪的伏寿,肚腹已经完全隆起,容颜依然秀丽,与她的画卷连成一体,轻声道:“太后万金之躯,又是有孕之身,不为先王服丧没有不妥,只是太后即将临盆,还是不要过于操劳。”
    伏寿一直有一个刘璋派的专职御医诊疗,本来预产期已经过了,属于晚产。
    可是黄玥知道伏寿根本不是晚产,许多关节一想就通,黄玥知道伏寿心里对刘璋的感情很复杂,现在不愿服丧也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黄玥还是有一些事担心。
    “闲情逸致而已,王妃有什么事就明言吧。”伏寿淡淡地道,轻轻摸了一下隆起的肚子,微微皱眉,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心里突然有些凉。
    黄玥看着伏寿,沉默良久道:“没什么,只是听说太后已经完成《山河破碎图》,文武百官商议,希望能用在新王继位,不知太后可否允诺?”
    伏寿随口让两名宫女去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