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乌纱 >

第32部分

乌纱-第32部分

小说: 乌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的消息。
    他听了一些盐商的名单,踱了几步,暗叫不好,浙党定是要用盐匪诬陷盐商。左光斗脸色沉重,心道浙党费了这么些心思,连按察使都出动了,绝不会只为了盐价的事打击盐商,他们也不缺那点买盐的钱。
    以勾结私盐贩子为威胁,要让人攀咬东林?
    左光斗看向送信的侍剑,见她颧骨有点高,第一印象和张问想的一样,这女人克夫。左光斗问侍剑:“马县丞和孙千总还没杀那些盐匪吧?”
    侍剑拱手道:“回左大人,张大人正设法阻拦,暂时还没动手。”
    左光斗沉吟道:“按察使的公文到富阳的时候,张问一个盐课提举,没有权力阻拦。老夫得亲自去富阳。”
    旁边一个穿布袍束发髻无冠的文士道:“恩师,青阳也在富阳,他是督察院的人,可以临时干预。盐商那边也很要紧,又在杭州城里,路近。”
    左光斗道:“青阳是老夫的学生,老夫了解他,他善修养,不善权谋,这事青阳镇不住。再说按察使抓盐商,是光明正大地抓,我们去没有用……任何事得从源头着手。”
    “是,学生受教。”
    左光斗等人不敢延迟,即刻骑马赶往富阳。从杭州到富阳,约八十里路,平时一般是走水道,赶路的话骑马要快一些。马奔跑前进,一个时辰可以跑**十里,但道路崎岖,左光斗赶去最快也要一个多时辰。
    他们还没赶到富阳,按察司的公差已经先一步到了。
    孙千总拿到公文,按在县衙大堂的公案上,笑道:“马县丞,瞧清楚了,这是按察司用印的正式公文,动手吧。”
    站在旁边的张问见状,看向楚桑,说道:“楚大人是都察院的人,有监察百官之责,这案子不对劲,得从长计议,人不能这么就杀了。”
    “一群盐匪,公然对抗官府,那么多人看着从盐场捉出来,业已招供,死有余辜,按察使勘劾斩立决,刑无偏差。案子有什么不对劲?”
    张问看了一眼说话的人,正是来送信的官差,戴吏巾,穿绿服,圆领饰纹很小,应该是按察司里面的首领官之类的小官,在省衙混迹过的人,总是有点经验见识,可不像孙千总马县丞这样好对付。
    张问寻思着,自己是盐课司的人,怎么说也管不着刑名的事,要是再管恐怕这信使一句关你屁事就给驳了,这时候只有楚桑可以撕破了脸死缠烂打,毕竟楚桑是都察院的,虽然品级小,但管管官吏的刑名,还是说得过去。
    于是张问满怀希望地看向楚桑,指着他说话,只要楚桑坚决不同意斩首,胡搅蛮缠扣几顶大帽子下去,拖拖时间是可以的。
    张问想道:左光斗得到了我的书信,肯定放心不下这里的事,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亲自过来。
    正在张问噼里啪啦地在心里打着算盘的时候,却不料楚桑说了一句话:“这是按察使勘劾了的案件,盐匪又是死有余辜,并无冤情,咱们没发管啊。”
    张问一听,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敢情左光斗的学生,只顾修炼仁义道德?
    绿袍信使听罢说道:“那还啰嗦什么?马县丞,省里的公文在这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个时候,张问已经没招了,自己这边的人都说杀得好,张问是一个脑袋两个大,情急之下说道:“让本官看看公文。”反正拖一会是一会。
    信使皱眉道:“恕卑职直言,张大人您是盐课提举司的人,怎么也管起刑名来了?”
    张问怒道:“老子就是要管,怎地?”
    信使摇摇头,也不搭理张问,转头对马县丞道:“还不用印?”马县丞忙打开公案上的印匣取县印。因为是富阳县审的案子,又在富阳县行刑,这案子就算是富阳县的案子,按察司只是勘劾,最后杀人就缺不了县印。
    那公案上面铺的桌围,正如张问的感觉一样,染的是鲜血。
    张问突然吼了一声:“谁敢?”
    马县丞吓了一大跳,手里的大印掉在公案上一骨碌滚下案去,马县丞急忙双手捧住。
    “本官从五品朝廷命官,这里谁有我大?我说不能杀,就不能杀!”
    信使愕然看着张问,敢情这张大人是在胡搅蛮缠?信使拍了拍公案上的按察使公文,“张大人,这是省里按察司的公文,说明白点,就是按察使大人的命令,按察使是正三品,您是盐课提举司的,咱们就不说了,可还是从五品啊,怎么也大不过按察使去吧?”
    张问道:“这公文是假的!大伙看清楚了!《大明律》:诈为都察院、布政司、按察司、府、州、县及其余衙门文书,诓骗科敛财物者,问发边卫从军。”又转身指着马县丞道,“主管该文件或案件的官员知道此种隐瞒情况不报,听之任之的,同罪,不知者则无罪。本官提醒你,要是公文是假的,你就是明知故犯,马县丞,看清楚了?”
    “张大人……您这是干什么,这上面的印能有假?”信使已经被搞得七荤八素,恨不得抽狗日的一百巴掌。
    张问才不管公文真假……可能是真的吧,他先跑到公案前,拿起案角放着的《大明律》,翻开道:“你们来看看,老子记得清清楚楚,以为骗你们?要是明知伪造公文,听任之,最轻是充军。可现在事关人命了,是什么罪呢……咱们翻来看看。”
    马县丞一边瞧着那公文,一边把脑袋靠过来看张问手里的书。杀不杀人,关马县丞屁事,别往老子身上泼脏水就是了。!~!
    ..
段十六 大树
    不管张问如何胡搅蛮缠,可眼见已经理屈词穷,他一个盐课提举,没权力管刑名的事儿。wwW、一帮人在县衙的大堂里闹腾了半天,那按察司信使已经火冒三丈,如果不是顾忌张问是从五品朝廷命官,信使恨不得冲上去提起张问的胳膊腿,狠命一扔,让这讨厌的家伙在大堂里像小鸟一般飞来飞去。
    信使咬牙强忍着一股恶心的无名火,冷冷说道:“张大人,公文咱们也核实了,大明律咱们也看了。没有哪条说这些罪有应得的案犯不能砍的,您还有什么话说?”
    马县丞已经回过味来,敢情这张问是没事耍猴戏?马县丞顿时有一种被玩弄后的快感,也没有耐心闹了,眼看都快到中午了,肚子也在闹腾,便毫不犹豫地在案卷上用了县印,着人押出盐匪,送往刑场斩首。
    张问看向门口,心道左光斗这老小子怎么还不来?刚想到这里,忽然一个皂隶就奔了进来,说道:“上边又来人了,穿红……红袍的官!”
    刚说完,就听得外面一个声音骂道:“滚,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左大人身上穿的什么衣服!”又听得另一个低声下气的声音道:“您容小的禀报之后开正门呀。”
    不一会,身穿红色官袍的左光斗一身正气,在左右门生侍卫的簇拥下走到了大堂门口。大堂里的马县丞、信使、书吏之流,脸上露出了敬畏的神色。
    张问心下一喜,这回终于舒了一口气,全身上下立马轻松了一头,就像刚刚泡完温泉一般爽性,又像担着百十斤重的担子放下时一般轻巧。左光斗叫张问跟着孙千总来盯着富阳的事,张问终于完成了任务。现在怎么闹怎么斗怎么辩,不关他张问的事儿了。反正老子本来就是东林党人,虽然以前犯了小错,但现在实心帮了你们,完全可以将功补过,大家有目共睹,以后要是想一脚踹开,岂不是寒了同党的心?
    同时张问见着大堂里一干人等被震慑的表情,对左光斗散发的王八之气眼羡不已,一个声音在张问脑中呼喊:老子也要穿红袍!
    左光斗哼了一声,冷冷说道:“老夫都察院御史,身负皇上重托,巡视浙江,监察百官,一应贪官污吏、戚戚小人、欺上瞒下者、徇私枉法者,必严惩不贷!”
    马县丞吓了一大跳,膝下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下官等恭迎左大人临视富阳……”一应人等在马县丞的动作表情感染下,更觉得左光斗简直比皇上还牛比,想搞谁就搞谁。
    左光斗昂首挺胸,一甩袍袖,走到正北面,伸手道,“审断盐匪的卷宗呢?”马县丞忙将已经用印的卷宗双手举到头顶上,呈了上来。这时候连那按察司的信使,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左光斗的官位在那摆着,权力、道理、正义,都是压倒性的气势,初时还头脑灵活的信使,这时候连个闷屁都不敢放一个。就像低等生物看见了龙类,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
    旁边一个穿布袍的文士拿起卷宗,送给左光斗,左光斗斜眼向下,用两个手指头翻开一页,他的动作就像那卷宗刚刚从茅坑里面捞出来,沾满了屎一般。左光斗只看了一眼,眉头一皱,冷冷道:“胡乱攀咬,毫无证据,就此断案?这卷宗和废纸没有区别!”
    那按察司的信使听罢张了张嘴,硬是没胆量反驳,这时候左光斗转头瞪了他一眼,信使急忙底下了头颅,就像一个做错了事马上要挨棍子的小孩子一般腼腆委屈。
    左光斗旁边的文士马上喝道:“来呀,将一干案犯押送省府,三堂重审!”
    张问见状,没他什么事儿了,便拱手道:“下官路过这里,既然案子有左大人监管,下官就此别过。”说罢走出了大堂,刚出县衙,就有一个文士追上了张问,说道:“昌言请留步。”
    张问转过身来,执了一礼。文士将一本线装册子双手捧在手里,说道:“这是青阳手抄的《浮丘诗文集》,恩师赞其字好,常常置于身边揣摩修改用词。恩师闻昌言精通诗文,意赠书以文会友,请昌言务必收下。”
    《浮丘诗文集》的作者就是左光斗,浮丘是左光斗的号;而负责手抄的青阳就是左光斗的门生楚桑。这本书意义不小,左光斗写的书,弟子手写的字。张问马上明白过来,左光斗想让张问成为他的门生,毕竟一个大员,不只需要楚桑那样文学造诣高、笔头好、字写的好、有正义感的人,也需要张问这样有机智、善权谋的人。
    张问大喜,抱住了左光斗的大腿,无论是升官还是保命,都多了一条光明大道。当即就双手接了过来,客气地说道:“学生惶恐受之……请师兄为愚弟转述一句话,如有用得着学生的地方,学生荣幸之至。”
    张问改口称那文士为师兄,意思就是说老子勉为其难拜入左门吧。同时张问估摸着,东林从来没有坐着挨整的习惯,他们习惯的是主动进攻;这回被楚党暗阴了一把,绝不会防守就能完事的,肯定要布攻势。张问的话里,就是说,要是你们把老子当自己人,就让老子参与。
    那文士一愣,细细品味了张问的话,笑了笑说道:“昌言放心,我一定将你的话带到。”
    张问告别文士,携了娘子张盈,便准备回杭州了。一行四人,包括侍卫二人,走到富春江江畔,等候来接张问的盐船。
    他见着江边的水清澈见底,鹅卵石上面的小鱼小虾无忧无虑地游弋,一群正在河边洗衣服的江南姑娘媳妇嘻嘻哈哈一边劳动一边戏水,张问不由得心情大好。正在这时,张问又猛地想起了李氏,虽说李氏的势力铺得很开,每天重要的事情不少,不定有心思注意到张问,但万一他们知道了富阳县的事,又有空联系一想,岂不是要认为张问是大大的隐患?这种担心又让张问的心情有些沉重起来。
    李氏一族是明朝大将李成梁的后代,人多,许多事不是一个人在决断,有时候感觉很脑残,有时候又很巧妙,就和他们的先祖李成梁一般诡异,有时候很明智,有时候尽干事,把朝野的人都搞得很迷糊。所以张问也猜不到他们对自己会怎么处理。
    张问又想起李氏的先祖、本朝大将李成梁干的那些事,那些不可揣度的雷得人外焦里嫩的事。明明李成梁早就可以弄死野猪皮,野猪皮早就野心勃勃渐渐无法控制,可人家就是要留着,最后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后来的辽东经略目瞪口呆。
    李成梁的后代、张问的仇家李氏对于张问的问题,同样很诡异,无疑他们以前就该趁张问弱小时就弄死他,张问那时候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挨整,可人家偏不,你能怎么样?而到了现在,张问的羽翼已经小成,李氏要想搞死张问,已经不是囊中取物那么简单。但是张问仍然希望与李氏撕破脸的时间再推迟一些,让自己更强大一点再说。
    正在张问冥思苦想的时候,突然听见一个娇滴滴的声音道:“呀,三姐,你瞧那边的后生好俊俏哩。”
    那群在河边洗衣服的娘们已经洗完了,提桶的提桶,端盆的端盆,听了刚才那姑娘的话,都齐刷刷向张问投来目光。顿时那目光,就像一个三十岁的处男,吃了十粒大力丸,并且看见了一名全身不着寸缕的裸女,在在呻吟……的目光。
    张问吓了一跳,在这乡村,由于着装品味等关系,确实难寻美男,可你们也别这样看老子啊……而且娘子在旁边。
    果然旁边的张盈的脸色已变得十分难看。
    那群娘们一边嘻嘻笑着,一边向这边走过来,张盈急忙将张问护到身后,就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一般。这个动作可把那些洗衣服的娘们逗乐了,一个婆姨笑道:“哟,小相公精贵着呢,看看也不行。”
    这下可好,本来张盈就一肚子火,听了撩拨,狠狠地瞪了那婆姨一眼:“丑不要脸的,回家看你老爹去。”
    村妇顿时火起,破口大骂:“养汉偷人的**,被万人插的烂种,你娘的谷道堵了……”
    张问听这烂货骂自己的娘子,肚中火气乱窜,大骂道,“妳妈的,爷爷让你看看也就罢了,你还能了……”话还没说完,只见张盈已飞起一脚,那村妇啊呀一声惨叫,像鸭子一般飞进了江里。
    “姐妹们,打死那泼妇!”一个村妇见状,大声喊了一句,不料这时旁边的侍书侍剑刷刷拔出了长剑,冷冷道:“上来一步试试。”
    众村妇见状明晃晃的刀剑,不敢上来,一边骂,一边回头去救河里的女人,那女人脑袋一冲一冲的,大呼救命:“饱了……饱了……喝不下了,救命呀……”!~!
    ..
段十七 醋意
    张问等一行人乘船回杭州,水路速度慢,不过沿途倒可以看看江南水乡的风景。wWW、回到西湖之畔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