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621部分

大宋私生子-第621部分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过往的商旅对遭受灾难的瓜州百姓都漠然视之。那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根本没什么凝聚力。
    但杨逸还是问道:“刘掌柜,你跟我说实话,这些钱是你们自愿捐献的,还是官府强令你们捐献的。”
    刘启连目光闪烁了一下答道:“回杨大学士,咱们大宋的商队基本都是主动捐献的,不过………”
    见刘启连犹犹豫豫的,杨逸脸sè一沉追问了一句:“不过什么?在本官面前,刘掌柜还想隐瞒什么吗?”
    “不不不,杨大学士,小人不敢欺瞒,咱们大宋的商队确实多是自愿捐献的,只是小人听说,他国的商人若有不愿意捐献资财的,官吏便会故意刁难,不过这些事情小人也只是道听途说,未曾亲见,不敢确定是否属实。”
    杨逸眉头轻轻挑了挑,接着问道:“有军队动向的消息吗?”
    “这个………小人不敢胡乱打听,只听路人说起,种总管、杨志杨将军已发兵翻过祁连山,攻打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去了,别的小人就不知道了。”
    “嗯,没事了,你们去吧,祝你们一路平安。”
    “多谢杨大学士,多谢杨大学士。”
    两个头领离去后,很快又送来一些吃食,其中就有一个甘瓜,在这苍凉的地方,又甘瓜吃真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杨逸都收下了,还回赠了他们一些小物什,都是一路攒下来把玩的战利品,当然了,虽然只是些小玩意,但能被杨逸看上的,肯定是好东西,价值自然也不菲,刘启连俩人高兴之余又少不得千恩万谢。
    刘启连从中看到了商机,鼓起勇气问杨逸可否让他们去向士卒求购一些战利品。
    杨逸率军征战万里,打下那么多地方,士卒们身上多少都有些好东西,对这些无吼不入的商人,杨逸不由得暗自感叹;
    考虑到现在士气正低迷,让士卒们把身上的战利品换成实实在在的钱款,倒不失为一个提高士气的方法;
    于是他便说道:“可以,但是本官要jǐng告你们,做事公道些,将士们为国征战,出生入死,实在不容易,明白了吗?”
    刘启连二人连道不敢,兴高采烈地去了。
    杨逸和阿黛拉坐在大帐边吃着甘瓜,西天尚存一抹残阳余辉,光秃秃的山峰都被染成了红sè,象是着火了,气温却开始迅速下降,山风也开始大起来。
    阿黛拉吃了半片,就不吃了,杨逸一问,她便忐忑地说道想留给她的母亲和弟弟,杨逸听了忍不住一拍自己的额头,连忙吩咐爱米,除了自己手上咬过的那一片,余下的全拿去给阿黛拉的母亲的弟弟。
    这件小事却让阿黛拉很是感动,扑到他怀里紧紧抱着他的腰。夕阳斜照在她的脸上,这枝天山雪莲和这片苍凉的大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种令人眩目的美。
    天边升起了一颗明亮的星星,对面的商队那边。传来一阵悠悠的羌笛声,如歌如诉,婉转低回,在这秋风残阳的黄昏,显得更加苍凉,让人听了不由得思绪万千。
    杨逸拥着阿黛拉,听着悠悠的羌管,随口轻轻哼道:
    一匹单峰骆驼在哭泣着奔跑
    路边我伤感地摘下破毡帽
    为什么不会哭泣了
    而我学会了在马背上歌唱
    为什么荆棘灿烂地开放在远方
    楼兰沉默的公主
    在五根黑线后哀哀地歌唱
    我无邪的手指
    曾误解你所钟爱的处女的忧伤
    如果星星峡再星星地荒凉一些
    我便牵一匹呜咽的小马来穿越
    在那个蔚蓝sè的风口之后
    孤独地向影子微笑
    孤独地酿造一些
    马背外摇晃不定的
    荒凉
    ………
    阿黛拉听得着迷,一双秋水般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杨逸从她眼波的倒影中看到了大地的荒凉;
    羌管悠悠怨杨柳,歌声悠悠飘散在晚风中。
    “东京是怎么样的?”阿黛拉突然轻声地问道,眼中流露出一抹企盼。
    杨逸抬头向东望去,目光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口中悠悠地说道:“东京是一座不夜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白天人cháo摩肩接踵,晚上灯光辉煌,通宵不息;
    琳琅满目的商品堆满了沿街的店铺。店铺大门的花架上,各sè鲜花四季争芳,酒楼茶肆,勾栏瓦子里人声不绝。笙歌飘入半空;
    jīng美的屋宇,鳞次栉比,殿阁连云。街边高柳成荫,河上舟楫交错。路中车如流水马如龙;
    美丽的仕女披着火狐大麾踏雪寻诗,勤奋的士子在清晨的柳荫下游吟。新出窑的美酒满城飘香;
    chūn来一壕chūn水半城花,夏天蔷薇石榴照眼明,秋天白云红叶两悠悠,冬rì窗下赏梅品美酒……………”
    在杨逸悠悠的述说中,阿黛拉躲在他怀里,不言不动,一双眸亮晶晶的,仿佛天边升起的两颗星星;
    那向往之情从她眼中流淌出来,让四周的苍凉的山岭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阿黛拉,你会喜欢上东京城的,这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不喜欢这座城,因为他是世界上最繁华的一座城。”
    “阿黛拉只知道,有杨郎的地方,就是最美丽的地方。”
    杨逸有些愕然,随后悉然,阿黛拉伴在他身边,从北庭开始,万里迢迢走下来,得到了他细心的关照,阿黛拉对他的感觉就象是相依为命,人心是肉长的,时至今rì,她说出这样的话来,便没什么奇怪的了。
    杨逸有些感动,将她抱进大帐中,一夜恩宠,几翻**,润透了海棠。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朝玉门关进发。
    虽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但能生入关谁又能不激动万分;
    这一路过来,横渡了浩瀚的漠北,越过了狼居胥山,勒石燕然,平定了遥远的碎叶城,翻过了高耸入云的葱岭,穿越了无边的翰海,烈rì炎炎,沙暴时来,多少艰辛险阻,多少同袍埋骨他乡。
    两天之后,远远望到玉门关时,士卒们激动的情绪难以抑制,又一次大喊大叫,大哭大笑;
    许多人扑倒在地,捧起黄沙撒到自己身上,样子如颠似狂,流着泪亲吻着大地,一声声呼唤着中原的白发母亲,还有那依门守望的妻儿。
    几万里驱驰下来,在士卒心中都形成了一种潜意识:进了玉门关,才算真正越过了鬼门关。
    进了玉门关,才真正算是生还了。
    杨逸自己也很激动,更不会阻止他们,任由他们尽情地发泄着,尽情是哭着笑着,喊着叫着。
    偶尔有附近的牧民看到这支如颠似狂,乱糟糟的大军,却是不露诧异之sè;
    或许,这样的场面他们已经见过无数次,只不过这次的人数稍多一些而已。
    **********************
    PS:在书评区有书友说西域这场战争收场太快,昊远也得承认这一点,在此向一直以来支持昊远的书友真诚的致歉。
    其实这本书想多写一点的,只是订阅量在锐减,月票、打赏什么的也都比较惨淡,让我很是迷茫,昊远别的工作都丢了,所有的收入全看这点稿费,现在稿费收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没能力孝敬一下年迈的双亲了。
    现实很残酷,生存问题不能不考虑。还是那句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了大家的支持,昊远才能走得更远,可以安心写下去,这本书摊子铺得很大,若是仓促结尾了,昊远自己也会很遗憾。
    最后弱弱地再喊一声,同学们,请多多支持昊远吧!。
    (未完待续。)
第656章 瓜州逢故人
    @@@@@
    瓜州的百姓虽然还没有完全从战争的伤痛中走出来,但听说杨逸率军入关后,还是自发的携老带幼夹道相迎,耆老拿着酒水,代表全城百姓来向杨逸敬酒;热情的百姓往士卒手上塞了不少吃食和瓜果,将他们当亲人一样看待。
    瓜州百姓的反应大出杨逸意料之外,说实在的,当初河西是他率军打下来的没错,可严格来说,那时他实际上是入侵者,之后也没有为瓜州百姓做过什么好事; 。。
    当时大军进城时,还按黑名单抄了不少权贵之家,虽然没有伤及普通百姓,但总是弄得鸡飞狗跳、哭声满城就是啦。
    瓜州百姓的这番盛情还真让杨逸受之有愧。
    后来杨逸才知道百姓之所以这么热情,一是因为他的盛名,更重要的一点是,将瓜州百姓从兵祸中解救出来的杨志,兵临瓜州时,为了增加震慑力,打的是杨逸的旗号。
    这样一来,百姓便将救民于水火的恩德记到了杨逸的头上,杨逸得知这些事情后,不由得暗暗苦笑,杨志这个家伙还真会扯虎皮充大旗;
    对了,他身上还兼着个杨大衙内的绰号呢,这绰号在环州时只是黄四娘几个人开玩笑时乱叫的,如今只怕已是天下皆知了。 。。
    瓜州府衙里,知州江枫马屁如cháo,溢美之词滔滔不绝,杨逸听得有些点腻味,打断他道:“江大人,本官万里驱驰,十分疲惫。江大人看看能不能给本官安排一下驿馆食宿,容本官洗个澡。好好睡一觉,他事明rì咱们再说如何?”
    江枫四十来岁。杨州府人,长得风度翩翩,一缕长髯飘然。
    他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雅文官,这次瓜州陷落,他倒是有几分骨气,城破而不降,被毗加布的斤关在大牢中,直到杨志率军夺回瓜州,才把他救出大牢。
    听了杨逸的话。江枫连连道歉,最后说道:“杨大人,瓜州的驿馆这次被战火殃及,暂时难以入住,城南有一大户,因勾结贼军,对城中百姓多加欺凌,如今已被下官收押在牢中,他家一应物品尚未及抄没。大人若是不嫌弃,本官这便差人去收拾一下,用作大人临时下榻之所,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那就劳烦江大人了。”杨逸无所谓。但心中却暗叹这江枫不识人情世故,一般而言,这种刚刚犯事入狱之家。一般人都不愿去沾那晦气;
    江枫不解世故,将上官安排到这样的宅子上住宿。换了别人的话,说不定会对他记恨在心。甚至可能当场拂袖而去。
    杨逸不信这些,现在只想找个舒服的地方好好歇歇,再说了,凭他身上的血腥味,什么晦气还能沾得上身,说狂点,那就是一身煞气,神鬼都要退避三舍。
    在江枫的安排下,杨逸带着几十亲兵来的城南,这处大宅在瓜州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内里布设十分豪华,就算放到东京城,也算得是上等人家;
    江枫提前派了十来个丫环小厮,把正屋洒扫了出来,换上了崭新的被褥等物品,瓜州也是沙漠气候,进入八月后,白天仍是酷暑难挡,但到了晚上,却是得盖厚被褥了。
    杨逸找来马汉卿,吩咐他派人联系种朴和杨志之后,自己美美地洗了个澡,然后倒头睡了个天昏地暗。
    晚上江枫备下了接风宴,前来相请,却被侍卫告知,杨大学士还在酣睡,江枫无可奈何,只得派人到酒楼退了宴席,自己怏怏而回。
    杨逸这一觉直睡到了第二天晌午才起身,洗漱完之后来到前厅,盘坐在一张jīng美的檀木矮几后,一边吃着羊肉泡膜,一边听马汉卿汇报。
    “大人,姚雄受种朴所遣,已率五千人马前去接防于阗,种朴自己的则继杨志之后,翻越了祁连山的当金山口,进击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居连喜和寒摩忆一面派人与种朴求和,一边率众退向吐蕃高原,目前已经退到阿柴部领地边沿,想来他们和阿柴部也是有勾结的。”
    “嗯,把我的信传给种朴了吗?”
    “大人放心,已经传过去了,大概三几天就能传到。”
    杨逸的信中就是他对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的处理意见,允许两部内附,居连喜和寒摩忆到东京去做个闲官,地盘和族人交由大宋来管理。
    这两点没有商量的余地,居连喜和寒摩忆若是不答应,就尽快灭了他。
    汇报完正事之后,杨逸又问道:“向过往商人索要捐款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谁在主持其事?”
    “大人,瓜州确实有向过往商人索要捐款之事,此事是经江枫点头,司户参军耿大忠具体cāo办,在星星峡时刘启连所说的情况大致属实,大宋的商队多是主动解囊捐献,强索的现象比较少,但各国经过的商队则都在强索之列,若是不给,官吏们便寻找种种借口,亢商品,或加征高额商税。”
    其实地方出现灾情时,地方官员向当地富户募捐,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普通的现象;
    这种募捐虽然说是自愿,但地方主官开口了,谁又敢说一毛不拨呢?
    就算是家中有人在朝中为官,你一样得捐,这叫县官不如现管。
    若是那种xìng质的募捐,杨逸也懒得理,因为这种现象在大宋已经普通存在,已经成了社会上的一种潜规则,百姓遭灾了,作为当地富户,捐些钱财赈济一下也是应该的。
    但瓜州这里却是不同,这些外国商队不是大宋的子民,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
    人家捐了,是人家的一分情,人家不捐,你就不应强行勒索;
    换个角度来说。若是人家遭灾了,相信大宋也不会去救人家。
    耿大忠等人的这种行为。将会严重地损及大宋的形象,甚至可能会导致商业萧条。细算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杨逸想了想说道:“汉卿,你再去查一查,把这笔钱的大致数额、以及用到了什么地方查清,到时咱们再作定夺。”
    “是,大人。”马汉卿应下之后,瞧了瞧杨逸的脸sè,最后才说道:“大人,我师父想见见大人。正在前厢奉茶,大人您看…………”
    “看什么看?”杨逸说着起身,亲自迎出去。
    青云老道自去年就到了沙州参加佛道盛会,杨逸到了瓜州,他赶来相见也在情理之中。
    杨逸也正要见他,现在西域的军事行动已经进入尾声,正是需要佛道两家加快进入传教的时候。
    西域这种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人们生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面对无力抗拒的饥喝、酷暑、严寒。风暴,人类自身会显得无比的渺小,所以人们更加依赖“神”的保佑;
    就象这一路东归,走在苍凉的戈壁滩上时。连杨逸自己也忍不住时常向上天祈祷。
    换句话就是说,西域的百姓缺不得“神灵”的保佑,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