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179部分

永历大帝-第179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把固多噎了个半死,颚固多望了望其他四个统领,见他们个个一脸麻木,跺了跺脚:“鳌大人,此事还是要知会皇上一声,否则要坏大事。”
    鳌拜已经目露凶光的瞪住了颚固多:“怎么?~固多同情这些汉狗?莫非是他们给了你什么好处?亦或是你根本就是他们的同谋?”
    固多怒道:“鳌拜,你血口喷人。”
    鳌拜原本就是个煞星,早已看颚固多不顺眼了,如今这颚固多阻扰自己不说,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呼他的大,不由得已是怒不可遏:“来啊,将颚固多拿下,此人私通逆明,与汉狗合谋,欲图不轨。”
    校台上的亲兵面面相觑,都不敢上前,四个都统连忙相劝:“鳌大人,固多出言无,鳌大人大人有大量……”相劝的话未及说到一半,性格同样冲动的颚固多已嘶声骂道:“鳌贼,你好大的胆子,欺凌幼主不说,如今竟还铲除异己,难道要造反吗?”
    四个都统不再劝了,任谁都知道,此时的鳌拜已是愤怒到了极点,两人在这么人面前闹翻,是绝无可能罢休的,若是再劝下去恐怕要波及自身了。
    “还不快将这明人的奸细拿下。”鳌拜大声在吼。校台上的亲兵才拥簇而上,将固多制住,颚固多也是个硬汉,口里仍骂声不绝,鳌拜已抬起脚,趁着他的手脚被人缚住的功夫一下子踢在他的心窝口,颚固多哼了一下,一口气没有提上来,鳌拜还要再踢,一旁默不作声的苏木喇终于站了出来,低声附在鳌拜的耳边道:“鳌大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收拾汉军旗可以,但这颚固多无论如何也是个都统,与京里头几个亲王走的也近,打死了他,不是这么好收场的。”
    鳌拜哼了一声,朝着颚固多吐了口吐沫,对着亲兵道:“先将他与汉狗们一起押起来。”
    ……………………………………………………………………………………………………………………
    鳌拜的事快要解决了,总悬着不是个事,马上进入世界大乱斗的第四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三百九十二章:决心
    拜一向是办事狠辣的人,三下五除二的解除了五大营旗人的兵权,至于那个颚固多,倒是苏木喇在边上劝了两句,鳌拜其实也不知拿这人如何是好,毕竟此人是个满人,与一些满洲大贵族走的很近,鳌拜现在既要收拢满洲人的人心,又要牢牢握住五大营的兵权,因此还真拿这个固多没什么办法,只好向苏木喇问计。
    苏木喇心里暗暗打起了算盘,颚固多好歹也算是康熙皇帝插在五大营的亲信,五大营是不能留了,得先保住此人的小命再说,于是道:“主子,奴才倒有个想法。”
    鳌烦心的大堆,连忙催促:“快说。”
    苏木喇好整以暇的侃侃而言:“主子是办大事的人,若是执意对付固多,定然会引起一部分满人的不满,放在营里也不合适,若让他再掌握锐健营,终究是个后患,倒不如将他押回京城去,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太后和皇上。”
    鳌拜先是眉头一皱,随即又舒展开了眉宇,这个办法,随便安插一个罪名,押赴京城,看他孝庄和康熙如何处置,如果不办颚固多,就等于是驳了他鳌拜的面子,如今南明声势浩大,京城里的孤儿寡母正在力促各方团结一致对外呢,哪里敢和他鳌拜当众撕破脸,可是要办了固多,就等于帮他除了一个后患,人倒是办了,只不过是京城里那一对孤儿寡母办的,谁还会对自己不满?
    商量已定,鳌拜了拍苏木喇的肩:“这一趟还要辛苦你,我拨五百亲予你,你押赴颚固多入京去。”
    苏木喇知道押赴颚固多是一个幌子,鳌拜真正的目的是让自己入京幹旋,毕竟鳌拜这一次动静太大,就算料到了太后和皇上不敢轻举乱动,也难免会龙颜震怒,说不定撕破了脸,对谁也不是好事。苏木喇郑重的点头:“奴才明日就动身,主子静候佳音。”
    ……………………………………………………………………………………………………………………………………………………
    苏木喇还在道,一道八百里加急地密折早已到了北京,正如鳌拜所想象的那样,当然是龙颜震怒,就连御书房康熙最喜爱的战舰模型也被摔的粉碎,这个模型乃是荷兰人送给康熙的礼物,小康熙的接受能力极强,认识到了火器和战舰的重要性之后对这个精致地模型爱不释手,如今却被砸成了碎片,康熙的脸都吓得泛白起来,一边的小太监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小皇帝,双腿颤抖着跪了下来。
    “反了,反了。朕要将鳌拜个逆贼碎尸万段。”小康熙猛的拍着御桌,咬牙切齿的大吼,接着又突然收敛了怒意,沉眉负手围在御~》房内转了几圈,才吐了口长气,刀锋一般的眼眸对着跪伏在地的小太监道:“去,把索相和杰书叫来,快去。”
    “喳。”太监松了口气。提着袍子起身便走。
    康熙叹了口气。一年来。他地涵养功夫已极好了。饶是如此。也让鳌拜地一个闷棍打地头晕脑胀。他走到书房一侧地墙壁上。满壁上都绘画着一张不是很准地世界地图。这也是西洋人进贡来地。康熙直到那个时候才知道。世界原来是这么大。一个俄罗斯地疆域就比大清全盛时还要宽广。还有俄罗斯东北角地奥斯曼。也是庞然大物。似乎不可触动。这张地图激起了小康熙内心地豪情。每到看到这份地图时。他才能冷静下来。
    半个时辰之后。老迈地索尼与康王杰书一道进来。行过礼之后。康熙地脸上已换上了一副笑容。只有地方地那个战舰地模型残骸才真真切切地告诉两个权倾一时地大臣笑容地背后意味着什么。
    康熙默不作声地随手捡起密折。交给二人传阅。
    二人不敢磨蹭。先是索尼看了一会。接着传递给一旁地杰书。杰书是个冲动地性子。看着看着已皱起了眉。随后抬眸道:“皇上。鳌拜恐怕是要反了。”
    康熙仍然是那副冷冰冰地微笑。又将眼眸落在了索尼身上。索尼咳嗽一声。他对康熙地秉性是极为了解地。显然是康熙并不认同杰书地意见。转而向自己寻求答案了。个时候不能不说话了。索尼沉吟了片刻道:“鳌拜是朝廷地心腹大患不错。但若说他现在要反。却不尽然。此次他借故削除汉军旗人。其实不过是铲除五大营忠于皇上地异己而已。再安插亲信。以图挟五大营养兵自重罢了。
    ”
    康熙点了
    “索尼说的没错,若是造反,鳌拜恐怕既没这胜算,子,八成是想要排除异己掌控五大营了,哎……”康熙幽幽一叹,叹出来的竟满是沧桑,虽然只活了十五年,可幼年得天花,幼年丧父,自小便受权臣排挤,再大一些好不容易掌握了朝廷大权,卧榻之畔却有一只庞然大物酣侧一边,他虽然是个皇帝,虽然只有十五岁,可是所经历的事,绝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一连窜的打击要嘛让一个人消沉下去,却有一种人能够逆流而上,变得更加坚强。
    康熙继续道:“皇祖母为了维持局面,几道懿旨放出宫禁安慰汉军旗,为了将满蒙汉拧成一根绳子,三令五申不许满臣排汉,如今,鳌拜诛除五大营汉军旗,皇祖母的苦心算是白费了。”康熙猛的一击桌案,咬牙切齿的道:“皇祖母与朕放眼的是天下,他鳌拜为了个人私利竟如此丧心病狂,攘外必先安内,不管他反是不反,朕定要尽快诛除此人,以绝后患。”
    康熙这一次是下定了决心,鳌拜绝对没有想到,他的这次示威没有让这个孤儿示弱反而激起了杀意。
    康熙定下了子,索尼和杰书自然不能再围绕鳌拜反是不反的问题上纠缠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除掉鳌拜了。
    杰书道:“皇上不若敕一钦差督办东军务,再以擅作主张的名义就地革职押解京师惩办?”
    康熙和索尼都晒然一笑,康亲王杰书倒是一员干将,做事雷厉风行,对行军布阵亦有心得,只是在这人心阴谋上面就显得有些白痴了,鳌拜掌管五大营,岂会俯首就缚?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不反的都给逼反了,鳌拜对五大营掌握了多少,在辽东拥有多少亲信,这些都是未知的事,一旦行事不密,一场内讧就在所难免,这对于强敌在侧的满清无异于自己捅了自己一刀。
    只是要除鳌拜并非如此单的,杰书说完之后也觉得自己方才的话孟浪了一些,索尼是谋定而后动的人,没有完全之策是绝对不会说出一句半句的,因此一君二臣皱眉不展大眼对小眼了半天也是没有结果。
    这个时候,一慈宁宫的小太监过来传话:“皇上,太皇太后请陛下去慈宁宫。”
    康熙只好道:“朕去。”
    那小太监又望了望索和杰书:“太皇太后还说,若是索相和杰书亲王也在,也一并过去。”
    康明白了,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皇祖母多半是知道了鳌拜在辽东的事,才让自己过去相商的,于是镇定心神,高声道:“摆驾。”
    ………………………………………………………………………………………………………………………………………………………………………………
    “儿臣玄给皇母问安,皇祖母凤体安康。”
    “奴才索尼给宗问安。”
    “臣杰书给老祖宗问安。”
    三人各自依着规矩给盘腿坐在上面无表情的孝庄行了礼,索尼是满洲老姓,因此自称的是奴才,杰书是个亲王,凤子龙孙,自然不能称奴才的,只能称臣。
    “起来吧,来啊,给索尼和杰书赐坐。”孝庄的语气中看不出喜怒。
    康熙心里事,蹑手蹑脚的坐在孝庄对面的炕上,几个奴才搬来了锦墩,让索尼和杰书各自侧坐在炕下。
    孝庄不动声色的道:“怎么?是什么事让你们的脸色不好看了?”
    索尼和杰书不敢答话,将目光落在康熙身上,康熙这才低声道:“皇祖母,辽东来了密折子……”
    康熙老老实实的将密折的信息复述了一遍,孝庄无动于衷的喝了口**:“我说呢,你急匆匆的在御书房里发脾气,还立即将索尼和杰书找来,若不是大事也不需要急成这个样子。”
    康熙连连称是,他还以为皇祖母已经知道出了大事,原来是自己方才的举动实在太怪异,肯定是有宫人飞报到慈宁宫,皇祖母才猜测出来的。
    “事到临头,就越不能怕。”孝庄一字一顿的说了句话,急才娓娓道:“天还没塌下来呢,就算是塌下来了,你这个皇帝也得顶着。”
    康熙点头道:“儿臣孟浪了。”
    孝庄却将目光转向索尼和杰书:“你们两个军务大臣怎么看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三百九十三章:满汉不是一家
    与杰书分别将自己~解与太后太皇说了,太后了一会,道:“玄说的没有错,鳌拜尾大不掉,如今国家艰难,他不思顾全大局,为了私利,却做样的事来,实在该死,若现在不能除了,将来难免会尾大不掉,辽东乃是我大清的后路,也是满人的根本,不能任他胡闹下去了。”
    太后说到不能任他胡闹下去时仍然是一脸的平静,似乎这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政斗,而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罢了,孝庄濡了濡口,道:“既然朝廷下了决心,就应该施以雷霆万击,否则行事不秘,事情反而闹的不可收拾了。
    ”
    “儿臣也这样想的。”小康熙一脸的沮丧:“可事儿也难办的很,要他俯首就擒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孝庄的眸光定在康熙的脸上,一脸的肃然:“这有,敕一钦差,待护卫五十,前去宣旨,当场拔下他顶戴,脱去他的蟒袍,押赴京师听候。”
    康熙和索尼面面相觑,这个计划不就是方才杰书所讲的一模一样吗?不但康熙和索尼觉得荒谬,就连杰书说完都不好再提了。三人屏住呼吸,知道孝庄所考虑的绝不会像杰书的那样简单,继续听下去。
    孝庄反问:“你们觉得这样过于仓促吗?”孝庄自问自答的温柔一笑,满脸慈爱的望了康熙一眼:“这个计划连你们都觉得荒谬,鳌拜岂不是也觉得荒谬?”
    康熙立即豁然开朗起来,原本就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不错,鳌拜都觉得荒谬,自然也不会疑心到朝廷派出一个钦差去拿办他,宣旨时都屏退众人,又要净身焚香,不许待任何兵刃,只要钦差一声令下,五十个侍卫各自抽出刀剑一拥而上,不怕他不束手就擒,只要鳌拜一落入钦差的手里,再由人细数他的罪恶,并且表示胁从不问,让五大营的都统以下官员各安本分,谁还敢生事?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索尼和杰书到孝庄地点拨,又细听了康熙的分析,一齐离座道:“老祖宗圣明。”
    孝庄不为所动的让两臣重新坐下,道:“最紧要的是择一员精明强干地钦差,此人拿下鳌拜之后,便可立即便宜行事,接掌五大营地军权,镇守辽东。因此人选方面要慎之又慎,既要是个大员,又要懂得行军打仗,最紧要的是忠厚些的。”
    康跟着点头。眼睛询问似地望着索尼和杰书。希望他们推举出一个人选出来。索尼和杰书自然是不敢说话地。这种事他们也不敢提。毕竟做地好了自然是相安无事地。也不见地有什么功劳。一个不好或是出了差错。说不定将来就要迁怒到他们身上。还是孝庄发了话:“哀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老三去合适。入关时你是一员骁将。黄带子中最出息地就是你。你性格虽有些急躁。仍不失宽厚稳重。又是亲王爵。足以震慑五营。哀家与皇上也都信得过你。你愿不愿去?”
    杰书不由得楞了楞。心里闪无数个念头。表面上看这只是去抓捕个人地事。可是其中地危险也是不少。他一个堂堂亲王。握掌朝权。若说愿去那就真地是猪油蒙了心了。可是到了这个份上。他杰书哪敢说不去?杰书只好从锦墩上站起来跪倒拜伏道:“替君父分忧原本就是做臣子地本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