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189部分

永历大帝-第189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他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的,万万想不到朝廷把灾民全部驱逐到了这里,这算个什么事?
    “那就等着吧。”索额图气定神闲的翘着二郎腿,徐徐的吹着茶末,一脸笃定的挥了挥手,又道:“我都不怕,你怕个什么,放心吧,本钦差计划周密的很,你把差事办好了,有你的一份功绩。”
    “谢索大人提携之恩。”袁南山心里舒服了一些,便起身告辞:“那卑职就去四门巡查了,大人安坐。”
    索额图点了点头,放袁南山去了。
    袁南山出了府衙,带着几十个皂隶直奔北门,沿街到处都是巡视的绿营兵,全城戒严,使得街面上一个百姓也看不到,店铺也都关了门,袁南山急匆匆的赶到北门城楼,登上城墙,只看到北门之外黑压压的到处是人,已经挤到了墙根,有哭叫的,嘶喊的,大骂的,呜咽的,实在惨不忍睹,袁南山探回头去,心里更是忧虑,北门的守备过来给他见礼,他都恍若未觉,只觉得在地狱之间游走了一番。
    袁南山定了定神,这才发现北门守备站在自己身畔,不由得怒道:“为什么不放箭?城门若是被挤塌了怎么办,叫人放箭,所有人不许贴着墙根。”
    “大人,不可啊,若是放箭,恐怕城下的饥民要闹事了,还是忍忍吧,卑职已经调了一棚人马守在城门,就算城门有失,也不会让一个流民进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四百零七章:百万流民过长江
    下饥民的怨气原本就已积蓄到吃人的地步了,再放箭反了,袁南山无奈的摆摆手,下了城头,正要往南门去,突然城墙上传来一阵欢呼声:“援兵来啦,援兵来啦。”
    城头上的绿营把饥民当成了乱党,看着城下黑压压的饥民,早已吓得胆寒,如今见到有大军自北而来,自然觉得是援军来了,自己得救之类。
    袁南山心里一松,嘎登嘎登的又登上城楼,举目北望,果然看到一支骑兵举着长刀自北掩杀而来,就连城楼都感觉到马踏的震动,流民们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抱头难逃,就连城下的流民也开始舍弃通州向北逃窜,这绝对是一场极为震撼的场面,犹如遍地的羊群,被一群饿狼追逐一般。袁南山看到眼里不由得心里一松,连忙吩咐守备:“尔泰将军来了,速速开城,带火铳队出去助尔泰将军驱赶流民。”
    “喳。”守备打了千,急匆匆的下令大开城门。
    袁南山在一队衙役的拥簇下下了城楼,坐上蓝尼小轿往府衙里赶,城外喊杀震天,城内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惊恐的眼睛自门缝中向街上望,只看到知府的轿子从街面走过,形色匆匆。
    片刻功夫,袁南山到了府衙,小跑着奔进去,看到索额图仍在大衙内坐堂:“钦差大人,尔泰将军的人马到了。”
    “这么快?”索额图不疾不徐的喝了口茶,旋即站起:“升起狼烟,知会驻守在南通、安泰二府的各棚绿营开始按计划行事。”
    袁南山楞了楞,想不到钦差大人还有这一手:“什……什么狼烟?”
    索额图轻笑一声,他是钦差大臣,主管着百万流民的迁徙大计,当然是殚精竭力处处布防,不单是驱逐流民南逃的满蒙骑兵,还设置了几十棚从直隶带来的绿营兵星罗密布地二府的野外,只要稍一联络,各处的棋子一齐出动,方能将这件差事办的周全。
    …………………………………………………………………………………………………………………………………………………………………………
    顷刻之间。南通城楼燃起了狼烟。整个通州、泰安二府仿佛成了猎场。豺狼一般地满蒙骑兵高雾着马刀时停时追。沿路上血迹斑斑。流民们四散逃开。不妨两边又突然杀出一队队地绿营。除了南面还有出路。其他方向皆是豺狼虎豹。狰狞地咆哮。
    长江北岸已经聚集了无数无路可退地流民。这条曾经地母亲河如今成了可怕地天堑。一道阻隔生死地屏障。河水踹急地自西向东奔流而去生生不息。阻隔了所有流民地希望。
    无数地哭喊声响成了一片。泪水悬挂在毫无希望地脸上渐渐干涸。最终变成了麻木。流民们开始在江北岸越聚越多。长期地饥饿掏空了他们地身体。为了活命剧烈地奔跑十里、甚至数十里已经消耗了他们最后一丝体力。他们唯一能坐地。就是或坐或趴在这河床上。听着河水拍击水岸地震响。听着一声高过一声地哭喊。
    汇聚在北岸地流民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一队队绿营自后掩杀而来。将他们驱逐到河岸极小地空间。整整十里河床。如今已成了人间地狱。
    我们只是些搓尔小民。求地不过是一方立足之地。要地只是一口并不香甜地糙米饭。只求一件可以遮蔽身体地衣物。为了这些。我们努力地为地主耕种。强忍着烈日完成官府地摊派徭役。我们种出十亩地粮食。愿意奉献给地主老爷们一半。还愿意满足官府地克扣。农闲十分。我们被朝廷征发去做河工。去修精舍。我们要地实在太少。做地也实在过多。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连这一点点地恩赐都不愿意给我们。一定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在长江地对岸。哨岗上地明兵们看着对岸地场景。先是一阵发愣。以为是清军有了动作。接着手指已深深地划刻起火铳地手柄。怒目地看着眼前地一切。犹如一场生动地灾难电影。既是心酸、又是兔死狐悲地悲伤流露。可是他们知道。这不是演戏。更不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地电影。一切都是活生生地。从配发地单筒望远镜可以看到一张张衣不蔽体、面黄肌瘦、满是惊恐地人。他们地神情或许各异。但是有一点是共通地。那一双双眼睛。一双双透视人心地窗户。如今已呈现灰白。没有任何一丝地光泽神采。
    “杀到江岸去。”一个哨岗上传出一阵怒吼。
    “杀过去,杀到江岸去。”周边工事里的明兵从来没有这样愤怒过,有人拿起火铙朝天开火,砰砰的发泄着心底的郁闷。
    越来越多的明兵走下了哨岗,从工事中探出了头,不约而同的走到南岸河床,远远的与北岸的百姓相互呼应。
    “守备大人,咱们杀过去吧?”
    “对,杀过去,杀鞑子。”
    一些明兵将守备官围拢,纷纷的请愿。
    守备官息怒停的注视着江对岸一个个人影,怒吼道:“没有船,怎么杀?难道游过去?”
    “我游过去。”说话的是王大牛,他扯下军衣,露出古铜色的肌肤,穿着一条马裤往河床走。
    “王大哥我也去。”
    “我也去。”
    “他娘的,要死一起死,杀一个鞑子够本。”
    更多的人将胸口的怒火化作了动力,化为了一去不复返的决心。
    “有船来啦,是南洋水师的旗号,有船来啦。
    ”突然,在长江的下游此起彼伏的传来了一阵阵欢笑声,接着长江南北两岸一齐传出了欢呼,南岸的陆军一直对水师看不起,和水师之间隐隐有着暗暗较劲的心思,可是今天,这些卫戍在南岸的明兵第一次感到了水师的重要,有人在高吼:“水师万岁,水师万岁……”
    犹如瘟疫般的传染一般,更多的人叫了起来:“水师万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江面上,数以百计的船只自入海口北上,由于长江不能停泊大型炮舰,因此只有中小型的补给、艨~舰顺水而上,一排排水师陆战队士兵站在船舷,手里握着火铳,看着北岸眼睛冒出了火。
    船只开始向江北靠拢,手持火铳的明军自愿的登岸,开始维持次序,让流民们一个个的上船,船上还有一些干粮和淡水可供流民们食用,奄奄一息或是老弱被明兵们抢先或背或扶着登上舢板,流民们开始向船只停泊的路段涌来,看着一个个原本死灰的眼眸散发出了活力,水师陆战队的明兵突然感觉到,原先在新兵营中教官们不断的强调的军民一体原来并非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已,当看到一个一个流民被拯救上船,当有人将已经有些发凉的稀粥端到了一张张干瘪的唇边,当恢复了些力气的饥民绽露出笑容,放射出神采,明兵们第一次感觉到,虽然只是一个微笑,也比战场之上立下功勋更加有成就,战场上是杀人,而现在却是救人,一个个形如枯骨的生命,在你的眼前,绽放出生命的色泽,传到你的心里,暖暖的,化不开也驱不散。
    一箱箱多余的粥盆被端上了岸,一部分明兵已经在军官的带领下越过流民在外围警戒,一部分士兵开始搭起了粥棚施粥,虽然这些稀粥对于看不到尽头奔涌而来的流民们无异于杯水车薪,可是这给了饥民们一份希望,一份活下去的勇气。
    船只开始井然有序的来回运输饥民,南岸的明兵也开始分出自己的粮食给渡过江岸的饥民享用,军帽下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滑落出一滴滴的汗珠,自额间滑到鼻尖,没有怨言,有的只是欣慰。
    这个时候,南岸又赶来一队黑压压的明军,带队的是沐剑鸣,他亲自拉着马车,马车后是一块块临时制造而成的竹筏、木板,再后面便是数以万计的人活抬着木板、竹筏,活扛着米袋,活提着水桶,从常熟府城到这里足有十里的路程,沐剑鸣一夜没有睡,征集了物资马不停蹄的带队往江岸赶,可是还是晚了一步。
    哨岗的明兵开始去接应沐剑鸣的物资队伍,沐剑鸣看到江面上一翩翩船只来回输送饥民,不由得有些泄气,想不到让南洋水师抢先了一步,南洋水师是跟随皇上北巡而来的,沐剑鸣连夜写了奏章日夜兼程的发往正在苏州准备动身前往南京的朱骏手里,朱骏毫不犹豫的派出了停泊在苏东海岸的南洋水师从长三角水域进入长江救人。
    ……………………………………………………………………………………………………………………………………………………………………………………………………
    貌似这一章煽情多了一点,咳咳,写这一章的时候想起了抗洪抗震的子弟兵,不知道他们当时救人时心里的感情是否和章节中的一样,我想应该是一样的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四百零八章:救人要紧
    救人。  首发”到了南岸河床,沐剑鸣大吼一声,身后的然应诺,一张张木:放入江面,渐渐汇聚成十张、百张,江苏明兵跳上绣:,撑起竹犹如向对岸划去。
    整个北岸河床蜿蜒数十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流民,明军开始有计划的运输一部分士兵过去维持次序,以及抵挡驱赶掩杀的清兵,长江的两岸乱成了一锅粥,沐剑鸣划着竹筏到了江岸,一面指挥竹筏队运人,一面聚齐北岸的明军,向前挺进,准备组织防线,否则一旦掩杀而来的满蒙八旗、绿营兵杀来,后果便不能设想了。
    “前进。”沐剑鸣亲自抬着江苏总兵府的大旗,过岸的明兵不由自主的汇聚在大旗身后,形成一条人流,与在外围戒备的南洋水师陆战队会师。
    “刘国轩总督来了没有?”沐剑鸣的声音很大。
    “回沐大人,刘大人率战舰驶往了苏北东部海域,以牵制清军动作。”一个游击官过来回禀。
    “现在都听本督指挥,所有人以百户为单位,向四周搜索流民,若是有鞑子阻挡,杀无赦。”沐剑鸣大声下令。
    “遵命。
    ”游击郑重的拱了拱手,行了军礼。
    如今过岸的明军已有两千余人,虽然编制混杂,既有江苏的陆军,更有南洋的水师陆战队,但是同仇敌忾的心却是一样的,不需过多的命令,两千人已化整为零,分散向北搜索。
    ………………………………………………………………………………………………………………………………………………………………
    “报。大人。有明军过岸了。”在通州城。无数地探马自南门来回飞驰。一个个消息传入南通。又飞快地出城。观探江岸地一举一动。
    “有多少人?”索额图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想不到明军竟敢冲到对岸来。如今京畿地满蒙八旗有两万人。再加上调配来地三万绿营。加上两府地绿营乡团还有两万。明军一旦过江。就等于自投罗网。
    “约莫三千人上下。但江面上还有明军大小战舰。大人。尔泰将军请示大人是否合围他们?”
    索额图不由得心头火起。三千人地队伍也要请示是否攻击。这个尔泰也太小心了一些。他正要说立即合围这些不知死地明军。突然。通州知府袁南山脸色苍白地跌跌撞撞冲了进来:“不好啦。大人。”
    索额图又是眉头一皱。这个知府实在过于莽撞。居然连规矩都不懂:“什么事慌慌张张地?”
    “大人。明军浩浩荡荡百艘巨型战舰炮轰海门县城。耀武扬威。在海门县境内。有数千明军登陆。击溃了镇海关防地绿营。瞧他们这样子。似乎是往通州方向来地。”海门县通州府地东部沿海。距离通州府不过百里地路程。明军水师能够纵横苏东海域。这可是大事。如今朝廷发了明喻。地方官员守土有责。若有临阵逃脱地。满门抄斩。袁南山自然害怕明军通过水师登陆兵临城下。届时谁能挡住?眼下索额图虽然在这里。京城也调派了满蒙八旗和直隶地绿营南下。可是这些人早晚还是要走地。凭着一个南通府拿什么去抵挡精锐地明军?
    索额图眉头一皱,竟不成想明军的反应如此之快,他是第一次出京办差,虽然精明能干,可是毕竟经验还不够老到,心里已经有些慌慌然了:“去,让尔泰将军率满蒙骑兵赶赴海门县,直隶、通州的绿营全部收缩回城,守住各个据点。”
    “大人,那三千渡过长江拯救流民的明军该如何处置?”探子一下子懵了。
    “他们要救就救吧。”索额图冷笑:“朝廷的计划原本就是让这些流民全部涌入江南地,他们多救出一个,就给江南加重了一份负担,只要谨守城池,不得让明军攻占州县便可。”
    “喳。”斥候领了命,飞快的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