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208部分

永历大帝-第208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队的士兵如今已没有了多少粮食,因为是突袭,所以每人从天津港出发只带了十日的干粮,眼下就要告尽了,没有粮食,士气再高的军队都难免低迷,别说打仗,能不能奔回天津都是问题。
    刘国轩曾想过去攻打别的府县,可是与当地的南北镇抚司探子一联络才知道,不单是海丰,整个山东都是如此,到处都是饥民,人家不吃的就不错。
    没有粮食总不能去抢吧,刘国轩可不敢去抢,这一次突袭的主要任务就是告诉江北汉民大明的军队回来了,你若是劫掠,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你胡汉三又回来了吗?
    无奈之下,刘国轩知会探子去天津报信,让杨让率舰队前来山东沿海接人,如今探子已去了两天,根据刘国轩的估计,舰队至少还需五日到达。
    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粮食连一天都不能坚持,更何况是等五天,若是清军的追兵和山东本省的清兵展开合围,事情可就糟糕了。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正当刘国轩下令节余粮食坐等援军的时候,斥候已传来了消息,一支满蒙骑兵自济南方向正在迅速赶来,第二日的凌晨就可到达海丰城下。
    “备战。”不管如何,刘国轩都打算拼一拼了,粮食正好可以坚持到明日,满蒙骑兵虽然都是狠人,可是人家既然来了,自然也少不得会带粮食来,若是再城里坐以待毙显然是不行的,那么倒不如出城去拼一拼,若是得胜,至少还可以缴获一些存粮出来。
    八千名战士聚在县衙门口,刘国轩的心头浮现出一丝阴沉,这些全是最勇敢的战士,如果他不能将他们带回去,就算是死,也不能闭眼。
    呛的一声,刘国轩已抽出了佩刀,脸色肃然,在齐鲁的寒风下,显得萧索:“只许胜不许败,都听清楚了吗?”
    “遵命。”响彻云际的齐吼声回应刘国轩。
    刘国轩总算是挤出一点笑容,士气仍然高昂,事有可为,并非是完全没有希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四百三十四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日清晨,三万精骑已到了海丰城外,满刺都汲取了教训,没有贸然发起攻击,骑兵真正的优势是在野外,拿骑兵去攻打配备了大量火铙、火炮的城池简直就是愚蠢透顶。
    一个时辰功夫,海丰城外二里处便建起了一座座的营盘,满刺都的计划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等,这里四周都是大清的土地,一支明寇拒守在县城之内,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一旦他们要想突围,在旷野之上,七八千明兵如何跑得过三万精神奕奕的精骑?所以满都刺并不急,按照他的经验,明军在短期之内应当还会龟缩在城中,就算是突围,也应当选择在夜里。
    只是满都刺与刘国轩所犯的错误一样,都忽视了粮草的问题,刘国轩原本以为海丰县米库中应当还有粮食,所以大胆占据县城,满都刺倒是知道米库中无粮的,但是在他的理解范围里,只要城里还有百姓,明军就会缺粮,这是清军的传统,铁骑所过之处,就地抢粮便成,当年入关时就是这样干的。
    无论如何他也想不到,城头上的明军已经打算鱼死网破了,在海丰城墙上,刘国轩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用单筒镜观测着二里之外的清军营盘,浑身都是杀气腾腾。
    “火炮装好了吗?”在女墙的背后,几十门火炮正在组装调试,这些全是利用雷撞击黄火药的新式火炮,炮口口径狭小,但是射程、精度、射速比之传统的黑火药火炮要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如今这些火炮开始在山谷内大量生产,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产量并不高,而且炮弹的制造也极为复杂,因此并不能完全装备全军,这一次突袭,只带了三十门随军而来。
    “禀告总督大人,正在调试。”炮营千户额头上满是汗水,他收到的命令是对城外营地地清军进行几轮炮击,之后便设法引燃这里的炮弹,将所有的新式火炮全部炸毁,不管如何,这些新式火炮绝对不能落到清军手里。
    千户的心在滴血,这些可全是他的宝贝啊,因为这次任务,整个大明二十多个炮营,只有水师陆战队的炮营所配备的新式火炮最多,可是还没爽上几天,这些宝贝就要在自己手上销毁了,虽然有千般不得不舍,但是千户必须执行任务。
    在瓮城里,早已聚集了八千多早已准备完毕的士兵,刀枪出鞘,火铙上膛,只要炮击开始,瓮城的城门就会打开,也正是战士们倾力而出,决一死战地时刻。
    此时城外营盘的清军还恍若未觉,赶了一夜的路,此时又是白天,并不担心明军突围,除了派出一标人马护营之外,大部分人已进入了梦乡。
    “禀告总督大人,火炮调试完毕。”焦急的等待之后,城头上的炮营千户向刘国轩禀报。
    刘国轩擦了擦手。随即返身登下城楼。给千户甩了一句话:“一炷香之后开火。”
    …………………………………………………………………………………………………………………………………………………………………
    清晨地浓雾还未散去。在城墙上下浮过。仿佛细纱挂在树枝。却比细纱还要发白。还要透明。濒蒙一片。把城墙地轮廓勾成了_色。虽是攻城、守城。但是此时极为寂静。瓮城里。预备做出最后一击地士兵们没有任何声音。皇旗逐渐升起。数千匹缴获地战马也早已预备在瓮城城门。
    突然。一阵火炮地轰鸣声响起。仿佛整个城墙都在颤动。厚重地城门逐渐张开。站在队首地刘国轩已舞起了佩刀:“杀身成仁。水师陆战队没一个孬种。”
    “万岁。”瓮城内地声音响彻天际。
    最先冲出地。是数千匹臀部被砍地战马。战马吃痛之后。又受到炮声地惊吓。飞快地向着城外疾奔。它们地正前方。正是清军地营盘。马群之后。则是汇聚成洪流地发出冲刺地士兵。
    伴随着火炮不间断地轰鸣,“万岁。”这句短促的口号,几乎成了明军冲锋地常用词,洪流迅速的出了城门,跨过护城桥,无数狂奔地战士毫无畏惧,眼眸中只剩下仇恨和杀戮。
    ………
    而此时,遭受到炮击的清军营盘一下子乱成了一团,满刺都并非是个白痴,建营时刻意将营盘设在火炮的射程之外,只是他没有想到,明军的火炮并非是传统意义的火炮而已,随着一发发青铜色的炮弹砸中营盘,巨大的爆炸立即将大营炸的乱七八糟,马棚里的战马吃惊,嘶鸣着扬+乱踢,不许人靠近,帐篷开始燃起火
    时间,毫无防备的清兵哭喊乱窜。
    每个人进入睡眠状态之后,全身的神经是最放松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如果受了火炮的惊吓,第一个反应,只有害怕。
    “怎么回事?”在大帐中安歇的满都刺听到炮声,连忙披甲起身,正好撞见一个满是惊慌的亲兵,一把将其拉过来喝问。
    “明…明狗子杀来了。”亲兵说完,一下子瘫在地上,在他的后腰,一个弹片已深深的嵌了进去,鲜血泊泊而出。
    满都刺跺了跺脚,这时已有一群黑压压的亲兵待在帐外,等满都刺出来,无数双惊恐的眼睛望着主将。
    “怕什么,贼军人数不过万人,来啊,竖起中军大旗,让弟兄们向这边靠拢。”满都刺镇定的大吼。
    中军大帐竖了起来,犹如混乱中的灯塔一般,让四处乱窜的清兵总算定了些神,开始向大帐附近靠拢。
    可是过不了片刻,飞快驰骋而来的马群迅速的冲破营盘的栅栏,直冲入营,让原本安定下来的局势又混乱起来。
    “杀。”随着马群而来的是掩杀而来的明军,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已经逐渐接近营盘。这个时候,一队在附近巡营的骑兵正好赶来,领队的清军千总见状,并没有选择溃逃,拔出长刀:“杀。”
    “杀。”千人骑兵队毫无畏惧的亮出了长刀,开始勒马加速。
    步兵阵与还未完全加速的骑兵撞在了一起,就在营盘之外,首先展开了一场混战,无数人绞杀在了一团,对阵的双方都是无所畏惧,没有人愿意退后,有的只是拼命搏杀……
    刘国轩此刻却急了,他亲自操刀上阵,砍翻了几个清兵,身上也是伤痕累累,若不是他久经战阵,恐怕如今早已阵亡,虽然身处乱军,但是眼睛却不断的向大营观望。
    时间不多了,若是不能迅速的解决这阻拦在营前的骑兵,那么营内的大乱早晚都会平息,等营内的清兵做好了准备,这偷袭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杀。”刘国轩大声激励。
    “万岁。”
    骑兵千人队顷刻之间已经折损了大半,但是没有人选择后退,这给满都刺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聚集在中军大帐前的越来越多,也渐渐开始停止了混乱,满都刺环扫四周,身边的人至少已经超过了一万:“全部上马,杀出去,决不能一个明狗子突围。”
    “喳。”
    鏖战一直到了晌午,碧空万里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起来,紧接着漂泊大雨倾盆而出,暴雨之下,混乱并没有停止,满蒙骑兵逐渐的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泥泞的土地上,无数人在呻吟,更多人在用最后一丝的力气进行搏杀。
    正在这个时候,一支穿着抚标号衣的兵马已经赶到了战场,被满蒙骑兵分割成几段的明兵们终于丧失了信心,刘国轩满身泥泞,提刀柱地,仍旧在大吼:“杀身成仁。”
    “万岁。”回应的声音极为奚落,大部分人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体力,更多人已经永远躺在了泥泞的地上。………………………………………………………………………………………………………………………………………………
    一万山东巡抚的直属部队站在战场之外,抚标章言望着眼前的战况,雨水将他的号衣浸的湿透,几个满蒙骑兵分拨赶来,命令章言率军助战,事实上,中军营也快要熬不住了,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先是遭受炮击,又是被马群冲营,最后又撞到如此顽强的明军整整厮杀了两个时辰,肚子空空的,天上下着瓢泼大雨,这样的状态下,谁还有士气?
    章言面对求救的满蒙骑士并没有做出回应,身后的标勇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自然也都是以他马首是瞻。章言反握单刀,看似在观战,内心早已处在天人交战中,若是现在加入战团,明军绝对坚持不过半个时辰,而他章言也算是立下了战功,封赏自然是少不了的,这等于是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正好摆在了他的面前。
    “抚标大人,快下令吧。”一名参将已经等不及了,若再等下去,明兵全部被杀个干净,哪里还有便宜可拣?
    章言按着刀柄,反声问道:“李参将,这一次功劳便让与你吧。”
    这个姓李的参将乃是巡抚杨文定的外甥,凭着关系被编排入营的,一向与章言不太相合,其实这也难怪,凭着关系的纨绔子弟一向是被人瞧不起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四百三十五章:杀鞑子咯
    参将闻言大喜,却又有些不信,这可是伸手即可取抚标大人居然平白送给自己?他心里想着,难道是抚标是想拍我舅舅的马屁?李参将想到这个结果,立即觉得很有可能,连忙道:“既是如此,那么抚标大人在此压阵,卑职带本部前去厮杀。  ”
    他返身正要朝着自己的队列大喝,突然脸色一窒,扑通的倒在泥泞中,他的身后正插入一柄长刀。
    章言漫不经心的拔回长刀,在大雨中,显得极为狰狞。
    标勇们看到这个变化,个个目瞪口呆,抚标大人杀死所部参将,这还是临阵之前,这可是从所未有的事,几个李参将辖下的千总已按按向自己的腰际摸去,准备应变。
    章言转过身,他训练严明,待人宽厚,在标中余威尚在,因此直至现在,还没有人出声反对。
    “做汉人的往前站一步,愿意做满狗的现在可以走了。”章言杀气腾腾的大吼。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一向温和的抚标大人为什么如此狰狞,又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
    毫不犹豫的,章言的一些亲信开始踏出一步,满是泥泞的官靴踩出吱吱声,更多人开始动摇,观望着同伴的选择,最后踏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所有人全部向前踏了一步。
    “我们给满人卖命?满人是如何待我们的?”章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吼:“入关时三日九屠,尸横遍野,你们的家中有哪个是完家?谁家没有死人?山东大疫,满狗们不想着救治,驱逐成千上万的百姓,谁家没有涉及?老子四品武官,见到了七品的满官都需点头哈腰,为地是什么?”
    满人入关时山东虽然没有辽东和江南那样遭受严重的屠杀,但是大肆的抢掠和整村的屠杀还是有的,不一定家家都有血债,但这一番话出来,恐怕是人都会满腹仇恨,他妈的,入关屠杀也就算了,得了瘟疫你驱逐疫民,济南城地一些在职满人嚣张跋扈,恐怕谁都受过气。
    “新始皇帝已经光复大明啦。我们何不杀尽这些鞑子投奔大明去?那里才是咱们汉人地地方。”染血地长刀握在章言手心高高举起。
    “章抚标。你是要造反吗?”一个千总站了出来。腰间地长刀抽拉出了一半。一脸戒备地望着章言:“兄弟地亲族都在济南城。一旦造反。要牵累多少人?你有没有想过?”
    这一句话犹如天上地倾盆大雨。一下子浇熄了标勇体内地怒火。大部分人地家眷都在济南城里。一旦反戈。清算是难免地。就算自己去了江南。可是总不能将亲眷全部抛在这里吧。
    章言道:“济南城并没有多少兵勇驻扎。只要击溃了这些满州兵。在下保证。立即突袭济南。取回家眷。别忘了。我章言也有妻子。也有儿女。”
    那千总神色不断变幻。犹豫了许久。才将刀收回了皮鞘:“好。一切唯抚标大人是从。”
    章言大喝:“杀鞑子。”
    “杀鞑子。”
    此时的战场已然进入尾声,明军损失惨重,在磅礴的大雨中做着徒劳的反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