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255部分

永历大帝-第255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眉宇间皱成了川形:“怕没有这么简单,派人去问问吧。”
    索额图点了头,康熙又道:“不成,杰书一向稳重么多天没有消息,定然是出了什么事人快马去辽东看看吧,不管如何一定要打探出辽东的消息。”
    “:才这就去办。”索额图打了个千,也不由得慎重起来。
    ……………………………………………………………………………………………………………………………………
    杰确实遇到了难处在半个月前。处于三姓副都统去地倭人开始南下。倭人自迁居辽东之后。数年之间。已移居了两百万人。基本上整个日本岛地倭人全部抵达了这里。倭人在森林附近开始建立木屋。日本岛地处东北。因此倒也算耐寒。三姓副都统区天寒地冻。对于倭人来说倒是尚能适应。这一次倭人南下。自然是奉了大明皇帝地旨意。杰书立即调骁骑营北上迎敌。双方在楚克漠西进行过几次小规模地战斗。互有胜负。正在这个时候。朝鲜军统帅李显又突然率军北上。卫戍在鸭绿江北岸地神机营打退了几次进攻。但是也情况紧急。整个辽东五大营已被抽调走了两大营。此外。还有两大营被调往了山海关。也正是这个时候。蒙古察哈尔部却举兵反了。
    察哈尔部靠近辽东。早在努尔哈赤时。该部首领林丹作为汗蒙古帝国布延薛禅汗地长孙即位。
    林丹汗即位。在巴林部境内地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地左右翼三万户地地方行政体制。命永谢布部却热斯塔布囊为特命大臣。率领一支军队驻防赵城。在漠南蒙古地威势如日中天。大有一同蒙古地架势。
    林丹汗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巩固汗权。以
    部为基础。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时也遥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整个蒙古各部都听从林丹汗地号令。
    而正在那个时期。后金势力地影响已波及到蒙古边缘各部。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及喀喇沁等。一些蒙古部落不断遣人至察汉浩特。希望林丹汗采取必要地防范措施。以遏制后金势力。不久努尔哈赤地长子褚英率领五千人进犯乌拉部。乌拉部为女真人地一支。与科尔沁相邻。乌拉部派人向科尔沁部求援。经林丹汗同意。科尔沁部翁阿巴图尔诺延及其子奥巴率领科尔沁部大军到达乌拉境。与乌拉部联军共同打退了褚英地军队。
    当时,明朝为了不让努尔哈赤与林丹汗联合,使明朝东、北两面受敌,不断派人到察汉浩特,竭力讨好林丹汗,希望他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林丹汗也考虑到,与明朝保持友好,进行贸易,有利可图;同时利用明朝可以遏制和削弱后金势力。因此,努尔哈赤攻打辽东地区的初期,明朝北境基本上安然无事。为了表示谢意,明朝每年向林丹汗赠送白银千两。
    林丹汗自以为自己得到明朝的支持,对努尔哈赤很是蔑视,曾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书到努尔哈赤住地,自称“四十万蒙古之主”,藐视称“水滨三万人之王”的努尔哈赤,并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广宁城。
    努尔哈赤写了一封指责林丹汗的措词强硬的信,双方的关系开始逐渐恶化。
    等到皇太极即位之后,满人的威势日盛,最后一举击败林丹汗,强娶了林丹汗的妻子、女儿,封林丹汗子额哲为亲王,从而接替了林丹汗在蒙古的地位,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大小领主齐聚沈阳,承认皇太极为汗,并奉上“博格达辰汗”的尊号。
    察哈尔部一直以黄金家族自居,自从被满人掠夺了汗位之后,原本就对满人很是不满,而皇太极强娶林丹汗妻子、女儿,更是让察哈尔人感受到了侮辱,但是满人的威势越来越大,最后甚至一举入关,一举得到了关内万里的土地,察哈尔人自知报不得仇,一直容忍,如今天下的局势陡然一变,辽东大明两大附从国的大军威胁盛京,漠南蒙古准噶尔部连连攻破了一个又一个亲满的部落,而关内的消息更是令他们跃跃欲试,大明突然复起,捷报连连,现在的察哈尔部首领正是那个被皇太极立为亲王的额哲,额哲的父亲便是林丹汗,母亲被皇太极虏为妃子,就连妹妹,也成了皇太极的嫔妃,虽说皇太极看在他母妹的份上立他为亲王,但是皇太极对他的侮辱却一直潜藏在他的心底,如今形势逆转,额哲立即抓住了时机,在部落中宣誓灭清,并且与准噶尔部结盟,另一边则积极的向明朝方面取得联系,亲率三万部族勇士东进直取辽东,由于杰书方面没有准备,额哲的骑兵迅速的抵达了盛京城下,寻求盛京城内的满人决战。
    整个盛京城只驻扎了一个前锋营三万余人,额哲的反叛让杰书头疼不已,城下的蒙古骑兵不断的向城头的清军挑衅,杰书却只是闭门不出,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盛京乃是大清的根基之一,绝不容有失,杰书宁可做缩头乌龟,也不敢出城迎战,只是这样一来,整个盛京城就等于和外界失去了联系,杰书几次想派出斥候,都被城外的骑兵拦截下。
    ………………………………………………………………………………………………………………………………………………
    答读者问:其他我不去说了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纳降王辅丞一事感觉主角智商直线下降作者给的理由完全不靠边王能投降的时机多了要投降也早投降了这个时候投降虽然不能说白分百但是起码也有五成的诈降吧?康熙看的到坏的结果主角和其他名将就看不到了??在稳赢的情况下成功的战略家是不会去投机取巧的有可能偷鸡不成连米都拾不到对于汉奸尤其是死不悔改的就要给予雷霆一击不能给以后的汉奸立榜样虽然可能为此付出上万将士的生命是也值得只要决战击败满清主角光复中国要多少兵有多少兵何必在乎一时得失呢?
    答:诈降并不是这么容易,整个西北有七八万精锐骑兵,对战局的影响可想而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五百零三章:察哈尔
    哈尔叛乱的消息传到关外,关外满蒙部落所遭受的知,准噶尔部反叛尚情有可原,这支蒙古部落地处西疆,一支是蒙古的旁支,在漠南、漠北,压根就没人看得起他们,说的不好听些,在蒙古诸王公之中,这些不过是草原里的乡下人,准噶尔丹不过是个大乡巴佬而已,可是额哲不同,“察哈尔”是古突~|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强盛于明代时期,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袭蒙古汗位,以黄金家族自居,是蒙古部落中最接近黄金家族的部族,且部族之中精壮诸多,盛产勇士,额哲率察哈尔部反叛,对蒙古诸王公来说极其震动,许多蒙古王公已经预示到,满人恐怕已经不行了。
    几十年前,凶悍的满人一统辽东,几次击败蒙古部落,并且一战击溃林丹汗的大军,成为草原共主,从此之后,察哈尔部被剥去了汗位,蒙古各部共推皇太极为博格达辰汗,满人的威势随着他们的铁骑和战刀在进入关中之后达到了巅峰。
    可是近几年来,先是朝鲜、日本等藩国依附南明,挑衅辽东满人,而后关内也传来消息,汉人在江南连续打了许多胜仗,将满人的势力赶到了江北,这倒不算什么,可是接下来的事就让蒙古王公们郁闷了,满人为了保住关内一些亲近部落的蒙古勇士调往关内,而准尔的叛乱则让蒙古王公们不由得郁闷起来,准噶尔的骑兵不过十万人,原本对于漠南、漠北诸多蒙古部族来说,溃退的应当没有这样快的惜最精锐的战士已经送去了关内,留下的战士实在不够,其结果,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准噶尔部侵吞一个个部落,他们曾向关内的博格达汗求援,但是得到的却只是再等一等的消息,这让许多王公不满起来,我们把最强壮的勇士送去给汗王守卫他的边界,现在我们遭受了野蛮人的攻击,而博格达汗却无动于衷等一等,我们的牛羊、我们的族人都将成为准尔人的奴隶,我们失去的不止是牧场,还有我们的妻女们的一切。
    不满的情绪不易察觉的在蒙古上空蔓延,博格达汗赐予了他们爵位他们划定了草场,每年赏赐了大量的财物,可是如今,他们仍然不满起来,生死存亡之际,既然那个汗王不能拯救他们么只能另寻它途了。
    而察哈尔部的叛乱,一下子让各部不满的情绪爆发开来尤其是靠近辽东的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五大部族,这五部早在林丹汗在位时期便是察哈尔部的铁杆拥戴者人击败林丹汗之后,为了压制察哈尔部这五大部族的大部分草场赐予了其他的王公,每年的赏赐也是最少的,察哈尔部又是他们曾经的盟主,如今额哲的使者分别抵达了五大部族,以额哲汗的名义要求他们起兵附从,五大部族毫不犹豫的掀起了反旗,联合了两万骑兵,直指辽东各亲满的蒙古部族和一些零散的满人部族。
    整个关外的局势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噶尔部、察哈尔部、朝鲜、日本四大叛军迅速的在连绵万里的关外极大的威慑了满人,犹如风卷残云一般,先是蒙古王公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打算起来,他们的处境已经极其不妙了,西有准噶尔部的侵袭,东有察哈尔部联盟的威胁,若是仍然跟着满人继续混下去,恐怕届时连尸骨都找不到,各部的王公开始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有的向西,有的向东,无非是选择谁是自己的主子罢了,准尔人兵力强盛,向他们降服可以免受兵灾,察哈尔人一直是蒙古共主,声名广播,根据以前的规矩,向他们降服总是顺理成章的。
    关外乱成了一锅粥,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站队,而对于辽东的满人来说,却无异于灭顶之灾,额哲汗恨透了满人,起兵时便立誓要杀尽满人,用满人的鲜血来洗刷皇太极强加给他身上的耻辱,因此,那些盛京城外的满人全部遭了殃,凡是被察哈尔人俘获的,尽都免不了杀身之祸,更令满人们心寒的是,那个康亲王杰书,眼看着城外的满人被一窜窜的屠戮,却仍旧龟缩在城里,无论如何也不出来。
    额哲围住盛京已经有了几天的功夫,杰书不出战,已让他很是烦躁,可是令他意想不得到的事,一支二十多人组成的使者队伍抵达了他的军中。
    使者
    多,有四子部、喀尔喀部、乌喇特部、苏尼特、阿巴这些都是漠南或是辽东蒙古部族的使者,足有十几个之多。
    使者们进入额哲地大帐之后。立即按着草原地规矩行礼:“伟大地额哲汗。我们千里迢迢地赶来。向新地汗王致意。”
    这一句话。已经说明了他们地来意。他们称呼额哲为汗。就已经表明了他们地立场。
    额哲已经到了中年。身体仍然硬朗。他不动声色地盯着每一个卑躬屈膝地使者。明知故问道:“说明你们地来意。”
    “察哈尔部一直是草原共主。伟大地林丹汗曾带领我们抵挡了几次外族地侵略。我们是来重新推举蒙古人地汗王地。”使者们七嘴八舌地道。其实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噶尔丹野心极大。许多部落也看不起这个乡下人。满人自身难保。已经不能再保护他们了。那么唯一地选择就是这个额哲。
    额哲脸上看不喜色:“我们地小鸡是来寻求鹰地保护了吗?”
    使者们一阵尴尬。不过草上永远都是强者为尊。如今博格达汗已经不能保护他们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找一颗大树乘凉呢?
    “伟大的额哲,我们只是遵从草原上的规矩罢了。”喀尔喀部的使者毫无愧色的站出来,行了个胸礼。
    额哲哈哈一笑:“好吧,欢之至,既然你们愿意寻求鹰的保护,那么在这之前,回去告诉你们的主人,让他们带着部族的勇士来到这里,证明给我看看,用满人的鲜血。”
    喀部使者脸色微微一阵尴尬,随后又道:“这恐怕不行,我们愿意为您做任何事,但是我们悖逆了满人的盟约已经是罪大恶极,因此,我们不愿意绞入辽东来。”
    各部的算盘是打的叮当作响的,现在关外风云变幻,满人虽然势微了,可是谁又能保证他们不能重新爬起来呢?谁也不会一棵树上吊死,既然如此,还是尽量保持中立的好,否则把人的得罪死了,被人连根拔起,那才是一个惨字。
    喀尔喀部者见额哲的脸色不好看,立即又道:“我们部族之中的勇士有许多被征调入关内,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对满人发动袭击,恐怕关内的勇士……”
    额哲挥了挥手:“好啦,我的小鸡们,既然你们愿意去学那些随风摇摆的小草,本汗也不怪你们,一切都得按草原上的规矩来不是吗?你们各自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让他们联手阻止准噶尔东进吧。”
    额哲虽然与准尔部联盟,但是对那些准噶尔部并不是没有防范,毕竟这群野蛮人是不讲道理的,让他们遵守信用恐怕比要一只小鸡翱翔九天之上还要困难,他的骨子里流淌着林丹汗的血液,一直认为只有察哈尔部才是草原共主,解决掉这些满人,他早晚都要回师西进,跟准噶尔人打个你死我活的。
    使者们纷纷行了礼,告退出账,现在草原大乱,让许多草原上的王公已失去了抉择的睿智,许多王公甚至一边仍旧向满人表忠心,一边又与尔丹眉来眼去,暗地里,说不准又派出使者向额哲臣服了,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三个巨头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可是旗帜鲜明的选择了哪一个都需要承担风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连蒙古人都不能例外,因此许多人只好三面讨好,以维持中立。
    额哲在盛京城下叫骂了几天之后,见杰书仍然雷打不动,可是盛京城城池实在过于高大,蒙古人原本就不善于攻城,额哲隐忍了这么年,也并非是个白痴,自然明白若是全力攻城,恐怕就是再多一倍的人数也一定能把盛京拿下,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他毫不犹豫的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