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263部分

永历大帝-第263部分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继贞眸间放光,不由得深深看了父亲一眼,方才父亲
    话虽说很是平常,却让王继贞看到了当年平西王吴王辅臣说的没有错,他是藩王,手掌着平凉铁骑镇守西北,而这些陇右骑兵无是西北的障碍,既然如此,不如趁着这一仗削弱他们,这平凉王,恐怕早晚要变成西北王了。
    “贞儿,你不是镇守平凉的吗?怎么?瞧你这身模样,似乎也是要随军?”王辅臣这才开始打量起儿子来,对于王继贞最近的表现,作为一个父亲,他是极为满意的,因此脸上的冷意不由得开始转暖。
    “请父亲成全。”王继贞直勾勾的望着王辅臣,满是希翼,原本王辅臣是希望王继贞留在平凉的,王继贞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可是骤然想起了一件事,便急匆匆的披甲策马而来。
    王继贞可是个明白人是父亲的长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平凉王的王世子,早晚有一天要继承王爵的,待父亲撒手人寰,这支平凉铁骑怎么办?单凭一个藩王的爵位要想镇住这群丘八简直就是笑话,唯一的办法只有设法融入进去,培养一批亲信,这才是王继贞的主因王继贞自幼跟着父亲转战千里,接着又被送去了北京城,明里是朝廷要照顾‘功勋子弟’,说到底,不过是个质子的身份,这样尴尬的处境已将王继贞磨砺的很是圆滑,做起事来面面俱到,心里玲珑之极。
    王辅臣略略想了想后颌首捋须:“让你见见血也好,你暂时编入亲军营吧。”……………………………………………………………………………………………………………………………………………………
    西北、江北一带兵秣马,在辽东,却是翻江倒海整个辽东已全然乱成了一锅粥,尤其是盛京城下,紧闭的城门外,一支骑兵陡然自地平线上出来,随后越来越近,城头的清军不需要细看明白,察哈尔人已经杀来了。这几天来骑营、锐健营的败兵纷纷入城,已经让盛京的清军明白盛京与叛军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障碍,只要叛军与倭人愿意是随时在一日一夜的功夫内进抵盛京城下,因此,整个盛京除了人心惶惶之外,守军也开始进入了战备状态,四座大门纷纷紧闭,任何人不许进出,城内少的可怜的清兵自然是不够守城的,杰书又下令在城内征募满人,毕竟这些人与盛京城休戚与共,只要叛军攻来,谁也别想幸免,因此被编入守军的健壮满人倒是不少,足足有七千余人,再加上清军,勉强凑够了一万五千人分守在四座城墙上。
    “铛铛…铛铛……”城楼上的钟鼓起,城内原本紧张的气氛显得更加紧张起来,就连亲自穿着铠甲巡城的杰书,也立即带着一干家奴和亲兵匆匆的往东城城楼赶,骁骑营几乎全军覆没、锐健营大败而归,裕亲王福全生死未明,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让杰书感到了前途无望,在这种情绪之下,面对城内数十万惶惶然的满人,杰书只能硬着头皮守城,到了这个时候,就算要逃也来不及了,城内的满人百姓太多,若是向关内逃,这一路上的妇孺不知有什么,只要蒙古人轻骑追击,恐怕不用到关内,所有的人都别想活命。
    杰书登上了楼,立即看到城下乌压压的骑兵来回纵横,马蹄扬起的雪泥四溅,旗号上,正是察哈尔的标志,他无力的扶着墙垛,在漫天飘雪中竟不觉得冷,而后长叹了口气,该来的总算是来了,既然如此,他杰书已经没有了退路,要想活下去,只能硬着头皮一战。
    “王爷,这只是察哈尔人的先锋,人不多五千,是否开城让将士们冲杀一阵?”一名佐领始终随扈在康亲王身侧,他原本是骁骑营的佐领,倒不是有闲工夫,而是他的部下早已战死的七七八八,好好的一个佐领成了光头司令,好不容易逃得了性命,杰书又不能免了他的职,只能在身畔随时听用。
    杰书摇了摇头:“不可,传令,:守城池,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来。”杰书的信心早已崩溃了,是以不再冒险,宁愿死守。
    佐领由得有些可惜,城内可战的骑兵还有八千余人,若是一鼓作气杀出去,一个时辰就将这些长途跋涉而来筋疲力尽的察哈尔人先锋骑兵扫个干净,胜了第一仗,至少能挽救些局势,更能鼓舞些城内的士气。
    杰书剥下附在墙垛上一块冰坨,攥了攥手,不再说话,只是望着城下的察哈尔人沉思,身边的近卫亲兵都是大气不敢出,此时天气是冷的,城墙上结着不知多少冰坨,覆盖着多少积雪,就连满人们的心,也是冷的。
    没有救了,整个盛京城差不多成了空城,五大营的兵力被打残了两个,还有三个,其中两个还在千里之外的山海关,一个在数百里地的鸭绿江一带,被朝鲜人纠缠着,恐怕,能活下去的日子不多了。
    城下的察哈尔
    疲惫,士气却是极高多人呼喝着骑着快马绕到》策马狂奔,一边取出弓箭向城上漫射,这样的射法自然是命中率极低的,而且仰射过去甚至连数丈高的城头都不一定上的去,只不过是察哈尔人明显不是想要射杀城墙上的清军只不过挑衅罢了,每射一箭,立即便传来一阵哄笑声,有人用蒙古语指着城头大喊:“满狗来与察哈尔的勇士决战。”
    杰书立即被几个亲兵拉离了城垛,可是城上架设的火炮和弓箭手并没有回击,这是杰书仓促之间下的命令,城内的火药和剪支并不充足,如无必要,若不是叛军真正攻城杰书并不想浪费。
    曾几何时,意气风发的满人策马扬鞭,号称以十三副铠甲、部众三十人起兵鹿辽东,降服蒙古各部,踏破山海关一举踏平天下,何等的雄壮可是如今,却只能龟缩在城墙里,眼睁睁的看着城下的察哈尔人肆意挑衅,就如当年驻守辽东一线的明军一样,只不过物是人非,满人被无情的命运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察哈尔人见城头上的清军仍然没有动静发大胆起来,有人甚至策马在城墙之下狂奔杰书这才下令放箭,随着一阵箭雨落下奔的蒙古人倒是没有人中箭落马,毕竟要射中一个快速移动的目标是极难的过也让察哈尔人不由得收起了挑之心,逐渐开始撤离城下。
    风雪中,城头上的清兵们似乎颇有些悲壮,飘扬的鹅毛大雪中,一个个满人的眼眸中露出的尽是悲凉之意,当年满人不过万,过万无人敌的满人不见了,他们的后代,仿佛并不比其他人更加彪勇,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在美酒佳肴、锦衣玉食的催腐下,他们或许只记得如何吹嘘祖宗的功绩,却忘了祖先们的功绩是用血肉和战刀拼杀出来的。
    “传令,调其余各墙的人马过来,加固东城,让大家吃饱喝足,做好准备吧。”杰书一脸颓然,他并非是懦弱的人,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明白,现如今,他已无力回天了,他是亲王,不管是汉人还是倭人、察哈尔人都不会放过他的,就算是逃得了性命,他受皇上之托,固守辽东祖地,如今却全数落入了贼手,五大营折损了一半,这个罪,他也担当不起,所有的路都已经封死,唯一的法子便是在这盛京城内殉国而死,至少人死之后,这忧心烦恼的事也就过眼云烟了,因此,虽然他没有了信心,可是却已打定了坚守的决心,至少在临死之前,尽上一份心力,就算是死了,也可以阖眼了。
    “喳!”先头说话的佐领打了千,立即去了。
    身边的几个兵将杰书围拢,不但给他搬来了张梨木椅,还给他送了一个手炉,就在这城楼上,杰书又陷入了沉思。
    “快看!”城墙上有清兵不知发现了么,大叫一声,惊起了许多惴惴不安的人引颈往城外看,杰书坐在城楼里,距离城垛和女墙太远,自然是看不到的,立即拉回心思,庄肃的道:“又怎么了?”他强自镇定,握住暖炉的手却不由得抖了抖,不用说,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回禀王爷,察哈尔的后队马到了。”一个清兵匆匆过来见礼回禀。
    “知道,下去吧。”杰书摆了摆手,这个消息还不算太坏,察哈尔人的先锋到了,后队自然也是早晚要到的,关于这一点,他早有准备,只不过微不可闻的松了口气,若是方才听了那个佐领的建议出击,察哈尔人的后队就在路途上,离盛京并不远,打到了一半,突然掩杀而来,那可就真真万劫不复了。
    “你们都不要站在这里,城去吧。”杰书看着环绕在自己四周的戈什哈,眉宇间有些不喜,察哈尔人的后队一到,该是攻城的时候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抖擞了精神。
    可是等了半晌,城下的察哈尔人似乎并没有攻城的意思,甚至在数理之外,这些人纷纷下马,开始扎起营来,说实在的,刚刚抵达的额哲汗还真没有攻城的兴趣,他的身后便是正在步行赶来的倭人,还有拉着火炮的明兵,用骑兵去攻城,除非是没有办法,他才没有用的兴趣呢。
    额哲的举动让杰书更加忧心起来,他原本还想仗着城墙的优势与察哈尔人打一仗,可谁知人家并不让他如愿,而且察哈尔人并不心急的动向表明,他们还留着后手,这个后手杰书不难想到,自然是那人数恐怖的倭人以及拥有大量火器的明军了。
    ………………………………………………………………………………………………………………………………………………
    今天又是五千字一章,没有分两章发,主要是最近有点事,不好意思了诸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五百一十四章:坐地分赃
    到消息在盛京城内传遍,在盛京通往关内的城门口,了许多的满人,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带着家什,立即出城,到关内去,投奔亲戚。这本书他们才不管在这雪原上若是蒙古人的骑兵赶上会造成什么后果的,谁都知道,要想活命,就绝对不能留在这该死的城里。
    这一边人潮汹涌的要求打开城门,而另一边的西门守备无动于衷,只能派城丁弹压,可是哪里弹压的住,打包了家什的满人越来越多,无论如何也要出城,整个西城乱成了一锅粥,其实这也怪不得这些人,谁都知道,察哈尔人与倭人比汉人还要可恨,汉人或许只杀青壮,其余的最多配为奴,而这些察哈尔人与倭人烧杀劫掠可谓是心狠手辣,城池一旦攻破,这里的满人谁也别想活下去,在求生的支配下,人群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
    “一群蠢货。”西城守备肺都要气炸了,这些愚蠢的人根本不知道出城既是送死,更不知道,一旦打开城门,蒙古人的斥候一旦侦知,定然会派出骑兵绕城而来,一举破城,不管如何,这城门是绝对不能开的,否则要害死的不是这些贪生怕死的满人,所有人都要遭殃。守备拔出腰间的佩刀,咬牙切齿的对身边的城丁大吼:“胆敢闹事的,一律格杀勿论。”
    “喳。”城丁们也火了,他们原本还是一肚子的胆颤心惊,可是面对这些更加贪生怕死的满眷,满腔的畏惧化作了怒火,弟兄们在这里拿着命去守城,你们不上城助战倒好,竟在这里捣乱,立即便有人开始亮出了刀枪,只是毕竟不敢真刺虚晃几下,立时伤了几个人,人群这才渐渐向后退却了一些。
    “库雅喇,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下令行凶,好,好,有本事,便来刺刺爷。”有人开始鼓噪起来,盛京城中可不止是寻常的满人居住,达官显贵可不比北京城里的少事实上,越是大户或是爵位高的满人,越是惜命,这些人可都不是好惹的,他们也要跑都拦不住,现在喊话的正是一个一等镇国将军,满人建立统治之后,开始大肆封爵,什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奉国将军、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什么的比狗还多,其中除了宗室的品级之外,外姓的满人自然是这一等镇国将军算是较大的爵位了这人长得干瘦,手底下一干奴才在他的身后套着一溜儿车马,他穿着狐裘褂子,排众而出,怒目而视着城头上的守备上的城丁反而不敢拿他,只因为这人腰间系着一根蓝带子。
    满人对衣饰的卑管理的极严说这腰带,其中便下了定制皇上用的是明黄色,宗室子弟用的是金黄色外姓的爵位则只能佩戴蓝色,再低等的官员便是藏青色了,任何人若是敢违制,都是死罪,而眼前这个干瘦的人瞧着衣饰便知道不是简单的人了,寻常的城丁哪敢动他?
    守备眯着眼扶着城垛看辅国将军一眼,不由得有些丧气,这人正是他的主子,正蓝旗的甲喇,正是这个守备的主子,虽说这个主子没有任何官职,可是这爵位还有正蓝旗中的地位,都足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扬起鞭子当场抽他一顿了,恐怕他连一个屁都不敢放,否则闹到了正蓝旗旗主那里,少不得是一顿狠狠的鞭子甚至脑袋保得住保不住都是个问题,八旗对以下犯上,以奴欺主的惩罚极其严厉,守备方才还是一脸肃然,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却忍不住遥遥对着城下的主子打了个千:“奴才好些天没给主子问安了,主子近来可好?”
    原本肃然场面一下子又鼓噪起来,大家看到这守备原来是个花架子,自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又有许多人往紧闭的门洞方向冲,那辅国将军见状,更加不可一世起来:“有你这样的奴才,爷什么时候好过?快快开城,放人出去,否则爷的鞭子可是不长眼的。这本书”
    守备立即为难起来,门是绝对不开的,可是这主子的命令他也不敢违背,否则这大庭广众之下,堂堂一城守备,被人扬着鞭子抽的哇哇叫,岂不是笑话。
    在守备危难之际,一个沉重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传令,谁若是敢城门让一人出去,立即斩,谁若是敢闹事,就地斩了。”
    众人循着声音去。只看到在人潮汹涌地背后巷子。康亲王杰书一脸怒意地在几十个亲兵地护持下勒马过来。城头上地守备这才松了口气。而城下地满人不由得哑口无言。康亲王杰书总督辽东事物。有生杀多予地大权。就算是一个贝子在这里闹事。他也能就地办了。更遑论是个辅国将军。
    杰书勒过去。围堵在城门附近地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