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105部分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05部分

小说: 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罪该万死,请皇上赐罪”罗明吓的连忙跪倒在地
    关绪清转过头,没有理睬罗明,继续对孙世雄说道:“我大清自开国以来,圣祖、高宗皇帝均数次下江南,了解国计民生虽然始终强调不要扰民,但是各地督抚均以护驾的名义扰民,是劳民伤财如今,我大清连年战乱,也没有多余的银子让各地为朕建造行宫所以就一切从简了,你也不要麻烦了,办好你自己的差事,不要管朕了朕说不准哪天就离开杭州了”
    “皇上爱民如子,是百姓的福气啊可是皇上乃万金之躯,岂能有一点闪失既然皇上已巡幸杭州,不如由臣陪同皇上巡视杭州”孙世雄不急不慢的说道
    关绪清笑了笑,像是满意孙世雄所说的话又像是带些责备的说道:“有你陪同朕,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在你面前的这两位,一个是我大清第一师师长罗明,另一个就是你刚刚说的冯相华冯将军你区区知府竟然敢在关公面前耍起大刀来了”
    孙世雄急忙说道:“臣不敢,罗师长、冯将军都是经过大小数百场的战斗洗礼,从弹雨和血泊中走出来的臣一介书生岂敢跟两位将军比肩,只是臣有幸识得圣颜希望能经常听到皇上的教诲,将来能把杭州治理的好”
    “好,你带着这些人都回去朕在杭州的消息也不要散播出去,明日朕来你的衙门看看你是如何管理这一方百姓的”关绪清转过头看到还跪在地上的罗明说道:“你也别跪着了,赶紧起来让你这个师长当个警卫团长也真够难为你的了”
    罗明谢恩后,站起身来站在关绪清的身后,眼睛死死的盯着孙世雄
    “喳,臣告退”孙世雄又磕了个头之后匆匆离去
    “嗯?徐师长怎么还不走?”关绪清看到徐邦道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
    “皇上,臣留下来确保皇上安全”徐邦道坚定的说道
    “不用了,你跪安朕这里有御林军、警卫团数千之众安全的很,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因为朕把正事耽误了”关绪清不容置疑的说道
    “喳,臣告退”徐邦道很不情愿的带着部队离开了
    关绪清看了看身后的那些人,冷冷的说道:“走,咱们也回去了”
    “喳”众人齐呼
    虽然关绪清在杭州的行动自认为是相当秘密的,但是仍然让人轻而易举的发现了下次一定只带两三个人出门,人一多目标就大了
    过了一日之后,关绪清来到了杭州知府的衙门口在孙世雄的关照下,关绪清等人顺利的进入了衙门内堂由于如今太平盛世少有纠纷,另外今年的税收也早已收足上缴孙知府倒也十分悠闲
    “朕从郑州而来,那里的百姓日子相当难过温饱都成问题,郑州水灾之后,连周围的几个地方也都受到了牵连,比如开封府知府就自掏腰包安排难民的吃饭问题,整天忙的焦头烂额哪里有你这么清闲啊”关绪清坐在一把躺椅上,对着眼前的孙世雄说道
    “皇上,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孙世雄犹豫了半天,终于咬了咬嘴唇之后问道
    “说啊,有什么事不能说啊?”关绪清说道
    “黄河决堤不能一味的提高河堤,臣认为此时征集民夫夯土筑堤,将黄河南岸近淮之堤依东延长二三里,淮水近河之堤亦往东弯曲,使黄水不能倒灌入淮,当可缓解些时日与此同时,严令河道诸臣治其源臣料想往来几十里水流甚缓,且水道曲折,必须加深河底……”孙世雄滔滔不绝的说着
    “朕亦有此一想”关绪清兴奋地站起身,急转了两圈,道:“不仅要深挖河底,还需在几个弯处改直道,河直则水流急,水流急则泥沙自刷而河深如河底渐深,则洪泽湖之水渐出,七州县之水患也可以渐息启,即刻发电给于成龙、桑额、徐廷玺,着三人从委效力人等筑堤并开浚下河海口”
    “喳”梁启急忙接旨后匆匆离去
    关绪清刚想说话,只听到风风火火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致近,紧接着就是门外与侍卫的争吵声……
    “皇上恕罪,定是犬子知晓皇上驾临想一睹圣颜还请皇上赐罪”孙世雄说道
    关绪清听后哈哈大笑道:“你儿子朕见过了,要不是朕的侍卫身手敏捷朕恐怕已经遭你儿子毒手了”
    “犬子年幼无知,还请皇上赐罪”孙世雄跪倒在地说道
    “行了,别跪着了让你儿子进来朕倒要看看他找朕是不是还想打朕啊?”关绪清开起了玩笑
    孙世雄起身走到门口,跟门口侍卫沟通之后带着儿子走到关绪清面前
    “臣,孙英杰参见皇上”那少年跪倒在地道
    “你只是民,还不是臣呢”关绪清冷冷的说道
    “额……,草民孙英杰……参……见皇上”孙英杰脸色苍白,有点口吃的说道
    “平身,怎么了?上次没有打到朕,还想来试试朕侍卫的本领吗?”关绪清轻描淡写的说着,身边的霍元甲有意无意的往前挪了一步
    “草民不敢,还望皇上看在草民年少无知的份上,原谅之前的鲁莽草民听闻皇上驾临寒舍,有一事特请皇上伏允”孙英杰仍然跪倒在地,并没有起身
    “哦?什么事情?说来听听”关绪清疑惑的看着孙世雄说道
第二百零三章 汉中之乱
    “草民早年曾留学西洋,深知富国必先强兵的道理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羡慕那些效命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可惜,我屡次申请不是被父亲从中阻拦就是部队嫌我没有受过军校教育,就是不愿收下我今日草民斗胆提出希望皇上能让我加入大清陆军,成为一个普通的士兵,我就心满意足了”孙英杰诚恳的说道
    “放肆”孙世雄立刻大骂道,但是即刻意识到什么转身对关绪清轻声的说道:“皇上,犬子年幼无知,竟不懂学以致用,整天想着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然荒废了在西洋的三年所学,还望皇上明察”
    孙英杰听后,虽没有出声反驳但不满的情绪却在其脸庞中表露无疑关绪清看着年少轻狂,却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的孙英杰,心中对其大加赞赏
    “你在西洋三年都学了些什么啊?”关绪清没有理会孙世雄,对仍然跪倒在地的孙英杰问道
    “尽是些无用的机械原理及空气动力,这些技术我大清在购入了德国的器械之后早以掌握何况,我本对其没有兴趣,父亲强迫我学,我也不能领悟其精髓啊”孙英杰嘟着嘴说道
    关绪清听完忍不住大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朕正在秘密组建一支部队,性质嘛暂时还跟你们说不清楚,但是正需要对机械精通的人来*作将来,你要成为我大清的雄鹰,在空中展翅高飞”
    孙家父子二人听完皆楞在原地,根本无法理解皇上所说的是什么部队但是孙英杰听皇上的意思是已然同意自己加入部队了,当下像怕关绪清后悔似的急忙答道:“谢皇上隆恩”
    “起来,赶紧去收拾收拾明天朕就派人护送你去京城”关绪清高兴的说着
    “皇上,犬子未受过军校教育,恐怕……”孙世雄不无担忧的说道
    还没有等他说完,关绪清便打断道:“这有什么关系?中法之战前,朕的部队中受过军校教育的有几个人?不是照样把法国鬼子打跑了吗?再说,这支部队的组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去了京城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可以去黑龙江军官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嘛”
    “喳”孙世雄再无异议
    此时的孙英杰不再像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像是一个三岁的顽童高兴的拍起手来,甚至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穿上真正军装后的样子了
    “谢皇上,谢皇上皇上万岁……皇上万岁……”孙英杰手舞足蹈道
    本想再力阻自己儿子从军的孙世雄在此时也彻底放弃了,虽然心中对自己儿子一百万个不放心,但是见到他现在如此的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
    是啊,为人父母的自己的孩子高兴自己也就满足了,孩子的路还得由他自己去走在当时社会发展迅的时期,两代人的代沟开始逐渐产生了这就是社会的发展当然社会如此高的发展,大清才能快的强大起来
    虽然莱特兄弟在疆的飞机研制工作才开了个头,谈不上什么组建大清空军但是关绪清此时已经在着手收纳、观察有天赋的飞行员了
    好在飞机还没有研制成功,还有时间可以让这个刚刚从国外回来的孩子受点军事教育简单的说,也就是给这个家伙洗洗脑,手里掌握着军权的人都得保证百分之百的对自己忠心,只有这样大权才不至于旁落历史上伟大的**就曾今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可是在离杭州几千里外的古城陕西省汉中府,汉中镇驻防的西北集团军第十六师师长江朝宗今年刚好三十五岁,这天正是他三十五岁的生日以三十五岁这样的年纪做到少将师长,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就算是如今西北集团军大将军聂士诚在发迹前也不过是太原镇总兵调任的直隶提督,但是聂士诚在担任提督之时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而他在三十四岁上便因随刘铭传抗法有功,而后又在对俄反击战中屡立军功,在兵制改革时被提拔成少将师长坦白说,以他这样的资历之后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指望的
    但是这些天,他脸上却从来没有断过一个愁字,眉头深锁,使得原本身材就不算魁梧的他看上去有些萎靡不振,全然不像一个少年得志的将军
    今天他这个生日,他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坐席上俨然坐着前些年调任陕西布政使的张月年、陕西按察使李友荣、驻防西安、铜川、运城、安康、宝鸡等地的第二十八师、第三十九师,旅以上级军官可以说,除了陕西巡抚陆泰之外,整个陕西的军政官员都齐聚一堂
    “江师长,您少年得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来来来,老夫敬你一杯”
    说话的是去年调任的陕西布政使张月年,此人拍马奉承可谓一绝在光绪登基前是慈禧的心腹大臣,曾经已经荣任云南巡抚可是在慈禧倒台之后,关绪清着手准备在越南与法国人大战,把这个云南巡抚撤换了而张月年却一直以为自己是慈禧的人,皇上心狠手辣的雷霆手段自己是见识过的,便连忙上奏以祖母去世为由,回家丁尤等看清朝廷形势之后,又通过醇亲王的关系,得以付出担任河南盐道,去年才调任了陕西布政使
    “唉,张大人汉中府辖下的洋县如今正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禾苗大多枯死,全县几近颗粒无收,得赶紧向朝廷报灾啊不然拖的久的恐怕有乱啊”江朝宗焦急的说道
    “呵呵,这正是我等前来的原因如今皇上正巡幸江南,向朝廷报灾恐怕会惊扰到皇上,扫了他老人家的雅兴,我等就是死罪啊”张月年淡定的说道
    此时李友荣说道:“张大人不愧老臣谋国啊,所虑周详依我看来,如今最重要的是出动军队防止百姓乘乱造反另外,把灾情一定要掩饰好了等皇上回京之后再报朝廷”
    “不可,皇上何时回京?你们可知道?皇上一天不回,我等一天就不报吗?这样的话,这一县百姓就全完了”江朝宗跳了起来
    此时洋县知县站了起来说道:“江大人此言差矣,此时大旱还不至于造成百姓大量饿死,只是日子过的困难点而已只要不死人,咱们能拖一天是一天,等皇上回京之后便可上报朝廷,如此,你、我大家都是大功一件啊”
    这个叫王成的知县是进士出生外放知县,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办起民政来却是眼高手低,眼见灾民们已经聚集情愿,不知疏散反而来到这里请江师长调兵弹压,捕拿为首着杖责收监
    “我算是明白了,你们今天来是来问我拿兵权的?”江朝宗此时算是明白了
    “哈哈,部队是你江师长的吗?放肆是朝廷的,是皇上的皇上一句话就可以把你的部队收回去,我等同是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尽忠谈的上谁收谁的兵权吗?”张月年板着脸说道
    “我要是不交呢?”江朝宗此时终于明白了,他们只是以弹压乱民为借口来抢自己的兵权,他们难道真的不怕死吗?如今皇上施行仁政,天下太平,军容鼎盛别说是他们手上的几个师,就算英国人来打,也未必就能战胜大清的百万雄狮和几十万吨的巨轮
    “呵呵,陕西境内不是只有你一个师的”任的第三十九师师长倪聪强压着怒气说道
    “倪将军不要动怒,我再来劝劝江师长”张月年假惺惺的做起好人来了,“江师长,咱们同朝为官有什么时不好商量呢,不妨坦白告诉你,如今疆、青海、甘肃、陕西等几个省都已经在我等手中,只要咱们主子一声令下大清西北半壁江山便可传檄而定”
    “张大人,如今天下太平你们想干嘛?”江朝宗把手中的酒杯扔在了地上,愤怒的说道虽然他隐约感觉最近一年自己的管辖内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人事、军事调动,自己的几个亲信旅长被莫名其妙的调走就连预备兵都换了好几批
    “哼,你看看我们这个皇上整个东南地区的都吃好的,穿好的咱们西北呢?到处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咱们是为民请愿,你懂吗?江师长,你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倪聪也是百战余生之人,脾气火爆的很
    “这……”江朝宗一时无语
第二百零四章 痛苦的抉择
    虽然江朝宗知道,这只是某些有封疆裂土野心的政客找的借口而已如果正如张月年所说,那么整个西北集团军都已经落入他们手中了?那么老帅聂士诚就是他们所说的主子?
    不对,不对如果他是这次行动的主使人,那么完全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把自己调防还个亲近的手下来镇守汉中便可,何必找这么多人,又是威*,又是利诱呢?
    可是,如果不是他那又会是谁呢?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节制一个集团军?坦率的说,虽然军队重整编之后聂将军的西北集团军有了许多的部队加入但是老帅的威信和手中那数十万嫡系部队还是震得住那些兵蛋子的
    还没有等江朝宗想明白,张月年那阴阳怪调的声音再次在他的耳边响起
    “呵呵,江师长您所镇守的汉中乃是军事要地,如果咱们主子一声令下您的部队可是首当其冲会遇到朝廷部队的攻击,所以相当重要倪师长和林师长是咱们主子特意调过来协同防守的”
    江朝宗一愣,急忙询问道:“张大人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