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356部分

大宋权相-第356部分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士兵整齐的脚步声,震得群山回响,回荡不休。从天空鸟俯下看,朱红色的宋军旗帜象一条矫健的赤龙,盘旋在蜀中狭窄的山道之上,又象一条奔腾的红色河流,汹涌扑向北面水西岸的箭滩渡。
    箭滩渡,之所以被称为渡,只因为他是连接四川盆地中部东西交通的关键渡口;同时箭滩渡也是四川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和遂宁府治所在,说他是四川腹地中南面的肚脐咽喉也毫不为过,当年蒙古大将纽就是这里击败了还是宋将的刘整占领箭滩渡,这才切断了重庆和成都最近地水陆联系,继而攻占成都、绵阳和简州等地,占据四川半壁江山。仿佛是上天注定要历史重演一般,并不清楚这段历史地贾老贼在放出一系列真真假假的**烟雾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变虚兵为实军,将箭滩渡列为了收复四川的第一个突破口。
    本以为是兵的宋军王坚部忽然变虚为实,全面攻打箭滩渡,自然早有斥候飞报蒙古军守将夹谷龙古带和田雄,二将惊讶之余,赶紧一起赶到遂宁城上指挥防御。这些年来为了防备宋军反扑,忽必烈军早在箭滩渡渡口处修有一座三面环水的军事堡垒,夹谷龙古带和田雄又对其进行了修缮加固,使之与西北面的遂宁城呈犄角之势,紧紧扼住遂宁南北东西的交通大道,其重要意义甚至还超过治府遂宁府。所以稍作商量后,夹谷龙古带决定让田雄守遂宁城,自己则亲自带兵去增援箭滩渡堡垒,以便遥相呼应。
    蒙古军的部队刚刚调动完毕,三十里外的宋军队伍已经扑到面前,在箭滩渡南面的开阔地带摆下阵势。很明显,宋军也清楚要夺遂宁府必先破箭滩渡,便命一名使者手打白旗至箭滩渡堡垒下招降,不想夹谷龙古带却连废话都懒得多说一句,直接一箭将宋军使者射伤,宋军主将王坚勃然大怒,立命宋军开始攻堡。
    高近三丈地箭滩渡堡垒是修筑在水江边的一片石滩之上,三面环水,只有西门可以进兵,但道路狭窄,难以将兵力展开。
    如果换以往的宋军战术,必然是将军队分队轮流攻打,先填平箭滩渡堡垒西门下的护堡壕沟,再以云梯攻堡——可这次宋军却选择了一个令蒙古军摸不着头脑地战术。大约五百多名宋军士兵首先出阵,手里拿的却不攻堡必须地弓箭、刀枪和云梯等武器,而是一把把锄头、撮箕和长盾。冲到距离堡墙三百步的神臂弓射程之外后,宋军士兵立即挥动锄头开始挖掘壕沟,一边挖出一人深的壕沟,一面用盾牌遮盖沟顶,预防蒙古军用神臂弓和床子弩等武器射击沟底。同时后方又奔来两千弩兵,在壕沟后方摆出弩阵,预防蒙古军出堡冲杀。
    见此情景,还打主意准备在堡墙上好好教训一番宋军的夹谷龙古带大惑不解,便向副将旦只儿问道:“宋蛮子是在搞什么?打算挖地道攻打我们的堡垒?可挖这么浅的地道又有什么用?”旦只儿茫然摇头,答道:“不知道啊,我打了二十年地仗了,还从来没见这样的攻城法?”其他蒙古将领也是纷纷摇头,不知道宋军在搞什么鬼名堂。
    蒙古军众人神疑鬼地时候。宋军壕沟已经越挖越长。因为四川是山地形。箭滩渡虽然位于盆地中部地面下也有大量巨石存在。但宋军将士并不气馁。碰到难以搬运地大石就挖掘绕开。壕沟仍然在顽强地向箭滩渡堡垒逼近。夹谷龙古带虽然不清楚宋军到底干什么。但也明白宋军此举肯定大有深意。便果断命令道:“出堡。杀敌!”
    “呜——!”这回轮到蒙古军吹响号角。吊桥轰然落地。两千蒙古士兵举着长盾。快步冲出城堡。列队杀向正在挖掘壕沟地宋军士兵。正在三百外地宋军弩阵令旗一挥。一排排弩箭整齐飞出——宋军地神臂弓弩阵在箭镞充足地情况下连蒙古铁骑都不怕。更何况蒙古步兵地冲击?只见宋军弩兵起伏默契。前后中排轮流装弩发射。闪烁着金属光泽地弩箭呼啸而出。象雨点冰雹一般笔直射向箭滩渡堡门。穿透力堪比子弹地箭头射在蒙古军木制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地脆响。蒙古军开始还能靠着长盾保护身体。不过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神臂弓弩箭强劲地穿透力也越来越大。终于有那么一支弩箭穿过已经插满弩箭地盾牌。射入持盾敌兵地身体。血肉飞溅间。长盾兵惨叫着倒下。蒙古军长盾阵立即出现了一个破绽。不等后面地蒙古长盾手补上。宋军地神臂弓弩箭又已经呼啸而来。狠狠扎入失去盾牌保护地蒙古军士兵身体。惨叫声顿时在蒙古军队伍中络绎不绝地响起。而训练有素地宋军弩手神情漠然。只是不停地装上弩箭。板开绞索。透过望山将弩箭发射出去。箭雨如注。蒙古士兵身在雨中。
    “夹谷将军。要不我们发信号。让遂宁城出击?”步兵出击不利。一名副将便向夹谷龙古带建议向西北方地遂宁城守军求援——战前遂宁城和箭滩渡堡垒已有约定。箭滩渡这边只要一点狼烟。遂宁城地骑兵立即出击。攻打宋军侧翼。夹谷龙古带没好气地瞪了那副将一眼。懒得理他。旦只儿则向同僚解释道:“现在还没是时候。宋蛮子还没开始正式攻堡。侧翼准备充分。遂宁地骑兵现在出击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鸣金收兵。”盘算良久后。夹谷龙古带最终还是决定让出击地队伍退回堡内——不退也没办法。宋军地神臂弓弩阵实在太厉害了。除非能从两翼或者背后攻打。否则正面攻打换成谁都没把握。只会把本就不多地兵力白白
    看着出击军队扔下三百多具尸体狼狈不堪地退回堡竟然没有乘机追击。夹谷龙古带咬了咬牙。心说。“狗蛮子。竟然不乘胜追击。你们就那么有把握能攻破我这个箭滩堡?我倒要看看。你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
    “王大人,我们前面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同样迷惑不解的还有宋军自己人,至少前不久才从云安赶回重庆参战地屯达就对宋军前锋的举动摸不着头脑。屯达忍不住向王坚问道:“王大人,我们怎么还不开始攻城?挖那些水沟有什么用?”
    王坚一耸肩膀,指着文天祥说道:“问他,他受贾平章之托,要拿箭滩堡试验一种新的攻坚战术,如果能成功,我们可以减少许多损失;如果不行,我们再采取强攻战术也还来得及。”
    屯达又将惑的目光转向文天祥时,文天祥微笑答道:“屯将军莫慌,恩师给了我们三天时间,你就耐心等着看好吧。”话虽如此,文天祥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心说那种战术究竟有没有用?如果没用,我们两淮军可就要在四川军面前丢光面子了。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宋军始终没有向严阵以待的箭滩堡发起正面攻击,只是不停地挖掘壕沟,挖,再挖,通过可以避箭的壕沟不断逼近箭滩堡。而夹谷龙古带也放弃了硬碰宋军弩阵的打算,沉住气仔细观察,等待宋军主动发起攻击,再给素来以攻坚力量薄弱著称的宋军队伍迎头痛击。终于,宋军挖掘的壕沟逼近了距离箭滩堡仅有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宋军工兵立即向前,开始向左右挖掘,并迅速挖出一条长约两百多步地横向壕沟。
    壕沟挖成,工兵飞报王坚和文天祥等人,文天祥闻言大喜,向王坚请命道:“王将军,差不多可以动手了,请你下令开始吧。——对了,还有西北方向的防御,也请王将军进行加强,预防箭滩堡地鞑子向遂宁城求援。”
    “好,那你就去指挥火器队。”王坚点点头,又向长子王安节吩咐道:“安节,你领两千兵至西北,再摆一个叠阵加强防御,预防鞑子骑兵冲击我军侧翼。”王安节匆匆领命而去,文天祥也离开指挥台,指挥一支两淮宋军出列,背着一些大铁管子和大量又粗又长的巨箭冲向壕沟。
    “快,快,快。”第一次指挥纯火器部队作战,文天祥难免有些紧张,催促队伍地声音也急了一些。还好这一支大约六百人的宋军火器队都是从精锐士兵中仔细挑选出来地——贾老贼可不想出现宋军士兵带着火器投敌的丑闻,训练十分严格,身负重物快速奔跑间队伍丝毫不乱,只用了两柱香多点时间就沿着刚刚挖好的壕沟部署到位,将一百门没良心炮、掷弹筒和迫击炮的杂交产物按角度安装到位,又支上三角固定架。
    “装药!”文天祥一声低喝,周围士兵一边复述命令,一边迅速将标准化生产的药包装入弹筒,并将导火线安好。很快的,各队士兵就从两翼把消息通过口头复述传递回来,“装药完毕。”“装药完毕。”
    “引线一尺二寸,装弹。”得到火器工匠指点后,文天祥又将新的命令传达出去,宋军炮手依令而行,将长达一尺五寸的引线扯出三寸剪去,迅速装入炮筒……
    ……
    一百五十步相当于两百三十米左右,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夹谷龙古带站在箭滩堡上伸长了脖子看,却最多只能看到宋军士兵在壕沟里鼓捣一些铁家伙,其他的看得并不清楚。夹谷龙古带又是惑又是担心,忍不住说道:“宋蛮子又在搞什么鬼名堂?既然来打箭滩堡,为什么到现在还开始攻城?反倒在地下挖什么水沟?”
    “将军,宋蛮子上来了!”旦只儿吼了起来。夹谷龙古带抬头一看,果然看到远处的宋军又有步兵队伍出阵集结,其中还有许多士兵抬着云梯,摆出攻打堡垒的正规战术架势。夹谷龙古带立即松了口气,心说真刀真枪来倒好,起码不用象刚才那么提心吊胆。想到这里,夹谷龙古带吼道:“全军听令,各就各位,准备作战。”
    “轰!”堡下忽然发出的巨响打断了蒙古军众将的答令声音。不等夹谷龙古带和旦只儿等蒙古将领回过神来,新的巨响又已经接二连三传来,轰隆轰隆好象打雷。夹谷龙古带迅速把目光转到声音出来的方向时,立即惊讶的看到一根根粗大的筒状物体,在五丈多高的天空中飞舞着、翻滚着、呼啸着,划出一道道恐怖的轨迹,然后密密麻麻地坠落下来,劈头盖脑地砸向箭滩堡堡墙……
    “将军,小心。”好几个亲兵同时扑上来,把夹谷龙古带死死的压在堡墙上——这些亲兵虽然是出于忠心,却也坑苦了夹谷龙古带。不等夹谷龙古带再考虑什么,新的巨响已经在他的前后左右响起,因为被亲兵用身体压住了头脸要害,夹谷龙古带看不到外面的情形,只能听到身边响起一阵一阵的巨响,震得耳膜嗡嗡作响,到后来干脆连嗡嗡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同时地面在不断颤抖,不断拍打夹谷龙古带紧贴在地面上的胸腹,能吸进肺里的空气带着很浓重的刺鼻味道,还热烘烘的,仿佛要把肺撑破一般。夹谷龙古带忍不住痛苦的张开嘴,立即喷出一口鲜血和两颗莫名其妙掉落的牙齿。
    好不容易等到地面不再颤抖,已经听不到声音的夹谷龙古带勉强推开压在身上不动的亲兵,艰难的从地面上坐起。放目看去,箭滩堡堡墙上已是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到处满血人一般的蒙古士兵和被震得支离破碎的守城武器,还有许多士兵趴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呕吐,夹谷龙古带试着向前走了一步,却觉得双脚酸软,张开嘴想要呼一口气,却忍不住喷出一股夹着鲜血的胃内容物。夹谷龙古带骇然失色,“这是什么武器?我们能抵挡吗?”
    与吓破了魂的蒙古守军不同,宋军队伍看到自军新式武器威力如此强大,顿时欢声雷动,无数士兵又唱又跳,拥抱庆祝。就连一向冷静的王坚也忍不住跳起来,大吼大叫道:“好东西!果然是好东西!以后的再也不用怕攻坚战了!”
    “继续装药!”有其师就有其门生,被贾老贼带坏了的文天祥大吼道:“这次换装有铁角的爆散弹,轮流试用效果!”
    第四卷 川中义 第二十六章 第一战(下)
     更新时间:2009…12…2 0:57:07 本章字数:5123
    “轰!轰!轰!”又是一波连续炮响,又是一波的弹筒空中乱舞,不同的是箭滩堡上的蒙古士兵已经不再象刚才那么傻乎乎的等着挨炸了,而是鬼哭狼嚎着四散奔跑,争先恐后的跳进堡内逃生——还有几个干脆直接跳到堡墙外面,结果一个个从三丈高的堡墙上摔下来,摔了个半死。
    “轰隆!轰隆!!”不管蒙古士兵如何慌不择路的逃窜,宋军的弹筒还是毫不留情的在他们身前身后炸开,火光乍闪和弹片铁角飞溅间,蒙古军士兵将领象割麦子一般摔倒在血泊中,绝望的惨叫声传出许远,在起伏连绵的山峰之间回荡,久久不息。
    宋军的新式武器奏效,全军上下无不大喜过望,文天祥又指挥宋军掷弹队一口气抛出三波弹筒后,箭滩堡的堡墙上已经几乎看不到一个站立的蒙古士兵——其实黑火药的爆炸威力并不是很大,炸死炸伤的蒙古士兵数量也并不多,对青石建成的箭滩堡堡墙也几乎形不成什么威胁,但四川蒙古军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爆炸性武器,惊恐之下纷纷逃命,堡墙的防线这才出现巨大漏洞。后面的王坚见有机可乘,当即命令道:“擂鼓,攻堡!”
    上百面牛皮大鼓同时擂响起来,担任首轮攻城战前锋的四川勇将屯达站在队伍前,大吼道:“弟兄们,该我们上了!制置使大人看着我们,贾平章也在重庆看着我们,让他们看看,咱们川中健儿究竟有多厉害!大宋必胜!”
    “大宋必胜!”四千宋军步兵齐声大吼,抗起云梯冲向箭滩堡。文天祥率领地宋军掷弹队则抓紧时间又抛出一波弹筒,阻滞蒙古军重新集结的速度,使得宋军步兵很轻松就直接冲到箭滩堡的护堡壕沟前,将一部分云梯搭上壕沟,踩着云梯冲过壕沟,又迅速将剩下的云梯搭上堡墙,咬着钢刀向上攀爬。也是直到此刻,惊惶失措地蒙古士兵才回过神来,勉强拿起刀枪弓箭,冲到堡墙边沿与宋军展开近身肉搏。
    日已偏西,真正的攻堡战役正式展开,数以千计的宋军步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象洪水一样扑向箭滩堡堡墙,汹涌如潮。没能参加第二次神臂城大战的宋军勇将屯达一马当先,第一个冲上堡墙,双手各提一把绣节钢鞭猛砸猛打,所向披靡还不断大吼大叫,“给老子杀!杀!两淮的弟兄在下面看着我们,要是谁给老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