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

第280部分

斜风-第280部分

小说: 斜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自己与施退思谈过几次的老话提出来了:“现在我们与夷兵对抗的话,一个连打一个排是有把握,但是一个营对抗一个连,如果不是天时地利尽在我手,那么我军把握不大,至于用一个步兵团攻击一个步兵营,那么我们没有成功的先例,至于用一个步兵旅打夷兵一个步兵团,我相信包括老龙枪营在内,信心都不足吧!”
    大家对于符闻道的理论还没有充分理解,但是柳畅已经第一个明白过来:“你说的没错,这一点我想得有些差池了,正所谓女真满万不可敌,夷兵亦是如此……”
    在这个时空,东方国家从来没有正面对抗过上万欧洲军队的能力,即使是战绩最辉煌的阿富汗,他们所歼灭与重创的英军虽然规模很大,但是其中真正的欧洲人也不过是一个旅规模而已,正所谓“满万不可敌。”这是建立在西方军事科技整整领先东方世界两百年的基础之上。
    对抗的规模越大,那么虹军就越于劣势,而单纯连排规模的对抗,双方的差距反而缩小,因此符闻道已经娓娓而谈:“为什么在第一时间与夷兵争出胜负,时间在我们手里!”
    没错,对于法国人与俄罗斯人来说,他们跨越几千几万里的征程对中国作战,在本时空的技术水平之下,这几乎是技术的极限,每一名运到中国的士兵都必须用极大的资源来供养。
    在短时期之内,法国人与俄国人或许还能承受这样的代价,但是时代一久,他们却根本无力维持着这么一条万里之远的后勤线,柳畅很畅快地答道:“没错,时间在我们手里……”
    对于虹军来说,拖几个月都没问题,现在是秋粮收获的季节,苏嘉常都是粮仓,收获下来的秋粮由于不需要交纳漕粮,足够一整年的军粮了,更不要提虹军在这一带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人力与物力上的接济,那么朱金雷就补充了一句:“没错,光是苏州府与嘉兴府两地,每个月至少可以补充三千名新兵……”
    对于这样的大府来说,一个月补充三千名新兵,这简直是轻松得不能轻松的问题而已,可是法国人与俄罗斯人想要补充兵力,却没有那么轻松,即使从最近的印度那几个法国人控制下的港口赶来,也非得大半个月时间,很多时间甚至要从法国本土赶来。
    因此一想到这一点,大家已经有数了,关健是怎么把法**队拖跨,毕竟这是他们只在传说中听闻过的夷兵,而符闻道继续说道:“不但要拖跨夷兵,而且要给予重创,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有信心用一个步兵团解决夷兵一个连,用一个步兵营解决夷兵一个排,用一个步兵连吃掉一个班!”
    “绝对没问题!”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变化
    最近抽,最近的更新都不带格式先了!!!
    虹军的干部都用十足的信心表示用一个步兵团消灭法军或俄军一个步兵连那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是对法军作出最高的估计,也不认为一个法国步兵连能挡得住虹军一整个团的冲击。
    而柳畅的态度也倒向了符闻道:“嗯,时间对我们有利,只要拖过了今年,一切都没有问题了,法国人与俄国人拖不起,这场战争会把他们拖跨,我们不求一次性歼敌一个团、一个营,但是至少要歼敌一个连、一个排,日积月累,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只不过他在定下了战争的基调之后,又提及了另一个关健性的问题:“但是这不是我们拒绝坚决执行命令的理由,这次上海会战,某些部队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
    虽然没点名,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指第三师在镇江迟迟未归,而孙胡子也涨红了脸,他站了起来说道:“燕王殿下,我们第三师与第一师的情况差不多,可是他们有一周的机动时间,我们……”
    “坐下!”柳畅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怒声说道:“没错,第一师远在江西,军情不明,战机一纵即逝,因此我给了他们一周的机动时间,你们在镇江确实没有这样的机动时间,但是你们在镇江拖延了多久!整整十一天时间,我连下七道命令,第三师始终不予执行,强攻镇江府不果,最后导致我军处于极其被动状态!”
    这个所谓极其被动状态是确确实实的,柳畅本人都不得不带一个步兵营亲赴嘉兴前线,甚至还要做好带着警卫骑兵亲自冲锋上阵的准备,那边李光磊就切中了孙胡子的要害:“第一师有一周的机动时间,执行命令的时候是几天东归?”
    那边瞿杰回答了一句:“接到命令后,继续在南昌附近作战四天,攻克南昌之后即行东归,实在是南昌之敌对我上游威胁太大,不然的话,我军会立即东归,即使如此,仍付出七百人之伤亡,是为此役最大憾事。”
    但是杨辅清却在一旁认为瞿杰此役处置得当:“若不取南昌,而江西仍在清妖之手,昔日太平军入湘未取长沙,是为国家气数一大转折,今日若不取南昌,则湘军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在赣各部必受其害。”
    他的话可以说是切中了要害,第一师只花了四天时间就协助第二师把南昌省城拿了下来,改变了整个江西战场上的局势,南昌落入虹军之手后,虽然湘军各部仍有溃围而出者,尚保存了一部主力,但是从大局来看,整个江西省已经完全成为虹军的稳固后方,湘军即使在江西战场上再作苦力坚持,最终也只能退回湖南。
    可是镇江战役却不同,这一役第三师可以说是失大于得,甚至可以说是伤了元气,全师阵亡、失踪、负伤与患病者总数达到了一千七百名之多,而且部队在战斗之冇中显得相当疲惫,以至于在接下去的苏州战役表现不佳,以万人攻击以法军三个步兵营为核心的部队,居然没一鼓作气拿下来。
    而方方面面的火力也猛烈起来,因此孙胡子现在不得不检讨自己:“这次镇江战役,我确实有不得当的地方,我向燕王殿下检讨。”
    柳畅的话很重,他继续抓住了孙胡子违抗命令这一点:“我军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几个山头,但是我不认为我柳畅调度不了自己一手创立的虹军,这次第三师的事冇件是空前严重,主要负责人不但要作出深刻的检讨,而且还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作出清醒的认识之前,他先不用回第三师!”
    他继续说道:“至于苏嘉两府的作战,则由第一军司令部直接负责……”
    这是把孙胡子这个第三师师长给架空了,因此孙胡子就直接问道:“那第三师在苏常的部队由谁负责?总不能由包美英那个小妮子负责吧?”
    这确确实实是一句真话,他留在嘉兴府检讨反思,而苏常两府的最高军官指挥官就是包美英了,但是包美英的资格太浅了,负责整个苏州府四个步兵营已经可以说是破格晋升,更不要说资格极老的第三师部队。
    “我已经决定了,由江宁经略于村与新任第三师副师长金佩纶共同负责,金佩纶到了没有?”
    那边金佩纶还在感叹着这次会议上的狂风暴雨,哪料想自己居然成了台风眼,他没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说法,但还是第一时间站了起来::“到了!”
    这可以说是虹军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人事决策,而这次人事决策的轴心就在自己身上。
    比起自己那个今年刚成立的步兵旅,他可是一心一意想干这个第三师副师长,何况现在还是孙胡子这个师长被迫要闭门思过的情况下,他只是担心自己带不好第三师这个部队,毕竟他并不是虹军嫡系出身的干部。
    但是柳畅已经点了他的名:“老金是咱们的老人了,资格也够深,虽然他是瞿振汉的人,但是我就是欣赏他一点,大事上不糊涂,正所谓吕端大事不糊涂,关健时候靠得住,这一点就够了,这一次老金你去第三师,也要记住这个原则。”
    大事不糊涂,这话说得没错,虽然金佩纶不是柳畅的基本干部,但是在关健时候,他从来就没有糊涂过,作出的都是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在瞿振汉决裂这件事上,更是显示出一个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魄力。
    因此这一番话过后,已经响起了整堂的掌声,而金佩纶也从惶恐之中走了出来,虽然有一种不真冇实的感觉,但是他却觉得这是自己最好的机会,自己这个穷书生谋算半辈子,不就是想争这么一个机会吗!
    没错,第三师是虹军的头等主力,那里的干部几乎都是孙胡子带出来的,但是现在孙胡子闭门思过,这就是自已的机会,如果干好这一任,那么就是整个虹军都数得着的要角了。
    他当即向柳畅敬了一个军礼:“愿为燕王殿下分忧!”
    柳畅重申了一遍自己的原则:“此役非不是与清妖交兵,是与夷兵竟逐,事关国家存亡,各部不得畏战不前,务求令行禁止,知道了没有?”
    “知道了!”
    ……
    有了孙胡子这么一个反样的榜样,因此虹军接下去的作战,虽然是抱定了以一个步兵团扑击联军一个连,以一个步兵营扫灭联军一个排的思路,而且还决定注重解决上海清军、淮军、外籍军团这些二流部队,可整个作战却是一丝不荀。
    在上海附近的四万多部队,几乎都参加了战斗,有些部队,象第一师这样的老部队甚至是每周都在参战,他们攻击、后撤、警戒、搜索虽然不能用一懈可击来形容,但却让上海附近的联军与西方人的观望都为之一变。
    孟托班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泥沼之中,几乎每天都接到部队受损的报告,有些时侯是法军,有些时候是外籍军团,有些时侯又是俄军,他不得不频繁出动部队前往救援,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的部队几乎是疲于奔命,仿佛陷入了虹军组成的大海之中。
    很快孟托班就找到了原因,联军在战斗力上是有优势的,但是这样的优势不能转换成胜利,关健就在冇于找不到一次决战的机会——如果再来一次象枫泾镇那样的决战,他就能彻底战胜虹军。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孟托班司令官集结了能够集结到的十一个步兵营与近万名辅助军队,企图发动一次对嘉兴府的雷霆攻势,力图一战击跨虹军的主力,事实证明他想得太多,他的前锋刚刚进入嘉兴府,金佩纶、于村与包美英已经联手组织了一次对俄军的攻势,结果这支庞大的部队不得不转身向苏沪边境进军,而在短促的接火之后,又接到了虹军从嘉兴方向攻击的消息。
    结果就是在半个多月时间之内,孟托班少将的联军主力辗转数千里,伤亡了数百名士兵却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决战时机,不得不等待下一波援军的到来,以发动攻击。
    孟托班少将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兵力不足,在他看来,只要他手里有足够的兵力,他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他的盟友却不那么看,甚至连陆军部之中都有对孟托班质疑的消息。
    法国国内支援中冇国的力度也为之放缓,虽然从国内传来的消息,依旧会对中冇国提供兵力、物资与资金上的援助,只是原本可以一次性提供十个步兵营、六个步兵营,最少也是四个步兵营,而现在国内顶多愿意再提供两个步兵营。
    幸亏俄罗斯人提供了三千五百名俄罗斯人的援助,但这已经是本年度他们最后的援助,在半年之内是指望不上他们下一轮的援助,因此上海的西方人已经对于这次远征抱有悲观看法,甚至连法国人的盟友都有这样的观点:“少荃,你觉得夷兵可恃否?”
第四百五十章 爆炸性新闻
    听到这样的质疑,李鸿章只能低下头下来看着青石板,好一会才说道:“琴轩,旁人都可以说这话,唯独你不可以啊……现在孟托班军门不是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
    这位被李鸿间称为“琴轩”的正是与法军一起在枫泾镇血战过的潘鼎新,算起来,他几乎可以说是整个上海法军最信任的中国人,当时枫泾镇血战到最后,潘营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后只残存了一百余人,但这百余人与法军一起坚持到了最后,法国人一说起潘鼎新的名字都是连声赞扬。
    可是现在潘鼎新都对法国人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表示质疑,他压低了声音,轻声说道:“少荃,当初我们所想的可不是这样的,当初我与你以为夷兵一至,则必能大捷,哪料想打成现在这个局面。”
    “可好歹也是平分秋色吧!”李鸿章替自己找了借口:“孟托班军门所欠者,只不过兵力过少而已。”
    “兵力不少了,绝对不少了!”潘鼎新看得很清楚:“不算华兵,光是上海附近的洋兵,包括日本人与小吕宋在内,几近两万人,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毫无进展,毫无头绪,说得更难听一点,那就是完全被柳绝户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啊!”
    李鸿章心里赞同潘鼎新的意见,但是他作为淮军的最高指挥官,只能以不怎么客观的态度说道:“可是孟托班军门的大兵没打过败仗,纵横千里,转战数月,从没受过一次大挫啊,贼兵都是望风而溃。”
    他把没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归根于柳畅这个最高统帅身上:“现在我军虽未光复苏常杭嘉,但是红贼亦不能取上海,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而且红贼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完全是因为柳绝户一人而已!”
    “柳绝户此贼。确为汉唐以来少有之悍贼,与华兵交战,百战百胜,与夷兵交战。亦能平分秋色,前次枫泾镇之役,若非他亲自督战,则贼军早为孟军门所破!而孟军门用兵两万,辗转数千里,不能规复苏嘉寸土,亦是因为柳绝户此贼太于狡悍。非普通贼目所比。”
    李鸿章只能往乐观的方向想,可是潘鼎新是亲自带兵的人,看法却不一样:“红贼与夷兵能平分秋色,自有柳绝户的长处,但是贼军勇悍,贼目狠毒,自非长毛所能及,如今两军虽然相持。但是长久下去,我却对孟军门……”
    他没说下去,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持悲剧态度。而一旁的张树声就嚷嚷开了:“不必说得这么悲观,琴轩,现今孟军门大兵至处,贼兵望风而溃,只要孟军门能从国内再请数营精兵而来,则江浙可复也!”
    “江浙可复?”潘鼎新却是说出了一个冷酷的事实:“现在用兵数月,将士死伤逾万,可得规复江浙一寸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